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 >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備考資料 > 中醫外科皮膚及性傳播疾病考試重點_2015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第十單元考點預測

中醫外科皮膚及性傳播疾病考試重點_2015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第十單元考點預測

更新時間:2015-08-28 09:27:11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398收藏39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摘要】中醫外科學是中醫學的一個重要臨床學科,內容豐富。環球網校醫學網為幫助廣大考生高效復習,特整理中醫外科皮膚及性傳播疾病考試重點_2015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第十單元考點預測,希望大家都能高分

  【摘要】中醫外科學是中醫學的一個重要臨床學科,內容豐富。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為幫助廣大考生高效復習,特整理中醫外科皮膚及性傳播疾病考試重點_2015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第十單元考點預測,希望大家都能高分順利通過2015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2015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考試重點匯總|中醫外科學考點預測整理

  皮膚病的病因病機、皮損的辨證、外用藥物的劑型及使用原則

  1.皮膚病的病因病機

  外因主要是風、濕、熱、蟲、毒;內因主要是七情內傷、飲食勞倦和肝腎虧損。

  2.皮膚病的原發性及繼發性皮損

  (1)原發性皮損:有斑疹、丘疹、風團、結節、皰疹、膿皰等。

  (2)繼發性皮損:有鱗屑、糜爛、潰瘍、痂、抓痕、皸裂、苔蘚樣變、疤痕、色素沉著、皮膚萎縮等。

  3.外用藥劑型及使用原則

  外用藥物的劑型有溶液、粉劑(又名散劑)、洗劑(又名混懸劑、懸垂劑)、酊劑、油劑、軟膏等。使用原則是要根據皮膚損害的表現來選擇適當的劑型和藥物。

  (1)要根據病情階段用藥:

  ①皮膚炎癥在急性階段若僅有紅斑、丘疹、水皰而無滲液,宜用洗劑、粉劑、乳劑;

  ②若有大量滲液或明顯紅腫,則用溶液濕敷為宜。

  ③皮膚炎癥在亞急性階段,滲液與糜爛很少,紅腫減輕,有鱗屑和結痂,則用油劑為宜。

  ④皮膚炎癥在慢性階段,有浸潤肥厚、角化過度時,則用軟膏為主。

  外用藥物劑型選擇應用表

中醫外科皮膚及性傳播疾病考試重點_2015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第十單元考點預測

  (2)注意控制感染

  (3)用藥宜先溫和后強烈

  (4)用藥濃度宜先低后濃

  (5)隨時注意藥敏反應

  第二節 熱瘡

  熱瘡的皮損特點及治療

  1.熱瘡的含義和特點

  熱瘡好發于口唇、鼻孔周圍、面頰、外陰等皮膚黏膜交界處。相當于西醫的單純皰疹。其特點有:

  ①皮損為成群的水皰,有的互相融合

  ②多在1周后痊愈,易于復發

  2.病因病機

  (1)外感風溫熱毒,阻于肺胃二經,蘊蒸皮膚而生;

  (2)肝經濕熱下注,阻于陰部而成瘡;

  (3)反復發作,熱邪傷津,陰虛內熱所致。

  發熱、受涼、日曬、月經來潮、妊娠、腸胃功能障礙等常為誘發因素。

  3.治療原則

  本病以清熱解毒養陰為主要治法。初發以清熱解毒治之;反復發作者扶正祛邪并治。

  第三節 蛇串瘡

  蛇串瘡的含義與特點

  1.蛇串瘡的概念與特點

  蛇串瘡相當于西醫的帶狀皰疹,又名纏腰火丹,亦稱為火帶瘡、蛇丹、蜘蛛瘡等。其特點是有:

