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藥的分類有哪些-2018年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基礎理論輔導


2018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大綱終于公布了,環球網校提醒各位準備參加2018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的考生們知曉,并盡快投入復習中!下面環球網校分享“止血藥的分類有哪些-2018年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基礎理論輔導”內容如下,請廣大考生及時關注:
止血藥的分類有哪些:
1、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和脆性的藥物可治療血管因素所致的出血,如安絡血、維生 素C和路丁等;垂體后葉素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小動脈、小靜脈和毛細血管收縮,有止血效果,特別是對咯血和門脈高壓引起的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更有效。
2、由于血小板數量減少和功能異常引起的出血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止血敏等。
3、大量的出血病人是由于凝血機制障礙所致,維生素K可促使肝臟合成凝血酶原及因子Ⅶ、Ⅸ和Ⅹ,有助于制止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6氨基己酸、對羧基芐胺和止血環酸是抗纖維蛋白溶解的藥物,可使已形成的血凝塊不致被溶解和破壞,達到防止由于纖維蛋白溶解增強所致的出血;對于由肝素或類肝素抗凝物質引起的出血,可靜脈注射魚精蛋白,由凝血因子抗體引起的出血治療困難,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環磷酰胺等。此外,一些中草藥也具有較好的止血效果,如云南白藥、三七、止血靈、仙鶴草、白芨、紫草、茜草和白茅根等。
4、局部外用的止血藥有明膠海綿和止血棉(由安絡血、藥用明膠、依他酸二鈉和甲醛等經嚴密消毒后制成),對創面滲血和牙齦及鼻出血有較好療效。根據藥物作用的不同,用于止血的中藥一般分為涼血止血藥、收澀止血藥、化瘀止血藥和溫經止血藥。涼血止血藥主要用于火熱熾盛、陰虛火旺、灼傷血絡、迫血妄行引起的各種出血證。收澀止血藥主要用于內無瘀滯,外無實邪的吐血、衄血、咳血、咯血、便血、尿血等。化瘀止血藥主要用于瘀血阻滯脈絡,不得循經而外溢引起的各種出血證。溫經止血藥主要用于久病陽氣虛弱,不能攝血引起的各種出血證。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友情提供: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