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執業醫師輔導:清熱解毒藥


中醫學執業醫師輔導:清熱解毒藥
1.金銀花
[性味歸經]甘,寒。歸肺、心、胃經。
[功效]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應用](1)癰腫疔瘡,治一切內外癰的要藥。(2)外感風熱或溫熱病初起。(3)熱毒血痢。
2.連翹
[性味歸經]苦,微寒。歸肺、心、小腸經。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疏散風熱。
[應用](1)瘡毒癰腫或瘰疬痰核。有“瘡家圣藥”之稱。(2)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3)熱淋澀痛。連翹心長于清心瀉火,常與犀角、蓮子心配伍,如清宮湯。
[比較]金銀花與連翹
相同點: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不同點:金銀花疏散風熱之力強,連翹解毒之力強。
3.穿心蓮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燥濕。
[用法用量]煎劑易致嘔吐,多做丸、散、片劑。
[使用注意]不宜多服久服,脾胃虛寒者不宜。
4.大青葉
[性味歸經]苦、寒。歸心、胃經。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斑。
[應用](1)溫熱病熱毒入于血分之發斑、神昏、壯熱、煩躁。(2)血熱毒盛之丹毒、口瘡、咽喉腫痛。
5. 板藍根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利咽。
[應用]溫熱病發熱、頭痛、喉痛,或發斑疹以及痄腮、癰腫瘡毒等多種熱熾毒盛之證。
6. 青黛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斑,清肝瀉火,定驚。
[應用](1)熱毒發斑及血熱妄行的吐血、咯血、衄血。(2)小兒驚風,發熱、痙攣。(3)熱咳氣急痰稠。(4)痄腮腫痛及熱毒癰瘡。
[用法]內服1.5~3克,難溶于水,散劑沖服或作丸服,外用干敷或調敷患部。
7.貫眾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殺蟲。
[應用](1)風熱感冒。(2)溫毒發斑。(3)血熱出血,蟲疾。
8. 蒲公英
[性味歸經]苦、甘,寒。歸肝、胃經。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散結,利濕通淋。
[應用](1)熱毒癰腫瘡瘍及內癰。(2)濕熱黃疸及小便淋瀝澀痛。
9. 紫花地丁
[功效]清熱解毒,消血消腫。
10.土茯苓
[功效]解毒,除濕,利關節。
[應用](1)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劑而致肢體拘攣者。(2)火毒癰癤、熱淋尿赤澀痛。
11. 魚腥草
[性味歸經]辛、微寒。歸肺經。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
[應用](1)肺癰咳吐膿血及肺熱咳嗽痰稠。(2)熱毒瘡瘍。(3)熱淋小便澀痛。
12射干
[性味歸經]苦,寒。歸肺經。
[功效]清熱解毒,祛痰利咽。
[應用](1)咽喉腫痛,兼有熱痰壅盛者。(2)痰盛之咳喘。孕婦忌用或慎用。
13山豆根
[功效]清熱解毒,利咽消腫。
[應用](1)咽喉腫痛。(2)牙齦腫痛。
14馬勃
[功效]清熱解毒,利咽,止血。
15白頭翁
[性味歸經]苦,寒。歸胃、大腸經。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應用]熱毒血痢,瘡癰腫毒。
16馬齒莧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痢。
17.鴉膽子
[功效]清熱解毒,截瘧治痢,腐蝕贅疣。
[用法]治瘧疾,每次10—15粒;治痢,每次10-30粒。味極苦,不宜入湯劑,可裝入膠囊或桂圓肉包裹吞服。本品對胃腸道及肝腎均有損害,不宜多用久用;胃腸出血及肝腎病患者應忌用或慎用。
18白花蛇舌草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通淋。
[應用](1)癰腫瘡毒。(2)咽喉腫痛。(3)毒蛇咬傷。(4)熱淋澀痛。
19. 熊膽
[功效]清熱解毒,息風止痙,清肝明目。
[用法]內服0.25~0.5克,入丸、散劑。口服易致嘔吐,宜用膠囊劑。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