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咨詢工程師《咨詢概論》考點:社會評價報告


減輕負面社會影響的措施方案及其可行性
在對利益相關者社會風險分析評價的基礎上,應針對比較重要的風險因素,通過工程規劃設計方案的調整和變更,或者采用相應的對策措施,有針對性地提出規避社會風險的措施方案。例如,對于非自愿移民的社會風險,主要通過移民安置計劃的編制和實施,規避失去土地可能造成的社會風險;通過編制收入恢復計劃,使受影響人群得以妥善安置、生產生活水平得以恢復和逐步提高,解決失業人群的再就業問題及喪失家園的恢復重建問題等。
措施方案應包括損失估算、補償標準制定、收入恢復計劃、補償措施、實施進度計劃、費用預算等相關內容,并結合社會經濟調查及利益相關者分析的結果,對措施方案的可行性進行分析論證。
參與、磋商及協調機制
社會評價報告應結合項目的具體特點,對利益相關者參與社會經濟調查、參與補償措施方案的制定和實施、參與項目的實施管理等活動提出措施建議,對相關的溝通協調、意見反饋、申訴及糾偏機制建立提出措施方案。
監測評價
社會評價重視對項目的實施效果及社會風險規避措施的監測評價。項目業主應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建立內部監測評價的框架機制。對于存在社會風險的可能性較大的項目,還應委托外部機構和老師建立相應的外部監測評價制度。在項目前期論證的社會評價報告中,應對監測評價方案提出明確要求。
重視不同行業項目社會評價的特點
不同行業及不同類型的項目,社會評價的內容及側重點明顯不同,社會評價報告的編寫必須反映項目的特點。
1、城市交通項目,在關注項目實施可能為物流和人員往來提供便捷服務,刺激經濟增長,擴大提供進入市場、獲取社會服務的渠道,促進就業,推動居住區的擴大、人口及居住環境改善的同時,還應關注項目建設引起的征地拆遷社會風險,由于物流格局的改變可能使某些原有經濟活動萎縮及其有關收入損失的問題,以及涉及交通安全和空氣及噪音污染等公共健康方面的不利影響,由于土地升值和租金上漲可能導致處于弱勢地位的貧困家庭處境更加困難所引起的社會風險問題。
2、城市環境項目,主要包括供水、集中供熱、污水處理、固體廢物收集與處理、城市環境衛生,文物保護及舊城改造等項目,在社會評價報告中應重點闡述以下內容:①分析通過解決因空氣、土地或水污染帶來的環境問題,對改善項目地區的環境衛生狀況、提高目標人群生活質量的影響:②分析城市環境項目的建設施工可能為居民創造的非農業就業機會,以及對土地被征用和搬遷的農村家庭及其它受項目影響的人群就業的影響,對城市企業因搬遷而帶來的就業壓力;⑧可能引起的環境政策的嚴格執行和社會服務政策或公共產品價格政策的調整,可能導致既得利益者受損;④由于房屋拆遷而導致居民區內原有商業網絡的破壞,使得那些以此為生的人群的生計出現的困難;⑤由于環境收費政策的調整使得一些處于最低生活保障線邊緣的人口陷入貧困,以及由于環保政策的調整對某些行業提出新的限制而使某些人員喪失收入來源等;⑥地方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拆遷機構,以及項目的計劃、決策、設計和實施等機構對項目的影響程度等。
3、能源項目,包括水電、火電、太陽能、風力發電以及輸變電線路建設等,在使項目所在地區受益的同時,也可能發生土地征用、人口遷移或引起當地市場能源價格變化等,從而引起相關的負面社會影響。在社會評價報告中,應著重闡述因能源開發所造成的潛在社會風險,制定避免、消除或減緩負面影響的措施,同時要為當地受項目影響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分享項目效益的機會,為受影響的人群創造知情參與的機會,并根據他們的愿望和要求擬定項目應達到的社會目標。通過與受影響人群進行雙向溝通協商(如通過社區對話、公眾聽證、個人專訪、專題小組討論、公民投票以及多方談判等形式進行溝通協商),以盡可能減少項目的不利影響,使盡可能多的人群受益。
4、農村發展項目,涉及農業生產、家畜飼養、林業種植、畜牧養殖和水產品開發等,應保證目標人群既廣大農民、特別是低收入和貧困農民受益,關注項目可能對農民造成的不利及負面影響,并制定減緩負面影響的方案。
5、水利項目,包括水利灌溉和水資源開發利用項目,其社會評價應重點關注下列問題:①由于征地占地所引起的負面影響,通過制定和實施“移民行動計劃”以減輕各種負面影響:②對于農村水利項目,應把農民用水者參與管理作為項目發展的社會目標,通過調查項目區農民用水產情況,了解他們參與灌溉管理的需求和能力,以及他們為改善灌溉系統而承擔建設成本的愿望,提出改善灌溉系統,完善參與式灌溉和排水管理等方面的對策建議;⑧闡述貧困和弱勢群體參與項目活動的機會,特別是那些居住在下游地區的群體,合理制定灌溉項目水渠走向和灌溉系統的布局情況,研究水的計量和收費方式,分析項目實施方案對相關群體的影響,研究提出減緩項目可能的不利影響和社會風險的對策建議。
6、自然資源保護項目,包括恢復坡地林木,修復草場,保護生物多樣性,阻止沙化以及建立自然保護區等項目。這些項目的實施往往會對當地人口特別是貧困人口造成不利影響,使其傳統食物或經濟來源受到限制,如在森林里采集、狩獵和伐木等,因而影響到他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另外,自然保護區的建立還可能引起移民搬遷問題。社會評價報告應通過調查項目建設與當地人們生產生活可能出現的矛盾沖突及其原因,闡述制定包括貧困人口在內的有針對性的措施,將自然資源保護與當地的經濟發展及擺脫貧困等目標進行有機結合,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附件、附圖及參考文獻
社會評價報告應結合項目的具體情況,在報告正文之后提供有關的附件、附圖及參考文獻等。附件可能包括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申請報告等項目前期論證報告及其審批、核準的文件,社會評價調查大綱、訪談記錄等。可以根據項目情況,提供有關地圖、反映當地社會經濟特征的圖表等資料。參考文獻應給出作者、文獻名稱、出版單位、版次、出版日期等相關信息。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提升你的競爭力!獲取2026年注冊咨詢工程師學習材料2025-05-22
- 【福利來襲】環球網校2025年咨詢工程師課程免費兌換!2025-04-28
- 2025年咨詢工程師免兩門應該怎么備考2024-12-11
- 環球網校咨詢工程師雙11活動來襲,立減!2023-10-25
- 雙11預售開啟!強師齊聚,直播返現金福利等你拿2023-10-25
- 2022年咨詢工程師延考備考規劃來啦,速速查看!2022-04-02
- 2022咨詢工程師《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
- 2022咨詢工程師《現代咨詢方法與實務》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
- 2022咨詢工程師《宏觀經濟政策與發展規劃》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
- 2022咨詢工程師《工程項目組織與管理》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