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規劃:新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導則淺析2
1.4.2 小區中心綠地主入口廣場過后,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中部狹長的中心綠地,是一個既生態又有變化的中心景區,形成全區的景觀高潮。結合休閑步行場所和中心綠地的開敞性,把人流有意識地引向小區最精彩的地方,形成小區的主要景觀軸,水景是營造社區休閑氛圍的重要手段,甚至可以使房地產的價值得以提開,中心綠地以水來聯系整個小區,自然式與規則式的構圖在水的流動中完美結合,各展風韻!其中的三個小空間更以植物栽植的熟密程度有機劃分:
(1)前區小廣場廣場采用與圓形的規劃造型,兩側植物緊密栽植將廣場緊密圍合,很有空間感。圓心區域為系列水景的起源,其中的水幕墻、吐水設施更讓人們在此停留小憩的過程中領略到水的多重質感。而廣場周圍數個同心圓弧造型的石凳和綠籬,不僅滿足了平視的個體設計,也考慮了由高空向下眺望的平面構圖,為了廣場增加了活力與視覺享受!
(2)活動游戲區這是一塊較大的集中活動場地,起到了聯系前區小廣場和后面大面積水景的紐帶作用。植物栽植由前面的密林式栽植逐漸過渡到稀疏式栽植。使人們在活動時可以充分沐浴到陽光,場地上配置了老人活動的健身器械、足底按摩以及兒童游戲的植物迷宮、涂鴉墻等小品。這些小品設施是環境景觀中的點綴,是景觀特色的細部表現,對廣大居民也有極大的吸引力,特別是現代居民很注意身體素質的提高。從兒童游戲設施到全民健康設施都將受到廣大居民的歡迎!!
(3)主水景區進入該區域,植物再次密集栽植,加上微地形的利用與蜿蜒的小路相結合,讓人有回歸自然的感覺。水面局部擴大,形成湖面造景,使環境更加優美、自然!在這里你可以傾聽到潺潺的溪流聲,嘩嘩的跌泉,可以看到水中大大小小的石頭,岸邊蔥蔥綠綠的植物,還有在巨石上的獨木橋。入坐水中景亭,茂密的植物,更使你如沐浴山澗春風!
1.4.3 尾聲區域該區域住宅片區、住宅院落分別布置大小不同的綠地,其中每個住宅區都設置了一塊兒較大的集中綠地,每塊綠地配以草坪花木、建筑小品、座椅、簡易活動場地,創造出能供居民最直接享受的良好的居住環境和優美宜人的景色!
1.5 規劃小節:將清新的空氣、陽光、水、植物、鳥兒、蝴蝶等大自然美好的事物帶入小區,使休閑活動,如欣賞景觀、聚會交流、兒童嬉戲等,走進居民每日生活,理想的環境設計使枯燥的日常變得豐富多彩!創作手法上,將人們在大自然游賞過程中的有趣體驗以抽象手法再現出來。利用精心設計的地面豎向變化以地形、矮墻、廊架、平臺、水體、住宅建筑、植物等元素,創造出豐富有趣、舒適宜人的生活空間!
