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執業護士 > 執業護士模擬試題 > 2019年護士資格證考試第一章第八節課后習題

2019年護士資格證考試第一章第八節課后習題

更新時間:2018-09-21 10:25:23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544收藏163

執業護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2019年護士資格證考試第一章第八節主要介紹生命體征的評估,為幫助大家復習,環球網校執業護士頻道搜集整理《2019年護士資格證考試第一章第八節課后習題》,詳細內容如下:

相關推薦:2019年護士資格證考試第一章課后習題集

第一章 基礎護理知識和技能

第八節 生命體征的評估

一、A1

1、呼吸中樞興奮性顯著降低可出現

A、潮式呼吸

B、畢奧呼吸

C、陳-施呼吸

D、蟬鳴樣呼吸

E、庫斯莫呼吸

2、下列脈搏與病情不符的是

A、交替脈見于左心衰竭患者

B、絲脈見于休克患者

C、緩脈見于高鉀血癥者

D、奇脈見于心包積液患者

E、間歇脈見于房顫患者

3、可發生緩脈的疾病是

A、發熱

B、休克

C、顱內壓增高

D、甲狀腺功能亢進

E、大出血前期

4、大出血前期的患者可見的脈搏為

A、交替脈

B、緩脈

C、奇脈

D、絀脈

E、速脈

5、高熱病人經物理或藥物降溫后,復測體溫的時間是

A、15分鐘

B、20分鐘

C、30分鐘

D、40分鐘

E、60分鐘

6、高熱是指口腔溫度在

A、33~30℃

B、31~30℃

C、37℃以上

D、31~41.0℃

E、41℃以上

7、不宜采用直腸測溫的患者是

A、嬰幼兒

B、昏迷患者

C、極度消瘦患者

D、心肌梗死患者

E、大面積燒傷患者

8、下列疾病中不會出現吸氣性呼吸困難的是

A、氣管痙攣

B、氣管管腔狹窄

C、氣管異物

D、喉癌

E、支氣管哮喘

9、某患者心電圖檢查結果:常規心電圖平均P-P間隔為15小格,護士為其計算心率為

A、60次/分

B、75次/分

C、85次/分

D、90次/分

E、100次/分

10、脈壓增大可見的疾病是

A、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B、心包積液

C、縮窄性心肌炎

D、心力衰竭

E、心肌梗死

11、測血壓時袖帶纏得過緊可造成以下哪種結果

A、血壓偏低

B、脈壓加大

C、收縮壓偏高

D、舒張壓偏離

E、舒張壓偏低

12、檢查體溫計準確性的正確方法是將體溫計的水銀柱甩至35℃以下,同一時間放入40℃以下的溫水內

A、1分鐘后取出檢視,讀數相差上下0.2℃以上的不能使用

B、1分鐘后取出檢視,讀數相差上下0.1℃以上的不能使用

C、3分鐘后取出檢視,讀數相差上下0.2℃以上的不能使用

D、3分鐘后取出檢視,讀數相差上下0.1℃以上的不能使用

E、如用體溫計檢測儀,則一支一支檢測,誤差大于0.1℃的棄去

13、為患者測量血壓時出現假性高讀數的原因可能是

A、血壓計袖帶寬度太寬

B、血壓計袖帶纏繞過緊

C、被測者手臂位置高于心臟

D、被測者在進餐后立即測量血壓

E、測量時,放氣速度太快

14、吸氣性呼吸困難多見于

A、喉頭水腫患者

B、代謝性酸中毒患者

C、支氣管哮喘患者

D、呼吸中樞衰竭患者

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15、超過100次每分鐘的脈搏常見于以下哪類患者

A、休克患者

B、動脈硬化患者

C、顱內壓增高患者

D、房室傳導阻滯患者

E、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

16、以下哪種患者適宜測量口腔溫度

A、幼兒

B、躁狂者

C、呼吸困難者

D、極度消瘦者

E、口鼻手術者

17、測量呼吸時護士的手不離開診脈的部位主要是為了

A、易于記錄時間

B、保持患者體位不變

C、易于觀察呼吸的深淺度

D、不被患者察覺,以免緊張

E、保持護士姿勢不變,以免疲勞

18、代謝性酸中毒患者的呼吸為

A、淺快呼吸

B、蟬鳴樣呼吸

C、鼾聲呼吸

D、嘆息樣呼吸

E、深而規則的大呼吸

19、脈壓增大常見于

A、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B、縮窄性心包炎

C、心包積液

D、肺心病

E、心肌炎

20、混合性呼吸困難多見于

A、喉頭水腫

B、哮喘

C、喉頭異物

D、肺部感染

E、呼吸中樞衰竭

21、節律改變的呼吸是

A、潮式呼吸

B、呼吸緩慢

C、蟬鳴樣呼吸

D、深度呼吸

E、鼾聲呼吸

22、失血性休克病人的脈搏特征是

A、間歇脈

B、絀脈

C、奇脈

D、洪脈

E、絲脈

23、支氣管哮喘患者的呼吸表現為

A、吸氣性呼吸困難

B、呼氣性呼吸困難

C、呼吸間斷

D、呼吸深長而規則

E、呼吸淺表而不規則

24、呼吸增快常見于

A、高熱

B、顱內疾病

C、安眠藥中毒

D、呼吸中樞衰竭

E、老年人

25、喉頭有異物,呼吸可呈

A、庫斯莫爾呼吸

B、呼氣性呼吸聞難

C、鼾聲呼吸

D、蟬鳴樣呼吸

E、畢奧呼吸

26、測量脈搏的首選部位是

A、顳動脈

B、橈動脈

C、肱動脈

D、足背動脈

E、頸動脈

27、一般體檢測量脈搏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A、可用拇指診脈

B、病人劇烈活動后立即測量

C、有脈搏短絀,應兩人同時分別測量心率、脈率

D、測量部位只有橈動脈

E、測量前不必做解釋工作

28、頻發的間歇脈見于

A、房室傳導阻滯

B、竇性心律不齊

C、洋地黃中毒

D、心動過緩

E、心動過速

29、體溫過低見于

A、無菌性炎癥

B、大量失血性休克

C、組織破壞

D、惡性腫瘤

E、免疫反應

30、成人生命體征測量值在正常范圍內的一組是

A、T 37℃ P102次/分 R 22次/分 BP16/10kPa

B、T 38℃ P98次/分 R 24次/分 BP15/9kPa

C、T 37℃ P88次/分 R 20次/分 BP17/11kPa

D、T 35.8℃ P58次/分 R 15次/分 BP14/8.5kPa

E、T 36.5℃ P70次/分 R 18次/分 BP19/13kPa

31、下列哪項不屬于吸氣性呼吸困難的臨床表現

A、三凹征

B、吸氣時間縮短

C、指甲發紺

D、鼻翼扇動

E、胸悶、煩躁

32、高熱持續期的臨床表現為

A、畏寒、皮膚蒼白、脈快

B、皮膚灼熱、脈快、出汗

C、皮膚潮紅而灼熱、呼吸快、脈快

D、皮膚蒼白、出汗、易出現虛脫

E、體溫上升、出汗、易出現虛脫

33、使血壓測量值相對準確的措施不包括

A、被測者坐位時,肱動脈平第4肋軟骨

B、纏袖帶松緊以放入一指為宜

C、重測血壓必須使汞柱降至“0”

