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陽膀胱經_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筆試時間預計為2016年9月10日、11日。下面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為備考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的考生準備足太陽膀胱經_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希望對大家學習有幫助。
相關推薦:中醫學專業知識考試指南匯總
(一)經脈循行(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足太陽膀胱經)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
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
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
其支者:從腰中,下夾脊,貫臀, 入腘中。
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貫腨內,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側。(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足太陽膀胱經)
與臟腑器官聯系:膀胱、腎、腦;耳、目、鼻。
(二)主治概要:頭面五官病、項、背、腰、下肢病證及神志病;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應的臟腑組織器官病。
歌決: BL六十七膀胱經,起于睛明至陰終,臟腑頭面筋痔腰,熱病神志身后憑。
1、睛明(Jīngmíng,BL1)(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蹺、陰蹺五脈之會)
[定位] 目內眥角稍內上方凹陷處。
[取法]“內眥上外是睛明”(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足太陽膀胱經)
[功能] 散風清熱,明目退翳。
[主治]
①目疾:目赤腫痛、流淚、視物不明、目眩、近視、夜盲、色盲、電光性眼炎、白內障等,偏治內眼疾患;
②急性腰扭傷,坐骨神經痛;
③心動過速,心悸、怔忡。(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足太陽膀胱經)
[操作]囑患者閉目,醫者右手輕推眼球向外側固定,左手緩慢進針,緊靠眶緣直刺0。5~1寸。遇到阻力時,不宜強行進針,應改變進針方向或退針。不提插,不捻轉。出針后按壓針孔片刻,以防出血。針具消毒宜嚴。禁灸。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筆試時間預計為2016年9月10日、11日。下面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為備考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的考生準備足太陽膀胱經_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希望對大家學習有幫助。
相關推薦:中醫學專業知識考試指南匯總
2、攢竹(Cuánzhú,BL2)
[定位] 眉頭凹陷中,約在目內眥直上,眶上切跡處取穴。
[取法]“眉頭陷中攢竹取”(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足太陽膀胱經)
[功能]散風鎮痙,清熱明目
[主治]
①頭痛,眉棱骨痛;
②眼部病證:目眩、目視不明、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近視、眼瞼瞤動、眼瞼下垂等;
③面癱、三叉神經痛Ⅰ;
④呃逆(可用指壓)。(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足太陽膀胱經)
[操作]
①治療眼病、頭痛、面癱,用提捏進針法,捏住眉頭,可向眉中或向眼眶內緣平刺或斜刺0。5~0。8寸。
②治療三叉神經痛第一支痛要向眶上切跡內針刺,以出現麻電感為宜。禁灸。
3、通天(Tōngtiān,BL7)
[定位] 前發際正中直上4寸,旁開1。5寸。
[取法]正坐或仰臥,依定位取穴。
[功能]宣通鼻竅,疏散風熱(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足太陽膀胱經)
[主治]
①頭痛、頭重、眩暈;
②鼻病:鼻塞流涕,鼻衄、鼻瘡、鼻淵、鼻塞。
“通天去鼻內無聞之苦。”——《百癥賦》
[操作] 平刺0。3~0。5寸。(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足太陽膀胱經)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筆試時間預計為2016年9月10日、11日。下面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為備考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的考生準備足太陽膀胱經_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希望對大家學習有幫助。
相關推薦:中醫學專業知識考試指南匯總
4、大杼(Dàzhù,BL11)(八會穴之骨會)
