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執業護士 > 執業護士模擬試題 > 2019年護士資格證考試第十一章第十五節課后習題

2019年護士資格證考試第十一章第十五節課后習題

更新時間:2019-03-12 13:01:08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313收藏62

執業護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常見四肢骨折病人的護理”是2019年護士資格證考試第十一章第十五節內容。為幫助大家復習,環球網校執業護士頻道搜集整理《2019年護士資格證考試第十一章第十五節課后習題》,詳細內容如下:

相關推薦:2019年護士資格證考試第十章課后習題集

第十一章 損傷、中毒病人的護理

 第十五節 常見四肢骨折病人的護理

一、A1

1、患者哪個部位骨折時脫穿衣服必須,先脫左上肢,先穿右上肢

A、左上肢骨折

B、右上肢骨折

C、右下肢骨折

D、左下肢骨折

E、骨盆骨折

2、最易引起股骨頭壞死的骨折是

A、股骨上段骨折

B、股骨頭下骨折

C、股骨中段骨折

D、股骨頸基底骨折

E、股骨開放性骨折

3、在繃帶包扎法中,肢體卷軸帶包扎法的正確操作步驟是

A、從遠心端開始包扎

B、保持肢體在伸展位置

C、避免肢端外露

D、每周包扎應壓住前周1/4

E、上臂用螺旋反折形包扎法

4、石膏固定最嚴重的并發癥是

A、骨質疏松

B、壓瘡

C、骨筋膜室綜合征

D、石膏綜合征

E、失用綜合征

5、骨折的治療原則是

A、復位、固定、功能鍛煉

B、復位、止血、功能鍛煉

C、止血、固定、功能鍛煉

D、復位、固定、減輕疼痛

E、防止畸形、復位、減輕疼痛

6、牽引的目的和作用不包括

A、患肢制動減輕疼痛

B、骨折和脫位的整復

C、促進患肢血液供應

D、矯正和預防攣縮畸形的肢體

E、解除肌肉痙攣,為手術做準備

7、小夾板固定適用于

A、前臂骨折

B、胸骨骨折

C、脊柱骨折

D、多發骨折

E、股骨轉子間骨折

8、骨折的晚期并發癥是

A、休克

B、神經損傷

C、缺血性肌攣縮

D、骨筋膜室綜合征

B.脂肪栓塞綜合征

9、有確診意義的骨折特征性表現是

A、劇痛難忍

B、傷口出血

C、異常活動

D、關節盂空虛

E、壓痛明顯

10、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斷端移位方向是

A、遠側端向前移位

B、遠側端向后移位

C、遠側端向尺側移位

D、近側端向后移位

E、近側端向橈側移位

11、自身力量不足,需要外力協助,尤其在起動時需要幫助的骨折病人,應采用的功能鍛煉方法為

A、主動運動

B、被動運動

C、助力運動

D、手法治療

E、肌肉等動收縮

12、石膏綜合征常發生于

A、高齡者

B、石膏背心固定者

C、前臂石膏托固定者

D、缺乏患肢功能鍛煉者

E、石膏內有傷口感染者

13、為了預防石膏固定病人患肢失用性骨質疏松,正確的做法是

A、患肢做肌肉舒縮活動

B、對未固定的肢體做熱敷

C、石膏固定過緊

D、石膏固定患肢于舒適體位

E、寒冷季節時肢體遠端應注意保暖

14、關于石膏病人護理的敘述正確的是

A、肢端應完全包裹在石膏內

B、完全停止患肢活動

C、石膏被食物污染后,應在清水下沖洗

D、為加速石膏千周,烘烤石膏的溫度越高越好

E、抬動石膏未干的患肢時用手掌輕輕托扶

15、牽引術后護理錯誤的是

A、保持反牽引力

B、骨牽引穿孔部位的血痂應去除

C、牽引錘重量不能隨意改變

D、皮膚牽引時注意膠布有無松弛、滑脫

E、鼓勵進行牽引肢體肌肉的等長運動

16、骨折牽引時,下列措施中能預防過度牽引的是

A、患肢抵床尾

B、患肢功能鍛煉

C、定時測定肢體長度

D、防止牽引針左右移動

E、定時放松牽引裝置

17、與骨牽引相比,皮牽引的特點是

A、操作復雜

B、牽引時間可以比較長

C、病人承受痛苦較大

D、對皮膚刺激小

E、可承受牽引重量較小

