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基礎理論練習題(十四)


各位考生可以點擊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及時獲取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時間、成績查詢提醒等相關考試動態。
關于“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基礎理論練習題”的內容小編整理如下:
一、A1
1、陽偏盛的病理狀態是
A、陽氣亢盛,機能亢奮,熱量過剩
B、陰液不足,陽氣失制而偏盛
C、陽氣亢盛,耗傷機體的陰液
D、陰寒之邪盛于內,逼迫陽氣浮越于外
E、以上均非
2、陽偏衰常見于
A、肝、心、腎
B、脾、心、腎
C、肺、心、腎
D、肝、脾、腎
E、脾、肺、肝
3、陰損及陽是指
A、陰虛不能制約陽氣
B、陰盛于內,格陽于外
C、陰虛陽無以化生,陽亦虧虛
D、陰盛傷陽,陽氣受損
E、以上均非
4、邪熱內伏,反見四肢厥冷的病機特點是
A、陽盛則陰病
B、陰盛則寒
C、陽虛則寒
D、陰損及陽
E、陽盛格陰
5、陰陽偏衰的治療原則是
A、陰病治陽
B、陽病治陰
C、虛則補之
D、實則瀉之
E、熱者寒之
6、陰盛格陽屬于
A、陽偏衰
B、陰偏衰
C、陽損及陰
D、真熱假寒
E、真寒假熱
7、“大實有羸狀”的證候性質是
A、真實假虛證
B、實中夾虛證
C、由實轉虛證
D、真虛假實證
E、虛實錯雜證
8、決定病證虛實變化的主要病機是
A、臟腑功能活動的盛衰
B、陰精陽氣的盛衰
C、氣血的盛衰
D、正邪的盛衰
E、陰陽的盛衰
9、“實”的主要病機是
A、邪氣亢盛
B、正氣旺盛
C、氣血瘀滯
D、水液蓄積
E、痰濁壅滯
10、下列哪項為虛證的臨床表現
A、二便不通
B、五心煩熱
C、精神亢奮
D、煩躁不寧
E、疼痛劇烈
11、使病勢處于遷延狀態的邪正盛衰變化是
A、邪正相持
B、正虛邪戀
C、邪盛正衰
D、邪去正虛
E、正盛邪退
12、血燥生風的病因是
A、產后惡露,日久不凈
B、熱病后期,陰津虧損
C、水不涵木,浮陽不潛
D、生血不足或外傷失血
E、血虛津虧,失潤化燥
13、津傷化燥多發生的臟腑為
A、心、肺、胃
B、肝、脾、腎
C、肝、腎、大腸
D、脾、胃、大腸
E、肺、胃、大腸
二、B
1、A.眩暈欲仆
B.目睛上吊
C.手足蠕動
D.手足拘攣不伸
E.咳嗽咽癢
<1> 、肝陽化風可見
A B C D E
<2> 、陰虛風動可見
A B C D E
2、A.眩暈欲仆
B.目睛上吊
C.手足蠕動
D.手足拘攣不伸
E.咳嗽咽癢
<3> 、熱極生風可見
A B C D E
<4> 、血虛生風可見
A B C D E
>>> 參考答案見下頁 <<<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A1
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陽偏勝即是陽盛,指機體在疾病過程中所出現的一種陽氣病理性亢盛、機能亢奮、機體反應性增強、熱量過剩的病理變化。一般的說,其病機特點多表現為陽盛而陰未虛的實熱病變。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陽氣不足可發于五臟六腑,如心陽、脾陽和腎陽等,皆可出現虛衰病變,但一般以腎陽虛衰最為重要。腎陽為人身諸陽之本,所以腎陽虛衰在陽氣偏衰的病機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陰損及陽,是陰液虧虛,累及陽氣,使陽氣生化不足,或無所依附而耗散,從而在陰虛的基礎上又導致了陽虛,形成以陰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的病理變化。病機上首先是陰虛,在陰虛的基礎上導致陽虛;從主次上講,是以陰虛為主。
4、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陽盛格陰,指陽氣偏盛至極,深伏于里,熱盛于內,格陰于外的一種病理狀態。熱盛于內是疾病的本質,但由于格陰于外,可在原有壯熱、面紅、氣粗、煩躁、舌紅、脈數大有力等熱盛于內表現的基礎上,又現四肢厥冷、脈象沉伏等假寒之象,故稱為真熱假寒證。
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陰陽偏衰的治療原則是“虛則補之”,即補其不足。陰偏衰產生的是“陰虛則熱”的虛熱證,治療當滋陰制陽,用“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的治法,稱之為“陽病治陰”。陽偏衰產生的是“陽虛則寒”的虛寒證,治療當扶陽抑陰,用“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的治法,《內經》稱之為“陰病治陽”。
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陰盛格陽是指陰氣偏盛至極,壅閉于里,寒盛于內,逼迫陽氣浮越于外的一種病理變化。稱為真寒假熱證。
7、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大實有贏狀”即真實假虛證,是指病機的本質為“實”,但表現出某些“虛”的臨床假象。一般是由于邪氣亢盛,結聚體內,阻滯經絡,氣血不能外達所致。如因瘀血內阻而出現的婦女崩漏下血,熱結腸胃而見瀉下稀水臭穢的“熱結旁流”等。
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所謂實,主要指邪氣亢盛,是以邪氣盛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種病理反應。所謂虛,主要指正氣不足,是以正氣虛損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種病理反應。因此決定病證虛實變化的主要病機是正邪的盛衰。
