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姜堰區“網約護士”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關于印發《姜堰區“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醫療衛生單位,委機關各科室: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9〕80號)、江蘇省衛生健康委等4部門聯合印發的《江蘇省“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蘇衛醫政〔2019〕25號)和泰州市衛健委確定姜堰區為泰州市“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地區的要求,區衛生健康委、區財政局、市醫療保障局姜堰分局聯合制定了《姜堰區“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請各醫療衛生單位認真組織貫徹落實。
附件:1. 姜堰區“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2. 姜堰區“互聯網 +護理服務”試點服務項目名錄
泰州市姜堰區衛生健康委員會 泰州市姜堰區財政局
泰州市醫療保障局姜堰分局
2019年8月20日
附件1:
姜堰區“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為探索建立“互聯網+護理服務”模式,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護理服務,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護士條例》等法規、國家和江蘇省及泰州市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現就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按照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健康江蘇建設總體要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緊扣護理領域主要矛盾和關鍵問題,推進政策創新、制度創新、服務創新、監管創新,充分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整合利用各種資源,促進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推動建立“互聯網+護理服務”運行模式,規范居家護理服務行為,精準對接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需求。
(二)工作目標。根據江蘇省和泰州市工作要求,我區作為泰州市試點區,全面實施“互聯網+護理服務”。力爭通過一年左右的試點,初步建立適合我區實際的“互聯網+護理服務”模式,居家護理服務供給逐步擴大,護理服務比較規范,不發生護理安全不良事件,人民群眾獲得感顯著增強、滿意度總體良好。
二、基本原則
(一)因地制宜,百花齊放。鼓勵各醫療衛生機構結合本單位實際,積極探索各種“互聯網+護理服務”模式,可與醫聯體、互聯網醫院、家庭醫生團隊簽約服務等融合,科學穩妥、循序漸進地開展試點工作。
(二)以人為本,保證安全。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堅持“線上線下,同質管理”,實施護理服務全過程監管,切實保障質量安全,維護護患雙方權益。
(三)鼓勵創新,審慎包容。“互聯網+護理服務”要以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為前提,遵循市場規律,整合社會各方資源和力量,創新護理服務模式,審慎包容突破政策瓶頸,探索培育護理服務新業態。
三、試點內容
(一)明確“互聯網+護理服務”提供主體和基本條件
1、醫療機構資質要求。試點醫療機構須為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并已具備家庭病床、巡診服務、互聯網診療等服務方式的實體醫療機構。區內所有公辦醫療機構全面實施,鼓勵民營醫療機構參加試點。
2、服務人員要求。派出的注冊護士應當具備至少五年以上臨床護理工作經驗和護師以上技術職稱,能夠在全國護士電子注冊系統中查詢到,接受上崗相關培訓(包括家庭病床、相關???、健康管理等內容)合格。
提供專科護理服務項目的,派出的注冊護士應當取得相關專業市級以上??谱o士培訓合格證書。
涉及高齡老人、失能患者或有一定技術難度的護理項目,可派出護理員輔助護士工作。
3、醫療機構信息化要求。各醫療機構要加強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信息化建設,建立院內臨床數據中心,推進院內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服務,進一步加強數據分析應用和可視化展示,實現對醫院醫療服務質量、費用的監管和居民醫療信息的共享。
加強醫聯體內、醫共體內的影像、心電、檢驗、病理、會診等遠程醫療系統建設,促進雙向轉診系統建設規范化,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4、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要求。試點地區、試點醫療機構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系統要與屬地或省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對接,及時將數據向屬地或省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進行推送、傳輸和備份,實現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系統與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等互聯互通。
5、移動互聯技術應用基本要求。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按照省制定“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標準、技術和信息安全規范,委托第三方社會機構建設“互聯網+醫療健康”移動應用。充分利用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實現信息服務共享,并注重移動應用的信息安全保護工作,防止信息泄露,確保個人醫療健康信息安全。
(二)明確“互聯網+護理服務”服務對象
試點服務對象為有上門護理服務需求的出院患者、高齡或失能患者、康復期患者、孕產婦、殘疾人和臨終患者等行動不便的人群。重點面向與基層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簽約的人群提供上門護理服務。
(三)明確“互聯網+護理服務”項目
服務項目原則上以需求量大、醫療風險低、易操作實施的技術為宜,主要包括六類:常見臨床護理、??疲▽m棧┳o理、康復護理、中醫護理、慢病個案管理和健康促進、安寧療護。