18、保存斷肢的適宜溫度為

A、-8℃

B、-4℃

C、0℃

D、4℃

E、8℃

19、對小夾板固定病人的護理中不妥的是

A、縛夾板的帶結以不能上下移動為宜

B、抬高患肢

C、注意觀察患肢的感覺運動及血運情況

D、囑咐病人定時復診

E、應早期進行患肢功能鍛煉

20、右腕部跌傷,擬為橈骨下端骨折,具備下列哪一項即可診斷

A、腕部腫脹

B、手指伸屈運動障礙

C、橈骨下端壓痛

D、腕部瘀斑

E、鍋鏟狀畸形

21、在護理骨牽引患者時,如牽引過度可引起

A、肌肉萎縮

B、骨愈合障礙

C、肢體畸形

D、劇烈疼痛

E、骨損傷

22、缺血性肌攣縮最常見于

A、兒童肱骨髁上骨折

B、老人股骨頸骨折

C、青年股骨干骨折

D、肘關節脫位

E、肱骨干骨折

二、A2

1、患者男,60歲。意外事故中致脛骨開放性骨折伴大出血,面色蒼白,脈細速。現場急救應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固定骨折

B、輸液

C、止血

D、止痛

E、立即轉送

2、患者男,26歲。外傷后脛腓骨干雙骨折術后,擬行石膏繃帶包扎固定,下列方法錯誤的是

A、包扎時禁用手指扶托石膏型

B、包扎時宜用手掌按撫妥帖

C、包扎時先固定遠端,后向近端纏繞

D、包扎時松緊適宜,每周重疊1/3

E、包扎時應露出遠端指(趾)

3、患者,女性,41歲,左前臂陳舊性骨折,長期不愈,擬行內固定術。術前皮膚準備的時間是

A、連續3天

B、連續4天

C、連續8天

D、連續6天

E、連續10天

4、患者,女性,31歲。車禍導致開放性骨折、大出血,送急診救治。測血壓71/49mmHg。醫生未到之前,護士首先應

A、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

B、詢問受傷經過

C、止血、測量血壓、配血、建立靜脈輸液通道

D、給予鎮痛藥

E、請患者家屬在搶救室外等候

5、患者,女性,26歲。戶外登山時不慎致左大腿骨折。護士接診應首先注意的并發癥是

A、脂肪栓塞

B、神經損傷

C、筋膜間隔綜合征

D、休克

E、缺血性骨壞死

6、患者,男性,43歲,小腿石膏繃帶包扎2小時后,出現腳趾劇痛,蒼白發涼,足背動脈搏動減弱,護士應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注意保暖

B、抬高患肢

C、給予活血化瘀藥物

D、做下肢被動活動

E、適當松解石膏繃帶

7、患者,女性,40歲,右肱骨骨折行內固定術后,護士的健康宣教錯誤的是

A、早期主要進行肢體的等長舒縮運動,防止肌肉萎縮

B、中期逐步活動骨折部位的上、下關節,動靜結合

C、活動范圍由小到大,幅度和力量逐漸加大

D、活動量應固定,始終一致

E、主動和被動活動相結合

8、患者男,40歲。脛骨骨折石膏管型固定后8小時,訴患肢疼痛難忍。檢查:肢端蒼白,溫度降低,足趾不能自主活動,應考慮為

A、骨折端移位

B、襯墊不妥

C、繼發感染

D、血管受壓

E、體位不當

9、患者,女性,27歲,騎車時被撞倒,受傷時左手掌著地,現患者左前臂疼痛、腫脹,懷疑是左前臂骨折,下列體征最能支持診斷的是

A、疼痛劇烈

B、腫脹明顯

C、前臂活動障礙

D、局部壓痛明顯

E、聽到骨擦音

10、患者,男性,27歲。右股骨上段閉合性骨折,行骨牽引復位固定。護士采取的可防止牽引過度的措施是

A、將床尾抬高15~30cm

B、每天用70%乙醇消毒牽引針孔

C、囑患者及家屬不要擅自改變體位和增減牽引重量

D、定時測肢體長度

E、保持牽引錘懸空、滑車靈活

11、患者男性,35歲,外傷致脛腓骨骨干骨折,入院后給予復位后石膏固定,現患者主訴石膏型內肢體疼痛,下列措施中最恰當的是

A、向疼痛處堵塞棉花

B、給予心理護理,讓患者忍耐

C、給予止痛藥

D、疼痛處石膏型開窗

E、不作處理,繼續觀察

12、男性,26歲,跌倒時手掌著地,自覺肘部疼痛難忍。活動受限,立即去醫院診治。醫生檢查所見:肘關節處于半伸位,肘可捫及肱骨下端,肘后三點關系失常,肘后飽滿肘關節活動障礙。考慮為

