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證券組合管理(2)


三、證券組合管理的方法和步驟 $lesson$
(一)方法:被動管理和主動管理
(二)步驟
1.確定證券投資政策
2.進行證券投資分析
3.組建證券投資組合
4.投資組合修正
5.投資組合業績評估
四、現代證券組組合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1952年,美國經濟學哈里•馬克威茨發表了《證券組合選擇》的論文,作為現代證券組合管理理論的開端。馬克威茨對風險和收益進行了量化,建立的是均值方差模型。
1963年,夏普提出單因素模型,后被發展為多因素模型。
夏普、林特和莫森分別于1964.1965和1966年提出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
羅斯提出了套利定價理論APT。
第一節 例題分析:
單項選擇:
1. 避稅型證券組合通常投資于( )
A、普通股 B、優先股 C、市政債券 D、附息債券
2. 證券組合的被動管理方法與主動管理方法的出發點是不同的,被動管理方法的使用者認為( )
A、證券市場并非總是有效率的
B、證券市場是有效率的市場
C、證券市場是帕累托最優的市場
D、證券市場并非總是帕累托最優的市場
分析: 主動管理方法的出發點是市場不總是有效的
多項選擇:
1. 證券組合管理的特點主要表現在( )
A、投資收益最大化 B、投資風險最小化 C、投資的分散性 D、風險與收益的匹配性
2. 學者們為了克服馬柯威茨的均值方差模型在應用上面臨的最大障礙又提出了新的模型,包括( )
A、單因素模型 B、多因素模型 C、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D、套利定價理論
分析:之后,陸續提出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和套利定價理論
判斷:
證券組合管理的意義在于采取一切方法去追求投資收益的最大化。(非)
分析:風險一定條件下,投資收益的最大化。
更多資訊:
最新資訊
- 2022年證券從業金融基礎知識重點2022-06-27
- 2022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資料大全2022-06-22
- 2022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重點整理2022-06-21
- 2022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備考資料2022-06-01
- 2022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數字匯總2022-05-30
- 2022年證券從業考試資料大全2022-05-24
- 2022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重難點2022-05-18
- 2022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罰款整理2022-05-12
- 2022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筆記2022-05-04
- 2022年證券從業考試資料最新版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