[定位] 第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取法]正坐或俯臥,依定位取穴。(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足太陽膀胱經)
[主治]
① 發熱,咳嗽等外感表證;
② 頭痛,項強,肩背痛;(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足太陽膀胱經)
③ “骨”的病證:如骨痛、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肩、腰、骶關節痛等。
[操作]向內斜刺0。5~0。8寸本經背部諸穴,不宜深刺,以免傷及內部重要臟器。
5、風門
[定位] 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取法]正坐或俯臥,依定位取穴。
[功能]解表宣肺,護衛固表(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足太陽膀胱經)
[主治]
①擅長祛風。外感咳嗽、發熱頭痛、多涕鼻塞等。“乃搜風之要穴”
②項強,肩背痛。
③發背癰疽,癮疹。(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足太陽膀胱經)
[操作] 向內斜刺0。5 ~0。8寸。
十二背俞穴
① 協助診斷相應臟腑病變
② 治療相應臟腑病證
③ 治療相應臟腑所屬的五官五體病證
④ 局部的近治作用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筆試時間預計為2016年9月10日、11日。下面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為備考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的考生準備足太陽膀胱經_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希望對大家學習有幫助。
相關推薦:中醫學專業知識考試指南匯總
6、志室(別名:精宮)
① 腎虛病證:遺精、陽痿等
② 腰痛(腰為腎之府)(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足太陽膀胱經)
③ 小便不利
針刺操作
①胸段背俞穴一般是向脊柱方向斜刺0。5~0。8寸。
②腰段背俞穴一般是直刺0。8~1寸。(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足太陽膀胱經)
③虛證、寒證,可加灸;實證、瘀證,點刺放血。
7、次髎(Cìliáo,BL32)
[定位] 第2骶后孔中,約當髂后上棘下與后正中線之間。
[簡便取法]俯臥,先找髂后上棘,其下一橫指再內一橫指處是穴。
[主治]
①婦科病、男科病:月經不調、帶下、痛經(胞宮);遺精、陽痿(精室)等證;
②小便不利;(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足太陽膀胱經)
③腰骶痛,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筆試時間預計為2016年9月10日、11日。下面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為備考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的考生準備足太陽膀胱經_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希望對大家學習有幫助。
相關推薦:中醫學專業知識考試指南匯總
8、秩邊(Zhìbiān,BL54)
[定位]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開3寸。
[取法]俯臥,依定位取穴。(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足太陽膀胱經)
[主治]
①腰及下肢病證:腰骶、下肢病;
②前陰病:小便不利,癃閉,陰痛;
③后陰病:痔瘡疼痛,便秘,脫肛;
[操作]直刺1。5~3。0寸,或斜向會陰部刺,麻脹感,可傳至足趾部或會陰部;可灸。
秩邊→水道:治療前列腺首選。(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足太陽膀胱經)
9、委中(Wěizhōng,BL40)(膀胱經合穴,膀胱下合穴)
[定位]腘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取法] “委中腘窩紋中央”
[功能]清熱醒腦,舒筋活絡
[主治](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足太陽膀胱經)
①腰背痛,急性腰扭傷,尤實證,“腰背委中求”下肢痿痹,半身不遂。
②遺尿、小便難;
③腹痛、急性吐瀉;高血壓;“合主逆氣而瀉”
④中暑、丹毒、疔瘡。(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足太陽膀胱經)
別名“血郄” “四彎穴”之一
[操作]直刺1~1。5寸,或點刺腘靜脈出血。針刺不宜過快、強、深,以免損傷血管和神經。
注意:凡暈血、貧血、血小板減少、凝血功能障礙者慎用。近端結扎,快速刺入靜脈。
“醒腦開竅”法要求針感:下肢抽動三次為度。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筆試時間預計為2016年9月10日、11日。下面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為備考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的考生準備足太陽膀胱經_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希望對大家學習有幫助。