A、肱骨髁上骨折

B、橈骨上端骨折

C、尺骨上端骨折

D、肘關節脫位

E、肘部軟組織挫傷

13、患者女性,46歲,右下肢因房屋倒塌被磚墻壓住,4小時后被救出。體檢:脈搏96次/分鐘,血壓86/66mmHg,右肢體明顯腫脹,有瘀斑。靜脈輸液應首選

A、低分子右旋糖酐

B、5%葡萄糖溶液

C、3%高滲鹽水溶液

D、全血或血漿

E、平衡液

14、患者男性,58歲。右小腿陳舊性骨折,長期不愈,擬行內固定術。開始皮膚準備應在術前

A、3日

B、5日

C、7日

D、8日

E、9日

15、患者男性,60歲。意外事故中致脛骨開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面色蒼白、脈細速。現場急救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固定骨折

B、輸液

C、止血

D、止痛

E、立即轉送

16、患者男性,25歲。外傷后出現肘部關節腫脹,可以幫助鑒別肱骨髁上骨折和肘關節脫位的表現是

A、手臂功能障礙

B、肘部劇烈疼痛

C、是否觸摸到尺骨鷹嘴

D、肘后三角關系失常

E、跌倒后因手掌撐地而受傷

17、患者男性,55歲,右脛腓骨骨折,入院后給予石膏固定。現患者主訴右下肢疼痛劇烈,查體見右腳皮膚蒼白,右趾呈屈曲狀活動受限,體溫38.5℃。血壓90/58mmHg。該患者可能發生了

A、石膏包扎過緊致右下肢循環不暢

B、壓瘡

C、骨筋膜室綜合征

D、關節僵硬

E、腓總神經損傷

18、患者男性,58歲,診斷為Colles骨折。請問該患者可出現的典型畸形是

A、正面看呈槍刺刀樣

B、正面看呈銀叉樣

C、側面看呈鷹爪樣

D、局部腫脹

E、縮短畸形

19、患者男性,28歲,診斷為尺骨骨折,入院22天,日前可出現下列哪項并發癥

A、休克

B、血管、神經損傷

C、脊髓損傷

D、脂肪栓塞

E、關節僵硬

20、患者男性,因脊柱骨折行軀體石膏固定。固定后患者出現持續性惡心,反復嘔吐、腹脹及腹痛,可能為

A、急性闌尾炎

B、急性腸梗阻

C、骨筋膜室綜合征

D、石膏綜合征

E、急性胃腸炎

21、男性患者,35歲,因肱骨干骨折入院,傷后局部組織腫脹明顯。手法復位后行石膏固定。術后護士應注意觀察肢端血運。若有血運障礙,下面哪種表現最不可能發生

A、疼痛

B、發紺

C、腫脹

D、皮溫升高

E、脈搏減弱或消失

22、患者女性,前臂行石膏繃帶包扎1小時,自覺手指劇痛,護士觀察見手指發涼發紺,不能自主活動,首先考慮是

A、室內溫度過低

B、石膏繃帶包扎過緊

C、神經損傷

D、體位不當

E、靜脈損傷

23、患者女,34歲。肱骨干骨折術后3天。護士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正確的方法是

