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證券市場基礎》復習資料:債券(6)


(二)我國的國債 $lesson$
20 世紀50 年代,我國發行過兩種國債。一種是1950 年發行的人民勝利折實公債。另一種是1954―1958 年發行的國家經濟建設公債。
進入20 世紀80 年代以后,我國國債品種:
1.普通國債。
(1)記賬式國債。記賬式國債的發行分為:證券交易所市場發行、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以及同時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市場發行(又稱為跨市場發行)三種情況。個人投資者可以購買交易所市場發行和跨市場發行的記賬式國債,而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發行主要面向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等機構投資者。
記賬式國債的特點是:①可以記名、掛失,以無券形式發行可以防止證券的遺失、被竊與偽造,安全性好;②可上市轉讓,流通性好;③期限有長有短,但更適合短期國債的發行;④通過交易所電腦網絡發行,可以降低證券的發行成本;⑤上市后價格隨行就市,具有一定的風險。
(2)憑證式國債是指由財政部發行的,有固定面值及票面利率,通過紙質媒介記錄債權債務關系的國債。
(3)儲蓄國債(電子式)是指財政部面向境內中國公民儲蓄類資金發行的,以電子方式記錄債權的不可流通的人民幣債券。儲蓄國債試點期間,財政部將先行推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和固定利率變動期限兩個品種。
儲蓄國債(電子式)是2006 年推出的國債新品種,具有以下幾個特點:①針對個人投資者,不向機構投資者發行;②采用實名制,不可流通轉讓;③采用電子方式記錄債權;④收益安全穩定,由財政部負責還本付息,免繳利息稅;⑤鼓勵持有到期;⑥手續簡化;⑦付息方式較為多樣。
憑證式國債和儲蓄國債(電子式)都在商業銀行柜臺發行,不能上市流通,但都是信用級別最高的債券,以國家信用作保證,而且免繳利息稅。不同之處在于:
第一,申請購買手續不同。投資者購買憑證式國債,可持現金直接購買;購買儲蓄國債(電子式),須開立個人國債托管賬戶并指定對應的資金賬戶后購買。
第二,債權記錄方式不同。憑證式國債債權采取填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憑證式國債收款憑證”
的形式記錄,由各承銷銀行和投資者進行管理;儲蓄國債(電子式)以電子記賬方式記錄債權。
第三,付息方式不同。憑證式國債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儲蓄國債(電子式)付息方式比較多樣。
以下往后沒有聲音:(9.1課件從次開始錄制)
第四,到期兌付方式不同。憑證式國債到期后,須由投資者前往承銷機構網點辦理兌付事宜,逾期不加計利息;儲蓄國債(電子式)到期后,承辦銀行自動將投資者應收本金和利息轉入其資金賬戶,轉入資金賬戶的本息資金作為居民存款,按活期存款利率計付利息。
第五,發行對象不同。憑證式國債的發行對象主要是個人,部分機構也可認購;儲蓄國債(電
子式)的發行對象僅限于個人,機構不允許購買或者持有。
更多資訊:
最新資訊
- 2022年證券從業金融基礎知識重點2022-06-27
- 2022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資料大全2022-06-22
- 2022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重點整理2022-06-21
- 2022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備考資料2022-06-01
- 2022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數字匯總2022-05-30
- 2022年證券從業考試資料大全2022-05-24
- 2022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重難點2022-05-18
- 2022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罰款整理2022-05-12
- 2022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筆記2022-05-04
- 2022年證券從業考試資料最新版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