D、偏癱患者在健側肢體測量

E、須密切觀察血壓的患者,應固定測量者

34、下列可用口腔測量法測體溫的患者是

A、腹瀉幼兒

B、支氣管哮喘發作時

C、昏迷者

D、痔瘡術后

E、精神病人

35、關于血壓的生理性變化,錯誤的敘述是

A、小兒血壓低于成年人

B、中年以前女性血壓低于男性

C、清晨血壓低于傍晚

D、上肢血壓低于下肢

E、寒冷環境血壓低于高溫環境

36、下列哪項因素可使血壓值降低

A、睡眠不佳

B、寒冷環境

C、高熱環境

D、興奮

E、精神緊張

37、下列表現符合間歇熱的是

A、體溫持續升高至39~40℃,持續數日

B、24小時內變化不規則

C、高熱與正常體溫交替出現

D、體溫在39℃以上,24小時波動超過1℃,最低體溫超過正常水平

E、體溫持續升高至39~40℃,24小時波動不超過1℃

二、A2

1、患者女,20歲。蹲在地上找東西,突然站起后感到眼前發黑,護士為患者測血壓時,血壓計袖帶下緣距肘窩的距離應為

A、1~1.5cm

B、2~3cm

C、1~1.5mm

D、2~3mm

E、4~5cm

2、患者男,16歲。因右踝扭傷門診就醫,測得體溫34℃,脈搏7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90/58mmHg,此時護士應首先

A、安置患者于仰臥位

B、立即通知醫生

C、備好升壓藥

D、詢問其基礎血壓值并給予解釋

E、建立靜脈輸液通道并解釋

3、患者,女性,60歲,因糖尿病入院治療,患者左側肢體偏癱。入院后測量血壓,以下操作正確的是

A、測量右上肢血壓

B、無需檢查血壓計,直接使用即可

C、充氣至肱動脈搏動音消失,再升高40mmHg

D、聽診器胸件置于袖帶內

E、充氣壓迫的時間越長,血壓測得越準

4、患者,男性,40歲,自感頭暈,診斷為低血壓。符合低血壓診斷標準的是

A、收縮壓<90mmHg

B、舒張壓<95mmHg

C、收縮壓91~94mmHg

D、脈壓差<40mmHg

E、脈壓差>40mmHg

5、患者男,76歲。自訴胸悶,呼吸不暢,不能平臥。觀察發現患者呼氣時間長于吸氣時間,呼吸費力,無明顯三凹征。下列可能導致此種呼吸的情況是

A、大葉性肺炎

B、哮喘發作

C、喉頭水腫

D、臨終前表現

E、代謝性酸中毒

6、患者,女性,68歲。長期慢性支氣管炎、肺心病、呼吸衰竭并發肺性腦病,查體見患者呼吸由淺慢逐漸加快,達高潮后又逐漸變淺變慢,然后暫停8秒鐘后,重復上述過程,有明顯周期性。判斷該患者的呼吸是

A、潮式呼吸

B、畢奧呼吸

C、鼾聲呼吸

D、蟬鳴樣呼吸

E、深大呼吸

7、患兒,男,8歲。課間不慎將筆帽吸入氣管,不可能出現的表現是

A、鎖骨上窩凹陷

B、呼氣費力

C、吸氣時間長于呼氣

D、胸骨上窩凹陷

E、鼻翼煽動

8、患者男,74歲。左半身偏癱,昏迷,測量生命體征的正確方法是

A、測口溫、右上肢血壓和脈搏

B、測腋溫、左上肢血壓和脈搏

C、測口溫、左上肢血壓和脈搏

D、測腋溫、右上肢血壓和脈搏

E、測肛溫、左上肢血壓和脈搏

9、患者男,40歲。近日頭痛、惡心,有時嘔吐,無發熱,血壓150/97mmHg。脈搏46次/分,此脈搏被稱為

A、絀脈

B、洪脈

C、水沖脈

D、緩脈

E、不整脈

10、患者,女性,49歲。氣促、心前區不適2年,確診為“風濕性心臟病”入院。入院聽診心律絕對不規則、第一心音強弱不一,脈搏亦快慢不均,強弱不等,監測心率110次/分,脈率85次/分。該患者的脈搏為

A、水沖脈

B、室早二聯律

C、成對期前收縮

D、交替脈

E、脈搏短絀

11、患者魏某因“風濕性二尖瓣狹窄,心房顫動”入院。患者心律極不規則,心音強弱不等。護士為其測量心率和脈搏,方法是

A、一名護士先測心率,后測脈率

B、一名護士先測脈率,后測心率

C、兩名護士同時測量,一人聽心率,另一人測脈率

D、兩名護士分別測脈率和心率,再取平均值

E、兩名護士分別測量心率和脈率3次,求平均值

12、患者,男性,快遞員。大雨時外出送貨后感冒,1天后出現寒戰、高熱,痰液為鐵銹色,診斷為肺炎鏈球菌肺炎,體溫持續在39~40℃,患者的熱型呈

A、弛張熱

B、間歇熱

C、回歸熱

D、波狀熱

E、稽留熱

13、患者,男性,43歲,3次不同的門診時間,測得其血壓142~150/92~96mmHg。預約患者下次門診的時間應在

A、2周后

B、1個月內

C、1周后

D、6個月內

E、1年后

14、患者,女性,自感心悸、頭暈就醫。護士檢測其心率為64次/分,脈搏52次/分,而且心律不規則,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強弱不等。該護士判斷該患者的脈搏類型是