A、患側運用握力器進行前臂肌肉舒縮運動

B、患肢爬墻運動,以活動上臂肌肉

C、用手推墻動作,以活動胸大肌,三角肌

D、運籃球動作,以活動上肢各肌群

E、提重物練習,以促進骨痂愈合

24、患者男,65歲。原發性支氣管肺癌骨轉移。今晨起床時,左小腿疼痛,腫脹,不能行走。X線示左側脛腓骨骨干雙骨折。導致該患者骨折最可能的原因是

A、直接暴力

B、間接暴力

C、肌肉牽拉

D、疲勞性骨折

E、病理性骨折

25、患者男,5歲。摔倒后左肘疼痛送來急診。分診護士判斷該患者發生骨折的最重要的依據是

A、左上臂疼痛

B、局部腫脹

C、左上臂畸形

D、局部壓痛

E、肘關節活動度減少

三、A3/A4

1、患者,女性,61歲,左肘部摔傷2天。體檢:左肘關節腫脹,壓痛明顯,活動受限,內上髁處有骨擦感。

<1> 、最有診斷意義的檢查是

A、X線檢查

B、磁共振檢查

C、尿常規

D、血鈣水平

E、PET

<2> 、最容易出現的并發癥是

A、創傷性關節炎

B、尺神經損傷

C、損傷性骨化

D、骨筋膜室綜合征

E、橈動脈損傷

<3> 、最恰當的處理是

A、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

B、手法復位+吊帶牽引

C、切開復位內固定

D、持續皮牽引

E、石膏固定

2、患者男性,68歲,摔倒后出現右髖部疼痛,不能站起行走。體檢:右髖部壓痛、腫脹、右髖關節活動障礙、右大粗隆上移、右下肢呈外旋位。

<4> 、請問該患者可能的診斷為

A、股骨上端骨折

B、骨盆骨折

C、股骨頸骨折

D、尾骨骨折

E、髖臼骨折

<5> 、下列哪項處理措施是錯誤的

A、穿矯正鞋

B、行鋼板內固定術

C、觀察患肢血運、感覺和運動情況

D、扶拐下床活動

E、患肢皮牽引

<6> 、該患者最易發生的并發癥是

A、骨折畸形愈合

B、骨筋膜室綜合征

C、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D、慢性骨髓炎

E、骨質疏松

<7> 、患肢應采取的體位正確的是

A、外展內旋位

B、內收內旋位

C、內收外旋位

D、外展外旋位

E、外展中立位

<8> 、術后第一天患者應進行的功能鍛煉是

A、股四頭肌等長舒縮練習

B、髖關節旋轉活動

C、髖關節內收、外展活動

D、行走鍛煉

E、扶拐訓練

3、患者男性,22歲,被撞倒后右肘部著地,出現上臂劇烈疼痛而就診。檢查發現傷側上臂腫脹、畸形和假關節活動。右上肢長度比左上肢短縮2cm。

<9> 、請問該患者可能的診斷是

A、肱骨干骨折

B、鎖骨骨折

C、橈神經損傷

D、肱動脈損傷

E、尺骨鷹嘴骨折

<10> 、應立即采取下列哪項檢查

A、B超

B、X線攝片

C、CT

D、MRI

E、骨掃描

<11> 、該處損傷易合并

A、骨折畸形愈合

B、骨筋膜室綜合征

C、橈神經損傷

D、慢性骨髓炎

E、骨質疏松

<12> 、目前康復訓練不包括

A、指間關節活動

B、掌指關節活動

C、腕關節活動

D、上臂肌的主動舒縮運動

E、上臂旋轉運動

<13> 、該患者的護理措施不包括

A、按時翻身,預防壓瘡發生

B、減輕疼痛

C、預防感染的發生

D、合理功能鍛煉

E、促進神經循環功能的恢復

<14> 、若患者出現了進行性呼吸困難、體溫升高、心率快、血壓升高和意識障礙,該患者可能發生了

A、休克

B、血管、神經損傷

C、脊髓損傷

D、脂肪栓塞

E、急性骨筋膜室綜合征

<15> 、若患者出現垂腕、各手指掌指關節不能背伸、拇指不能伸、前臂旋后障礙、手背橈側皮膚感覺減弱或消失等表現。該患者可能發生了

A、骨折畸形愈合

B、骨筋膜室綜合征

C、橈神經損傷

D、慢性骨髓炎

E、骨質疏松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穿衣服時,先穿患側,再穿健側;脫衣服時,應先脫健側,再脫患側。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最易引起股骨頭壞死的骨折為股骨頭下骨折。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卷軸帶包扎法的操作步驟:保持肢體功能位(B錯誤),包扎由遠心端開始(A正確),先環形包扎兩周,將其始端固定。再向近心端包扎。指(趾)端盡可能外露(C錯誤),以便觀察肢體末梢血液循環情況。每包扎一周應壓住前周的1/3~1/2(D錯誤),用力均勻,松緊適度,使繃帶平整均勻,反折部分不可壓在傷口或骨隆突處。包到出血傷口處,宜稍加壓力起止血作用;若是膿腔引流傷口則不要太用力,以免妨礙引流。上臂用螺旋形包扎法(E錯誤)。故本題選A。

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石膏繃帶包扎過緊可引起肢體受壓,局部壓迫使骨筋膜室容積減小而導致骨筋膜室內壓力增高引起骨筋膜室綜合征,即骨筋膜室內肌肉和神經因急性缺血而產生的一系列早期癥候群。故選C。

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骨折治療的三大原則:復位、固定和康復訓練。復位是將移位的骨折段恢復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關系,重建骨的支架作用;固定即將骨折維持在復位后的位置,使其在良好對位情況下達到牢固愈合,是骨折愈合的關鍵;康復治療是在不影響固定的情況下,盡快恢復患肢肌、肌腱、韌帶、關節囊等軟組織的舒縮活動,早期合理的功能鍛煉,可促進患肢血液循環,保持肌肉力量。故選A。