  (1)皮膚上出現紅斑、水皰或丘皰疹

  (2)累累如串珠,排列成帶狀,沿一側周圍神經分布區出現

  (3)局部刺痛,或伴臖核腫大。

  (4)好發于春秋季節,四季皆有。

  (5)好發于成人,老年人病情尤重。

  (6)好發于胸脅部

  2.蛇串瘡的辨證論治

  (1)治療原則:初期清熱利濕,后期活血通絡止痛

  (2)辨證分型:

  ①肝經郁熱證:清泄肝火,解毒止痛。龍膽瀉肝湯加紫草、板藍根、玄胡等。

  ②脾虛濕蘊證:健脾利濕,解毒消腫。除濕胃苓湯加減。

  ③氣滯血瘀證:理氣活血,通絡止痛。柴胡疏肝散合桃紅四物湯加減。

  第四節 疣

  各類疣的特點

  1.不同疣的特點與好發部位

  (1)含義:疣是一種發于皮膚淺表的良性贅生物。

  (2)因其皮損形態及發病部位不同而名稱各異,

  ①如發于手背、手指、頭皮等處者,稱千日瘡、疣目、枯筋箭或瘊子;(相當于西醫的尋常疣)

  ②發于顏面、手背、前臂等處者,稱扁瘊;(相當于西醫的扁平疣)

  ③發于胸背部有臍窩的贅疣,稱鼠乳;(相當于西醫的傳染性軟疣)

  ④發于足跖部者,稱跖疣;(相當于西醫的掌跖疣)

  ⑤發于頸周圍及眼瞼部位,呈細軟絲狀突起者,稱絲狀疣或線瘊。

  2.尋常疣、扁平疣、傳染性軟疣的治療

  治療原則:清熱解毒散結

  第五節 癬

  各類癬的臨床特點

  癬是發生在表皮、毛發、指(趾)甲的淺部真菌皮膚病。臨床常見的癬病,有發于頭部的白禿瘡、肥瘡;發于手部的鵝掌風;發于足部的腳濕氣;發于面、頸、軀干、四肢的圓癬、紫白癜風等。癬都具有傳染性、長期性和廣泛性的特征

  1.頭癬、手足癬、體癬和花斑癬的臨床特點

  (1)白禿瘡:相當于西醫的白癬。

  ①部位:頭

  ②年齡:多見于學齡兒童。

  ③性別:男性多于女性。

  ④皮損特征:在頭皮有圓形或不規則的覆蓋灰白鱗屑的斑片。

  病損區毛發干枯無澤,常在距頭皮0.3~0.8cm處折斷而呈參差不齊。

  頭發易于拔落且不疼痛,病發根部包繞有白色鱗屑形成的菌鞘。自覺瘙癢。

  青春期可自愈,禿發也能再生,不遺留瘢痕。

  (2)肥瘡:相當于西醫的黃癬,俗稱“黃癩”。

  ①部位:頭

  ②年齡:兒童多見

  ③人群:多見于農村

  ④皮損特征:

  有黃癬痂堆積。癬痂呈蠟黃色

  有特殊的鼠尿臭。。

  久之毛囊被破壞而成永久性脫發。

  (3)鵝掌風:相當于西醫的手癬。

  ①部位:手

  ②年齡:成年人多見,男女老幼均可染病

  ③發病季節:夏天起水皰病情加重,冬天則枯裂、疼痛明顯。

  (4)腳濕氣:相當于西醫的腳癬。

  ①部位:腳

  ②年齡:多發于成年人,兒童少見

  ③發病季節:夏秋病重

  ④皮損特征:

  腳濕氣主要發生在趾縫,也見于足底。

  以皮下水皰、趾間浸漬糜爛、滲流滋水、角化過度、脫屑、瘙癢等為特征。

  分為水皰型、糜爛型、脫屑型。

  (5)圓癬:相當于西醫的體癬。皮損多呈錢幣狀、圓形,故名圓癬,亦稱銅錢癬。發于股胯、外陰等處者,稱陰癬(股癬)。

  ①部位:面部、頸部、軀干及四肢近端

  ②年齡:青壯年男性

  ③發病季節:多發于夏季

  ④皮損特征:為環形、多環形,邊界清楚,中心消退,外圍擴張的斑塊。

  (6)紫白癜風:相當于西醫的花斑癬,俗稱汗斑。可在家庭中互相傳染。

  ①部位:頸項、軀干,尤其是多汗部位以及四肢近心端。

  ②年齡:多汗體質青年。

  ③發病季節:夏發冬愈

  ④皮損特征:

