傳染病學沖刺輔導:免疫學檢測


免疫學檢測
應用已知抗原或抗體檢測血清或體液中的相應抗體或抗原,是最常用的免疫學檢查方法,若能進一步鑒定其抗體是屬于IgG或IgM型,對近期感染或過去發生過的感染有鑒別診斷意義。
免疫學檢測還可用于判斷受檢者的免疫功能是否有所缺損。
在感染過程中IgM首先出現,但持續時間不長,是近感染的標志。
lgG臨近恢復期出現,并持續較長時期。
IA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上的局部抗體。
IgE則主要作用于原蟲和蠕蟲
(1)特異性抗體檢測 又稱血清學檢查。在傳染病早期,特異性抗體在血清中往往未出現或滴度很低,而在恢復期或后期則抗體滴度有顯著升高,故在急性期及恢復期雙份血清檢測其抗體由陰性轉為陽性或滴度升高4倍以上時往往有重要的意義。過去感染過某病原體或曾接受預防接種者,再感染另一病原體時,原有抗體滴度亦可升高 (回憶反應),但雙份血清抗體滴度升高常在4倍以下,可鑒別。
特異性IgM型抗體的檢出有助于現存或近期感染的診斷。
1)凝集反應:常用于檢測傷寒、副傷寒、布病。
2)沉淀反應:使用可溶性抗原,進行瓊脂擴散、對流免疫電泳等
3)補體結合反應:利用常用于病毒感染的診斷。中和反應。
4)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具有靈敏度高、操作簡便,設備條件要求較低,易于推廣應用。
5)免疫熒光:具有快速診斷的作用。
6)放射免疫測定(RIA):有靈敏度和特異性較高的優點,但設備條件要求較高。
(2)特異性抗原檢測 病原體特異性抗原的檢測有助于在病原體直接分離培養不成功的情況下,提供病原體存在的直接證據。診斷意義往往較抗體檢測更為可靠。例如在乙型肝炎病毒分離培養還未成功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檢出即可給診斷提供明確根據。
大多數用以檢測抗體的方法都可用于檢測抗原,其原理相同,僅方法有所改進。如反向被動血凝法檢測未知抗原用以診斷乙型肝炎、FMD。又如用免疫電鏡法以已知抗體檢測糞便中未知抗原來診斷輪狀病毒感染等。
(3)皮膚試驗 用特異性抗原作皮內注射,通過皮膚反應了解受試者對該抗原的變態反應。
(4)免疫球蛋白檢測 血清免疫球蛋白濃度檢測有助于判斷體液免疫功能。降低者見于先天性免疫缺損疾患,升高者見于慢性肝炎艾滋病等。
(5)T細胞亞群檢測 用單克隆抗體檢測T細胞亞群可了解各亞群的T細胞數和比例,常用于艾滋病的診斷。
- 2010年醫師綜合筆試準考證領取時間匯總
- 2010年中醫師筆試全真試卷在線測試
- 2010年醫師綜合筆試考前提醒
- 2009網校醫師資格考試輔導通過率
- 2010年醫師資格搜狐訪談實錄
- 2010醫師考試時間9月11~12 日
- 【課程更新】【最新專題】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