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醫執業醫師中醫診斷學重要知識點:第十一單元舌診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醫學綜合筆試考試時間為9月24日、25日兩天,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特提供“2016中醫執業醫師中醫診斷學重要知識點:第十一單元舌診”,希望能幫助準備參加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的考生復習。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竭誠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考試動態及復習資料。
相關推薦:2016中醫執業醫師《中醫診斷學》各章節重要知識點匯總
第十一單元 舌診
第一節 概述(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中醫執業醫師中醫診斷學重要知識點:第十一單元舌診)
1、 舌診的意義:
①判斷正氣盛衰; ②分辨病位深淺; ③區別病邪性質; ④推斷病情進退。
2、 舌診原理:
①. 舌同臟腑,通過經絡和經筋循行聯系起來;
手少陰心經之別系舌本; 足太陽之筋,其支者,別入結于舌本;
足太陰脾經連舌本,散舌下; 足少陽之筋,入系舌本;
足少陰腎經挾舌本; 上焦出于胃上口,上至舌,下足陽明。
足厥陰肝經絡舌本。
②. 舌質的血絡最豐富,與心主血脈有功夫;舌的靈活運動可調節聲音形成語言,又與心主神志功能有關。舌象首先反映心的功能狀態。
③. 舌的味覺,可影響食欲,與脾主運化和胃主受納功能有關。且舌象也代表全身氣血津液的盛衰,而五臟六腑之精又歸藏于腎,腎為先天之本,其經脈系于舌。
3、 舌診方法:
①光線; ②姿勢; ③順序(舌苔——舌體); ④飲食;
⑤季節與時間; ⑥年齡與體質; ⑦刮舌、揩舌。
第二節 舌神
舌質的枯榮和靈動方面。
a.榮:榮潤紅活,有生氣,有光彩,“有神”,雖病也有善候;
b. 枯:干枯死板,毫無生氣,失去光澤,“無神”,惡候。
第三節 舌色
正常——淡紅色,薄白苔。
舌色 |
概念 |
主證 |
淡白舌 |
舌色較正常人淡紅舌淺淡,甚至全無血色 |
虛證(陽氣不足)、寒證、氣血兩虧; 若淡白濕潤,舌體胖嫩——陽虛寒證; 淡白光瑩,或舌體瘦弱——氣血兩虧。 |
紅舌 |
較淡紅舌為深,甚呈鮮紅色 |
主熱證。 舌鮮紅而起芒刺,或兼黃厚苔——實熱證; 鮮紅少苔,或有裂紋或光紅無苔——虛熱證。 |
絳舌 |
較紅舌色更深 |
外感:舌絳,或有紅點、芒刺——溫病熱入營血; 內傷:舌絳,少苔、無苔,或有裂紋——陰虛火旺; 舌絳少苔而津潤——血瘀。 |
紫舌 |
色紫 |
有寒熱之分。 熱:絳紫而干枯少津——熱盛傷津,氣血壅滯; 寒:淡紫或青紫濕潤——寒凝血瘀。 |
青舌 |
舌色如皮膚上暴露之“青筋”,缺少紅色 |
寒凝陽郁,瘀血。 全舌青——寒邪直中肝腎,陽郁而不宣; 舌邊青,或口燥而漱水不欲咽——瘀血。 |
【注】:瘀血:絳舌、紫舌、青舌。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供:2016中醫執業醫師中醫診斷學重要知識點:第十一單元舌診。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更多資訊敬請關注我網中醫醫師考試頻道。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醫學綜合筆試考試時間為9月24日、25日兩天,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特提供“2016中醫執業醫師中醫診斷學重要知識點:第十一單元舌診”,希望能幫助準備參加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的考生復習。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竭誠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考試動態及復習資料。
相關推薦:2016中醫執業醫師《中醫診斷學》各章節重要知識點匯總
第四節 舌形(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中醫執業醫師中醫診斷學重要知識點:第十一單元舌診)
舌體的形狀,胖瘦、老嫩、脹癟及一些特殊病態形狀。
a. 老嫩
①老:舌質紋理粗糙,形色堅斂蒼老,不論苔色如何,均實證;
②嫩:舌質紋理細膩,形色浮胖嬌嫩,虛證。
b. 胖大:舌體較正常舌為大,伸舌滿口——水濕痰飲阻滯。
①舌淡白胖嫩,舌苔水滑——脾腎陽虛,津液不化,致積水停飲;
②舌淡紅或紅而胖大,伴黃膩苔——脾胃濕熱與痰濁相搏,濕熱痰飲上溢(水濕內停,痰濕熱毒上泛)。
*瘦薄:舌體瘦小而薄。
①瘦薄而色淡——氣血兩虛;
②瘦薄而色紅絳干燥——陰虛火旺,津液耗傷。
*腫脹:舌體腫大,盈口滿嘴,甚不能閉口,不能縮回。
①心脾有熱,血絡熱盛而氣血上壅——舌鮮紅腫脹,甚伴疼痛;
②素善飲酒,又病溫熱,邪熱挾酒毒上壅,多見舌紫而腫脹;