  皮損好發于為大小不一、邊界清楚的圓形或不規則的無炎癥性斑塊,

  色淡褐、灰褐至深褐色,或輕度色素減退,

  或附少許糠秕狀細鱗屑,常融合成片。

  有輕微癢感,復發率高。

  2.癬的治療方法

  (1)治療原則:以殺蟲止癢為主要治法

  (2)辨證論治

  癬病以外治為主,若皮損廣泛,自覺癥狀較重,或抓破染毒者,則宜內治、外用。

編輯推薦:2015年醫師資格考試備考全攻略

中醫學專業知識考試指南匯總

2015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仿真題庫匯總

2015最新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大綱變化解析匯總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第六節 疥瘡

  疥瘡的臨床特點、發病部位及治療

  1.疥瘡的病因病機

  疥瘡是由人型疥蟲通過密切接觸而傳染。其傳染性很強,在一家人或集體宿舍中可相互傳播,或使用患者用過而未經消毒的衣服、被席、用具等,由疥蟲傳染而得。

  2.疥瘡的臨床特點

  ①發病部位:皮損好發于皮膚薄嫩和皺褶處,如手指側、指縫、腕肘關節屈側、腋窩前緣、女性乳房下、少腹、外陰、腹股溝、大腿內側等處。

  ②皮疹特點:皮疹主要為紅色小丘疹、丘皰疹、小水皰、隧道、結節和結痂。水皰常見于指縫。結節常見于陰囊、少腹等處。

  ③隧道為疥瘡的特異性皮疹

  ④患者常有奇癢,遇熱或夜間尤甚

  3.疥瘡的治療與預防

  (1)治療:疥瘡以外治殺蟲為主。

  (2)藥物:硫黃為治療疥瘡的特效藥。目前臨床常用5%~20%的硫黃軟膏。在濃度方面,小兒用5%~10%,成人用10%~15%,若患病時間長,可用20%,但濃度不宜過高,否則易產生皮炎。

  第七節 濕瘡

  濕瘡的臨床特點

  1.濕瘡的臨床特點

  濕瘡相當于西醫的濕疹。根據病程可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濕瘡三類。本病男女老幼皆可發病,但以先天稟賦不耐者為多

  其特點是:

  ①對稱分布

  ②多形性損害

  ③劇烈瘙癢

  ④傾向濕潤

  ⑤反復發作,易成慢性。

  2.溫瘡的辨證治療

  本病以清熱利濕止癢為主要治法。急性者以清熱利濕為主;慢性者以養血潤膚為主。外治宜用溫和的藥物,以免加重病情。

  3.辨證論治

  ①濕熱蘊膚證:清熱利濕止癢。龍膽瀉肝湯合萆薢滲濕湯加減。

  ②濕熱浸淫證:清熱利濕,解毒止癢。龍膽瀉肝湯合五味消毒飲加減。

  ③脾虛濕蘊證:健脾利濕止癢。除濕胃苓湯或參苓白術散加紫荊皮、地膚子、白鮮皮。

  ④血虛風燥證:養血潤膚,祛風止癢。當歸飲子或四物消風飲加丹參、雞血藤、烏梢蛇。

  4.嬰兒濕瘡的病因、辨證論治

  嬰兒濕瘡嬰兒濕疹。

  其特點是:好發在頭面,重者可延及軀干和四肢,患兒常有家族過敏史,多見于人工哺育的嬰兒。

  第八節 接觸性皮炎

  接觸性皮炎的病史及皮損特點

  1.接觸性皮炎的含義及特點

  接觸性皮炎是指因皮膚或黏膜接觸某些外界致病物質所引起的皮膚急性或慢性炎癥反應。中醫學中,因漆刺激而引起者,稱為漆瘡;因貼膏藥引起者,稱為膏藥風;接觸馬桶引起者,稱為馬桶癬等。