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牽引的作用包括:①骨折、脫位的復位和固定;②矯形治療;③緩解肌肉痙攣防止畸形;④肢體制動,減輕疼痛,預防畸形和病理性骨折。故選C。

7、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小夾板固定適用于四肢閉合性管狀骨骨折。四肢開放性骨折和陳舊性四肢骨折適合于手法復位者。

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骨折晚期的并發癥:(1)關節僵硬;(2)骨化性肌炎:關節附近骨折,骨膜剝離形成骨膜下血腫,由于處理不當血腫擴大、機化并在關節附近軟組織內骨化,嚴重影響關節活動;(3)愈合障礙:由于整復固定不當、局部血液供應不良可引起延遲愈合或不愈合;(4)畸形愈合:整復不好或固定不牢發生錯位而愈合;(5)創傷性關節炎:發生在關節內骨折易引起創傷性關節炎;(6)缺血性骨壞死:如股骨頸骨折時的股骨頭壞死;(7)缺血性肌攣縮:如發生在前臂掌側即“爪形手”畸形。

9、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異常活動表明骨的連續性遭到破壞,即骨折。

10、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是由于病人在跌倒時肘關節處于半屈或伸展位,手掌著地,暴力經前臂傳至肱骨下端,引起骨折,骨折遠端向后上方移位,近端向前下方移位,常同時有橈偏或尺偏移位,易合并肱動、靜脈及正中神經、橈神經、尺神經損傷。

1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常用的功能鍛煉方法包括:①被動運動:完全靠自身以外的力量進行運動,如依靠他人或健側肢體帶動。方法有按摩、推拿、針灸、理療和借助器械運動等。②主動運動:依靠病人自身力量進行鍛煉,是功能鍛煉的主要方法,適應于有活動能力的病人。③助力運動:自身力量不足,需要外力協助,尤其在起動時需要幫助。外力可以來自他人,也可來自健側肢體或運動器。④手法治療:此法并非一般的被動活動,適用于關節僵硬已成定型者。為創造鍛煉條件,在麻醉下采取一次性手法撕裂瘢痕組織,手法應緩和,術后盡早鍛煉。

1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當被大型石膏固定或包扎過緊時,病人出現呼吸費力。進食困難,胸部發憋,腹部膨脹等表現,即為石膏綜合征。預防方法是石膏包扎不能過緊,少食多餐和上腹開窗等。

1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患肢若長時間制動,可發生骨質脫鈣而出現失用性骨質疏松。因此應讓病人做患肢肌肉舒縮活動,在不影響固定的情況下進行功能鍛煉。

14、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石膏固定病人的肢端應露在石膏外,以利于觀察患肢末端血運。除固定關節部位禁止活動外,患肢其他關節仍可適當運動。石膏若被污染后應用濕毛巾擦洗,而不能用清水沖洗。烘烤石膏溫度不能過高,以免燙傷病人。抬動病人未干的石膏時應用手掌托扶,以免石膏內部有指壓痕,容易使患肢出現壓瘡。

1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牽引術后應注意保持反牽引力。骨牽引時嚴禁除去穿刺部位的血痂,否則容易發生感染。牽引錘重量是醫生根據病人病情需要計算的,不能隨意改變。皮膚牽引注意膠布有無松弛、滑脫。鼓勵病人進行牽引肢體肌肉的等長運動。

1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定時測定肢體長度可及時發現和預防過度牽引,保證牽引效果。若患肢抵床尾。或定時放松牽引裝置,則無法起到牽引的作用。患肢功能鍛煉和防止牽引針移動均不能預防過度牽引。

17、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皮牽引的特點是操作簡便,無創、痛苦小,病人較容易接受。但缺點是操作時間不宜過長,且承受牽引重量較小,對局部皮膚有一定刺激。

1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發生肢體離斷時,應盡快用無菌或清潔敷料包裹離斷肢體,并立即將斷肢放入清沽的塑料袋內,再將其放入內有冰塊的帶蓋容器中,保持在4℃左右。避免離斷肢體直接與冰塊接觸,以免發生凍傷和斷肢組織細胞水腫。

19、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進行小夾板固定時,應準備合適的夾板及襯墊。夾板外綁帶松緊應合適,以綁帶能容易地上下移動1cm為宜。抬高患肢,利于靜脈回流,減輕水腫。觀察肢體遠端,注意溫度、顏色、感覺和運動功能。指導病人進行功能鍛煉。

