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咨詢工程師《政策與規劃》考點:宏觀經濟學基礎


第二節 宏觀經濟學基礎
宏觀經濟學旨在研究一個經濟體的總體運行表現,包括整個國家的產出、就業和價格;并以此區別于關注單個產品的價格、數量和市場的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重點關注整個經濟的短期波動(經濟周期)和長期變動趨勢(經濟增長),為政府制定經濟政策,減少短期波動的影響,保持經濟穩定及長期增長提供依據。
一、宏觀經濟運行的衡量
反映宏觀經濟運行的關鍵變量包括產出、就業和價格,分別通過不同指標加以衡量。
(一)產出的衡量
1.國內生產總值
國內生產總值(GDP),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超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住單位的增加值之和;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創造并分配給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的初次收入之和;從產品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價值減去貨物和服務進口價值。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一國產出最全面的指標。
(1)名義GDP和實際GDP。名義GDP是用實際市場價格衡量的GDP。實際GDP則按固定價格或不變價格(如2010年價格)來計算。實際GDP被廣泛用來監測一國的增長情況。
(2)三種GDP統計核算方法。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反映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構成。
1)從生產方面統計GDP(生產法):對經濟中所有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增加值進行加總。所謂增加值是企業產出價值減去企業購買的中間產品價值。對于整個經濟來說,所有企業的增加值之和必定等于所有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
國內生產總值(GDP)=第一產業(企業)增加值+第二產業(企業)增加值+第三產業(企業)增加值
2)從收入方面統計GDP(收入法):統計經濟中一定時期內所有生產要素的收入(工資、利息、地租、利潤)的總合,加上折舊和政府間接稅收入。
國內生產總值(GDP)=工資+租金+利息+利潤+折舊+間接稅
3)從支出方面統計GDP(支出法):把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所有個人和部門購買最終產品和勞務的支出進行匯總。
國內生產總值(GDP)=消費(c)+投資(I)+政府購買(G)+凈出口(X)
(3)潛在GDP。潛在GDP是指經濟處于充分就業時的產出。它由可獲得的投入(資本、勞動、土地等)及技術效率決定。它是在保持價格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一國經濟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
潛在GDP多呈現緩慢而穩定的增長,因為勞動和資本等投入以及技術水平的變化是緩慢的。相反,實際GDP會由于消費模式、經濟周期以及經濟政策等變化出現較大的變動。
2.國民生產總值
國民生產總值(GNP),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結果。一國常住單位從事生產活動所創造的增加值在初次分配中主要分配給該國的常住單位,但也有一部分以生產稅及進口稅(扣除生產和進口補貼)、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等形式分配給非常住單位;同時,國外生產所創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生產稅及進口稅(扣除生產和進口補貼)、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等形式分配給該國的常住單位。它等于國內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
國民生產總值(GNP)=GDP+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向國外的要素支付
3.其他衡量產出與收入的指標
(1)國民生產凈值(NNP)與國內生產凈值(NDP):GNP或GDP扣除折舊以后的余額。它們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內財富存量新增加的部分。
國內生產凈值(NDP)=國內生產總值-折舊
國民凈產值(NNP)=國民生產總值-折舊
(2)國民收入(NI):NNP或NDP扣除間接稅后的余額。它體現為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內生產要素收入,即工資、利息、租金和利潤的總和。
國民收入=國民生產凈值-企業間接稅
(3)個人收入(PI):一國以當年價格(或不變價格)計算的個人一年內所得到的收入總和。它是國民收入進一步必要的調整后形成的一個指標。最主要的扣減項有:公司未分配利潤、社會保障支付。最主要的增加項有:政府對個人的轉移支付,如失業救濟、退休金、醫療補助等。
個人收入=國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潤-社會保險稅-凈利息+紅利+政府向個人的轉移支付+個人利息收入
(4)個人可支配收入(DPI):個人收入扣除個人納稅部分所余下的收入。
個人可支配收入=個人收入-個人稅收支付
(二)就業與失業的衡量
宏觀經濟運行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一國經濟利用自己資源的情況。由于勞動是任何經濟的主要資源,從而充分就業是各國經濟決策首先關注的目標。就業情況的變動和實際產出變動趨向一致:當實際產出上升時,對勞工的需求上升,就業率上升,失業率下降;當實際產出下降時,對勞工的需求下降,就業率下降,失業率上升。