  其特點是發病前均有明顯的接觸某種物質的病史。

  2.接觸性皮炎的診斷要點

  (1)本病發生前有明顯的接觸史,均有一定的潛伏期,第一次在4~5天以上;再次接觸發病時間縮短,多數在數小時或1天左右。

  (2)皮損邊界清楚,多局限于接觸部位,形態與接觸物大抵一致。

  (3)皮疹一般為紅斑、腫脹、丘疹、水皰或大皰、糜爛、滲出等,一個時期內以某一種皮損為主。

  (4)發生在組織疏松部位,如眼瞼、包皮、陰囊處則表現為皮膚局限性水腫,皮膚光亮,表面紋理消失,無明確邊緣。自覺瘙癢、燒灼感,重者疼痛。

  3.接觸性皮炎與急性濕瘡的鑒別

  接觸性皮炎與急性濕疹鑒別表

中醫外科皮膚及性傳播疾病考試重點_2015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中醫外科學第十單元考點預測

  第九節 藥毒

  藥毒的病史及皮損特點

  1.藥毒的含義

  藥毒相當于西醫的藥物性皮炎,亦稱藥疹。

  2.藥毒特點

  ①發病前有用藥史。

  ②有一定的潛伏期,第一次發病多在用藥后5~20天內,重復用藥常在24小時內發生,短者甚至在用藥后瞬間或數分鐘內發生。

  ③突然發病,自覺灼熱瘙癢,重者伴有發熱、倦怠、納差、大便干燥、小便黃赤等全身癥狀。

  ④皮損形態多樣,顏色鮮艷,分布為全身性、對稱性,可泛發或僅限于局部。

  3.治療

  治療原則:停用一切可疑藥物,以清熱利濕解毒為主。

  第十節 癮疹

  癮疹的臨床表現及皮損特點

  1.癮疹的病因病機

  癮疹是一種以皮膚出現①紅色或蒼白色風團②時隱時現的③瘙癢性④過敏性皮膚病。相當于西醫的蕁麻疹。

  2.癮疹的臨床特點

  ①發病突然,皮損可發生于任何部位

  ②形態不一、大小不等的紅色或白色風團,境界清楚,一般迅速消退,不留痕跡

  ③不斷成批出現,時隱時現。

  ④自覺灼熱、瘙癢劇烈;部分患者可有怕冷、發熱等癥狀

  ⑤如侵犯消化道黏膜,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喉頭和支氣管受累時可導致喉頭水腫及呼吸困難,有明顯氣悶窒息感,甚至發生暈厥。

  3.辨證論治

  ①風寒束表證:疏風散寒止癢。麻黃桂枝各半湯加減。

  ②風熱犯表證:疏風清熱止癢。消風散加減。

  ③胃腸濕熱證:疏風解表,通腑泄熱。防風通圣散加減。

  ④血虛風燥證:養血祛風,潤燥止癢。當歸飲子加減。

編輯推薦:2015年醫師資格考試備考全攻略

中醫學專業知識考試指南匯總

2015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仿真題庫匯總

2015最新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大綱變化解析匯總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第十一節 牛皮癬

  牛皮癬的發病部位、皮損特點

  1.牛皮癬的皮損特點

  牛皮癬是一種皮膚狀如牛項之皮,厚而且堅的慢性瘙癢性皮膚病。在中醫古代文獻中,因其好發于頸項部,又稱攝領瘡;因其病纏綿頑固,亦稱頑癬。相當于西醫的神經性皮炎,其特點

