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基礎:肺與大腸的關系
更新時間:2013-04-17 11:27:47
來源:|0
瀏覽
收藏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基礎:肺與大腸的關系
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基礎:肺與大腸的關系
肺為臟,屬陰,大腸屬腑,屬陽,兩者相距甚遠,但由于手太陰肺經屬肺絡大腸,手陽明女腸經屬大腸絡肺,通過經脈的相互絡屬,構成臟腑表里關系。因此二者在生理病理上有密切關系。
肺主氣,主行水,大腸主傳導,主津,故肺與大腸的關系主要表現在傳導和呼吸方面。
1.傳導方面:大腸的傳導功能,有賴于肺氣的清肅下降。肺氣清肅下降,大腸之氣亦隨之而降,以發揮其傳導功能,使大便排出通暢。所以說:腸中物至此,精汁盡化,變為糟粕而出,其所能出之故,則大腸為之傳導,而大腸之所以能傳導者,以其為肺之腑,肺氣下達,故能傳導,是以理大便必須調肺氣“(《中西匯通醫經精義》)。此外,大腸傳導功能正常與否,同肺主行水、大腸主津的作用也有關系。肺主行水、通調水道,與大腸主津、重新吸收剩余水分的作用相互協作,參與了水液代謝的調節,使大腸既無水濕停留之患,又無津枯液竭之害,從而保證了大便的正常排泄。
2.呼吸方面:肺司呼吸,肺氣以清肅下降為順。大腸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為用,其氣以通降為貴。肺與大腸之氣化相通,故肺氣降則大腸之氣亦降,大腸通暢則肺氣亦宣通。肺氣和利,呼吸調勻,則大腸腑氣暢通。反之,大腸之氣通降,肺氣才能維持其宣降之性。肺與大腸在病理上的相互影響,主要表現在肺失宣降和大腸傳導功能失調方面。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