實行服務項目“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相結合,根據江蘇服務清單要求,制定了符合我區實際的 “互聯網+護理服務”指導性服務項目為“正面清單”(見附件)。同時,明確“負面清單”、依法依規、依據制度規范,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按省公布的指導性項目清單,嚴格控制靜脈輸液、口服或注射麻醉藥品(安寧療護)等高風險項目,禁止涉及含有精神藥品、醫療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等特殊管理藥品和有創操作技術項目等。適時組織對試點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對服務項目進行增補和調整,實施動態管理。
(四)明確“互聯網+護理服務”流程
患者或居民申請“互聯網+護理服務”,可向醫療機構、簽約家庭醫生(團隊)直接申請,也可通過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或醫療機構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系統進行網上申請。
醫療機構在提供居家護理服務前對申請者進行首診,對其疾病情況、健康需求等情況進行綜合評估,經評估認為可以提供服務的,簽訂格式化服務協議,下達護理服務醫囑,派出具備相應資質和技術能力的護士提供相關服務。
護士及護理員在護理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職業道德規范和技術操作標準,規范護理服務行為,切實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
每次服務結束后,服務對象應當對派出的護理人員進行滿意度測評,為醫療機構持續改進護理質量提供依據;護理人員也可對服務對象進行安全性評價,為醫療機構安排后續服務提供參考。
醫療機構應當定期對提供“互聯網+護理服務”的護士開展考核評價,就依法執業、技術能力、規范服務、醫德醫風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應當建立退出機制,對于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不良執業行為記錄的護士,經相關職能部門核實審查認定的,應予清退。
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應當建立專門病案,納入電子病歷管理,并根據相關規定進行歸檔。
(五)明確“互聯網+護理服務”方式和手段
各醫療機構要充分運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手段,整合醫療、護理、康復和養老等服務資源,為廣大群眾提供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多模式的服務。服務包括但不限于:
開展互聯網預約服務?;颊呋蚓用窨赏ㄟ^互聯網預約各類護理相關服務,如疾病專科(專項)護理、康復護理、藥品整理、健康管理等多種服務。
開展互聯網遠程服務。通過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進行數字、圖像、語音的綜合傳輸,提供實時語音和高清晰圖像交流,開展如護理視頻指導、護理咨詢和教育、護理回訪等各類遠程護理服務。
開展移動互聯服務。利用4G/5G等移動通信技術,將移動通信和互聯網相結合,患者或居民可通過各類智能移動終端,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子等,全時段、全天候從互聯網獲取相關護理信息和護理服務。
積極推廣應用健康管理類可穿戴設備、便攜式健康監測設備、自助式健康檢測設備,加強“互聯網+智能設備”的落地應用,發揮其節約人力、連續監測、居家采集、遠程監控、及時介入等優勢,滿足群眾多樣化、個性化健康服務需求,創新居家健康管理模式。
(六)明確“互聯網+護理服務”相關責任
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與第三方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簽訂合作協議,協議中明確各自在醫療服務、信息安全、隱私保護、護患安全、糾紛處理等方面的責權利。各醫療機構實施“互聯網+護理服務”,應當與服務對象簽訂格式化協議,并在協議中告知患者服務內容、服務流程、服務費用、雙方責任和權利以及可能出現的風險等,簽署知情同意書。各醫療機構應當建立“互聯網+護理服務”糾紛投訴處理機制,指定相關職能部門負責調查核實糾紛情況,妥善處理糾紛。
(七)建立分工協作的“互聯網+護理服務”體系
結合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在縣域醫共體內建立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泰州市姜堰中醫院與各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間“互聯網+護理服務”分工協作和聯動機制。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泰州市姜堰中醫院主要承擔促進優質護理資源下沉,通過醫共體、專科聯盟、遠程醫療協作網、城鄉對口支援等形式,加大對下級醫院、各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理管理、技術幫扶、人才培訓力度,帶動其護理服務能力提升;鼓勵二級以上醫院專科護士加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區急診急救中心配合做好“互聯網+護理服務”可能涉及的不良安全事件的緊急救援。
鼓勵各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理拓展醫療業務范圍,并提供與之相匹配的護理服務。積極開展辨證施護和中醫特色??谱o理,完善中醫護理操作方案,創新中醫護理服務模式,發揮中醫護理在疾病治療、慢病防治、康復促進、健康保健等方面的作用。
(八)明確“互聯網+護理服務”的政策保障體系
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結合本地實際,順應發展潮流和群眾需求,完善“互聯網+護理服務”相關政策保障,重點是在現有政策條件下適當突破、合理創新、有效支撐。
區財政部門積極推進電子票據管理改革,實現與衛生健康部門(醫療衛生機構)開票系統的對接,開具“互聯網+護理服務”醫療收費電子票據。
區醫療保障部門要在現有護理價格政策基礎上,提請市醫療保障局綜合考慮交通成本、信息技術成本、護士勞務技術價值和勞動報酬等因素,進一步完善居家護理服務價格政策,同時發揮市場議價機制,按照“誰服務、誰收費”的原則,探索建立多種“互聯網+護理服務”收費模式;統籌基本醫療、大病保險、長期護理保險和家庭病床、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相關政策,對符合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政策規定的項目納入支付,加強護理服務的醫保支付保障。支持在線支付、聯網結算。
各醫療機構要完善護理人員績效分配政策,按照“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原則,向承擔優質護理資源下沉基層、提供居家護理服務的護理人員傾斜,形成激勵性分配機制,充分調動參與“互聯網+護理服務”護士的積極性。
(九)明確“互聯網+護理服務”質量安全保障和風險防范制度規范體系
各醫療機構要按照江蘇省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委托省護理學會牽頭制定的相關管理制度、技術指南、服務規范要求,結合本單位實際,進一步細化完善相關管理制度、服務流程、服務規范、不良事件防范與應急預案,如護理評估、居家護理服務規范、質量安全管理、護理文件書寫、醫療廢物處置、糾紛投訴處理、不良事件防范與應急處置等規范和制度。