  ①皮損多呈圓形或多角形的扁平丘疹,融合成片

  ②劇烈瘙癢

  ③皮損肥厚,皮溝加深,皮嵴隆起,極易形成苔蘚化。

  2.牛皮癬的治療

  本病治療以疏風清熱、養血潤燥為治則。對繼發感染應采用抗菌藥物,及時控制感染。

  ①肝郁化火證:疏肝理氣,清肝瀉火。龍膽瀉肝湯加減。

  ②風濕蘊膚證:祛風利濕,清熱止癢。消風散加減。

  ③血虛風燥證:養血潤燥,熄風止癢。當歸飲子加減。

  第十二節 貓眼瘡(多形性紅斑)

  貓眼瘡的臨床特點

  1.貓眼瘡的含義及特點

  貓眼瘡是以紅斑為主,兼有丘疹、水皰等多形性皮損的急性炎癥性皮膚病。相當于西醫的多形性紅斑。其特點是:

  ①發病急驟

  ②皮損為丘疹、水皰等多形性損害和具有虹膜樣特征性紅斑

  ③重癥可有嚴重的黏膜、內臟損害

  ④好發于冬春季節。

  2.貓眼瘡的辨證治療

  ①風寒阻絡證:溫經散寒,活血通絡。當歸四逆湯加減。

  ②風熱蘊膚證:疏風清熱,涼血解毒。消風散加減。

  ③濕熱蘊結證:清熱利濕,解毒止癢。龍膽瀉肝湯加減。

  ④火毒熾盛證:清熱涼血,解毒利濕。清瘟敗毒飲合導赤散加減。

  第十三節 白疕

  白疕的皮損特點

  1.白疕(尋常型)的含義及皮損特點

  白疕相當于西醫的銀屑病。其特點是

  ①在紅斑上有松散的銀白色鱗屑

  ②抓之有薄膜及露水珠樣出血點

  ③病程長,反復發作,不易根治

  2.白疕(尋常型)的辨證治療

  ①血熱內蘊證:清熱涼血,解毒消斑。犀角地黃湯加減。

  ②血虛風燥證:養血滋陰,潤膚熄風。當歸飲子加減。

  ③氣血瘀滯證:活血化瘀,解毒通絡。桃紅四物湯加減。

  ④濕毒蘊阻證:清利濕熱,解毒通絡。萆薢滲濕湯加減。

  ⑤火毒熾盛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清瘟敗毒飲加減。

  第十四節 粉刺

  粉刺的的含義及發病部位

  1.粉刺的含義

  顏面、胸、背等處生丘疹如刺,可擠出白色碎米樣粉汁,故名粉刺。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相當于西醫的痤瘡。

  2.粉刺的發病與特點

  (1)發病部位:好發于顏面、頸、胸背部或臀部。

  (2)發病年齡:多發于青春發育期

  (3)皮疹易反復發生,常在飲食不節、月經前后加重。

  3.辨證論治

  ①肺經風熱證:疏風清肺。枇杷清肺飲加減。

  ②腸胃濕熱證:清熱除濕解毒。茵陳蒿湯加減。

  ③痰濕瘀滯證:除濕化痰,活血散結。二陳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

  第十五節 酒齄鼻

  酒齄鼻的臨床表現與分型

  1.酒齄鼻的臨床表現與辨證論治

  皮損以紅斑為主,好發于鼻尖、鼻翼、兩頰、前額等部位,少數鼻部正常而只發于兩頰和額部。依據臨床癥狀可分為三型:紅斑型、丘疹膿皰型、鼻贅型。

  2.治療

  治療臨床以清泄肺胃、理氣活血為主。

編輯推薦:2015年醫師資格考試備考全攻略

中醫學專業知識考試指南匯總

2015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仿真題庫匯總

2015最新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大綱變化解析匯總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第十六節 瓜藤纏