20、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橈骨下端骨折多由間接暴力所致。如顛仆時,腕關了背伸,手掌著地,可導致骨折產生。受傷后腕要害環節痛楚悲傷強烈、腫脹、較著、勾當受限。因為骨折可造成腕要害環節畸形,側面看呈“鍋鏟”狀畸形;正面不美觀呈“槍刺刀”狀畸形。

2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牽引的重量應根據病情需要調節,不可隨意增減。重量過小,不利于骨折復位或畸形矯正;重量過大,牽引過度可導致骨折不愈合。此題選B骨愈合障礙。

2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缺血性肌攣縮是嚴重的骨折晚期并發癥,是骨筋膜室綜合征的嚴重后果,由于上、下肢的血液供應不足或包扎過緊超過一定時限,肢體肌群缺血而壞死,終致機化,形成疤痕組織,逐漸攣縮而形成特有畸形。提高對骨筋膜室綜合征的認識并予以正確處理是防止缺血性肌攣縮發生的關鍵。缺血性肌攣縮一旦發生則難以治療,效果極差,常致嚴重殘廢。典型的畸形是爪形手和爪形足。肱骨髁上骨折晚期易發生骨化性肌炎、肘內翻畸形、缺血性肌攣縮等并發癥。

二、A2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骨折急救的目的是用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搶救生命、保護患肢、迅速轉運、以便盡快得到妥善處理,開放性骨折,傷口出血應先止血,創口用無菌敷料或清潔布包扎,減少再污染;發生休克時補液搶救休克;妥善固定,送至醫院經清創處理后,再行復位,故選C。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石膏未干透時,易變性斷裂,只能用手掌托起石膏而不能用手指,以免形成壓迫點,故A、B選項正確;包扎時松緊要適宜,后一圈覆蓋前一圈的1/3,D正確;包扎時應露出遠端指(趾),以便于觀察末梢血運,E正確。在環繞包扎時,一般先由肢體的近心端向遠心端纏繞,且以滾動的方式進行,故C說法不妥。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陳舊性骨折固定術術前皮膚準備時間為連續3天。

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患者骨折、大出血、血壓下降,護士首先應給予止血、測量血壓、配血、建立靜脈輸液通道等處理措施。

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大腿骨折往往伴有大的血管破裂、撕裂甚至離斷,造成低血容量性休克。

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石膏繃帶包扎后如有疼痛、蒼白、冰冷、發紺、麻木時,要警惕石膏過緊,要及時適當松解石膏繃帶。

7、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從整復固定后開始,功能鍛煉貫穿于骨折愈合的全過程。骨折早期主要進行肢體的等長舒縮運動,防止肌肉萎縮。骨折中期(第2周后),逐步活動骨折部位的上、下關節,動靜結合,循序漸進,主動運動與被動運動結合,活動范圍由小到大,幅度和力量逐漸加大。骨折后期,骨折接近臨床愈合,功能鍛煉的目的是增強肌力,可在抗阻力下鍛煉,上肢可提舉重物,下肢踢沙袋。防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骨質脫鈣。

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觀察石膏繃帶固定肢體遠端皮膚的顏色、溫度、毛細血管充盈、感覺和指(趾)的運動,若出現持續劇烈疼痛、患肢麻木、顏色發紫和皮溫下降,則是石膏繃帶包扎過緊引起的肢體血管受壓,應立即將石膏全長縱形切開減壓,否則繼續發展可致肢體壞疽。故選D。

9、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骨折的專有體征為畸形、異常活動、骨擦音或骨擦感。

1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每日測量肢體長度,兩側對比,防止牽引力量不足或過度牽引。

1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石膏開窗方法:若石膏型內的傷口需要觀察和換藥,必須開窗,石膏型內局部壓迫過緊往往需要開窗。開窗方法是首先用筆畫好標記,以石夼刀或鋸沿標記向內斜切,邊切邊向上提拉切開部分,開好后修整邊緣,剪開內襯,包住邊緣粘住,操作過程防止石膏粉落入石膏型內。用開窗下來的石膏片蓋上窗口。疼痛處石膏型開窗已達到降低壓力,減輕疼痛的作用。

1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肘關節脫位多由間接暴力引起。跌倒時,上臂伸直手掌著地,暴力傳導至是、橈骨上端,尺骨鷹嘴突產生杠桿作用,使尺、橈骨近端向后上移位,形成后脫位。臨床表現為肘部疼痛、腫脹、活動障礙,明顯畸形,肘部彈性固定在半屈位,肘后空虛,可摸到凹陷,肘后三點關系失常。

