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婦科學強化講義第十單元產后病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綜合筆試時間定于9月24日、25日。環球網校分享“2016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婦科學強化講義第十單元產后病”,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網校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竭誠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考試動態及復習資料。
第十單元 產后病
第一節 概述
要點(環球網校分享2016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婦科學強化講義第十單元產后病):
1.產后病的定義
產婦在新產后及產褥期間,發生與分娩或產褥有關的疾病。
2.產后“三沖”“三病”“三急”的內容
三沖:沖心、沖胃、沖肺
《張氏醫通·婦人門》云:“敗血上沖有三,或歌舞談笑,或怒罵坐臥,甚者逾墻上屋,口咬拳打,山腔野調,號佛名神,此敗血沖心,多死……若飽悶嘔惡,腹滿脹痛者,曰沖胃……若面赤嘔逆欲死,曰沖肺……大抵沖心者,十難救一,沖胃者,五死五生,沖肺者,十全一二。”
三病:病痙,病郁冒,大便難
《金匱要略·婦人產后病脈證治》指出:“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郁冒,三者病大便難。”
三急:嘔吐、盜汗、泄瀉
《張氏醫通·婦人門》論:“產后諸病,惟嘔吐、盜汗、泄瀉為急,三者并見必危。”
【A1型題】
產后“三病”是指( )
A.嘔吐、泄瀉、盜汗
B.尿失禁、缺乳、大便難
C.血暈、發熱、痙證
D.病痙、病郁冒、大便難
E.腹痛、惡露不下、發熱
『正確答案』D
3.產后病機特點
由產后亡血傷津、元氣受損、瘀血內阻所形成的“多虛多瘀”的病機特點,是產后病發生的基礎和內因。
4.產后病的病因病機
①亡血傷津:由于分娩用力、出汗、產創和出血,而使陰血暴亡,虛陽浮越,變生他病,易患產后血暈、產后痙病、產后發熱、產后大便難、產后小便淋痛、產后血勞等;
②元氣受損:分娩是一個持續時間較長(初產婦需持續12~14小時,經產婦一般為6~8小時)的體力持續消耗過程。若產程過長,產時用力耗氣,產后操勞過早,或失血過多,氣隨血耗,而致氣虛失攝、沖任不因,可致產后小便不通、產后惡露不絕、產后乳汁自出、產后汗證、產后發熱、產后血勞等;
環球網校友情提供: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各科筆記全|中醫學習筆記|中醫懶人筆記匯總
2016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婦科學考試大綱|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大綱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綜合筆試時間定于9月24日、25日。環球網校分享“2016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婦科學強化講義第十單元產后病”,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網校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竭誠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考試動態及復習資料。
③血瘀內阻:分娩創傷,脈絡受損,血溢脈外,離經成瘀。產后百節空虛(環球網校分享2016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婦科學強化講義第十單元產后病),若起居不慎,感受寒熱之邪,寒凝熱灼成瘀;或胞衣、胎盤殘留,瘀血內阻,敗血為病,可致產后腹痛、產后發熱、產后惡露不絕、產后抑郁等;
④外感六淫或飲食房勞所傷:產后元氣、津血俱傷,腠理疏松,所謂“產后百節空虛”,生活稍有不慎或調攝失當,均可致氣血不調,營衛失利,臟腑功能失常,沖任損傷而變生產后諸疾。

5.產后病的診斷及產后“三審”
應用四診采集病史、體征資料,進行八綱、臟腑、氣血辨證,同時還必須根據新產后的生理、病因病機特點進行“三審”,即先審小腹痛與不痛,以辨有無惡露停滯;次審大便通與不通,以驗津液的盛衰;再審乳汁的行與不行和飲食多少,以察胃氣的強弱。同時還應根據病證,了解產婦體質,產前、產時、產后情況,參以脈證,必要時配合婦科檢查及相應的實驗室和輔助檢查進行全面綜合的分析,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
診斷方法:四診八綱,重視產后三審。
產后三審①先審小腹痛與不痛→有無惡露停滯;②次審大便通與不通→驗津液的盛衰;③再審乳汁的行與不行和飲食的多少→察胃氣強弱
6.產后病的治療原則
不拘于產后,也勿忘于產后。注意點:補虛扶正與逐瘀攻邪的關系
7.產后用藥三禁
①禁大汗以防亡陽;②禁峻下以防亡陰;③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
