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筆試二試高頻考點(瀉下藥)


瀉下藥:
1.大黃功效: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為治療積滯便秘之要藥。
使用注意:本品為峻烈攻下之品,易傷正氣,如非實證,不宜妄用;本品苦寒,易傷胃氣,脾胃虛弱者慎用;其性沉降,且善活血祛瘀,故婦女懷孕、月經期、哺乳期應忌用。
2.芒硝功效:瀉下攻積,潤燥軟堅,清熱消腫。
3.大黃與芒硝二藥均能瀉熱通便,外用均能清熱消腫,常相須為用治療腸燥便秘,并可治癰瘡腫毒。但大黃味苦,瀉下力強,有蕩滌腸胃之功,為治療熱結便秘之主藥;另大黃清熱瀉火力強,并能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利濕熱,可用于溫病熱毒、血熱出血、瘀血證、濕熱黃疸與淋證等。芒硝味咸,可軟堅瀉下,善除燥屎堅結;外用治療咽喉腫痛、瘡瘍、目赤等。
4.郁李仁功效:潤腸通便,利水消腫。
5.松子仁功效:潤腸通便,潤肺止咳。
6.甘遂功效:瀉水逐飲,消腫散結。不宜與甘草同用。
7.大戟功效:瀉水逐飲,消腫散結。不宜與甘草同用。
8.芫花功效:瀉水逐飲,祛痰止咳,殺蟲療瘡。不宜與甘草同用。
9.牽牛子功效:瀉下逐水,去積殺蟲。
主治病證:水腫,鼓脹;痰飲喘咳;蟲積腹痛。
使用注意:不宜與巴豆、巴豆霜同用。
10.巴豆功效:峻下冷積,逐水退腫,祛痰利咽,外用蝕瘡。
用法用量:入丸散服,每次0.1——0.3g。大多數制成巴豆霜用,以減低毒性。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不宜與牽牛子同用。
一、A1型選擇題
1.能蕩滌胃腸,推陳致新,為治療積滯便秘之要藥的是
A.大黃
B.芒硝
C.番瀉葉
D.火麻仁
E.郁李仁
2.既能瀉下攻積,又能潤燥軟堅的藥物是
A.大黃
B.芒硝
C.番瀉葉
D.芫花
E.知母
3.下列關于巴豆的用法及用量敘述正確的是
A.入丸散,每次0.1——0.3g
B.入丸散,每次0.2——0.5g
C.入湯劑,每次0.3——0.5g
D.入湯劑,每次0.1——0.5g
E.入湯劑,每次0.5——1.5g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A1型選擇題
1.【答案及解析】A。大黃
功效: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
應用:(1)積滯便秘。為治療積滯便秘之要藥;(2)血熱吐衄,目赤咽腫;(3)熱毒瘡瘍,燒燙傷;(4)瘀血諸證;(5)濕熱痢疾、黃疸、淋證。
2.【答案及解析】B。芒硝功效:瀉下攻積,潤燥軟堅,清熱消腫。
3.【答案及解析】A。巴豆用法用量:入丸散服,每次0.1——0.3g。大多數制成巴豆霜用,以減低毒性。外用適量。
正準備備考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二試的小伙伴們要仔細閱讀、了解小編為大家準備的“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筆試二試高頻考點(瀉下藥)”的內容。做好考試準備工作,不要錯失第二次機會。大家還可以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環球網校將為大家發布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二試考試安排、準考證打印等更多內容。此外,環球網校老師們還為大家準備了中醫執業醫師筆試備考資料,大家趕快點擊下方按鈕下載收藏吧。
最新資訊
- 2024年中醫執業醫師技能考試第一站:病證選方歌訣(一)2024-05-15
- 考生注意:2024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已發布2024-02-04
- 重要通知!2024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全面開售!2023-12-19
- 中醫執業醫師技能考試之針灸穴位匯總(五)2023-11-16
- 中醫執業醫師技能考試之針灸穴位匯總(四)2023-11-03
- 中醫執業醫師技能考試之針灸穴位匯總(三)2023-10-30
- 中醫執業醫師技能考試之針灸穴位匯總(二)2023-10-25
- 中醫執業醫師技能考試之針灸穴位匯總(一)2023-10-24
- 2023年中醫執業醫師常考考點:流行病學特征2023-05-01
- 2023年中醫執業醫師考點精講:特定穴之八脈交會穴與八會穴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