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版"網約護士"即將登陸惠州,敬請期待


官方版"網約護士"即將登陸惠州 具體上線時間尚未確定
滴滴專車、滴滴外賣等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如今,“滴滴護士”也來了。
今年初,廣東成為全國6個“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省市之一,引起各方關注。近日,《廣東省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發布,確定了包括惠州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9市作為“網約護士”試點地區。這意味著,官方版“網約護士”即將登陸惠州。
什么是“網約護士”?是否安全?收費是否合理?會不會搶奪公共醫療資源?這種服務會不會像很多共享經濟一樣只是曇花一現?為此,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調查>>>
1 下載APP可預約非官方“網約護士”
“網約護士”并不是新鮮事。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數為2.4億,占總人口的17.3%。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口有1.5億,占老年人總數的65%,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有4000萬左右。失能、高齡、空巢老人增多,他們對上門護理服務的需求激增。
應對這種需求,早在2015年,上海就出現了市場主導的“網約護士”。沒打任何廣告,甚至沒推出APP,只通過一個微信公眾號,該創業團隊就揚名市場。隨后,10余個“網約護士”平臺如雨后春筍般陸續上線。
惠州有沒有“網約護士”?記者先后走訪了市中心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和中信惠州醫院,得到的答案都是沒有“網約護士”。
“惠州目前還沒有正規的‘網約護士’。”惠州市護理學會會長江桂素非常肯定地說。
據知情人透露,在“某某到家”線上平臺可以預約到“網約護士”。
事實果真如此嗎?記者在手機應用市場搜索關鍵詞“護士”,幾十種上門護理的APP出現在眼前,分客戶和用戶兩種注冊方式。記者嘗試下載了“某某到家”APP,將城市定位為“惠州”,首頁顯示可以提供護士上門、護士陪診、上門檢驗等網約服務。點擊“護士上門”一欄,里面有基礎護理、母嬰護理兩大項。基礎護理包括打針、靜脈采血、普通換藥、壓瘡護理等13項服務項目,母嬰護理包括保胎針、新生兒護理等4項服務項目。注冊后方能選擇服務項目,填寫服務地址、預約套餐、患者信息、疾病選擇后即可立即預約。
2 民間“網約護士”收費高有風險無保障
記者留意到,市場上的“網約護士”服務項目價格不菲,其中靜脈采血169元一次、肌肉注射159元一次、導尿219元一次等。而在公立醫院,肌肉注射價格約為10元,拆線、普通換藥基本不過百元。
根據“某某到家”APP顯示的統計數據,選擇服務的惠州市民并不在少數,靜脈采血已有2萬多人購買,肌肉注射近3萬人購買,保胎針近6000人購買。
市民石女士兩年前懷女兒時,因先兆性流產不能下床,通過某“網約護士”APP訂購了上門服務套餐,每天上門給她打保胎針等,一直到解除“警報”。
“每天來的護士基本上是同一個人,也不知道她是哪個醫療機構的,但感覺還比較專業。”石女士說,“不過挺貴,一針要100多元,在醫院打10元不到呢。”
“‘網約護士’賺錢多、更自由……”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成為“網約護士”門檻高嗎?
記者打開一款提供“網約護士”服務的軟件,登記手機、身份證號后就算審核通過,可以在線接單,上門提供留置針輸液、靜脈采血、皮下肌肉注射、靜脈輸液、留置胃管、普通換藥、造口護理等服務項目。
據了解,多點執業、醫療風險、收費高昂等問題始終困擾這一業態發展。3年多過去了,“網約護士”一直不溫不火。
“目前,‘網約護士’多由社會力量主導推動,相關機構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通過‘線上申請、線下服務’方式,由護士上門為群眾提供護理服務。”江桂素介紹,這種模式存在的安全問題不可忽視。“一是護士到老人家里提供醫療護理服務,其人身安全如何保障;二是醫療安全,上門醫療護理服務如何保證專業性和安全性。”
惠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網約護士”告訴記者,為了賺一些零花錢,她試著接過幾單。“白天的單才接,晚上的單不敢接。有滴滴那樣的定位顯示,相對放心一點。”小姑娘說,同事都勸她不要接,比較危險。
據了解,安全風險也是官方顧慮的。“例如,一旦發生輸液反應,患者醫療安全如何保障。發生了不良事件后該如何處理,法律責任又該如何分擔,在很多方面制度都不能缺位。”江桂素說。
規定>>>
護士至少具備5年以上臨床護理工作經驗
近日,《廣東省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發布,確定了包括惠州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9市作為“網約護士”試點地區。
“互聯網+護理服務”,被人形象地稱為“網約護士”。
《方案》明確,提供“互聯網+護理服務”的醫療機構需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提供“互聯網+護理服務”的人員需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護士證書》,并能在全國護士電子注冊系統中查詢;至少具備5年以上臨床護理工作經驗。
《方案》規定,提供“互聯網+護理服務”前,試點機構要對服務對象實施“雙評估”,組織醫師、護士、藥師、營養師、康復治療師等相關人員,對申請人疾病情況、健康狀況、既往史、心理/家居條件、護理需求等整體情況進行全面的綜合評估。試點醫療機構要在信息平臺上對從業護士、服務對象及相關照顧人員進行電子實名認證,可以要求服務對象上傳病歷資料、家庭簽約協議等資料進行驗證。有條件的試點醫療機構可對接公安身份證識別系統、通過人臉識別等人體特征識別技術對從業護士和服務對象進行實名認證。