③中毒而致血液凝滯——舌腫脹而青紫晦暗,(或先天舌部血絡郁閉,舌血管瘤)。
c. 點刺
*點:鼓起與舌面的紅色、白色、或黑色星點——熱毒熾盛,深入血分。
①紅點——溫毒入血,或熱毒乘心,或濕熱蘊于血分;
②白點——脾胃氣虛而熱毒攻沖,是將糜爛之兆;
③黑點——血中熱甚而氣血壅滯。
*刺(芒刺):舌面上的軟刺及顆粒,不僅增大,并逐漸形成尖峰,高起如刺,摸之棘手——邪熱內結。
①芒刺而兼焦黃苔——氣分熱極;
②絳舌無苔而起芒刺——熱入營血,陰分已傷;
③舌尖芒刺——心火亢盛;舌中芒刺——胃腸熱盛。
*瘀斑:斑點不突出于舌面。
①外感熱病——熱入營血,氣血壅滯; ②內傷雜病——血瘀。
d. 裂紋——熱盛傷陰,血虛不潤,脾虛濕侵。
①紅絳舌有裂紋——熱盛傷津,或陰虛液涸;
②淡白舌有裂紋——血虛不潤;
③淡白胖嫩,邊有齒痕而有裂紋——脾虛濕侵。
e. 光滑:舌面光潔如鏡,光滑無苔,又稱“鏡面舌”“光瑩舌”——胃陰枯竭,胃氣大傷,不論何種舌色,皆屬胃氣將絕的危候。
①淡白光瑩——脾胃損傷,氣血兩虧已極;
②紅絳光瑩——水涸火炎,胃腎陰液枯竭。
f. 齒痕:多因舌體胖大而受齒緣壓迫——脾虛、濕盛。
①淡白濕潤——寒濕雍盛; ②淡紅而有齒痕——脾虛,或氣虛。
g. 重舌:心經火熱,循經上沖——心火,或外邪動心火。小兒多見。
*舌衄:心經熱甚,迫血妄行;肺胃熱盛——心火、胃熱、肝火、脾虛、陽浮。
*舌癰——心經火熱亢盛;生于舌下——脾腎積熱,消津灼液。
*舌疔——心脾火毒。
*舌瘡:
①瘡凸于舌面而痛——心經熱毒上壅;
②瘡凹陷不起,不覺痛——下焦陰虛,虛火上浮。
*舌菌——心脾郁火,氣結火炎。潰爛為惡候。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供:2016中醫執業醫師中醫診斷學重要知識點:第十一單元舌診。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更多資訊敬請關注我網中醫醫師考試頻道。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醫學綜合筆試考試時間為9月24日、25日兩天,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特提供“2016中醫執業醫師中醫診斷學重要知識點:第十一單元舌診”,希望能幫助準備參加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的考生復習。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中醫執業醫師考試頻道,我們會竭誠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考試動態及復習資料。
相關推薦:2016中醫執業醫師《中醫診斷學》各章節重要知識點匯總
第五節 舌態(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提供2016中醫執業醫師中醫診斷學重要知識點:第十一單元舌診)
舌體的動態,軟、硬、顫、縱、歪、縮、吐弄。
a. 強硬:舌體板硬強直,運動不靈,以致語言謇澀,“舌強”——熱入心包,高熱傷津(舌質深紅);痰濁內阻(舌胖、厚膩苔);中風或中風先兆(舌淡紅或青紫)。
①外感熱病:熱入心包,擾亂心神;且高熱傷津,筋脈失養;
②內傷雜病:肝風挾痰,阻于廉泉絡道,或肝陽上亢,風火上攻,筋脈失養。
b. 痿軟:舌體軟弱,無力屈伸,痿廢不靈——氣血虛,陰液虧損,筋脈失養。
①氣血俱虛——久病舌淡而痿;
②熱灼津傷——新病舌干紅而痿;
③陰虧已極——久病舌絳而痿。
c. 顫動:舌體震顫,不能自主——氣血兩虛,亡陽傷津,動風。
①氣血兩虛、陽虛——久病舌顫;
②熱極生風,或酒毒——外感熱病,且習習煽動。
d. 歪斜——風邪中絡,或風痰阻絡,中風或中風先兆(病左偏右,病右偏左)。
①舌紫紅勢急——肝風發痙; ②舌淡紅勢緩——中風偏枯。
e. 吐弄——心、脾二經有熱。
①吐舌——疫毒攻心,或正氣已絕,往往全舌色紫;
②弄舌——動風先兆,或小兒智能發育不全。
f. 短縮:無論因虛因實,皆屬危重證候。
①寒凝筋脈——舌多淡白或青紫而濕潤;
②痰濁內阻——舌胖而苔粘膩;
③熱盛傷津動風——舌絳紅而干;
④氣血俱虛——舌淡白胖嫩。
g. 舌縱:多由舌的筋肌舒縱所致。
①實熱內踞,痰火擾心——舌色深紅,舌體脹滿,舌形堅干;
②氣虛——舌體舒寬,麻木不仁;
③凡伸不能縮,舌干枯無苔——危重;伸而能縮,舌體津潤——較輕。
h. 舌麻痹:營血不能上榮于舌——血虛肝風內動,或風氣挾痰。
i. 舌下絡脈
①舌下有許多青紫、或紫黑色小皰——肝郁失疏,瘀血阻絡;
②舌下絡脈青紫且粗張——痰熱內阻,或寒凝血瘀;
③舌下絡脈青紫且曲張——氣滯血瘀。
氣血俱虛:痿軟、顫動、短縮;
熱灼津傷:強硬、痿軟、短縮;
氣血俱虛、熱灼津傷:痿軟、短縮;
動風:強硬、歪斜、顫動、弄舌、麻痹。
中風:強硬、歪斜。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供:2016中醫執業醫師中醫診斷學重要知識點:第十一單元舌診。歡迎點擊Ctrl+D進行收藏,以便隨時查閱。更多資訊敬請關注我網中醫醫師考試頻道。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