A、二聯律

B、脈搏過速

C、脈搏短絀

D、間歇脈

E、水沖脈

15、護士小鄭為新住院患者測量血壓,其中操作不正確的一項是

A、測量前囑病人休息20~30分鐘

B、血壓計零點、肱動脈平第3肋間

C、袖帶平整纏于病人上臂

D、袖帶下緣距肘窩2~3cm

E、以每秒4mmHg速度放氣

16、丁先生,入院7天,體溫均在39.5~40℃,其熱型是

A、間歇熱

B、弛張熱

C、波浪熱

D、稽留熱

E、不規則熱

17、患者男性,40歲。診斷為“瘧疾”。發熱時體溫可驟升到39℃以上,然后很快降至正常,2天后再次發作,屬于

A、弛張熱

B、稽留熱

C、間歇熱

D、不規則熱

E、中等度熱

18、患者男性,66歲,剛心房纖維顫動入院,護士在測脈搏前推斷患者的脈搏最可能為

A、間歇脈

B、二聯律

C、三聯律

D、絀脈

E、洪脈

19、患者女性,69歲。連續3天測血壓85/50mmHg,屬于

A、低血壓

B、正常血壓

C、臨界低血壓

D、收縮壓正常,舒張壓降低。

E、收縮壓降低,舒張壓正常

20、患者女性,67歲。結腸癌入院2個月,現患者出現大量腹水,全身水腫,呼吸急促,端坐呼吸,近1周出現癌性發熱。請推斷該患者出現的發熱熱型屬于

A、稽留熱

B、弛張熱

C、回歸熱

D、間歇熱

E、不規則熱

21、患者女性,2歲。因誤服安眠藥中毒,意識模糊不清,呼吸微弱,淺而慢,不易觀察,護士應采取的測量方法是

A、觀察腹部起伏,一起一伏為一次

B、先測脈率,將數值除以4得出呼吸次數

C、用手放在患者鼻孔前感覺呼吸氣流計數

D、測脈率后保持診脈姿勢,觀察胸部起伏次數

E、用少許棉花置患者鼻孔前觀察棉花飄動次數計數

22、患者女性,60歲,因肺炎入院,體溫39.5℃,在退熱過程中護士應注意監測患者情況,提示可能發生虛脫的癥狀是

A、皮膚蒼白,寒戰,出汗

B、頭暈,惡心,無汗

C、脈搏,呼吸漸慢,無汗

D、脈速,四肢濕冷,血壓下降

E、脈速,面部潮紅,無汗

23、患者男性,32歲,由于天氣炎熱,于布置室外舞臺設施時突然體溫上升至40.5℃左右約4小時,面色潮紅,皮膚灼熱,無汗,呼吸脈搏增快,判斷此時的臨床表現屬于

A、低熱上升期

B、高熱上升期

C、高熱持續期

D、中度熱上升期

E、過高熱持續期

24、患者女性,30歲。因“冠心病,心房纖顫”入院,護理體檢時,體溫37.2℃,心率120次/分,脈率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00/70mmHg。患者脈搏為

A、洪脈

B、速脈

C、絀脈

D、絲脈

E、緩脈

25、患者男性,64歲,高血壓、冠心病史5年,入院血壓195/135mmHg,經治療后稍有下降,但時有波動,患者精神緊張焦慮,護理中不妥的操作是

A、測得血壓值偏高時應保持鎮靜

B、向患者介紹高血壓的保健知識

C、安慰患者,保持穩定樂觀的情緒

D、將血壓計刻度面向患者以便患者觀察

E、測后與原基礎血壓對照后作好解釋

26、患者男性,45歲,多次測得血壓均為125/85mmHg,應考慮患者為

A、低血壓

B、高血壓

C、脈壓大

D、正常血壓

E、臨界高血壓

27、患者男性,50歲。腹瀉,體溫39~40℃,持續數日,診斷“細菌性痢疾”。此患者體溫熱型為

A、不規則熱

B、間歇熱

C、弛張熱

D、稽留熱

E、波浪熱

28、患者男性,29歲,持續高熱3周,護士在評估過程中,發現患者體溫降至36.6℃,患者神志清醒,請分析退熱期的特點

A、產熱多于散熱

B、散熱大而產熱少

C、產熱和散熱趨于平衡

D、散熱增加,產熱趨于正常

E、散熱和產熱在較高水平上平衡

29、患者男性,25歲。建筑工人,因烈日下工作導致中暑,測體溫上升至40.5℃左右,面色潮紅,皮膚灼熱,無汗,呼吸脈搏增快,護士為其進行物理降溫,再次測量體溫的時間是

A、15分鐘后

B、20分鐘后

C、30分鐘后

D、40分鐘后

E、60分鐘后

30、患者男性,32歲,持續高熱2周,體溫40℃左右,日差超過1℃。脈搏108次/分,呼吸26次/分,患者神志不清,精神萎靡,食欲差。此患者體溫熱型為

A、不規則熱

B、間歇熱

C、弛張熱

D、稽留熱

E、波浪熱

31、3病床,錢某,60歲,住院診斷為心房纖維顫動。醫囑護士小楊為其測血壓。動脈搏動微弱而不易辨清,需重復測量。下述做法錯誤的是

A、將袖帶內氣體驅盡

B、使汞柱降到“0”點

C、稍等片刻后重測

D、連續加壓直到聽清為止

E、測量值先讀收縮壓,后讀舒張壓

32、患者張某,因患肺炎住院治療。入院時體溫40℃。為觀察其體溫的變化,常規測量體溫的時間為

A、q8h

B、q6h

C、q4h

D、qd

E、qh

33、患者魏某,55歲,住院治療中,某日晨起主訴頭暈,護士為其測量血壓后示:收縮壓為165mmHg,舒張壓為80mmHg,以下最有可能提示的是

A、心包積液

B、心肌梗死

C、心動過速

D、動脈硬化

E、休克

34、患者,男,30歲。因酒駕導致交通事故,身體多處創傷,由急診1h前收入院。病人呼吸由淺慢逐漸加深加快,又由深快逐漸變為淺慢,繼之暫停30秒后再度出現上述狀態的呼吸。該病人的呼吸是

