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醫婦科學考點:中醫婦科學發展簡史


中醫婦科學發展簡史
【目的要求】
了解中醫婦科學形成與發展簡史。
熟悉中醫婦科學在各個歷史時期的重大學術突破、代表醫家及著作。
【教學內容】
介紹十個時期的中醫學發展:
(一)夏商周時期——萌芽階段
開始重視婦女的孕產,《曲禮》、《烈女傳》中記載優生優育思想。
(二)春秋戰國時期——奠基時期,確立中醫學理論
婦科醫師:扁鵲;
我國目前已知最早的以胎產命名的產科專著《胎產書》;
《黃帝內經》一書,奠定了中醫婦科學理論基礎,記載婦科第一首方“四烏賊骨一?茹丸”。
(三)秦漢時期——中醫婦科學雛形
最早病案記載:淳于意首創《診籍》;
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是現存最早設婦科專篇的醫著,開創外治法治療婦科病的先河。
(四)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發展
晉王叔和《脈經》首先提出“月經”、“居經”、“避年”、“激經”及臨產“離經脈”;
南齊《?氏遺書》主張節欲與節制生育;
北齊徐之才《逐月養胎法》提倡圍產期學觀點。
(五)隋唐五代時期——向專科發展
隋代《諸病源候論》指出了婦科疾病的主要病機是:損傷胞宮、沖任;
唐代昝殷《經效產寶》是我國現存理論和方藥較完備的婦產科專著。
(六)兩宋時期——獨立分科,中醫婦科學形成
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總結了宋以前的婦產科經驗,全面系統的婦產科專著。
(七)遼夏金元時期——各家學說蜂起
劉完素(劉河間)重視腎肝脾三臟對女性生理的作用;
李東垣提出補脾益氣在婦科病治療中的重要性;
朱丹溪《格致余論》中第一次明確描述子宮形態;
張子和治療以祛邪為主,記載了牽引助產的成功案例。
(八)明代:婦科學術發展,專著較多
張景岳《景岳全書》提出“沖脈為月經之本”;
萬全《廣嗣紀要》指出五不女(螺、紋、鼓、角、脈)不能婚配生育。
(九)清代、民國時期:中西匯通
清代《傅青主女科》一書,提出婦科病的治法、方藥,至今指導臨床;
吳謙《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為婦產科教科書,是較好的醫學入門書。
(十)現代:繼承、發揚、創新、進步。
- 2010醫師筆試考后交流與成績查詢
- 2011年醫師資格考試時間預測
- 小貼士:2010醫師考后必知流程
- 2009網校醫師資格考試輔導通過率
- 2010年醫師綜合筆試分數線預測
- 2010年醫師綜合筆試分數線的確定方法
- 2010年醫師資格考試醫師綜合筆試成績查詢預告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