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醫執業醫師備考:支氣管哮喘的防治一


支氣管哮喘的防治
防治原則包括消除病因、控制急性發作、鞏固治療、改善肺功能、防止復發、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根據病情,因人而異,采取綜合措施。
一、消除病因
應避免或消除引起哮喘發作的變應原和其他非特異性刺激,去除各種誘發因素。
二、控制急性發作
哮喘發作時應兼顧解痙、抗炎、去除氣道粘液栓,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繼發感染。一般可單用或聯用下列藥物。
(一)擬腎上腺素藥物 β腎上腺素能受體興奮劑有極強的支氣管舒張作用。該類藥物主要通過興奮β受體,激發腺苷酸環化酶,增加cAMP的合成,提高細胞內cAMP的濃度,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穩定肥大細胞膜。后一種作用較色苷酸二鈉強。對IAR療效顯著,而對LAR無效。久用或用量過大,副作用嚴重,主張與皮質激素類合用。
此類藥物包括麻黃素、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等對α、β1和β2受體有多種效應,目前已逐漸被β2受體興奮劑所代替。常用的β2受體興奮劑有沙丁胺醇(salbutamol),每次2-4mg,每日3次;或氣溶膠、霧化溶液和干松劑吸入,每次0.1-0.2mg,每日2-3次;特布他林(terbutaline),2.5mg,口服2-3次,氯丙那林(chlorprenaline)每次2.5-5.0mg,口服3次,或噴霧吸入,每次0.1-0.2mg;奧西那林(orciprenaline)每次10-20mg,口服3次,皮下或肌注,每次0.5-1.0mg,也可氣霧吸入;丙卡特羅(procaterol)等。這些藥物可在數分鐘內起效,緩解癥狀迅速,可持續3-6h;久用可使β2受體敏感性降低,可使氣道高反應性加重,可能是近些年來哮喘死亡率增加的原因之一。此外少數病人可有頭痛、頭暈、心悸、手指顫抖等副作用,停藥或堅持一段時間用藥后可消失;也有耐藥性產生,停藥1-2周后可恢復敏感性。近年來長效β2興奮劑問世,如volmax、broxaterol口服,formaterol、salmoterol吸入,這些制劑效力可維持12h以上,對夜間發作者較為適用,且不引起BHR的加重,同時可抑制組胺等的釋放,故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 2010醫師筆試考后交流與成績查詢
- 2011年醫師資格考試時間預測
- 小貼士:2010醫師考后必知流程
- 2009網校醫師資格考試輔導通過率
- 2010年醫師綜合筆試分數線預測
- 2010年醫師綜合筆試分數線的確定方法
- 2010年醫師資格考試醫師綜合筆試成績查詢預告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