如何保障“網約護士”安全?《方案》指出,要為從業護士配置護理工作記錄儀,使服務行為全程留痕可追溯。要提供手機APP定位追蹤系統,配備與試點醫療機構保安室或當地警務室聯動的一鍵報警裝置,并購買責任險、醫療意外險和人身意外險等。探索建立服務對象黑名單,將服務對象不良行為記入個人誠信檔案。建立從業護士退出機制,對于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或有不良執業行為記錄的護士應及時清退。
如何收費呢?《方案》明確,對基于互聯網開展的護理項目,屬基本醫療服務的,按基本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范執行,并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對競爭較充分、個性化需求較強的項目,實行市場調節價。收費標準、支付方式應在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通過網絡頁面、價目表等形式予以公示。服務完成后應主動提供醫療機構收費明細清單。
進展>>>
惠州正研究制定“互聯網+護理服務”方案
惠州官方版“網約護士”上線時間尚未確定,目前正抓緊制定“互聯網+護理服務”方案。當前急需解決收費標準等方面問題。
官方版“網約護士”真的來了,我市在落實相關試點工作方面有何方案?
據介紹,截至2018年底,我市注冊護士有15454人,比2017年底增加1042人,每千人口護士數為3.24,已達到2018年年度指標;醫護比從2017年的1:1.15提高到1:1.16,護士隊伍建設穩步發展。
“目前,我市的護理以醫院護理為主,小部分護士開展多點執業。”市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作為“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城市之一,將積極研究制定“互聯網+護理服務”方案,關注老齡人口、診斷明確的慢性病患者、殘障人群、婦女和兒童的護理服務需求,豐富服務內涵,創新服務方式,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貼近生活的護理服務。
我市“網約護士”何時上線呢?這是市民比較關注的問題。
“上線時間尚未確定,目前正抓緊制定‘互聯網+護理服務’方案。當前急需解決幾個方面問題。”該負責人表示,首先是收費問題,“目前我市沒有制定‘互聯網+護理服務’的收費標準,在公立醫院難以開展。”其次,社區衛生服務試點因無特需服務立項,所以找不到有關政策支持。
收費問題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之一。“能否將‘互聯網+護理服務’收費列入社保范疇,如何開具發票還得協調。”該負責人坦言,沒有統一的信息平臺,信息平臺的建設方式及投入方式(租賃或購買)要由各醫院自行解決。
記者手記>>>
讓“網約護士”真正惠及患者
“滴滴”一下,護士就上門了。對于那些因身體原因無法上醫院就診的患者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
“網約護士”的本質,實際上是將閑置的醫院護理資源盤活起來,有效對接失能、高齡、空巢老人群體的護理需求。而實現供需對接,一個根本前提是醫療資源能夠實現自由流動。
目前,廣東省已經允許實行區域內護士執業注冊,并鼓勵有條件地區探索護士多點執業、護士在養老院護理院巡診或兼職等。從成果來看,不僅能促進有能力、有余力的護士向資源緊缺的醫療衛生機構合理流動,也會促進優質護理資源下沉到基層,縮小城鄉之間的護理服務水平差距。
“網約護士”的運作規律不同于傳統的醫療,要讓“網約護士”健康發展,還有很多政策、法律和技術問題需要解決,這也將極大地考驗護理資源的配置。
在開展試點的基礎上,應堅持“線上線下,同質管理”的原則,既保證醫療規范,又大膽積極創新,探索護士多點執業模式,從而形成可復制的有益經驗,以點帶面,逐步推廣,規范引導“互聯網+護理服務”健康發展。
想成為一名護士,那就趕緊報名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吧。小編整理了豐富的精華備考資料,助力大家通關!
最新資訊
- 一文看懂護士資格考試分數線劃定規則2025-02-10
- 2023年重慶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共15966人參考2023-05-15
- 2023年山東青島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共計3993名考生參加2023-04-23
- 2023年內蒙古呼倫貝爾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共1022名考生參考2023-04-23
- 2023年江蘇無錫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共879名考生參考2023-04-14
- 2023年黑龍江牡丹江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共1820名考生參考2023-04-14
- 2023年山東東營護士執業資格考試534名考生應試2023-04-13
- 2023年安徽阜陽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共1705名考生參加2023-04-13
- 2023年山東淄博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共計1740名考生參加2023-04-12
- 2023年山東煙臺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共有考生2795人20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