2、正文
2.1 結合所做設計對新導論的看法和理解該導則的獨創性在于景觀設計的重新分類,它是依據居住區的居住功能特點和環境景觀的組成元素而劃分的。其中設計元素根據其不同特征分為功能類元素、園藝類元素和表象類元素,這三大類元素與綠化種植景觀、道路景觀、場所景觀、硬質景觀、水景景觀、庇護性景觀、模擬化景觀、高視點景觀、照明景觀等九類設計共同組成了居住區的景觀環境。這種分類盡管依然存在爭議,但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實用,仍不乏是一種有益的探索。而且,主編單位仍在收集資料,不斷豐富內容,希望在試行中檢驗導則的準確實用性,更好地為開發企業服務。
就導則的具體內容而言他們在注重景觀環境功能性的同時,也十分注重景觀的安全性與長久性。導則中具體規定了水池的高度、木棧道的物理處理方式、涉水池與泳池的深度、可能通過輪椅的道路的寬度,以及沙坑距離窗戶的遠近距離、適合不同年齡兒童的大小尺度等。這些規定是在以往景觀設計中不曾被重視的地方。
對原有土地條件的合理利用,改變“三通一平”破壞性的開發建設局面,保護原來的地形,地貌,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少動土方,這樣不僅減少了資金投入,而且盡量保護了原生態系統的平衡,顯得樸實無華,自然野趣。
2.2 設計需經濟實用我在昌福小區設計當中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盡量減少土方工程。適地適樹,建筑周圍的土壤由于建筑施工經常有建筑垃圾等阻礙植物生長的環境,我采用耐瘠薄、抗性強的樹種如黃葛樹、小葉榕等。為提高小區的生活質量,綠化要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在整個小區內以自然植物景觀且多以綠色植物為主,增加整個空間的綠量[11].在居住區內多種植高大的喬木,因為成片的高大的喬木不僅可以改善居住區的環境而且還為低層植物的生長創造了較好的生態條件,在高大的喬木下面還可以作為活動、娛樂的休閑場地[3].并實現綠化的多樣性,建立喬、灌、草多層次的復合結構的植物群落,增加開放性空間的綠化,在有限的空間內創造最好的綠化效果。為居民創造一個良好的自然環境,讓居民能真正感覺到大自然的親切美好。
2.3 因地制宜,巧于因借昌福居住小區綠化是以滿足居民生活、為生活在喧鬧都市的人們營造接近自然、生態良好的溫馨家園為宗旨,本著經濟適用的原則,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用最少的投入、最簡單的維護、達到設計與巴南區風土人情及文化氛圍相融合的境界[3]. 2.4合理的組織空間居住區綠化同居民的日常生活關系密切,更具有功能性和實用性。我在設計中主要采取分割與滲透的手法來組織空間。
2.4.1 空間的分割綠化空間的分割要滿足居民在綠地中話動時的感受和需求。當人處于靜止狀態時,空間中封閉部分給人以隱蔽、寧靜、安全的感受,便于休憩;開敞部分能增加人們交往的生活氣息,比如我在方案中設計的花架和景墻。當人在流動時,分割的空間可起到抑制視線的作用。在方案的第二個景觀接點布置的張拉膜就可以抑制視線。通過空間分割可創造人所需的空間尺度,豐富視覺景觀,形成遠、中、近多層次的空間深度,獲得園中園、景中景的效果。
2.4.2 空間的滲透空間的滲透與聯系同空間的分割是相輔相成的。單純分割而沒有滲透和聯系的空間令人感到局促和壓抑,通過向相鄰空間的擴展、延伸,可產生層次變化。在方案中我用門窗、花格墻和植物框景。在設置分割物時,還可利用門洞等手法使被分割的空間既保持它的獨立,讓人們有場所感,又與外界聯系緊密,相互滲透[7].小區中的組團式小游園,服務半徑小,供居民茶余飯后休息游樂,就像“袖珍花園” [9].
