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醫師內科學筆記:必考知識點(3)


中醫醫師內科學筆記:必考知識點(3)由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搜集整理,敬請關注。
41、‘胸痹’一詞――始見于《金匱要略》。提出‘本虛標實’學說。
42、胸痹――病位在心,與肝、脾、腎三臟關系密切。
43、治療胸痹的原則――先標后本;先去邪后扶正。
44、不寐――《內經》稱為‘不得臥’、‘目不瞑’。
45、‘胃不和則臥不安’――出自《素問?逆調論》。
46、明?李中梓提出不寐五大病機“一曰氣虛,一曰陰虛,一曰痰滯,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P>
47、不寐的病機:
實證:心火旺盛。――肝郁化火;痰熱擾心;心火旺盛。
虛癥:陰虛火旺或氣血不足。――陰虛火旺;心脾兩虛;心膽氣虛。
48、‘癲狂’――出自《內經》。病機十九條中有‘諸躁狂越,皆屬于火’。
49、區分‘癲’與‘狂’――《難經?二十難》“重陰者癲”、“重陽者狂”。
50、提出癲狂與‘痰’有密切關系的是《丹溪心法?癲狂》。
51、提出癲狂‘瘀血學說’――“氣血凝滯腦氣”《醫林改錯》清?王清任。
52、‘癲’與‘狂’的區別:
癲:痰氣郁結,蒙蔽心竅。心脾氣血兩虛。
狂:痰火上擾,心神不安。心腎失調。
53、癇病始見于《內經》,別稱‘胎病’、‘癲疾’。指出具有先天因素。
54、提出癇與‘痰’有密切關系的是《丹溪心法?癇》。
55、癡呆的基本病機――髓海不充。其病性為本虛標實。
56、厥證在《內經》《傷寒論》中分為:暴厥;寒厥。
57、《諸病源候論》提出‘尸厥’一詞,指出病機――‘陰陽離居,營衛不通,真氣厥亂,客邪乘之’。
58、近代臨床對于厥證的治則――辨虛、實為主,源于《景岳全書》。
59、胃痛始見于《內經》,強調了胃痛與‘肝’、‘脾’的有關。
60、將胃脘痛與心痛明確區分――始見于《蘭室秘藏》。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老師聯系方式:62126633-6749 專業老師QQ群:328632537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