A、間斷呼吸

B、潮式呼吸

C、畢奧呼吸

D、鼾聲呼吸

E、呼吸困難

三、A3/A4

1、患者,男性,58歲,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房纖顫。

<1> 、該患者的脈搏可能出現

A、脈細速

B、二聯律

C、三聯律

D、脈搏短絀

E、洪脈

<2> 、護士為患者測量心率、脈率,正確的方法是

A、一人操作,先測心率,后測脈率

B、只需測量心率,以心率代表脈率

C、兩人分別測脈率和心率,同時計數1分鐘

D、兩人分別測脈率和心率,同時計數30秒,將結果乘以2

E、報告醫生,由醫生來測心率和脈率

2、患者吳某,男,40歲。近日來頭痛、惡心,有時嘔吐,無發熱,血壓20/12.6kPa(150/97mmHg),脈搏46次/分,心率55次/分,呼吸25次/分。

<1> 、根據所得的資料,此患者生命體征發生了哪些異常

A、緩脈、呼吸減慢

B、高血壓、脈短絀

C、絲脈、脈短絀

D、高血壓、間歇脈

E、呼吸增快、速脈

<2> 、為其測量血壓時,應做到

A、定時間、定部位、定體位、定血壓計

B、定時間、定部位、定血壓計、定人員

C、定時間,定部位、定體位、定記錄格式

D、定時間、定體位、定部位、定聽診器

E、定時間、定體位、定部位、定袖帶

相關推薦:2019年護士資格證考試第一章課后習題集

第一章 基礎護理知識和技能

第八節 生命體征的評估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間斷呼吸:又稱畢奧呼吸。表現為呼吸和呼吸暫停現象交替出現。特點為有規律地呼吸幾次后,突然暫停呼吸,間隔時間長短不同,隨后又開始呼吸;如此反復交替出現。發生機制:同潮式呼吸,是呼吸中樞興奮性顯著降低的表現,但比潮式呼吸更為嚴重,預后不良,多在呼吸停止前出現。常見于顱內病變、呼吸中樞衰竭等病人。

【該題針對“第八節-呼吸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間歇脈:在一系列正常均勻的脈搏中,出現一次提前而較弱的搏動,其后有一較正常延長的間歇(即代償性間歇),亦稱過早搏動或期前收縮。間歇脈多見于各種心臟病或洋地黃中毒的病人,少數健康人在過度勞累、情緒激動、體位改變時也可出現。發生機制是由于竇房結以外的異位起搏點過早地發出沖動,使心臟搏動提早出現。

房顫患者為短絀脈。

【該題針對“第八節-脈搏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緩脈:在安靜狀態下,成人脈率低于60次/分,稱為緩脈。常見于顱內壓增高、房室傳導阻滯、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病人。

【該題針對“第八節-脈搏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大出血前期心率加快,超過100次/分即稱為速脈。

【該題針對“第八節-脈搏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病人進食、飲水,或進行蒸汽吸入、面頰冷熱敷等,須隔30分鐘后測口腔溫度;腋窩局部冷熱敷應隔30分鐘再測量腋溫;灌腸、坐浴后須隔30分鐘,方可經直腸測溫。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6、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發熱(以口腔溫度為標準):低熱,33~30℃;中度熱,31~30℃;高熱,31~41.0℃;超高熱,41.0℃以上。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7、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據病人病情選擇合適的測量體溫的方法:①凡嬰幼兒、精神異常、昏迷、口鼻腔手術以及呼吸困難、不能合作的病人,不宜測口腔溫度;②凡消瘦不能夾緊體溫計、腋下出汗較多者,以及腋下有炎癥、創傷或手術的病人不宜使用腋下測溫法;③凡直腸或肛門手術、腹瀉,以及心肌梗死的病人不宜使用直腸測溫法。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8、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呼氣性呼吸困難:病人呼氣費力,呼氣時間顯著長于吸氣時間。原因:由于下呼吸道部分梗阻,氣體呼出肺部不暢所致。多見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病人。所以選擇答案E。

【該題針對“第八節-呼吸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9、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測量5個或5個以上P-P或R-R間期,計算其平均值,60除以該周期即為每分鐘的心率,即60÷(15×0.04)=100次/分(心電圖橫坐標每個小格的時長為0.04秒)。

【該題針對“第八節-脈搏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0、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脈壓增大是指脈壓>40mmHg,凡能影響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因素,都可影響脈壓。常見引起脈壓過大的疾病有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硬化、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嚴重貧血、風濕性心臟病、部分先天性心臟病與高血壓心臟病等。

【該題針對“第八節-血壓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測血壓時袖帶纏得過緊時,較小的充氣壓力即可阻斷血流,因此測得的血壓值偏低。

【該題針對“第八節-血壓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水銀體溫計需定期檢查,以保持準確性。方法:將所有體溫計的水銀柱甩至35℃以下,于同一時間放入已經測試過的40℃以下的溫水內,3分鐘后取出檢視。若讀數相差0.2℃以上、玻璃管有裂隙、水銀柱自動下降的體溫計則取出,不再使用。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進餐后血壓會短暫升高,因此出現假性高讀數。其余選項會出現假性低讀數。

【該題針對“第八節-血壓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1)吸氣性呼吸困難:病人吸氣費力,吸氣時間顯著長于呼氣時間,輔助呼吸肌收縮增強,出現明顯三凹征(胸骨上窩、鎖骨上窩、肋間隙或腹上角凹陷)。原因:由于上呼吸道部分梗阻,氣流進入肺部不暢,呼吸肌收縮,肺內負壓極度增高所致。見于喉頭水腫、喉頭有異物的病人。

2)呼氣性呼吸困難:病人呼氣費力,呼氣時間顯著長于吸氣時間。原因:由于下呼吸道部分梗阻,氣體呼出肺部不暢所致。多見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病人。

3)混合性呼吸困難:病人吸氣和呼氣均感費力,呼吸的頻率加快而表淺。多見于肺部感染的病人。

【該題針對“第八節-呼吸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速脈:在安靜狀體下,成人脈搏超過100次每分鐘,稱為速脈。常見于發熱、甲狀腺功能亢進、休克、大出血前期的病人。

【該題針對“第八節-脈搏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6、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據病人病情選擇合適的測量體溫的方法:①凡嬰幼兒、精神異常、昏迷、口鼻腔手術以及呼吸困難、不能合作的病人,不宜測口腔溫度;②凡消瘦不能夾緊體溫計、腋下出汗較多者,以及腋下有炎癥、創傷或手術的病人不宜使用腋下測溫法;③凡直腸或肛門手術、腹瀉,以及心肌梗死的病人不宜使用直腸測溫法。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7、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測量呼吸時護士的手不離開診脈的部位主要是為了不被患者察覺,以免緊張。

【該題針對“第八節-呼吸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8、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深度呼吸:又稱庫斯莫呼吸,是一種深而規則的大呼吸。見于尿毒癥、糖尿病等引起的代謝性酸中毒病人。