第二節 產后血暈
要點:
1.產后血暈的定義
產婦分娩后突然頭暈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滿悶,惡心嘔吐,痰涌氣急,心煩不安,甚則神昏口噤,不省人事,稱為“產后血暈”。本病為產后危重急癥之一,屬于“三沖”。
2.與產后血暈相鑒別的疾病
環球網校友情提供: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各科筆記全|中醫學習筆記|中醫懶人筆記匯總
2016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婦科學考試大綱|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大綱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綜合筆試時間定于9月24日、25日。環球網校分享“2016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婦科學強化講義第十單元產后病”,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網校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竭誠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考試動態及復習資料。
(1)產后郁冒
相同點:都可見眩暈癥狀(環球網校分享2016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婦科學強化講義第十單元產后病)。
不同點:產后郁冒是因為產后亡血復汗感受寒邪所致,癥見頭暈目瞀,郁悶不適,嘔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產后血暈多由于產后陰血暴亡,心神失養,或瘀血停滯,氣逆攻心所致,暈來勢急,病情嚴重,臨床診斷是以不省人事,口禁,甚則昏迷不醒為特點。
(2)產后痙病
相同點:口噤不開。
不同點:產后痙病多由于產時創傷,感染邪毒,或產后亡血傷津,筋脈失養所致,其發病時間較產后血暈緩慢,其癥狀一四肢抽搐、項背強直,角弓反張為主。產后血暈多與產后陰血暴亡,心神失養,或瘀血停滯,氣逆攻心所致,暈來勢急,病情嚴重,臨床診斷是以不省人事,口禁,甚則昏迷不醒為特點。
(3)產后子癇。
相同點:都可見神志不清。
不同點:產后子癇除了產前有頭暈目眩、頭面即四肢浮腫、高血壓、蛋白尿等病史以外,尚有典型的抽搐癥狀。產后血暈五上述病史及典型的抽搐癥狀。
3.病因病機
病因分虛實兩個方面。虛證因素體氣血虛弱或產時失血過多。實證是產時或產后感受風寒,寒凝血瘀。
病機:
虛證:陰血暴亡,心神失守——血虛氣脫 ↘
產后血暈
實證:瘀血上攻,擾亂心神——瘀阻氣閉 ↗
4.昏迷情況下應采取的措施
治療原則: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
針對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補充血容量,抗休克,預防并發癥和預防感染。
(1)立即將產婦仰臥位,頭低腳高;
(2)針灸:強刺激眉心、人中、涌泉等;
(3)中藥:固脫救厥。常用麗參注射液、參麥注射液、參附針注射液;
(4)西醫療法: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吸氧、補液輸血、抗休克、預防治療并發癥。
環球網校友情提供: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各科筆記全|中醫學習筆記|中醫懶人筆記匯總
2016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婦科學考試大綱|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大綱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綜合筆試時間定于9月24日、25日。環球網校分享“2016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婦科學強化講義第十單元產后病”,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網校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竭誠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考試動態及復習資料。
第三節 產后發熱
要點(環球網校分享2016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婦科學強化講義第十單元產后病):
1.產后發熱的定義
在產褥期間,出現發熱持續不退,或突然高熱寒戰,并伴有其他癥狀者。
2.病因病機
常見的有感染邪毒、外感、血瘀或血虛。

3.辨證論治:各型主要證候、治法及代表方劑
(1)感染邪毒(按衛、氣、營、血傳變規律)
【主證】①熱型:發熱惡寒或突然高熱寒戰;②腹痛:多在下腹→全腹壓痛、反跳痛;③全身感染癥狀及舌脈;④惡露:異常、色紫暗如敗醬,有臭氣。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化瘀。