申請“互聯網+護理服務”的患者或居民,應當上傳身份信息、病歷資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協議等資料,醫療機構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系統或第三方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通過“江蘇省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監管信息系統”共享公安系統個人身份信息或人臉識別等人體特征識別技術進行比對核驗;第三方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應當按照協議約定,為護士配備手機APP定位追蹤系統,配置護士工作記錄儀,使較高風險的服務行為可全程追蹤,配備一鍵報警裝置,購買責任險、醫療意外險和人身意外險等,切實保障護士執業安全和人身安全,有效防范和應對風險。暢通“互聯網+護理服務”投訴、評議渠道,接受社會監督,維護群眾健康利益。
(十)明確“互聯網+護理服務”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管理要求
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按照江蘇省制定的標準與具備條件的第三方機構合作建設“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監管信息系統”,并通過監管信息系統實施“互聯網+護理服務”監管。
推進互聯網可信的體系建設,建設統一標識的醫療衛生人員和醫療衛生機構的可信醫學數字身份、電子實名認證、數據訪問控制信息系統,完善醫療機構、護士電子注冊系統,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加強護士管理,配備護理記錄儀對較高風險的護理全過程進行視頻留痕,使服務過程產生的數據資料實現電子化、可查詢、可追溯。
四、試點時間
2019年8月~12月底。
五、相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醫療機構充分認識規范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的重要性,要成立相應的工作組織,單位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明確責任部門和人員,建立完善相關管理制度、服務流程、服務規范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確保試點工作穩步、有效實施。
(二)試點先行,總結經驗。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結合實際,組織實施“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適時開展調研督導。對于試點過程中發現的困難和問題,及時研究解決措施。各醫療衛生機構要積極探索,總結推廣有益經驗,確保按時、高質量完成試點工作任務。
(三)加強監管,防范風險。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互聯網+護理服務”的監管工作。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向社會公布監督電話或其他監督方式,及時受理和處置舉報。提供服務的各醫療衛生機構信息系統要滿足省醫療服務綜合監管系統獲取數據要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通過“江蘇省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監管信息系統”對提供“互聯網+護理服務”醫療機構的醫療質量和安全、信息安全、服務行為規范性、護士考核評價等方面進行日常監管。充分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加強“互聯網+護理服務”的行業監督和自律。各醫療機構要建立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加強對護士的執業安全教育和業務知識技能培訓;審核把關“互聯網+護理服務”申請者身份信息,保障護士人身安全。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密切關注轄區“互聯網+護理服務”新型業態發展情況,采取有效措施積極防范和應對可能發生的風險,引導“互聯網+護理服務”規范開展。
(四)加大宣傳,正確引導。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主動加強與媒體的溝通,廣泛宣傳依法依規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進一步維護群眾健康權益和保障醫療安全的重要意義,合理引導社會預期。各醫療衛生機構要加強公眾宣傳教育,引導正確就醫觀念,防范醫療安全風險。加強對護士的培訓教育,提高對“互聯網+護理服務”新型業態和服務模式的認識,強化執業安全意識,不斷規范服務行為,為群眾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
泰州市姜堰區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室
網約護士或許可以使得護士需求量增加。怎么樣,是不是心動了?2019年護士資格考試已經結束,大家可以報名下一次考試。環球網校將為大家提供“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考生可免費收到各省2020年護士資格考試報名時間等考試信息。還有豐富資料點擊下方按鈕可以免費下載!雙管齊下助力大家備考!
最新資訊
- 一文看懂護士資格考試分數線劃定規則2025-02-10
- 2023年重慶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共15966人參考2023-05-15
- 2023年山東青島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共計3993名考生參加2023-04-23
- 2023年內蒙古呼倫貝爾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共1022名考生參考2023-04-23
- 2023年江蘇無錫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共879名考生參考2023-04-14
- 2023年黑龍江牡丹江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共1820名考生參考2023-04-14
- 2023年山東東營護士執業資格考試534名考生應試2023-04-13
- 2023年安徽阜陽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共1705名考生參加2023-04-13
- 2023年山東淄博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共計1740名考生參加2023-04-12
- 2023年山東煙臺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共有考生2795人20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