2.5 利用自然景觀,體現綠色在小區園林植物的配置方面:一方面我利用各種植物相互之間的配置,來考慮植物種類的選擇,樹叢的組合,色彩?季相以及意境;另一方面我用植物與其它園林要素如山石?水體?建筑?園路等的關系來配置。
2.6 昌福小區的人性化設計《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導則》中強調“以人為本”是園林設計的前提,強調綠地的可參與性和親和性。綠地是活動空間的補充和延伸,是休閑運動交流的重要場所,因此,園林綠化能創造的環境就應充滿生活氣息和人情味。
小區綠地最貼近居民生活,我在設計不僅考慮了植物配置與建筑構圖的均衡,以及對建筑的遮擋與襯托,更考慮居民生活對通風、光線、日照的要求,花木搭配簡潔明快,樹種選擇應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來設計,并區分不同的地域,因地制宜[4].使健康福氣真正走進社區每一家。另外以人為本并非一味迎合目前人們的趣味,更重要的是通過環境影響人、造就人、提高人的層次和品味。 在植物配置上強調冬透夏蔭,春綠秋黃,改變小區內常綠喬木一統天下的局面。冬天,溫暖的陽光透過枯榮的落葉,輸送進小區;夏天,濃密的樹蔭給居民帶來了清涼,使植物配置的群落具有保暖防暑降溫的作用。引進色葉植物和香源植物,隨著季節更替呈現不同的季相和揮發不同的氣體,滿足人們季移景換的審美情趣和不同嗅覺的刺激。滿足人們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需要。
2.7 昌福小區的文化性主題小區園林設計除了以生態理論為設計原則外,設計師應重點闡述園林的立意構思,即項目本身蘊含的精神文化:一方面吸收中國古典園林的精髓,另一方面吸收國外先進園林設計經驗和手法做到內外并蓄,塑造精神內涵,這是園林的靈魂。我在昌福小區的園林設計中,先確立了繁榮昌盛平安是福福星高照的主題。利用現代景觀元素來詮釋居民對福氣的一種乞求。另外還利用植物的精神屬性,來體現小區的意境美。例如,松的永恒、堅貞,梅的傲雪、氣節品質,竹的清高、雅潔,桂花的高雅、吉慶等。使之與生態、經濟、使用功能結合起來,創造出高品味、具有時代特點的精品社區文化。
2.8 結語隨著房地產業的迅猛發展,與之配套的園林環境也隨之同步發展,人們對園林環境越來越重視,但往往是一個項目先規劃建筑方案,然后才考慮去規劃園林景觀,園林作為建筑的補充和填充,這無疑給小區的景觀帶來了欠缺。所以,在項目規劃時,強調景觀規劃的早期介入可以保證小區開發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地貌、植被等資源,保證景觀元素的合理分布,保證小區園林綠化與建筑的和諧統一,使小區的園林綠化景觀功能和實用功能得到充分滿足。
3、總結
居住小區綠化規劃,是一個綜合性的課題。它能反映出不同時期的社會經濟、文化特點。社會的發展和形勢的需要向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用發展的眼光去研究探索這門學問。通過建設具有較高水平的現代居住小區綠色空間環境,以達到改善城市生態質量和人居環境的目的,在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條件下,開拓人與自然充分親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鬧市的居民獲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這是人們共同追求的理想,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富英俊。淺談園林植物配置。園林。2001(5):19-20.
[2]袁棟。淺談居住區綠化設計。城鄉建設。1999(8):25-26.
[3]吳林春,丁金華。對居住區環境建設中綠化設計的思考。建筑知識。2002(3):13-15.
[4]黃伙南。對居住區綠化建設中幾個問題的思考。建筑知識。2003(1):5-7.
[5]蔡麗明。對居住區環境建設中的幾個要素的探討。建筑知識。2001(2):19-20.
[6]張魯山。居住區環境設計。住宅科技。1998(10):5-7.
[7]楊賚麗。城市園林綠地規劃。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5.
[8]陳強,姜新成,張革。長春市文化廣場園林綠化淺析。中國園林。2000(5):54-56.
[9]李漢飛。環境為先巧在立意-淺談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中國園林。2002(2):11-12.
[10]徐振榮。紹興市羅門西村小區綠化。中國園林。2000(6):53-54.
[11]楊向杰。居住區綠化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住宅科技。1997(6):27-29.
最新資訊
- 2026年咨詢工程師(投資)職業資格考試大綱2025-09-29
- 提升你的競爭力!獲取2026年注冊咨詢工程師學習材料2025-05-22
- 【福利來襲】環球網校2025年咨詢工程師課程免費兌換!2025-04-28
- 2025年咨詢工程師免兩門應該怎么備考2024-12-11
- 環球網校咨詢工程師雙11活動來襲,立減!2023-10-25
- 雙11預售開啟!強師齊聚,直播返現金福利等你拿2023-10-25
- 2022年咨詢工程師延考備考規劃來啦,速速查看!2022-04-02
- 2022咨詢工程師《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
- 2022咨詢工程師《現代咨詢方法與實務》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
- 2022咨詢工程師《宏觀經濟政策與發展規劃》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