【方藥】①解毒活血湯《醫林改錯》加銀花、黃芩、益母草。②五味消毒飲合失笑散。
(2)外感型
【主證】惡寒發熱,鼻流清涕,頭痛。肢體酸痛,無汗,舌苔白,脈浮緊。
【治法】養血祛風,疏解表邪。
【方藥】荊穗四物湯加防風、蘇葉或參蘇飲。
(3)血虛型
【主證】身有微熱+血虛證。
【治法】養血益氣,和營退熱。
【方藥】補中益氣湯(甘溫除熱)加地骨皮。
(4)血瘀型
【主證】寒熱時作十血瘀證
【治法】活血化瘀,和營除熱。
【方藥】生化湯加味或桃紅消瘀湯
【A2型題】
患者,女,24歲,已婚。產后10天,高熱3天,下腹疼痛拒按,惡露量少、色紫黯,有臭味,煩熱渴飲,尿黃便結,舌紅苔黃厚,脈滑數。其證候是( )
A.外感風熱 B.陰虛內熱 C.血熱 D.血瘀 E.感染邪毒
『正確答案』E
4.大黃牡丹皮湯(《金匱要略》)的藥物組成
【方歌】
金匱大黃牡丹湯,桃仁瓜子芒硝襄;
腸癰初起腹按痛,苔黃脈數服之康。
環球網校友情提供: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各科筆記全|中醫學習筆記|中醫懶人筆記匯總
2016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婦科學考試大綱|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大綱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綜合筆試時間定于9月24日、25日。環球網校分享“2016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婦科學強化講義第十單元產后病”,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網校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竭誠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考試動態及復習資料。
第四節 產后腹痛
要點(環球網校分享2016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婦科學強化講義第十單元產后病):
1.產后腹痛的定義
產婦在產褥期內,發生與分娩或產褥有關的小腹疼痛。
2.病因病機
主要病因:氣血兩虛;瘀滯子宮
主要病機:氣血運行不暢——不榮則痛;遲滯而痛——不通則痛
3.須與產后腹痛鑒別的疾病
(1)傷食腹痛:多由傷食史,痛在脘腹,常伴有胃脘滿悶,噯腐吞酸,嘔吐腹瀉,大便臭穢,舌苔垢膩,而惡露無異常改變。
(2)產褥感染腹痛:小腹疼痛劇烈,持續不減拒按,伴有發熱惡寒或高熱寒戰,惡露時多時少,色紫暗如敗醬,氣臭穢、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或洪數。實驗室檢查(血常規和分泌物培養)、婦科檢查、B超檢測所獲相應陽性資料,可資鑒別。
(3)產后痢疾:可有產后腹痛窘迫癥狀,里急后重,大便呈赤白膿血樣,大便常規檢查可見多量紅細胞和白細胞。
4.辨證論治:各型主要證候、治法及代表方劑
治療原則:以“補虛化瘀,調暢氣血”為主。虛者補而調之,實者通而調之。用藥勿過于滋膩,亦勿過于攻逐。胎盤、胎衣殘留者,手術清除。
(1)氣血兩虛
【主要證候】產后小腹隱隱作痛數日不止,喜按喜揉,惡露量少,色淡紅,質稀無塊 + 氣血虛證候。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補血益氣,緩急止痛。
【方藥】腸寧湯或內補當歸建中湯或當歸生姜羊肉湯
(2)瘀滯子宮
【主要證候】產后小腹疼痛,拒按,得熱痛緩;惡露量少,澀滯不暢,色紫黯有塊,塊下痛減+血寒或氣滯證候。舌質紫黯,脈沉緊或弦澀。
【治法】活血化瘀,溫經止痛。
【方藥】生化湯加益母草或散結定痛湯或補血定痛湯
【A2型題】
患者,女,24歲,已婚。產后1周,小腹隱隱作痛,喜按,惡露量少、色淡,頭暈耳鳴,舌淡紅苔薄白,脈虛細。其證候是
A.氣虛 B.腎虛 C.血虛 D.虛寒 E.脾腎兩虛
『正確答案』C
環球網校友情提供: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各科筆記全|中醫學習筆記|中醫懶人筆記匯總
2016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婦科學考試大綱|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大綱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綜合筆試時間定于9月24日、25日。環球網校分享“2016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婦科學強化講義第十單元產后病”,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網校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竭誠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考試動態及復習資料。
5.生化湯的藥物組成