相關推薦:中醫學專業知識考試指南匯總
10、承山 (Chéngshān,BL57)
[定位]腓腸肌兩肌腹之間凹陷的頂端處,約在委中穴與昆侖穴之間中點。
[取法]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腱下出現尖角凹陷處。“承山腨下分肉藏”
[主治](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足太陽膀胱經)
①腰背痛、腿疼轉筋;
②痔疾(配長強)、便秘(配大腸俞)、脫肛(配百會)。“痔疾要穴”
[操作]直刺1~2寸,可灸不宜作過強的刺激,以免引起腓腸肌痙攣。
11、昆侖 (Kūnlún,BL60)(膀胱經經穴)
[定位]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取法]“昆侖外踝跟腱間”(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足太陽膀胱經)
[主治]
①后頭痛、項強、肩背拘急、腰骶疼痛、足踝腫痛、足跟痛等痛證。②難產、滯產。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孕婦禁用,經期慎用。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筆試時間預計為2016年9月10日、11日。下面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為備考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的考生準備足太陽膀胱經_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希望對大家學習有幫助。
相關推薦:中醫學專業知識考試指南匯總
12、申脈(Shēnmài,BL62)(八脈交會穴通于陽蹺脈)
[定位]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取法] “踝下五分申脈穴”
[主治](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足太陽膀胱經)
①癲狂癇證;(“晝發灸陽蹺夜發灸照海”) “鬼路”
②目疾:目赤腫痛,復視、眼肌痙攣等。
③嗜睡(白天):補申脈(陽蹺)、瀉照海(陰蹺)失眠(夜間):瀉申脈(陽蹺)、補照海(陰蹺)。
④《難經》“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足外翻),陰蹺為病,陽緩而陰急(足內翻)。
[操作]直刺0。3~0。5寸。
13、至陰(Zhìyīn,BL67)(膀胱經井穴)
[定位]足小趾外側趾甲根角旁0.1寸。
[取法]“至陰小趾外甲角”(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足太陽膀胱經)
[功能]通鼻療目,舒筋轉胎
[主治]①胎位不正,胞衣不下;難產,滯產;②頭痛,目痛,鼻塞,鼻衄;③腰痛(配睛明);④中暑,發熱,昏迷,癲狂;⑤祛風:皮膚瘙癢。
[操作] 淺刺 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孕婦禁針。
① 治胎衣不下可配合谷、三陰交。(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足太陽膀胱經)
② 針刺治療老年皮膚瘙癢癥,用補法并留針20分鐘,每日1次,10次1療程。
③ 治療坐骨神經痛頑固者,可在至陰穴點刺放血。
[操作] 至陰糾正胎位:有效率高達98%。一般妊娠七月左右(28~30周)療效最好;從胎位上看,橫位成功率最高,臀位次之,足位最差。讓孕婦松開腰帶仰臥床上,腹部四肢放松,即仰臥屈膝位,施術者點燃艾條后,分別在兩側至陰穴灸至20分鐘,1~2次/天,至胎位轉正為止。子宮畸形,骨盆狹窄者無效。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筆試時間預計為2016年9月10日、11日。下面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為備考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的考生準備足太陽膀胱經_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針灸學復習筆記,希望對大家學習有幫助。
相關推薦:中醫學專業知識考試指南匯總
經脈小結
部位 |
穴位 |
共同 |
特殊 |
頭面 |
攢竹 |
|
各種目疾、面癱、呃逆 |
脊背 |
風門 |
咳嗽、氣喘、 吐血、胸背痛 |
傷風 |
肺俞(俞) |
潮熱、盜汗、鼻塞 |
||
心俞(俞) |
心痛,驚悸,健忘,失眠、 癲癇 |
||
膈俞 |
嘔吐、呃逆、胃脘痛、 飲食不下 |
||
肝俞(俞) |
脅痛、背痛、 黃疸、嘔吐 |
吐血,目眩,水腫 |
|
膽俞(俞) |
食不化、口苦 |
||
脾俞(俞) |
胃痛、腹脹、 嘔吐、泄瀉、 完谷不化、 背痛 |
水腫 |
|
胃俞(俞) |
主要用于胃腸疾病 |
||
大腸俞(俞) |
便秘、腰背強痛 |
||
腰骶 |
腎俞(俞) |
腰痛、遺精、 陽痿、遺尿、 小便不利 |
耳鳴耳聾、月經不調、水腫、 喘咳少氣 |
次髎 |
痛經、下肢痿痹 |
||
委中(合) |
腰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 遺尿、腹痛、吐瀉 |
||
小腿足 |
承山 |
腰腿疼痛、 頭痛、眩暈 項強 |
便秘,痔疾 |
昆侖(經) |
難產,癲癇 |
||
申脈 (通陽蹺) |
失眠,癲狂癇 |
||
至陰(井) |
目痛,鼻塞,鼻衄,難產, 胎位不正 |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