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執業醫師考試輔導:加減葳蕤湯
更新時間:2009-10-19 15:27:29
來源:|0
瀏覽
收藏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輔導:加減葳蕤湯
「組成」
生葳蕤9克,生蔥白6克,桔梗4.5克,東白薇3克,淡豆豉12克,薄荷4.5克,炙甘草1.5克,紅棗二枚。
「主治」
素體陰虛,外感風熱證。頭痛身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煩,口渴,咽干,舌紅,脈數。(本方常用于老年人及產后感冒、急性扁桃體炎、咽炎等屬陰虛外感者。)
「正文」
功用:滋陰解表。
用法:水煎,分溫再服。
禁忌:斟酌。
方解:本方主治陰虛之體外感風熱者。外感風熱,故見頭痛身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暢、咳嗽、口渴等癥;陰虛之體,感受外邪,易于化熱,且陰虛者亦多生內熱,故除上述邪襲肺衛的見癥外,尚有咽干、心煩、舌赤、脈數之癥。治當辛涼解表,滋陰清熱。方中葳蕤(即玉竹)味甘性寒,人肺胃經,為滋陰潤燥主藥,用以潤肺養胃、清熱生津,因其滋而不膩,對陰虛而有表熱證者頗宜;薄荷辛涼,歸肝、肺經,“為溫病宜汗解者之要藥”(《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用以疏散風熱、清利咽喉,共為君藥。蔥白、淡豆豉解表散邪,助薄荷以逐表邪,為臣藥。白薇味苦性寒,善于清熱而不傷陰,于陰虛有熱者甚宜;桔梗宣肺止咳;大棗甘潤養血,均為佐藥。使以甘草調和藥性。諸藥配伍,汗不傷陰,滋不礙邪,為滋陰解表之良劑。
?環球網校提醒:09年中醫師考試大綱新變化
?2009年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報考指南專題
更錯信息訪問: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頻道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論壇 醫衛博客圈
編輯推薦
上一篇:中醫執業醫師考試輔導:中藥貯藏
下一篇:中醫執業醫師考試輔導:麻杏甘石湯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