【組成】當歸 川芎 桃仁 黑姜 炙甘草
【方歌】生化湯宜產后嘗,歸芎桃草加炮姜(環球網校分享2016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婦科學強化講義第十單元產后病);
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溫經效亦彰。
第五節 產后身痛
要點:
1.產后身痛的定義
產婦在產褥期內,出現肢體或關節酸楚、疼痛、麻木、重著者稱“產后身痛”,俗稱“產后風”。
2.病因病機

3.辨證論治:各型主要證候、治法及代表方劑
(1)血虛證
【主證】遍身關節酸痛肢麻,面色萎黃、頭暈心悸、舌淡脈細弱。
【治法】養血益氣,溫經通絡。
【方藥】黃芪桂枝五物湯。
(2)血瘀證
【主證】產后身痛,下肢為甚,痛有定處、麻木發硬、重著、屈伸不利;惡露量少、腹痛拒按,舌暗苔白、脈弦澀。
【治法】養血活血,化瘀除濕。
【方藥】身痛逐瘀湯或生化湯加味。
(3)腎虛證
【主證】產后身痛,腰膝足跟痛,頭暈耳鳴,夜尿多,舌淡黯,脈弦澀。
【治法】補腎養血,強腰壯骨。
【方藥】養榮壯腎湯
第六節 產后惡露不絕
要點:
1.惡露不絕的定義
產后惡露(血性)持續10天以上仍淋漓不斷者,稱為“惡露不絕”。又稱“惡露不盡”。相當于西醫學的子宮復舊不良、晚期產后出血。
2.病因病機
主要病機:

3.辨證論治:各型主要證候、治法及代表方劑
辨證要點:根據惡露的量、色、質、氣味辨寒熱虛實。
治療大法:虛者補之、熱者清之、瘀者攻之。
注意:補虛不留瘀,祛瘀不傷正。必要時中西醫結合。
環球網校友情提供: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各科筆記全|中醫學習筆記|中醫懶人筆記匯總
2016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婦科學考試大綱|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大綱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綜合筆試時間定于9月24日、25日。環球網校分享“2016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婦科學強化講義第十單元產后病”,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網校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竭誠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考試動態及復習資料。
(1)氣虛
【婦科證候】產后惡露過期不止(環球網校分享2016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婦科學強化講義第十單元產后病),量多或淋漓不盡、色淡紅、質稀,無臭味+ 氣虛證。
【治法】補氣養血,攝血止血。
【方藥】補中益氣湯。
(2)血熱
【婦科證候】產后惡露過期不止,量較多,色深紅,質粘稠,其氣穢臭+陰虛血熱證
【治法】養陰清熱,涼血止血。
【方藥】保陰煎《景岳全書》。
(3)血瘀
【婦科證候】產后惡露過期不止,淋漓量少,色紫黯,夾有血塊,塊下痛減,小腹疼痛拒按。
【治法】祛瘀生新,理血歸經。
【方藥】生化湯。
【A2型題】
患者,女,24歲,已婚。產后4周惡露過期不止,量多、色淡紅、質稀,小腹空墜,面色蒼白,舌淡,脈緩弱。治療應首選( )
A.歸脾湯 B.補中益氣湯 C.圣愈湯 D.人參養營湯 E.參附湯
『正確答案』B
第七節 缺乳
要點:
1.缺乳的定義
產婦在哺乳期內,乳汁甚少或全無,稱為產后缺乳。又稱“乳汁不行”“乳汁不足”
2.病因病機
(1)氣血虛弱-乳汁化源不足。
(2)肝郁氣滯-氣機不暢,乳脈不暢。
(3)痰濁阻滯-乳脈乳絡不暢或氣虛無力行乳。
3.辨證論治:各型主要證候、治法及代表方劑
辨證要點:依據乳汁和乳房的情況辨虛實
虛:乳房松軟不脹不痛,擠壓乳汁點滴而出,質稀。
實:乳房脹滿而痛,擠壓乳汁疼痛難出,質稠。
治療法則:虛則補之,實則疏之。
具體【治法】調理氣血,通絡下乳。
(1)氣血虛弱
【主證】產后乳汁少,甚或全無,乳汁清稀,乳房柔軟,無脹滿感 + 氣血虛弱證。
【治法】補氣養血,佐以通乳。
【方藥】通乳丹(人參、生黃芪、當歸、麥冬、木通、桔梗、豬蹄)
(2)肝氣郁滯
【主證】產后乳汁分泌少,或全無,乳房脹硬、疼痛,乳汁稠 +肝郁氣滯證。
【治法】疏肝解郁,通絡下乳。
【方藥】下乳涌泉散(《清太醫院配方》)。
(3)痰濁阻滯
【主證】乳汁甚少或無乳可下,乳房碩大或下垂不脹滿,乳汁不稠+痰濁內盛證:肥胖,胸悶痰多,納少便溏或食多乳少,舌淡胖,苔膩,脈沉細。
【治法】健脾化痰,佐以通乳
【方藥】蒼附導痰丸合漏蘆散(漏蘆散:漏蘆、瓜蔞、蛇蛻)
環球網校友情提供: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各科筆記全|中醫學習筆記|中醫懶人筆記匯總
2016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婦科學考試大綱|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大綱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