1.就業、失業的統計概念
(1)統計方法。美國勞工局采用“人口調查隨機抽樣法”來收集每個月的就業資料,每月走訪60000個家庭,以反映美國的就業狀況和變動態勢。調查將16歲及16歲以上的人口分為四組:
1)就業狀態。正在從事有報酬的工作,因病、因假或因罷工而缺勤者也算就業。
2)失業狀態。包括未被雇用而正在主動尋找工作或正在等待重返工作崗位的人。
3)非勞動力。包括已退休者、因身體不佳不能工作者,在家里操持家務者、沒有主動去找工作者。成年人口的34%屬于該類。
4)勞動力。處于就業狀態的和失業狀態的人口屬于勞動力。
(2)失業率的概念。失業率是失業人口占總勞動力人口的比率。也就是說,失業率所衡量的是想要工作的人中沒有工作的人的比例。
2.失業的類型
(1)按失業的原因分類。根據勞動市場上失業的原因,經濟學家將失業歸納為三類: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周期性失業。
1) 摩擦性失業:是指由于人們在各地區之間、各種工作職位之間不停變動,或者常在跨越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而產生的失業。例如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正在尋找工作,剛剛生育后的母親正在尋找工作,或者離開原崗位試圖尋找更好的工作等。這種失業,即使經濟處在充分就業水平時也會存在。
2)結構性失業:是指由于勞動力的供給與需求不匹配所導致的失業。如果對不同類型勞動的需求發生變動,而勞動的供給未能及時調整,就會發生結構性失業。常見的案例是某些部門或地區的興起和衰落所引起的職業間或地區間的結構失衡。
3)周期性失業:是指當總支出和產出下降時,對勞動整體需求下降所引起的失業。許多地區和職業的勞動市場同時呈現失業率上升,是周期性失業的標志。
區分失業類型有助于人們對勞動市場作出診斷。較高水平的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甚至可能發生在勞動力市場總體均衡時;而周期性失業發生在經濟衰退時期,是就業的總供給與總需求不平衡的結果。
(2)按就業意愿分類。按就業意愿分類,失業又被劃分為自愿失業和非自愿失業。
1)自愿失業:是指勞動者不愿意按照現行貨幣工資水平和工作條件就業而引起的失業。
2)非自愿失業:是指愿意接受現行工資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業。
3.充分就業和充分就業失業率
(1)充分就業并不意味著零失業率,因為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在動態經濟中是不可避免的。
(2)充分就業失業率是周期性失業率為零時的失業率,又被稱作自然失業率。充分就業失業率等于摩擦性失業率和結構性失業率之和,是穩定狀態的失業率,是經濟長期中趨近的失業率。充分就業失業率下的實際產出就是經濟的潛在產出。
(三)價格水平變動的衡量
價格變化與實際產出的波動有密切聯系,通貨膨脹率是經濟運行狀況的主要指示器。
1.通貨膨脹
(1)通貨膨脹的概念。通貨膨脹是指總物價或一般物價水平在一定時期內持續的普遍的上升過程,或者說貨幣價值在一定時期內持續的下降過程。當總物價水平下降(即通貨膨脹率為負)時,被稱作通貨緊縮。通貨膨脹率則是指總物價水平變化的程度。
(2)通貨膨脹的類型。按照價格上升的速度,通貨膨脹有三種類型:
1)溫和的通貨膨脹,年物價水平上升速率在10%以內,也稱爬行式的通貨膨脹。
2)嚴重的通貨膨脹,年物價水平上升速率在10%~100%。
3)惡性的通貨膨脹,年物價水平上升速率超過100%。
(3)通貨膨脹的成因。
1)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指總需求過度增長,遠遠超過總供給所引起的通貨膨脹,即太多的貨幣追逐有限的貨物。
2)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指在沒有超額需求的情況下,由于供給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持續和顯著的上漲。
3)需求拉動與成本推進相互作用型通貨膨脹,指由于總需求和總供給兩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上漲。
4)結構性通貨膨脹,是指經濟結構不平衡引起的一般物價水平的持續上漲。具體而言,可以分為兩種情況:由于個別關鍵性商品的供求比例失調而引起的通貨膨脹和由于經濟部門發展不平衡而引起的通貨膨脹。
2.衡量價格水平變動的指標
(1)消費物價指數。消費價格指數(CPI)度量的是普通消費者購買一組固定消費品(包括食品、住房、服裝及醫療服務等)的價格變動。該指數的權數是按照消費者預算支出中的比例確定的。
(2)GDP平減指數。GDP平減指數是名義GDP和實際GDP的比率,衡量經濟體所生產的所有物品和勞務的價格變動,可以解釋GDP的所有組成部分(消費、投資、政府購買、凈出口)的價格水平。該指數的權數隨不同產品的份額而改變。
(3)生產價格指數。生產價格指數(PPI)衡量的是生產或批發環節的價格指數。計算PPI的固定權數是每種商品的凈銷售額。由于這種指數涵蓋詳細,在商業領域廣為使用。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提升你的競爭力!獲取2026年注冊咨詢工程師學習材料2025-05-22
- 【福利來襲】環球網校2025年咨詢工程師課程免費兌換!2025-04-28
- 2025年咨詢工程師免兩門應該怎么備考2024-12-11
- 環球網校咨詢工程師雙11活動來襲,立減!2023-10-25
- 雙11預售開啟!強師齊聚,直播返現金福利等你拿2023-10-25
- 2022年咨詢工程師延考備考規劃來啦,速速查看!2022-04-02
- 2022咨詢工程師《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
- 2022咨詢工程師《現代咨詢方法與實務》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
- 2022咨詢工程師《宏觀經濟政策與發展規劃》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
- 2022咨詢工程師《工程項目組織與管理》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