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醫執業醫師考試輔導:診脈的部位及分類


診脈的部位,有遍診法,三部診法和寸口診法。遍診法見于《素問。三部九候論》,切脈的部位有頭、手、足三部,三部診法見于漢代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三部,即人迎《頸側動脈),寸口,跌陽(足背動脈)。以上兩種診脈的部位,后世已少采用,自晉以來,普遍選用的切脈部位是寸口。寸口診法始見于《內經》,主張獨取寸口是《難經》,但當時這一主張未能普遍推行,直至晉代王叔和所著的《脈經》,才推廣了獨取寸口的診脈方法。
寸口又稱脈口、氣口,其位置在腕后撓動脈搏動處,診脈獨取寸口的理論依據是:寸口為手太陰肺經之動脈,為氣血會聚之處,而五臟六腑十二經脈氣血的運行皆起于肺而止于肺,故臟腑氣血之病變可反映于寸口。另外,手太陰肺經起于中焦,與脾經同屬太陰,與脾胃之氣相通,而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臟腑氣血之盛衰都可反映于寸口,所以獨取寸口可以診察全身的病變。
寸口分寸、關、尺三部,以高骨(橈骨莖突)為標志,其稍內方的部位為關,關前(腕端)為寸,關后(肘端)為尺。兩手各分寸、關、尺三部,共六部脈。寸、關、尺三部可分浮、中、沉三候,是寸口診法的三部九候。
寸關尺分候臟腑,歷代醫家說法不一,目前多以下列為準:左寸可候:心與膻中右寸可候:肺與胸中左關可候:肝膽與膈右關可候:脾與胃左尺可候:腎與小腹右尺可候:腎與小腹。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聯系方式(面授/網絡課程報名q群160756645,電話:62126633-6749,權威老師重點難點試題分析,授課清晰明了,通俗易懂,零風險培訓,深受廣大考生信賴)。
具體開課時間和授課地點等信息,請咨詢qq:160756645 或手機:13810408758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培訓班開始招生啦!有意愿的朋友可以加入我們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臨床執業醫師,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