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護士”比門診貴十倍,醫療安全保障有加倍嗎?


比醫院門診貴10倍以上的“網約護士”醫療安全有保障嗎?
比醫院門診貴10倍以上的“網約護士”
醫療安全有保障嗎?
網約車、網約保潔、網約美甲……隨著網絡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服務項目可以通過手指輕輕一點搞定。如今,醫護服務也能通過網絡預約。雖然價格比醫院門診高了10倍不止,但患者只要在手機上下個單,護士即可上門服務。
近日,國家衛健委正式發布《關于開展“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及試點方案,確定從今年2月至12月在6地試點“互聯網+護理服務”,這意味著“網約護士”有了官方許可。一時間,“網約護士”成了大家討論的熱點話題,由此引發的規范化和安全性爭議同樣不絕于耳。
如何保障護士與患者的“雙向安全”,是網友最關注的問題。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亞輝日前回應稱,在試點過程中,護士并不是以個人名義去提供服務的,而是以互聯網公司和醫療機構合作的背景去進行服務,人身安全能得到一定保障;其次,關于醫療安全問題也不需要太過擔心,因為“網約護士”服務的項目有限,一些風向相對較高的服務并不會通過這種形式來進行護理。
事件
“網約護士”從叫停到試點
據了解,“網約護士”早在2015年迎來過一次短暫的爆發。
以“護士上門”服務為例,2015年有十余家相關企業成立,只是四年來,這批企業的發展速度并不如預期中的迅速,整體還處于初創階段。2017年,因資質問題,上海市衛計委甚至明確表示,護士與網約平臺簽約涉嫌違規執業。整個行業面臨“叫停”危機。
從2018年開始,移動互聯網上又出現了多家“網約護士”平臺。這些平臺通過集聚執業護士資源,為患者提供上門醫護服務。用戶需注冊并進行身份認證,提供醫療機構開具的處方、藥品和病例證明等。平臺會對訂單進行審核并分發給護士,由護士進行上門服務。
此次試點對“網約護士”劃定了門檻,明確實體醫療機構將作為“互聯網+護理服務”的主體,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派出本機構注冊護士提供服務。
有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大醫院的護士本身工作壓力就比較大,“網約護士”將更多由基層醫療機構來承擔。
據媒體報道,目前相關平臺的服務項目涵蓋了基礎護理、母嬰護理、專科護理、檢驗服務等方面,包括打針、輸液、采血、換藥、導尿、吸痰、拆線、霧化治療以及保胎針、產后護理等。
聲音
護士:人身安全無保障
江蘇省人民醫院普外科“造口師”姚翠,是該院較早參與“網約護理”的護士之一。
上門為患者進行服務,姚翠說她沒有遇到過什么投訴,但“意外”也是有的。“在醫院環境比較單純,有時候也看不出患者的家庭背景。有一次我們評估一名患者可以進行家庭護理服務,但一上門發現家里人全都有紋身,看著挺嚇人的,就覺得自己的人身安全有點沒法保障。”有時候預約上門服務的是患者的子女,但老人家比較節省,不愿意花這個錢,情緒上就比較抵觸,言語上也可能不好聽。
姚翠說,從誕生開始,網約護理服務其實在合法性上一直有爭議,如果沒有官方的支持,護士本身肯定不愿意冒這個風險。網約護理服務,從政策到細節,都需要更詳盡的設計與規定。
作為女性從業者較多的護士群體,單獨到患者家里執業時,確實可能面臨人身安全隱患。業內人士稱,平臺方在保障護士安全的體系上也有待加強,比如最基本的意外保險,“包括護士上門的行業標準、風險規避制度等,這些都需要在實際操作中逐步完善”。
患者家屬:價格比醫院高10倍以上
北京市民趙先生曾通過一款“網約護士”軟件,為父親預約過上門換胃管服務。按照平臺的收費標準,他共支付了大約200元錢。而在醫院,相同服務價格為20元/次。
盡管價格相差不小,但趙先生認為,“網約護士”平臺為患者減少了奔波之苦,再加上給平臺和護士的服務費、交通費等,這樣的價格也算“物有所值”。
媒體調查發現,相同的護理服務,在不同“網約護士”平臺上的價格并不一致。但互聯網平臺的價格普遍高于醫院門診。皮下和肌肉注射,醫院門診價格10元左右,而“網約護士”平臺價格在130元—170元之間,最高達200多元。
有業內人士分析,“網約護士”提供的并非是基本的醫護服務,而是“附加”和“升級”服務,因此價格比醫院門診高屬于正常現象,但應盡早制定相對合理的收費機制。
目前,網絡預約護士服務費用是全自費的。有患者家屬,試點“互聯網+護理服務”后希望能進醫保,幫助患者解決部分費用。
老師:可能會增加醫療風險
有老師指出,護士在家庭中指導病人服藥或者打針時,如遇到藥品安全、變態反應等問題,不恰當和不及時的處理,可能會增加醫療風險。