1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平衡鹽液又稱乳酸鈉林格氏液,是一種含有乳酸鹽、不含重碳酸鹽的等滲電解質溶液,其電解質濃度、pH、滲透壓等與細胞外液非常接近,故稱平衡鹽液。本品對防治低血容量休克有重要生理作用,已被廣泛用于替代失去的細胞外液,或作為代血漿的溶媒而增加其治療價值,并可防止彌慢性血管內凝血(DIC)以防止休克。低分子右旋糖酐除可以擴充血容量的作用外,還可以降低血液粘滯性,改善微循環。在低血容量性休克時,平衡鹽與細胞外液非常接近,對補充血容量、改善組織水腫均優于右旋糖酐。右旋糖酐不含電解質,僅用于擴容,改善內環境穩定(電解質)無效。

1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因為閉合性骨折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是個很嚴格的無菌手術。一旦感染,手術有很高的失敗幾率和并發癥。所以,手術前三天開始就要準備術野皮膚。這樣才能盡可能的將術野皮膚表面和毛孔、皮脂腺內的細菌最少化。

1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開放性骨折現場急救首先采取的措施是止血。

16、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肘關節后脫位的特殊表現:肘部明顯畸形,肘窩部飽滿,前臂外觀變短,尺骨鷹嘴后突,肘后部空虛和凹陷。關節彈性固定于120~140度,只有微小的被動活動度。肘后骨性標志關系改變,在正常情況下肘伸直位時,尺骨鷹嘴和肱骨內、外上髁三點呈一直線;屈肘時則呈一等腰三角形。脫位時上述關系被破壞,肱骨髁上骨折時三角關系保持正常,此征是鑒別二者的要點。

1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下肢劇烈疼痛,局部膚色蒼白,趾呈屈曲狀,活動受限,有高熱、休克等全身中毒的癥狀,結合患者為骨折后石膏固定,可考慮石膏包扎過緊導致骨筋膜室綜合征。

18、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Colles骨折腕部腫脹、疼痛。骨折移位明顯者側面呈“銀叉樣”畸形,正面看呈“槍刺刀”樣畸形。合并有神經、血管、肌腱等損傷者,還伴有相應的其他癥狀。

19、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尺骨骨折,一旦斷裂拉傷后,都會引起關節彎曲、伸直活動受限或者是腫脹不適等現象,損傷后其再生能力弱,自身很難修復愈合,所以就會出現彎曲困難,不能達到正常的幅度,有僵硬拉緊感。選擇答案E。

2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1878年Willatt首先報道1例因使用髖人字石膏后出現急性胃擴張癥狀,而命名為石膏綜合征(Cast syndrome)。1971年Evarts報告未用石膏治療脊柱側彎或后突畸形的患者亦可發生惡心、反復嘔吐癥狀。 長期仰臥者如行石膏固定,骨盆牽引,脊柱內撐開固定(harringtonrod),頭顱一骨盆牽引( halo-pelvio traction),脊柱牽拉等均可引起腸系膜上動脈加重對十二指腸的壓迫,繼之引起腸系膜上靜脈阻塞而產生急性胃擴張的癥狀。癥狀的輕重取決于腸系膜上動脈壓迫十二指腸橫部的程度。早期僅感上腹飽滿膨脹,可有惡心,尤其手術后的患者,這些輕微癥狀極易被忽視。隨后出現嘔吐,逐漸頻數,嘔吐物多為棕綠色,繼而呈咖啡色。腹部有震水聲。全腹彌漫性壓痛。重癥可出現脫水以至休克而死亡。

2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運障礙,血流量減少,末梢血循環不良,皮膚溫度降低。

2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患者前臂行石膏繃帶包扎1小時,自覺手指劇痛,護士觀察見手指發涼發紺,不能自主活動,從題干可知患者出現了受傷肢體末端血循環障礙,首先考慮的原因就是:石膏繃帶包扎過緊造成的。

2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術后指導病人進行患肢的主動運動,包括手指、掌和腕關節活動,以減輕水腫,促進靜脈回流;傷后2~3周,開始肩、肘關節的主動運動,防止肩關節僵硬或萎縮。

患者術后僅3天進行患側運用握力器進行前臂肌肉舒縮運動最合適。

24、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病理性骨折:骨骼本身患有病變,當受到輕微外力即發生骨折,如骨腫瘤、骨結核、骨髓炎等發生的骨折。故選擇答案E。