  瓜藤纏的皮損特點

  1.瓜藤纏的含義與皮損特點

  瓜藤纏是一種發生于下肢的結節紅斑性、皮膚血管炎性皮膚病。相當于西醫的結節性紅斑。其特點是

  ①散在性皮下結節,

  ②鮮紅至紫紅色,大小不等,疼痛或壓痛

  ③好發于小腿伸側

  ④多見于青年女性

  ⑤以春、秋季發病者為多

  2.瓜藤纏的治療

  (1)治療原則:本病治療以活血化瘀為基礎

  (2)辨證分型:

  ①濕熱瘀阻證:清熱利濕,祛瘀通絡。萆薢滲濕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

  ②寒濕入絡證:散寒祛濕,化瘀通絡。陽和湯加減。

  第十七節 紅蝴蝶瘡(紅斑狼瘡)

  紅蝴蝶瘡的病因病機

  1.紅蝴蝶瘡的病因病機

  總由先天稟賦不足、肝腎虧虛而成。

  2.盤狀紅斑狼瘡的特點

  (1)易發人群:多見于20~40歲左右的女性

  (2)皮損部位:皮損好發于面部,尤以兩頰、鼻部為著,其次為頭項、兩耳、眼瞼、額角。皮損多成對稱性

  (3)全身癥狀:有發熱、關節、肌肉疼痛、腎臟損害、心血管系統病變、呼吸系統病變、消化系統病變、神經系統病變,其他病變可累及淋巴系統、造血系統等。

  3.紅蝴蝶瘡的辨證治療

  ①熱毒熾盛證:清熱涼血,化斑解毒。犀角地黃湯合黃連解毒湯加減。

  ②陰虛火旺證:滋陰降火。六味地黃丸合大補陰丸、清骨散加減。

  ③脾腎陽虛證:溫腎助陽,健脾利水。附桂八味丸合真武湯加減。

  ⑤脾虛肝旺證:健脾清肝。四君子湯合丹梔逍遙散加減。

  ⑥氣滯血瘀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逍遙散合血府逐瘀湯加減。

  第十八節 淋病

  淋病的病因及臨床表現

  1.淋病的病因病機

  本病的病原體為淋球菌。

  2.淋病的診斷

  有不潔性交或間接接觸傳染史。潛伏期一般為2~10天,平均3~5天。

  ①男性淋病:一般癥狀和體征較明顯。

  急性淋病尿道口紅腫發癢及輕度刺痛,繼而有稀薄黏液流出,引起排尿不適,24小時后癥狀加劇。排尿開始時尿道外口刺痛或灼熱痛。排尿后疼痛減輕。尿道口溢膿,開始為漿液性分泌物,以后逐漸出現黃色黏稠的膿性分泌物,能自行流出,污染內褲,也有的于尿道口處膿液集聚成半球狀,特別是清晨起床后分泌物的量較多,有時膿癡堵住尿道外口,尿液呈乳白混濁樣。

  慢性淋病表現為尿痛輕微,排尿時僅感尿道灼熱或輕度刺痛,常可見終末血尿。尿道外口不見排膿,擠壓陰莖根部或用手指壓迫會陰部,尿道外口僅見少量稀薄漿液性分泌物。

  ②女性淋病:急性淋病主要類型有淋菌性宮頸炎、淋菌性尿道炎、淋菌性前庭大腺炎。

  3.淋病的辨證論治

  ①濕熱毒蘊證(急性淋病):清熱利濕,解毒化濁。龍膽瀉肝湯酌加土茯苓、草紅藤、萆薢等。

  ②陰虛毒戀證(慢性淋病):滋陰降火,利濕祛濁。知柏地黃丸酌加土茯苓、萆薢等。

  4.淋病的其他治療

  青霉素類:普魯卡因青霉素G480萬U,一次肌肉注射;氨芐西林3.5g,一次口服或肌肉注射,并加服丙磺舒1.0g。

  第十九節 梅毒

  梅毒的病因病機

  1.梅毒的病因病機及傳播方式

  中醫認為淫穢疫毒可與濕熱、風邪雜合致病。傳播方式主要是

  ①精化傳染(直接傳染)