2017年2月,王女士從網上預約護士上門打美白針,沒想到護士上門后,既沒有看藥品的使用說明,也沒有看藥品信息,直接給她配藥輸液。10分鐘后,王女士出現心慌、耳鳴等不適癥狀。原來,這款美白針劑必須用250ml的鹽水稀釋,而護士只用了100ml的鹽水稀釋,且這個藥物在女性月經期間禁用,但網約護士沒有詢問患者任何有關情況。
中國消費者協會老師委員會委員邱寶昌表示,護士的工作看起來簡單,是因為她在醫院服務時,醫院有一整套軟硬件系統作為保障。如果把護理的環節單獨拿出來,那么在脫離醫院監督的情況下,出現醫療事故的時候,因為缺乏急救器材等,護士也許無法采取有效措施。此外,護士上門服務時,如果藥品由患者提供,如何確保藥品本身的合法性、藥品儲存溫度是否合規、是否受到污染都是關乎生命健康的問題。
官方回應
護士不能亂“約”由醫院派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對“互聯網+護理服務”實施方案進行了解讀。
方案明確,“互聯網+護理服務”主要是指醫療機構利用在本機構注冊的護士,依托互聯網等信息技術,以“線上申請、線下服務”的模式為主,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的護理服務。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亞輝指出,在試點實施過程中,護士不是以個人的身份提供服務,一定要由互聯網企業與相應的醫療機構合作。
派出的注冊護士應當至少具備五年以上臨床護理工作經驗和護師以上技術職稱,能夠在全國護士電子注冊系統中查詢。
方案規定,“網約護士”收費應當結合實際供給需求,發揮市場議價機制,參照當地醫療服務價格收費標準,綜合考慮交通成本、信息技術成本、護士勞務技術價值和勞動報酬等因素,探索建立價格和相關支付保障機制。
服務行為全程留痕可追溯
“網約護士”試點后,安全如何保證?這是網友最關注的問題。一方面,護士到患者家里提供醫療護理服務,人身安全如何來保障;另一方面,護士到患者家里提供醫療護理,比如輸液,一旦發生了輸液反應,患者的醫療安全如何保障?
方案提出,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可以購買、共享公安系統個人身份信息或通過人臉識別等人體特征識別技術進行比對核驗;試點醫療機構或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應當按照協議要求,為護士提供手機APP定位追蹤系統,配置護理工作記錄儀,使服務行為全程留痕可追溯,配備一鍵報警裝置,購買責任險、醫療意外險和人身意外險等,切實保障護士執業安全和人身安全,有效防范和應對風險。
焦亞輝對此也作出了回應。首先,在試點過程中,護士并不是以個人名義去提供服務的,而是以互聯網公司和醫療機構合作的背景去進行服務,讓護士的人身安全得到一定保障。其次,關于醫療安全問題也不需要太過擔心,因為“網約護士”服務的項目有限,不是所有的醫療護理服務都可以在患者家中開展。一些風險相對較高的服務并不會通過這種形式來進行護理,必須要通過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員來進行治療。
如果你想成為一名護士的話,那就趕緊報名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吧。小編整理了豐富的精華備考資料,助力大家通關!
最新資訊
- 2024年黑龍江省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報名條件2023-11-05
- 內蒙古喀喇沁旗2023年護士執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2023-09-20
- 2023年安徽合肥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現場確認通知2022-12-22
- 2020年池州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現場確認時間、地點及材料2019-12-02
- 2020年寶雞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現場確認時間、地點及材料2019-12-02
- 2020年廣東護士資格考試報名時間在什么時候?2019-10-30
- 2020年護考《專業實務》模擬試題及答案(1)2019-10-11
- 護士執業證變更注冊需要提交哪些材料?2019-09-29
- 廣東2020年護士執業資格報名需要注意什么?2019-09-10
- 護士資格考試合格證明丟失了怎么補辦?2019-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