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執業藥師考試:藥物制劑的配伍變化


藥物制劑的配伍變化是2015執業藥師考試的重點內容,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小編整理如下,希望對廣大考生復習備考有所幫助。
一、概 述
1.兩種以上的藥物配伍使用的目的
(1)使配伍的藥物產生協同作用,以增強療效。如復方乙酰水楊酸片等。
(2)提高療效,減少副作用,減少或延緩耐藥性的發生。如阿莫西林與克拉維酸配伍聯用。
(3)利用藥物間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藥物的毒副作用,如用嗎啡鎮痛時常與阿托品配伍,以消除嗎啡對呼吸中樞的抑制作用等。
(4)預防或治療合并癥。
2.配伍變化:藥物配伍使用時所產生的物理、化學和藥理學方面各種各樣的變化,統稱為配伍變化。
3.配伍禁忌:由于藥物配伍使用,產生的能夠引起藥物作用的減弱或消失,甚至引起毒性增強的變化稱為配伍禁忌。
4.研究藥物制劑配伍變化的目的是:根據藥物與制劑組成的理化及藥理性質,預測藥物配伍變化,探求產生變化的原因,并給出正確的處理方法,以保證用藥安全、有效。
二、配伍變化的類型
從配伍的意愿角度分為:有意與無意配伍;從配伍引起的后果可分為:絕對不能配伍(配伍禁忌)與非絕對不能配伍。從配伍引起后果的性質可分為:物理配伍變化、化學配伍變化與藥理的配伍變化。
(一)物理配伍變化
幾種藥物配伍使用,常發生分散狀態或其他物理性質的改變致使藥物制劑不符合質量標準或醫療的需要。常見物理配伍變化有:
1.溶解度的改變:不同性質溶劑制成的液體制劑配合作用時,藥物會因在混合溶液體系中溶解度降低而析出沉淀,或產生分層現象。
2.潮解、液化和結塊:吸濕性強的藥物或制劑如干浸膏、沖劑、乳酶生、干酵母等在配伍時,或在制備、應用與貯存中發生潮解與液化,產生原因:
(1)藥物或制劑混合后臨界相對濕度下降而出現吸濕;
(2)形成低共熔混合物。
3.分散狀態與粒徑的變化:乳劑、混懸劑與其他藥物配伍,出現粒徑變大、或久貯后產生粒徑變大,分散相聚結而分層。某些膠體溶液可因是解質或脫水劑的加入,而使其產生絮凝、凝聚甚至沉淀。
以上均為配伍時的物理變化。
(二)化學的配伍變化
1.變色:因藥物制劑配伍引起氧化、還原、聚合、分解等反應時,可產生有色化合物使顏色發生變化,例如:
1)Vc與煙酰胺即使干燥粉末混合也會產生橙紅色。
2)多巴胺注射液與碳酸氫鈉注射液配伍會漸變成粉紅至紅色。
3)碳酸氫鈉或氧化鎂粉末能使大黃粉末變為粉紅色。
4)氨茶堿或異煙肼與乳糖粉末混合變成黃等。
變色現象在光照、高溫、高濕環境中反應更快。
2.混濁或沉淀:液體劑型配伍不當可產生此現象。產生原因為:
1)pH改變產生沉淀:由難溶性堿或酸制成的可溶鹽,它們因pH值的改變而出現沉淀,如水楊酸鈉或苯巴比妥鈉水溶液因水解遇酸或酸性藥物后,會析出水楊酸或巴比妥酸。生物堿可溶性鹽與堿或堿性藥物后會析出難溶性堿的沉淀。
2)水解產生沉淀:苯巴比妥鈉水溶液因水解反應能產生無效的苯乙基乙酰脲沉淀。硫酸鋅在中性或弱堿性溶液中易水解生成氫氧化鋅沉淀。
3)生物堿鹽溶液的沉淀:大多數生物堿鹽的溶液,當與鞣酸、碘、碘化鉀、烏洛托品等相遇時能產生沉淀等
4)復分解產生沉淀:如硫酸鎂遇可溶性的鈣鹽、碳酸氫鈉或某些堿性較強的溶液時均產生沉淀。
3.產氣:藥物配伍時偶爾會發生產氣現象。如:溴化銨和利尿藥配伍時,可分解產生氨氣等,但有些藥物配伍后產生氣體屬于正?,F象。如泡騰散劑與片劑。
4.分解破壞、療效下降:一些藥物制劑配伍后,由于改變了pH離子強度、溶劑等條件,發生變化影響制劑的穩定性。如VB12與Vc混合制成溶液時,VB12的效價顯著降低,紅霉素乳糖酸鹽與葡萄氯化鈉注射液配合(pH為4.5)使用6小時效價降低約12%等。
5.發生爆炸:大多數由強氧化劑與強還原劑配伍使用引起。如氯化鉀與硫、高錳酸鉀與甘油、強氧化劑與蔗糖或葡萄糖等藥物混合研磨時可能發生爆炸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5執業藥師重點總結:全科目核心考點整合2025-09-19
- 2025執業藥師中藥一知識重點:中藥基礎 + 炮制考點,清晰梳理2025-09-18
- 2025執業藥師西藥一知識重點:教材核心內容提煉,針對性復習2025-09-17
- 2025執業藥師法律法規重點口訣:實用記憶技巧,輕松掌握考點2025-09-16
- 2025執業藥師重點歸納:四科核心知識梳理,助力高效記憶2025-09-15
- 2025年執業藥師法規重點總結:覆蓋高頻考點+易混點解析,備考必看2025-09-12
- 狂背!10個執業藥師法規考點(附各科高頻考點),建議收藏2025-09-10
- 2025年執業藥師西藥綜合重點章節,藥綜高頻考點總結2025-09-08
- 【考前急救包】2025年執業藥師西藥一知識重點,高頻考點總結2025-09-06
- 2025年執業藥師備考,常見病癥論治2025-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