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備考資料(太陽腑證的臨床類型)
更新時間:2020-06-19 11:33:50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
收藏


中醫執業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已經慢慢接近了,所以為了幫助各位考生盡快進入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備考狀態,環球網校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備考資料“太陽腑證的臨床類型”的內容,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備考有所幫助。近期仍處于疫情防控時期,請大家一定要注意防護哦!
各位考生可以點擊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及時獲取考試時間、成績查詢提醒等2020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相關動態。
關于“太陽腑證的臨床類型”的內容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
太陽腑證是指太陽經邪不解,內傳入腑所表現出的臨床證候。
(1)太陽蓄水證
太陽蓄水證,是指外邪不解,內舍于太陽膀胱之腑,膀胱氣化失司,水道不能而致蓄水所表現出的臨床證候。
臨床表現:小便不利,小腹脹滿,發熱煩渴、渴欲飲水,水入即吐,脈浮或浮數。
證候分析:膀胱主藏津液,化氣行水,因膀胱氣化不利,既不能布津上承,又不能化氣行水,所以出現煩渴,小便不利。水氣上逆,停聚于胃,拒而不納,故水入即吐。本證的特點是“小便不利,煩渴欲飲,飲入則吐”。
(2)太陽蓄血證
太陽蓄血證,是指外邪入里化熱,隨經深入下焦,邪熱與瘀血相互搏結于膀胱少腹部位所表現出的;臨床證候。
臨床表現:少腹急結,硬滿疼痛,如狂或發狂,小便自利或不利,或大便色黑,舌紫或有瘀斑,脈沉澀或沉結。
證候分析:外邪侵襲太陽,入里化熱,營血被熱邪煎灼,熱與蓄血相搏于下焦少腹,故見少腹拘急,甚則硬滿疼痛。心主血脈而藏神,邪熱上擾心神則如狂或發狂。若瘀血結干膀胱,氣化失司,輕則小便自利,重則小便不利,溺澀而痛。瘀血停留胃腸,則大便色黑。
郁熱阻滯,脈道不暢,故脈沉澀或沉結。本證婦女多見,除上述表現外,常兼有經水不調,病經或經閉等瘀熱阻于胞宮的見癥。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于“太陽腑證的臨床類型”的內容。
希望各位考生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小編也預祝大家考試都能夠成功!更多考試動態的及時了解,可以點擊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各位考生也可以點擊文章下方下載按鈕,免費下載備考資料哦!關于“太陽腑證的臨床類型”的內容僅供參考,希望可以對大家順利備考有所幫助。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4年中醫執業醫師技能考試第一站:病證選方歌訣(一)2024-05-15
- 考生注意:2024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已發布2024-02-04
- 重要通知!2024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全面開售!2023-12-19
- 中醫執業醫師技能考試之針灸穴位匯總(五)2023-11-16
- 中醫執業醫師技能考試之針灸穴位匯總(四)2023-11-03
- 中醫執業醫師技能考試之針灸穴位匯總(三)2023-10-30
- 中醫執業醫師技能考試之針灸穴位匯總(二)2023-10-25
- 中醫執業醫師技能考試之針灸穴位匯總(一)2023-10-24
- 2023年中醫執業醫師常考考點:流行病學特征2023-05-01
- 2023年中醫執業醫師考點精講:特定穴之八脈交會穴與八會穴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