【該題針對“第八節-呼吸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9、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脈壓的變化:

脈壓增大:見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硬化等病人;

脈壓減小;見于心包積液、縮窄性心包炎、主動脈瓣狹窄等病人。

【該題針對“第八節-血壓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混合性呼吸困難:病人吸氣和呼氣均感費力,呼吸的頻率加快而表淺。多見于肺部感染的病人。

【該題針對“第八節-呼吸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潮式呼吸(又稱陳-施呼吸)是一種周期性的呼吸節律異常,特點是開始呼吸淺慢,以后逐漸加深加快,達高潮后又逐漸變淺變慢,然后呼吸暫停5~30秒之后,又出現上述狀態的呼吸,如此周而復始。選項B屬于呼吸頻率改變;選項C、E屬于呼吸音響異常;選項D屬于呼吸深淺度異常。

【該題針對“第八節-呼吸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絲脈:又稱細脈。當心排出量減少,動脈充盈度降低,脈搏細弱無力時,捫之如細絲,稱絲脈。常見于心功能不全、大出血、休克等病人。

【該題針對“第八節-脈搏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吸氣性呼吸困難:病人吸氣費力,吸氣時間顯著長于呼氣時間,輔助呼吸肌收縮增強,出現明顯三凹征(胸骨上窩、鎖骨上窩、肋間隙或腹上角凹陷)。原因:由于上呼吸道部分梗阻,氣流進入肺部不暢,呼吸肌收縮,肺內負壓極度增高所致。見于喉頭水腫、喉頭有異物的病人。

呼氣性呼吸困難:病人呼氣費力,呼氣時間顯著長于吸氣時間。原因:由于下呼吸道部分梗阻,氣體呼出肺部不暢所致。多見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病人。

混合性呼吸困難:病人吸氣和呼氣均感費力,呼吸的頻率加快而表淺。多見于肺部感染的病人。

深度呼吸:又稱庫斯莫呼吸,是一種深而規則的大呼吸。見于尿毒癥、糖尿病等引起的代謝性酸中毒病人。

【該題針對“第八節-呼吸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高熱、缺氧病人會出現呼吸增快。呼吸中樞衰竭、顱內疾病病人會出現間斷呼吸;安眠藥中毒等病人會出現呼吸減慢;老年人呼吸頻率較成人減慢。

【該題針對“第八節-呼吸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蟬鳴樣呼吸多見于喉頭水腫、痙攣或喉頭有異物等病人。庫斯莫爾呼吸常見于尿毒癥、糖尿病等引起的代謝性酸中毒的病人;呼氣性呼吸困難常見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病人;鼾聲呼吸常見于氣管或支氣管有較多的分泌物蓄積,多見于深昏迷的病人;畢奧呼吸常見于顱內病變或呼吸中樞衰竭的病人。

【該題針對“第八節-呼吸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測量脈搏的首選部位是橈動脈,其次為顳淺動脈、頸動脈、肱動脈、腘動脈、足背動脈、脛后動脈和股動脈等。

【該題針對“第八節-脈搏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有脈搏短絀,應兩人同時分別測量心率、脈率,由測心率的護士發出“開始”、“停止”的口令,同時計數1分鐘。故答案為選項C。不可用拇指診脈;劇烈活動后脈率加快,影響測量結果;測量部位常用的是橈動脈,其次有顳淺動脈、頸動脈、肱動脈、動脈、足背動脈、脛后動脈、股動脈等;測量前應做好解釋工作。

【該題針對“第八節-脈搏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間歇脈:在一系列正常均勻的脈搏中,出現一次提前而較弱的搏動,其后有一較正常延長的間歇(即代償性間歇),亦稱過早搏動或期前收縮。間歇脈多見于各種心臟病或洋地黃中毒的病人,少數健康人在過度勞累、情緒激動、體位改變時也可出現。發生機制是由于竇房結以外的異位起搏點過早地發出沖動,使心臟搏動提早出現。

【該題針對“第八節-脈搏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9、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體溫低于正常稱為體溫過低,見于休克、嚴重營養不良、甲狀腺功能低下及過久暴露于低溫條件下。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3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成人體溫(腋溫)正常值為36.5~37℃,脈率為60~100次/分,呼吸為16~20次/分,血壓為12.0~18.5/8.0~11.8kPa。故答案為選項C。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3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呼吸困難:呼吸困難的病人主觀上感到空氣不足,呼吸費力;客觀上出現用力呼吸、張口聳肩、鼻翼扇動、發紺,輔助呼吸肌也參與呼吸運動,在呼吸頻率、節律、深淺度上出現異常改變。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

1)吸氣性呼吸困難:病人吸氣費力,吸氣時間顯著長于呼氣時間,輔助呼吸肌收縮增強,出現明顯三凹征(胸骨上窩、鎖骨上窩、肋間隙或腹上角凹陷)。原因:由于上呼吸道部分梗阻,氣流進入肺部不暢,呼吸肌收縮,肺內負壓極度增高所致。見于喉頭水腫、喉頭有異物的病人。

2)呼氣性呼吸困難:病人呼氣費力,呼氣時間顯著長于吸氣時間。原因:由于下呼吸道部分梗阻,氣體呼出肺部不暢所致。多見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病人。

3)混合性呼吸困難:病人吸氣和呼氣均感費力,呼吸的頻率加快而表淺。多見于肺部感染的病人。

【該題針對“第八節-呼吸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3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1)體溫上升期:特點為產熱大于散熱。臨床表現:病人畏寒、無汗、皮膚蒼白,有時伴有寒戰。體溫上升的方式有驟升和漸升。體溫突然升高,在數小時內體溫就上升到最高點,稱為驟升,如肺炎球菌性肺炎。體溫逐漸升高,在數日內上升到最高點,稱為漸升,如傷寒。

2)高熱持續期:其特點為產熱和散熱在較高水平趨于平衡,體溫維持在較高狀態。臨床表現:病人顏面潮紅,皮膚灼熱,口唇干燥,呼吸深快,脈搏加快,尿量減少。此期可持續數小時、數天甚至數周,因疾病及治療效果而異。

