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護士資格考試兒科護理輔導:新生兒顱內出血的護理


新生兒顱內出血是新生兒期最嚴重的腦損傷性疾病。主因缺氧、早產、外傷引起,以早產兒多見,病死率高,存活者常留有神經系統后遺癥。
一、病因
1.32周以下的早產兒 因毛細血管發育不成熟、脆弱,當動脈壓突然升高時,易導致毛細血管破裂、出血。缺血缺氧窒息時,引起低氧及高碳酸血癥,可導致顱內出血的發生。
2.外傷 常見產傷性引起顱內出血,以足月兒多見。因胎頭過大、臀產、急產、產程過長、高位產鉗、多次吸引器助產等,均可使胎兒頭部受擠壓而導致小腦天幕撕裂而致硬腦膜下出血,大腦表面靜脈撕裂常伴有蛛網膜下腔出血。
3.其他 高滲透壓的液體輸入過快、機械通氣不當、血壓波動過大、操作時對頭部按壓過重均可引起顱內出血;還有少數顱內出血者,是由原發性出血性疾病或腦血管畸形引起。
二、臨床表現
癥狀、體征與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關,一般生后數小時至一周左右出現。
中樞神經以興奮癥狀為主時:出現易激惹、煩躁不安、雙目凝視、嘔吐、腦性尖叫等;可有全身強直性或陣發性痙攣、肌張力增高。
中樞神經以抑制癥狀為主時:出現表情淡漠、嗜睡、昏迷、肌張力低下、擁抱反射消失、呼吸不規律、呼吸暫停并出現青紫等。查體可見前囟飽滿、骨縫開裂、瞳孔不等大、對光反射消失等。
由于出血部位不同,其特點為:
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常見于早產兒,24~72小時出現癥狀;
蛛網膜下腔出血:出血量小者無癥狀,出血量大者,24小時出現癥狀,以驚厥為主;
硬腦膜下出血:多見于產傷引起的顱內出血,以足月巨大兒多見,生后24小時可出現驚厥、偏癱和斜視等神經系統癥狀。
三、輔助檢查
1.腦脊液檢查 急性期為均勻血性和皺縮紅細胞,蛋白含量明顯增高,嚴重者出生24小時內腦脊液糖定量降低。
2.CT和B超 可提供出血部位和范圍。
最新資訊
- 2024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必背數值考點(一)2024-01-14
- 2024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必背數值考點(二)2024-01-14
- 2024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必背10條易錯考點2024-01-06
- 2024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備考資料:12條常考必背口訣!2023-12-31
- 建議收藏!2024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涉及常見疾病匯總2023-12-30
- 必看!2024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難度分析及易錯點總結!2023-12-28
- 2024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備考:內科知識點速記2023-12-24
- 2024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備考:外科知識點速記2023-12-24
- 2024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備考:婦產科知識點速記2023-12-23
- 2024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備考:兒科護理重點考點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