  ②間有氣化傳染(間接傳染)

  ③胎中染毒。

  本病的病原體為梅毒螺旋體,亦稱蒼白螺旋體。由直接或間接途徑,梅毒螺旋體經黏膜或破損皮膚進入機體。

  2.梅毒的診斷

  一般有不潔性交史,或性伴侶有梅毒病史。

  (1)一期梅毒:主要表現為疳瘡(硬下疳),發生于不潔性交后約2~4周,淺表性潰瘍,無痛無癢。

  (2)二期梅毒:主要表現為楊梅瘡,一般發生在感染后7~10周或硬下疳出現后6~8周。早期癥狀有流感樣綜合征,表現為頭痛、惡寒、低熱、食欲差、乏力、肌肉及骨關節疼痛、全身淋巴結腫大,繼而出現皮膚黏膜損害、骨損害、眼梅毒、神經梅毒等。

  (3)三期梅毒:亦稱晚期梅毒,主要表現為楊梅結毒。此期特點為病程長,易復發,除皮膚黏膜損害外,常侵犯多個臟器。

  3.梅毒的辨證論治

  ①肝經濕熱證:清熱利濕,解毒驅梅。龍膽瀉肝湯酌加土茯苓、虎杖。

  ②血熱蘊毒證:涼血解毒,瀉熱散瘀。清營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

  ③毒結筋骨證:活血解毒,通絡止痛。五虎湯加減。

  ④肝腎虧損證:滋補肝腎,填髓熄風。地黃飲子加減。

  ⑤心腎虧虛證:養心補腎,祛瘀通陽。苓桂術甘湯加減。

  第二十節 尖銳濕疣

  尖銳濕疣的病因及發病部位

  1.尖銳濕疣的病因病機

  尖銳濕疣又稱生殖器疣、性病疣,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所引起的一種良性贅生物。本病主要為性濫交或房室不潔,感受穢濁之毒,毒邪蘊聚,釀生濕熱,濕熱下注皮膚黏膜而產生贅生物。

  2.尖銳濕疣的發病

  有與尖銳濕疣患者不潔性交或生活接觸史。潛伏期1~12個月,平均3個月。

  皮損男性多在陰莖龜頭、冠狀溝、系帶;女性多在陰唇、陰蒂、宮頸、陰道和肛門;同性戀者常見于肛門和直腸,亦有乳頭、口唇、腋下、臍窩等處的報道。基本損害為淡紅色或污穢色、柔軟的表皮贅生物。贅生物大小不一,單個或群集分布,表面分葉或呈棘刺狀,濕潤,基底較窄或有蒂,但在陰莖體都可出現基底較寬的“無蒂疣”。

  第二十一節 生殖器皰疹

  生殖器皰疹的皮損特點

  生殖器皰疹是由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種性傳播疾病。中醫稱之為“陰部熱瘡”。主要損害男女生殖器的皮膚黏膜處,其特點是

  ①以局部出現群集小皰、糜爛

  ②自覺灼痛為主要表現

  ③多為性行為傳播

  第二十二節 艾滋病

  艾滋病的病因病機

  艾滋病的病因包括邪毒外襲和正氣不足兩個方面。正氣不足主要為腎不藏精、腎虧體弱;邪毒為疫癘之氣,具有強烈的傳染性。邪毒侵襲、正氣不足且正氣日虛、邪氣漸盛為其基本病因病機。“疫癘”和“虛勞”并存共處是其特點。

編輯推薦:2015年醫師資格考試備考全攻略

中醫學專業知識考試指南匯總

2015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仿真題庫匯總

2015最新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大綱變化解析匯總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分享到: 編輯:蘭蘭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查詢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