3)退熱期:其特點為散熱大于產熱,散熱增加而產熱趨于正常,體溫恢復至正常調節水平。臨床表現:病人大量出汗,皮膚溫度下降。退熱的方式有驟退和漸退。體溫急劇下降稱為驟退,如大葉性肺炎;體溫逐漸下降稱為漸退,如傷寒。體溫下降時,由于大量出汗,體液喪失,年老體弱及患心血管病的病人,易出現虛脫或休克現象,表現為血壓下降、脈搏細速、四肢濕冷等,應密切觀察,加強護理。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3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須密切觀察血壓的患者,應做到“四定”,即定時間、定體位、定部位、定血壓計,并不必須固定測量者。其余選項均正確。

【該題針對“第八節-血壓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3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據病人病情選擇合適的測量體溫的方法:①凡嬰幼兒、精神異常、昏迷、口鼻腔手術以及呼吸困難、不能合作的病人,不宜測口腔溫度;②凡消瘦不能夾緊體溫計、腋下出汗較多者,以及腋下有炎癥、創傷或手術的病人不宜使用腋下測溫法;③凡直腸或肛門手術、腹瀉,以及心肌梗死的病人不宜使用直腸測溫法。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35、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寒冷環境下血壓略升高,高溫環境下血壓略下降。其余選項均正確。

【該題針對“第八節-血壓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3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理性變化

1)年齡:動脈血壓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高,新生兒血壓最低,兒童血壓比成人低。

2)性別:同齡女性血壓比男性偏低,但更年期后,女性血壓逐漸增高,與男性差別較小。

3)晝夜和睡眠:一天中,清晨血壓一般最低,傍晚血壓最高,夜間睡眠血壓降低,如過度勞累或睡眠不佳,血壓稍有升高。

4)環境:在寒冷刺激下,血壓可略升高;在高溫環境中,血壓可略下降。

5)部位:因左右肱動脈解剖位置的關系,一般右上肢血壓高于左上肢。因股動脈的管徑較肱動脈粗,血流量多,故下肢血壓比上肢高。

6)其他:緊張、恐懼、害怕、興奮及疼痛等精神狀態的改變,均可致血壓升高。此外,吸煙、飲酒、鹽攝入過多及藥物等也會影響血壓值。

【該題針對“第八節-血壓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3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間歇熱表現為高熱與正常體溫交替有規律地反復出現,發熱時體溫驟升達39℃以上,持續數小時或幾天不等,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經數小時、數天的間歇后,又再次發作。選項A、E是稽留熱的表現;選項D是弛張熱的表現;選項B是不規則熱的表現。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二、A2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測量血壓時氣袋的中部應對著肘窩,使充氣時壓力正好壓在動脈上,袖帶下緣距肘窩上2~3cm。故此題選B。

【該題針對“第八節-血壓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成人血壓低于90/60~50mmHg稱為低血壓,常見于大量失血、休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此患者右踝扭傷無出血,不致引起血壓下降,故應與患者基礎血壓對照后,給予解釋,選D。

【該題針對“第八節-血壓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戴好聽診器,在袖帶下緣將聽診器胸件緊貼肱動脈搏動最強點(勿塞在袖帶內),護士一手固定胸件,另一手關閉氣門,握住輸氣球向袖帶內打氣至肱動脈搏動音消失,使水銀柱再上升20~30mmHg。

【該題針對“第八節-血壓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低血壓:成人血壓低于90/60~50mmHg(12/8~65kPa)稱為低血壓。常見于大量失血、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病人。

【該題針對“第八節-血壓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1)吸氣性呼吸困難:病人吸氣費力,吸氣時間顯著長于呼氣時間,輔助呼吸肌收縮增強,出現明顯三凹征(胸骨上窩、鎖骨上窩、肋間隙或腹上角凹陷)。原因:由于上呼吸道部分梗阻,氣流進入肺部不暢,呼吸肌收縮,肺內負壓極度增高所致。見于喉頭水腫、喉頭有異物的病人。

2)呼氣性呼吸困難:病人呼氣費力,呼氣時間顯著長于吸氣時間。原因:由于下呼吸道部分梗阻,氣體呼出肺部不暢所致。多見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病人。

3)混合性呼吸困難:病人吸氣和呼氣均感費力,呼吸的頻率加快而表淺。多見于肺部感染的病人。

故本題選B。

【該題針對“第八節-呼吸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6、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潮式呼吸又稱為陳-施呼吸,是一種周期性的呼吸異常,特點是開始呼吸淺慢,以后逐漸加快,達高潮后又逐漸變淺變慢,然后呼吸暫停5~30秒之后,又出現上述狀態的呼吸,如此周而復始。常見于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腦炎、顱內壓增高、酸中毒、巴比妥中毒的患者。

【該題針對“第八節-呼吸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7、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吸氣性呼吸困難:病人吸氣費力,吸氣時間顯著長于呼氣時間,輔助呼吸肌收縮增強,出現明顯三凹征(胸骨上窩、鎖骨上窩、肋間隙或腹上角凹陷)。原因:由于上呼吸道部分梗阻,氣流進入肺部不暢,呼吸肌收縮,肺內負壓極度增高所致。見于喉頭水腫、喉頭有異物的病人。

【該題針對“第八節-呼吸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據病人病情選擇合適的體溫測量方法:昏迷、精神異常、嬰幼兒、呼吸困難、不能合作的病人,不宜測口溫;消瘦、腋下出汗較多、腋下炎癥、創傷或手術病人不宜測腋溫;直腸或肛門手術、腹瀉、心梗患者不宜測肛溫。偏癱患者測血壓、脈搏應選擇健側,因患側血液循環障礙,不能真實反映血壓、脈搏情況。故本題選D。

【該題針對“第八節-脈搏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9、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脈搏每分鐘少于60次稱為緩脈,見于顱內壓增高、房室傳導阻滯等患者。該患者頭痛、惡心伴血壓增高,符合顱內高壓的臨床表現。故本題選D。

A脈搏短絀,在單位時間內脈率少于心率,稱為脈搏短絀,簡稱絀脈。其特點是心律完全不規則,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強弱不等。

C水沖脈,脈搏驟起驟降,急促而有力。主要由于收縮壓偏高,舒張壓偏低,使脈壓增大所致。常見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該題針對“第八節-脈搏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0、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脈搏短絀是指在同一單位時間內,脈率少于心率。表現為脈搏細速、極不規則,聽診心律完全不規則,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強弱不等。常見于心房纖維顫動的患者。

【該題針對“第八節-脈搏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脈搏短絀的測量:兩名護士同時測量,一人聽心率,另一人測脈率;由聽心率者發出“起”“停”口令,兩人同時開始,測1分鐘。記錄方法:心率/脈率。