9、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實,指以邪氣亢盛為主,而正氣未衰,正邪激烈相爭,臨床上出現一系列以太過、亢奮、有余為特征的一種病理狀態。
10、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虛,指以正氣虛損為主,機體抗邪無力,表現一系列以虛弱、衰退和不足為特征的一種病理狀態。常見神疲體倦、面色無華、氣短、自汗、盜汗,或五心煩熱,或畏寒肢冷,脈虛無力等。多見于素體虛弱,精氣不充;或外感病的后期,以及各種慢性病證日久,耗傷人體的精血津液;或因暴病吐利、大汗、亡血等致使正氣脫失的病變。
1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邪正相持,指在疾病過程中,機體正氣不甚虛弱,而邪氣亦不過強,邪正勢均力敵,相持不下,病邪稽留,病勢處于遷延狀態的病理過程。多發于外感疾病中期,或慢性病之遷延期,多由于邪正相持不下,病勢膠著所致。病勢遷延,經久不愈,或發展成慢性病證。一般來說,邪氣留結之處,即是邪正相持、病理表現明顯之所,其臨床表現亦隨邪留部位而有所不同。
1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燥生風,指血虛津虧,失潤化燥,肌膚失于濡養而生風的病理變化。臨床可見皮膚干燥或肌膚甲錯,并有皮膚瘙癢或落屑等癥狀。
1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津傷化燥,又稱“內燥”,是指津液不足,各組織器官失其濡潤而出現干燥枯澀的病理狀態。內燥病變可發生于各臟腑組織,但以肺、胃及大腸為多見。常見肌膚干燥不澤,起皮脫屑,甚則皸裂,口燥咽干,舌上無津,大便燥結,小便短赤等癥。如以肺燥為主,還兼見干咳無痰、甚則咯血;以胃燥為主時,可見食少、舌光紅無苔;若系腸燥,則兼見便秘等癥。
二、B
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肝陽化風,指肝陽偏亢,或肝腎陰虧,陰不制陽,致肝陽亢逆無制而動風的病理狀態。多由于情志所傷,肝郁化火;或年老肝腎陰虧;或操勞過度等,耗傷肝腎之陰,導致陰虛陽亢,風氣內動。常見臨床表現:輕者可見筋惕肉瞤、肢麻震顫、眩暈欲仆,或見口眼(口咼)斜、半身不遂。嚴重者則因血隨氣升而發卒然仆倒,或為閉證,或為厥證。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陰虛風動,指陰氣衰竭,寧靜、抑制功能減退而動風的病理狀態。多見于熱病后期,或由于久病耗傷,陰氣和津液大量虧損,陰虛則陽亢,抑制能力減弱,加之筋脈失之滋潤,變生內風。臨床可見筋攣肉瞤、手足蠕動等動風癥狀,并見低熱起伏、舌光紅少苔、脈細如絲等陰氣衰少表現。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熱極生風,又稱熱甚動風,指邪熱熾盛,燔灼津液,劫傷肝陰,筋脈失養而動風病理狀態。多見于熱性病的極期,由于火熱亢盛,煎灼津液,致使筋脈失養,動而生風。常見臨床表現:在高熱不退基礎上出現痙厥、抽搐、鼻翼煽動、目睛上吊、神昏譫語等。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虛生風。多由生血不足,或失血過多,或久病耗傷營血,導致肝血不足,筋脈失養,或血虛無以榮絡,則虛風內動。可見肢體麻木不仁,筋肉跳動,甚則手足拘攣不伸等癥。
以上就是關于“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基礎理論練習題”的內容。
希望各位考生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調整備考心態,保持備考狀態,持之以恒,繼續努力,環球網校小編也預祝大家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都能夠成功!關于“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基礎理論練習題”的內容僅供各位考生參考,更多考試動態了解,請持續關注環球網校。
最新資訊
- 每日一練:2024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模擬試題(2月14日)2024-02-14
- 每日一練:2024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模擬試題(2月9日)2024-02-09
- 每日一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模擬試題(10月12日)2023-10-12
- 每日一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模擬試題(10月8日)2023-10-08
- 每日一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模擬試題(10月4日)2023-10-04
- 每日一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模擬試題(10月1日)2023-10-01
- 2022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題庫及答案2022-03-02
- 2022年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外科學精選試題(2022年2月21日)2022-02-21
- 2022年中醫執業醫師模擬試題與解析(2月14日)2022-02-14
- 2022年中醫執業醫師模擬試題與答案解析(2022年2月8日)202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