2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骨折專有體征:畸形,假關節活動,骨擦音或骨擦感。

三、A3/A4

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X線檢查時骨折最有診斷意義的檢查。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患者為肘關節及內上踝損傷,故最容易出現尺神經損傷并發癥。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肘關節及內上踝損傷應切開復位內固定。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該患者可能發生了股骨頸骨折。主要依據:①該患者68歲,屬于老年人,摔倒后最易發生股骨頸骨折。②右髖部疼痛。③體檢:右髖部壓痛、腫脹、右髖關節活動障礙、右大粗隆上移、右下肢呈外旋位。股骨頸骨折是髖部最常見的損傷,在全身骨折中其發病僅次于撓骨遠端骨折。這種骨折多因走路不小心跌倒,臀部著地而引起,傷后髖部疼痛,不能站立和行走。

骨盆骨折是一種嚴重外傷,多由直接暴力骨盆擠壓所致。多見于交通事故和塌方。戰時則為火器傷。骨盆骨折創傷在,半數以上伴有合并癥或多發傷。最嚴重的是創傷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臟器合并傷,救治不當有很高的死亡率。

髖臼骨折早期主要表現為髖關節局部疼痛及活動受限,如并發股骨頭脫位則表現為相應的下肢畸形與彈性固定。當發生髖關節中心性脫位時,其疼痛及功能障礙程度均不如髖關節前、后脫位,體征也不明顯,脫位嚴重者可表現為患肢縮短。 髖臼骨折時可能并發有盆腔內大出血、尿道或神經損傷,以及骨盆環的斷裂和同側下肢骨折,應仔細檢查,以防遺漏。請區分!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受傷后應臥硬板床休息,不能下床活動。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股骨頸骨折頭下骨折和經頸骨折屬于關節囊內骨折,由于股骨頭的血液循環大部分中斷,因而骨折不易愈合和易造成股骨頭缺血壞死。基底骨折由于兩骨折段的血液循環良好,所以較易愈合。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不同骨折部位的體位要求 ①脊柱骨折:絕對臥硬板床,伴有脊髓損傷者癱瘓肢體保持功能位,頸椎骨折者保持頭頸中立位、頭頸兩側置沙袋或頸圍制動,用薄枕墊于枕下,以平仰臥位、左右側臥交替;胸腰椎骨折者,以平臥位為主,骨折部軟枕墊,脊柱背伸,左右側臥交替,防止脊柱扭曲影響脊柱穩定性的不當活動,以防骨折錯位、脊髓損傷或加重損傷等情況發生。②骨盆骨折:穩定性骨折,取仰臥或側臥位,嚴禁坐位及臥于患側;多發骨折或不穩定性骨折取仰臥位,盡量減少搬動,必須搬動時應多人平托;防止循環障礙引起皮膚損傷,神經受壓、骨折再移位、骨折斷端損傷血管神經增加出血等可能。③四肢骨折:抬高患肢,促進靜脈回流,注意指(趾)端血循、感覺、運動等情況,防止肢體過低加重腫脹;保持患肢功能位;股骨頸骨折患者應患肢外展中立位,穿防旋鞋,防止足外旋和內收;而骨筋膜室綜合征患者,忌將患肢抬高,避免動脈壓降低,肢體血液灌注量減少,加重組織缺血缺氧。注意肢體的姿勢與位置是否利于骨折的穩定和愈合,防止骨折移位等。股骨頸骨折患者患肢呈外展中立位,可穿防旋矯正鞋固定,防止髖關節內收、外旋等,避免脫位。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術后第一天患者應進行的功能鍛煉是股四頭肌等長舒縮練習。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該患者可能發生了肱骨干骨折。主要依據:①被撞倒后右肘部著地;②上臂劇烈疼痛;③體檢發現腫脹、畸形和假關節活動,右上肢長度比左上肢短縮2cm。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X線檢查可以明確骨折類型及移位情況。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肱骨骨折的主要并發癥是由于撕裂、橫斷或痙攣而引起的橈神經損傷和肱動脈損傷。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肱骨干骨折患者在骨折愈合前禁止進行上臂旋轉運動。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肱骨干骨折患者可自行翻身、活動。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該患者可能發生了脂肪栓塞綜合征。主要依據:①肱骨干骨折屬于長管狀骨折;②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體溫升高、心率快、血壓升高和意識障礙。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肱骨干中下1/3段后外側有橈神經溝,此段骨折易發生橈神經損傷。合并橈神經損傷時可出現垂腕、各手指掌指關節不能背伸,拇指不能伸,前臂旋后障礙,手背橈側皮膚感覺減弱或消失等表現。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執業護士資格查詢

執業護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執業護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執業護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