【該題針對“第八節-脈搏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稽留熱:體溫持續升高達30~40.0℃左右,持續數天或數周,24小時波動范圍不超過1℃。常見于傷寒、肺炎球菌性肺炎等。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1周后復查,以排除近期血壓水平的其他影響因素。

【該題針對“第八節-血壓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脈搏少于心率稱為脈搏短絀。

【該題針對“第八節-脈搏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測血壓時,血壓計“0”點應與心臟、肱動脈在同一水平位上。坐位時肱動脈平第四肋軟骨,仰臥位時肱動脈平腋中線水平。

【該題針對“第八節-血壓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6、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1.稽留熱:體溫持續于39℃~40℃以上,達數日或數周,24小時波動范圍不超過1℃。見于肺炎球菌性肺炎、傷寒等。

2.弛張熱:體溫在39℃以上,但波動幅度大,24小時內體溫差達1℃以上,最低時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見于敗血癥等。

3.間歇熱:高熱與正常體溫交替出現,發熱時體溫驟升達39℃以上,持續數小時或更長,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經數小時、數天的間歇后,又再次發作。常見于瘧疾等。

4.不規則熱:體溫在24小時內變化不規則,持續時間不定。常見于流行性感冒、腫瘤性發熱等。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熱型:熱型是根據繪制在體溫單上的體溫曲線波動的特點所分的類型。臨床常見的熱型有以下幾種:

1)稽留熱:體溫持續升高達39.0~40.0℃左右,持續數天或數周,24小時波動范圍不超過1℃。常見于傷寒、肺炎球菌性肺炎等。

2)弛張熱:體溫在39.0℃以上,但波動幅度大,24小時內體溫差達1℃以上,最低體溫仍超過正常水平。常見于敗血癥等。

3)間歇熱:高熱與正常體溫交替出現,發熱時體溫驟升達39℃以上,持續數小時或更長,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經數小時、數天的間歇后,又再次發作。常見于瘧疾等。

4)不規則熱:體溫在24小時內變化不規則,持續時間不定。常見于流行性感冒、腫瘤性發熱等。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脈搏短絀即在同一單位時間內,脈率少于心率。其特點為心律完全不規則,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強弱不等。常見于房顫病人。

【該題針對“第八節-脈搏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9、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低血壓:成人血壓低于90/60~50mmHg(12/8~6.65kpa)稱為低血壓。常見于大量失血、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病人。

【該題針對“第八節-血壓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0、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1)稽留熱:體溫持續升高達39.0~40.0℃左右,持續數天或數周,24小時波動范圍不超過1℃。常見于傷寒、肺炎球菌性肺炎等。

2)弛張熱:體溫在39.0℃以上,但波動幅度大,24小時內體溫差達1℃以上,最低體溫仍超過正常水平。常見于敗血癥等。

3)間歇熱:高熱與正常體溫交替出現,發熱時體溫驟升達39℃以上,持續數小時或更長,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經數小時、數天的間歇后,又再次發作。常見于瘧疾等。

4)不規則熱:體溫在24小時內變化不規則,持續時間不定。常見于流行性感冒、腫瘤性發熱等。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1、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測量呼吸的方法

1.測量方法

(1)護士在測量脈搏后,手仍按在病人手腕處保持診脈姿勢,以免病人緊張而影響測量結果。

(2)觀察病人胸部或腹部起伏次數,一起一伏為一次,一般病人觀察30秒,將測得數值乘以2,呼吸異常病人觀察1分鐘。

(3)危重或呼吸微弱病人,如不易觀察,可用少許棉花置于病人鼻孔前,觀察棉花被吹動的次數,計數1分鐘。

因誤服安眠藥中毒,意識模糊不清,呼吸微弱,淺而慢,不易觀察,護士應采取的測量方法是用少許棉花置患者鼻孔前觀察棉花飄動次數計數。

【該題針對“第八節-呼吸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退熱期:其特點為散熱大于產熱,散熱增加而產熱趨于正常,體溫恢復至正常調節水平。臨床表現:病人大量出汗,皮膚溫度下降。退熱的方式有驟退和漸退。體溫急劇下降稱為驟退,如大葉性肺炎;體溫逐漸下降稱為漸退,如傷寒。體溫下降時,由于大量出汗,體液喪失,年老體弱及患心血管病的病人,易出現虛脫或休克現象,表現為血壓下降、脈搏細速、四肢濕冷等,應密切觀察,加強護理。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3、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1)體溫上升期:特點為產熱大于散熱。臨床表現:病人畏寒、無汗、皮膚蒼白,有時伴有寒戰。體溫上升的方式有驟升和漸升。體溫突然升高,在數小時內體溫就上升到最高點,稱為驟升,如肺炎球菌性肺炎。體溫逐漸升高,在數日內上升到最高點,稱為漸升,如傷寒。

2)高熱持續期:其特點為產熱和散熱在較高水平趨于平衡,體溫維持在較高狀態。臨床表現:病人顏面潮紅,皮膚灼熱,口唇干燥,呼吸深快,脈搏加快,尿量減少。此期可持續數小時、數天甚至數周,因疾病及治療效果而異。

3)退熱期:其特點為散熱大于產熱,散熱增加而產熱趨于正常,體溫恢復至正常調節水平。臨床表現:病人大量出汗,皮膚溫度下降。退熱的方式有驟退和漸退。體溫急劇下降稱為驟退,如大葉性肺炎;體溫逐漸下降稱為漸退,如傷寒。體溫下降時,由于大量出汗,體液喪失,年老體弱及患心血管病的病人,易出現虛脫或休克現象,表現為血壓下降、脈搏細速、四肢濕冷等,應密切觀察,加強護理。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脈搏短絀:也稱為“絀脈”。是指在同一單位時間內,脈率少于心率。表現為脈搏細速、極不規則,聽診心律完全不規則,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強弱不等。常見于心房纖維顫動的病人。發生機制:由于心肌收縮力強弱不等,有些心排出量少的搏動只產生心音,而不能引起周圍血管的搏動,造成脈率低于心率。心律失常越嚴重時,“絀脈”越多,當病情好轉時,“絀脈”消失。若遇此病人,應同時測心率與脈率。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壓計刻度應該面向護士,便于護士觀察,而不是患者。

【該題針對“第八節-血壓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6、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壓正常值:血壓一般以肱動脈血壓為標準。在安靜狀態下,正常成人收縮壓為90~139mmHg(12~18.5kpa),舒張壓為60~89mmHg(8~11.8kpa),脈壓為30~40mmHg(4~5.3kpa)。

