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護士資格考試外科護理備考輔導:撲動與顫動


當自發性異位搏動的頻率超過了陣發性心動過速范圍時,即形成撲動與顫動。根據異位搏動起源的部位可分為心房撲動、心房顫動(簡稱房撲、房顫)及心室撲動、與心室顫動(簡稱室撲、室顫),是最危險的心律失常。 (一)房撲、房顫 1.病因 (1)大多數持續性房撲、房顫見于有器質性心臟病者:風心病、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 (2)甲狀腺功能亢進。 2.臨床表現 (1)臨床癥狀決定于心室率的快慢,如心室率不快者可無任何癥狀,心室率快者可有心悸、胸悶,誘發心絞痛及心功能不全。 (2)房顫病人聽診時心律完全不規則;第一心音強弱不等;脈搏短絀。 (3)腦動脈栓塞:房撲、房顫使心房不能有效收縮排血,血流淤滯,易引起心房內血栓形成,血栓脫落即可并發體循環動脈栓塞。 3.心電圖特征 (1)房撲: 1)P波消失,代之以頻率250 ~ 350次/分、波幅一致,間隔規則的F波。 2)F波常與QRS波群形成某種固定比例:如2:1或4:10 3)QRS波群間隔可規則也可不規則。 (2)房顫 1)P波消失,代之以頻率350?600次/分、形狀大小不同,間隔不勻的f波。 2)QRS波群間隔絕對不規則。 4.治療要點 (1)洋地黃:可控制心室率并轉復為竇性心律。 (2)維拉帕米、地爾硫草:終止房撲、房顫作用。 (3)奎尼丁、胺碘酮:用于持續性房顫病人的轉復 (4)同步電復律:以上措施無效時。 (二)室撲、室顫 1.病因 (1)缺血性心臟病:如急性心肌梗死。 (2)嚴重缺氧和嚴重低血鉀。 (3)奎尼丁、洋地黃中毒。 (4)心臟手術、電擊傷等。 2.臨床表現 (1)意識喪失。 (2)呼吸停止。 (3)大動脈搏動消失。 3.心電圖特征 (1)室撲:無正常QRS -T波群,代之以連續快速而相對規則的大振幅波動,頻率達150-300次/分。 (2)室顫:QRS-T波群完全消失,出現形態、振幅、頻率均極不規則的波動。150~500次/分 4.治療要點 室撲和室顫為最嚴重的心律失常,心室完全失去排血功能,病人在短時間內死亡,應爭分奪秒進行搶救。 (1)立即非同步直流電除顫。 (2)配合胸外心臟按壓、人工呼吸等心肺復蘇術。 (3)靜脈注射利多卡因100mg以及其他藥物,如阿托品、腎上腺素。 例:治療心室顫動最有效的措施是 A.靜脈注射溴卞胺 B.胸外心臟按壓 C.心腔內注射腎上腺素 D.靜脈注射利多卡因 E.非同步直流電復律 答案:E
最新資訊
- 2024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必背數值考點(一)2024-01-14
- 2024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必背數值考點(二)2024-01-14
- 2024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必背10條易錯考點2024-01-06
- 2024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備考資料:12條常考必背口訣!2023-12-31
- 建議收藏!2024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涉及常見疾病匯總2023-12-30
- 必看!2024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難度分析及易錯點總結!2023-12-28
- 2024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備考:內科知識點速記2023-12-24
- 2024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備考:外科知識點速記2023-12-24
- 2024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備考:婦產科知識點速記2023-12-23
- 2024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備考:兒科護理重點考點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