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輔導:中醫基礎理論(6)


網校為了方便廣大學員有效備考2008年執業藥師考試,特意整理了中醫師輔導:中醫基礎理論(6),希望這份中醫師輔導:中醫基礎理論(6)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復習,以便通過此次的考試。
痰飲的形成
痰飲的形成是由肺、脾、腎等臟腑的氣化功能障礙,或三焦水道失于通調,導致體內津液代謝紊亂而成。
人體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水液依靠脾氣的運化、肺氣的宣降、腎陽的氣化蒸騰,方能氣化為津液以滋養全身,或變為汗、尿,攜帶廢物而排出體外,以維持人體正常的水液代謝平衡。當人體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肺、脾、腎三臟的氣化功能失調時,則水液不能化生津液,或水濕不能正常氣化而排出,則會停留積聚于體內而生成痰飲。如肺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若肺失宣降,水津不能氣化輸布,則可停聚而成痰飲;脾主運化水濕,若脾虛,中陽不振,運化失職,則水濕不化可聚成痰飲;腎主蒸化水液,若腎陽不足,蒸化無力,水液不得化氣,也可停留而成痰飲;三焦乃水與氣通行之道路,若三焦失于通調,則水停氣滯,氣水互結,亦可發為痰飲。由于三焦歷經五臟六腑,概括了表、里、內、外,上、中、下各個部位,故痰飲病邪可以在三焦各個部位停留,內而臟腑,外而筋骨皮肉,無所不至,從而可形成多種痰飲病變。導致痰飲形成的原因,多由外感六淫,或飲食所傷及七情內傷所致。若外邪犯肺,肺氣郁阻,或化熱化燥,則煎灼肺津而成痰;若平素體胖陽虛,又久嗜酒肉肥甘生濕之品,濕聚而不化,亦可成痰或成飲;環球網校收集若情志內傷,肝郁氣滯,郁而化火,火熱煎灼津液,則亦為生痰之因。而久居潮濕環境及水中作業,外濕困遏脾陽,運化失職,則又為水飲內生之因。
痰飲病證形成之后的病機特點
① 阻滯經脈氣血的運行:痰飲之邪可隨氣流行于機體內外,若痰飲流注于經脈,則使經脈阻滯不暢,氣血運行不利。
② 阻遏氣機的升降出入:痰飲為有形之邪,停滯于體內,則易于阻滯氣機的升降,從而導致臟腑氣機升降失常。如痰飲停肺,則可致肺失宣肅;痰飲停胃,則可致胃失和降等。
③ 影響津液代謝之進行:痰飲之邪雖為津液代謝失常的病理產物,然一旦形成之后,便又作為一種致病因素而作用于機體,進一步影響脾、肺、腎的氣化功能。如寒飲阻肺,可致宣肅失常,水道失于通調;痰濕困脾,則可致水濕不運,飲停于皮下;累及腎陽,則可致蒸化無力,從而影響水液的輸布與排泄,使水飲進一步停聚在體內,導致津液代謝障礙的惡性循環。
④ 易于蒙蔽神明:是指痰濁上擾,蒙蔽清竅,可致頭昏目眩,精神不振;痰迷心竅或痰火擾心,心神被蒙,則可致神昏譫妄,或引發癲、狂、癇等病證。
中醫執業醫師 課程輔導方案 |
所含科目 | 精講班 | 報 名 | 論 壇 | ||||||
主 講 | 課 時 | 試 聽 | ||||||||
中醫學基礎(一) | 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 | 李雪巧 | 30 | ![]() |
報名 | ![]() | ||||
中醫學基礎(二) | 中藥學、方劑學 | 陳丹云 | 30 | ![]() |
報名 | ![]() | ||||
臨床醫學(一) | 中醫內科學 | 李雪巧 | 30 | ![]() |
報名 | ![]() | ||||
臨床醫學(二) | 針灸學、中醫兒科學 | 陳丹云 | 30 | ![]() |
報名 | ![]() | ||||
臨床醫學(三) | 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 | 40 | ![]() |
報名 | ![]() | |||||
西醫及綜合 | 診斷學基礎、傳染病學、內科學、醫學倫理學、衛生法規 | 曹惠君 | 46 | ![]() |
報名 | ![]() | ||||
|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