【該題針對“第八節-血壓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7、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1.稽留熱:體溫持續于39℃~40℃以上,達數日或數周,24小時波動范圍不超過1℃。見于肺炎球菌性肺炎、傷寒等。

2.弛張熱:體溫在39℃以上,但波動幅度大,24小時內體溫差達1℃以上,最低時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見于敗血癥等。

3.間歇熱:高熱與正常體溫交替出現,發熱時體溫驟升達39℃以上,持續數小時或更長,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經數小時、數天的間歇后,又再次發作。常見于瘧疾等。

4.不規則熱:體溫在24小時內變化不規則,持續時間不定。常見于流行性感冒、腫瘤性發熱等。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熱的臨床過程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體溫上升期:特點為產熱大于散熱。體溫上升的方式有驟升和漸升。體溫突然升高,在數小時內體溫就上升到最高點,稱為驟升,如肺炎球菌性肺炎。體溫逐漸升高,在數日內上升到最高點,稱為漸升,如傷寒。

(2)高熱持續期:其特點為產熱和散熱在較高水平趨于平衡,體溫維持在較高狀態。

(3)退熱期:其特點為散熱大于產熱,散熱增加而產熱趨于正常,體溫恢復至正常調節水平。體溫急劇下降稱為驟退,如大葉性肺炎;體溫逐漸下降稱為漸退,如傷寒。體溫下降時,由于大量出汗,體液喪失,年老體弱及患心血管病的病人,易出現虛脫或休克現象,表現為血壓下降、脈搏細速、四肢濕冷等,應密切觀察,加強護理。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9、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物理降溫:體溫超過39.0℃,可用冰袋冷敷頭部;體溫超過39.5℃時,可用乙醇拭浴、溫水拭浴或做大動脈冷敷。行藥物或物理降溫半小時后,應測量體溫,并做好記錄及交班。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3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1.稽留熱:體溫持續于39℃~40℃以上,達數日或數周,24小時波動范圍不超過1℃。見于肺炎球菌性肺炎、傷寒等。

2.弛張熱:體溫在39℃以上,但波動幅度大,24小時內體溫差達1℃以上,最低時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見于敗血癥等。

3.間歇熱:高熱與正常體溫交替出現,發熱時體溫驟升達39℃以上,持續數小時或更長,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經數小時、數天的間歇后,又再次發作。常見于瘧疾等。

4.不規則熱:體溫在24小時內變化不規則,持續時間不定。常見于流行性感冒、腫瘤性發熱等。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3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測血壓時:

病人休息20~30分鐘;

將袖帶平整無折地纏于上臂,袖帶下緣距肘窩2~3cm,松緊以能放入一指為宜;

戴好聽診器,在袖帶下緣將聽診器胸件緊貼肱動脈搏動最強點(勿塞在袖帶內);

松開氣門,使水銀柱緩慢下降,速度為4mmHg/s(0.533kPa/s)。

測血壓注意事項

1.測量前應檢查血壓計,符合要求方可使用。如水銀不足,可使測量血壓偏低。

2.需要密切觀察血壓的病人,應做到“四定”,即定時間、定部位、定體位、定血壓計,以確保所測血壓的準確性及可比性。

3.測血壓時,血壓計“0”點應與心臟、肱動脈在同一水平位上。坐位時肱動脈平第四肋軟骨,仰臥位時肱動脈平腋中線水平。

4.排除袖帶因素干擾 ①根據所測部位選擇合適的袖帶,袖帶過寬時測得的血壓值偏低,袖帶過窄時測得的血壓值偏高。②所纏袖帶應松緊合適,過緊使血管在袖帶未充氣前已受壓,測得的血壓值偏低;過松則使袖袋呈氣球狀,導致有效測量面積變窄,測得的血壓值偏高。

5.打氣不可過猛、過高,以免水銀溢出,影響測量結果及病人舒適度。水銀柱出現氣泡,應及時調節、檢修。

6.當發現血壓異常或聽不清時,應重測血壓。注意應先將袖帶內的氣體驅盡,使汞柱降至“0”點,稍待片刻,再進行測量。

7.為偏癱病人測血壓,應選擇健側。因患側血液循環障礙,不能真實地反映血壓的動態變化。

【該題針對“第八節-血壓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3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體溫過高病人的護理

密切觀察:測量體溫,對高熱病人應每隔4小時一次,待體溫恢復正常3天后,改為每日2次;同時注意觀察發熱的臨床過程、熱型、伴隨癥狀及治療效果等,如病人的面色、脈搏、呼吸、血壓及出汗等體征。小兒高熱易出現驚厥,應密切觀察,如有異常應及時報告醫生。

醫院常用外文縮寫及中文譯意

醫院常用外文縮寫及中文譯意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3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脈壓的變化:

脈壓增大:見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硬化等病人;

脈壓減小:見于心包積液、縮窄性心包炎、主動脈瓣狹窄等病人。

【該題針對“第八節-血壓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3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潮式呼吸(又稱陳-施呼吸)是一種周期性的呼吸節律異常,特點是開始呼吸淺慢,以后逐漸加深加快,達高潮后又逐漸變淺變慢,然后呼吸暫停5~30秒之后,又出現上述狀態的呼吸,如此周而復始。

【該題針對“第八節-呼吸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三、A3/A4

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脈搏短絀:也稱為“絀脈”。是指在同一單位時間內,脈率少于心率。表現為脈搏細速、極不規則,聽診心律完全不規則,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強弱不等。常見于心房纖維顫動的病人。發生機制:由于心肌收縮力強弱不等,有些心排出量少的搏動只產生心音,而不能引起周圍血管的搏動,造成脈率低于心率。心律失常越嚴重時,“絀脈”越多,當病情好轉時,“絀脈”消失。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脈搏短絀的測量:發現脈搏短絀的病人,應由兩位護士同時測量,一人聽心率,另一人測脈率,由聽心率者發出“起”、“停”口令,兩人同時開始,測1分鐘。記錄方法:心率/脈率。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據患者生命體征表現,出現了,高血壓、緩脈、脈搏短絀(心率大于脈率)、呼吸增快。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該患者血壓為20/12.6kPa(150/97 mmHg),血壓升高,因此測量時應做到“四定”,即定時間、定部位、定體位、定血壓計。

【該題針對“第八節-體溫的評估及護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分享到: 編輯:蘭蘭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執業護士資格查詢

執業護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執業護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執業護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