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中醫兒科學復習講義第一章


2017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復習全面展開。環球網校提供“2017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中醫兒科學復習講義第一章”,希望對大家備考2017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有幫助。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網校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竭誠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考試動態及復習資料。
相關推薦: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兒科學考試特點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兒科發展史(每一分期的醫著醫論)
中醫兒科學:是以中醫理論體系為知道,用中國傳統的治療方法為手段,研究從胎兒至青少年這一時期的生長發育、生理病理、喂養保健,以及各類疾病預防治療的一門臨床醫學學科。
起源:春秋戰國至兩漢時期已有小兒醫。
第一部兒科著作:唐代《顱囟經》。提出“純陽”理論。
純陽:指小兒在生長的過程中,表現為生機旺盛,蓬勃發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榮,并非說小兒有陽無陰或陽亢陰虧之體。
兒科稱為專科是在宋代。 錢乙被譽為“兒科之圣”著有《小兒藥證直訣》。
兒科四大證:痧、痘、驚、疳。
論述小麻、痘、斑、疹的第一部專著——北宋 董汲《小兒斑疹備急方論》。
清·謝玉瓊《麻科活人書》是一部麻疹專著,詳細闡述了麻疹各期及其合并癥的辨證和治療。
清·陳復正《幼幼集成》提出指紋診法“浮沉分表里、紅紫辨寒熱、淡滯定虛實”“風輕、氣重、命危”
第二節 小兒年齡分期(分期)
(1)胎兒期——受孕~分娩,共40周;(胎齡滿28周到出生后7足天,定為圍產期。)
(2)新生兒期——出生~28天;
(3)嬰兒期——出生后28天~滿1周歲;
(4)幼兒期——1~3周歲;
(5)幼童期——3~7周歲,即學齡前期;
(6)兒童期——7~12周歲,即學齡期。
(7) 青春期
環球網校友情提供: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2017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復習全面展開。環球網校提供“2017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中醫兒科學復習講義第一章”,希望對大家備考2017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有幫助。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網校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竭誠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考試動態及復習資料。
相關推薦: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兒科學考試特點
第三節 小兒生長發育(生理常數)
一、體格生長
1、體重:清晨空腹排尿僅穿單衣
初生:3公斤
1~6個月: 體重=3+0.7*月齡
7~12個月:體重=7+0.5*(月齡-6)=4+0.5*月齡
2~12歲: 體重=(年齡-2)*2+12=8+2*年齡
2、身長:初生:50厘米,第一年增長25厘米。2~12歲:身高=70+7*年齡
3、囟門: 前囟應在小兒出生后的12~18個月閉合,后囟在部分小兒出生時就已閉合,未閉合者應在生后2~4月內閉合。(囟門早閉且頭圍明顯小于正常者為頭小畸形;囟門遲閉及頭圍大于正常者,常見于解顱(腦積水)、佝僂病;囟門凹陷多見于陰傷液竭之失水;囟門凸出多見于熱熾氣營之腦炎、腦膜炎等)
4、頭圍:初生:33-34厘米。頭圍小者提示腦發育不良,頭圍增長過速則提示解顱。
5、胸圍:初生32厘米。1歲時,胸圍接近頭圍,約44厘米;2歲以后,胸圍超過頭圍。
佝僂病及營養不良者胸圍較小。
6、牙齒:出生后4~10 個月開始出牙。2~2.5 歲出齊。2歲以內:牙齒數=月齡-4(或6)。
7、呼吸:年齡愈小,呼吸愈快。 脈搏:年齡愈小,脈搏越快。
8、血壓:年齡愈小,血壓愈低。
收縮壓mmhg=80+2*年齡; 舒張壓=收縮壓*2/3
二、智能發育
1、感知發育
2、動作發育:由上而下,由粗到細,由不協調到協調。10個月可扶走,12月能獨走
第四節 生理及病因病理特點(含義)
一、(一)小兒生理特點:
(1)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稚陰稚陽學說;
(2)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純陽”學說;
稚陰稚陽:陰:物質基礎,即精、血、津液等物質;陽:臟腑的生理功能。是指小兒的物質基礎和生理功能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肺、脾、腎三臟較為突出: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腎常虛。此外,肝常有余、心常有余。肝常有余:不是指小兒“肝陽亢盛”,是指小兒時期肝主疏泄,具有升發疏泄全身氣機的功能。心常有余:不是指小兒“心火亢盛”,是指小兒發育迅速,心氣旺盛有余,呈生氣蓬勃之象。
(二)病因特點:外感因素、乳食因素、先天因素、情志因素、意外因素、其他因素;
二、小兒時期的病理特點:
(1)發病容易,迅速傳變;迅速傳變:“易虛易實”、“易寒易熱”。
(2)臟氣清靈,易趨恢復。
環球網校友情提供: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