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醫基礎理論輔導:痰飲的概念
更新時間:2010-08-17 11:08:02
來源:|0
瀏覽
收藏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痰飲的概念
痰和飲都是津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痰分為“有形之痰”和“無形之痰”一般以較稠濁的稱為痰,清稀稱為飲。痰不僅是指咳吐出來有形可見的痰液,也有的停滯在臟腑經絡等組織中,如瘰癘、痰核等,雖然直接視之不可見,但可通過其臨床表現的癥狀來確定。這種痰稱為“無形之痰”。
飲,即水液停留于人體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癥狀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如《金匱要略》即有“痰飲”、“懸飲”、“溢飲”、“支飲”等區分。
飲留腸間,則腸鳴有聲,為痰飲;
在胸脅,則胸脅脹滿,咳唾引痛,為懸飲;
在胸膈,則胸悶咳喘,不能平臥,其形如腫,支飲;
溢于肌表,則水腫、無汗、身體疼痛,溢飲。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