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復習資料:陰陽歷(上)


陰陽歷,是指兼顧太陽、月亮與地球關系的一種歷法。陰陽歷以月亮繞地球一周為1個月,但設置閏月,使得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回歸年的天數相符,因此這種歷法與月相相符,也與地球繞太陽周期運動相符合。夏歷就是陰陽歷的一種,具體的歷法還包括紀年(紀元)的方法。
陰陽歷(上)
陰陽歷是兼顧月亮繞地球的運動周期和地球繞太陽的運動周期而制定的歷法。陰陽歷歷月的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歷年的平均長度接近回歸年,是一種“陰月陽年”式的歷法。它既能使每個年份基本符合季節變化,又使每一月份的日期與月相對應。它的缺點是歷年長度相差過大,制歷復雜,不利于記憶。我國的農歷就是一種典型的陰陽歷。
我國的歷法在幾千年的過程中,不斷改進、充實、完善,逐漸演變為現在所用的農歷。農歷實質上就是一種陰陽歷,以月亮運動周期為主,同時兼顧地球繞太陽運動的周期。
二十四節氣節氣就實質而言是屬于陽歷范疇,從天文學意義來講,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黃道)360度,以春分點為0點,分為二十四等分點,兩等分點相隔15度,每個等分點設有專名,含有氣候變化、物候特點、農作物生長情況等意義。二十四節氣即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上依次順屬,逢單的均為“節氣”,通常簡稱為“節”,逢雙的則為“中氣”,簡稱為“氣”,合稱為“節氣”。現在一般統稱為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在我國是逐漸確立完善起來的。我國周朝和春秋時代是用“土圭”測日影的方法來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土圭測影,就是利用直立的桿子在正午時測量日影的長短。秦朝《呂氏春秋》的《十二紀》中所記載的節氣已增加為八個,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還有一些記載是有關驚蟄、雨水、小暑、白露、霜降等節氣的萌芽:一月“蟄蟲始振”,二月“始雨水”,五月“小暑至”,七月“白露降”,九月“霜始降”。到了漢朝《淮南子。天文訓》中已有完整的二十四節氣記載,與今天的完全一樣。
我國有一首“二十四節氣”歌訣,廣為流傳,盡人皆知。內容如下: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這一歌訣是人們為了記憶二十四節氣的順序,各取一字綴聯而成的。
應當注意,這首歌每句的第四個字正好是春夏秋冬,也就是一年中的四個季節。但更為神奇的是,它們分別表示的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秋分是白天與夜晚長度相等的日子,夏至和冬至又是白天最長與最短的日子。它們正好平分陽歷年中的四個點,即平分地球繞太陽軌道的四個點。這就是說,農歷的二十四節氣跟陽歷密切配合。這應該使那些認為陽歷是外國專利的數典忘祖者愧對祖先、汗顏而無地自容。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