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初級藥師考試輔導:麝艾溫針灸


【概述】
麝艾溫針灸法也是近年來我國針灸工作者對傳統溫針灸法的發展,是撳釘式皮內針與艾炷灸相結合的一種溫針灸法。它既有溫針灸的作用,又具有溫和灸的效果,對某些病證有較為獨到的作用。僅管目前有關本法的臨床報道不多,但是,我們認為只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選好適應證,還是一種較為安全有效,值得推廣應用的灸法。
【操作方法】
灸具制備
準備長1.5~2寸的環狀針柄毫針數支。(如無,可自行制作,用1.5~2寸普通毫針,將其針柄用鑷了曲成直徑1cm左右的環狀)。小鑷子一把。按人造麝香0.3g、艾絨30g的比例配成麝艾,研細攪拌均勻裝入瓶內密封。
具體操作
本法選穴,一般以病變局部穴位或阿是穴為主。根據病證情況選好相應的穴位,作常規消毒,將環形針刺入適當深度,獲得滿意針感后,將備用的麝艾搓捻成棗核大小,放入針環內點燃,任其緩慢燃燒,當患者感熱度過高時,即用鑷子鉗著針柄,使熱度下降,連續溫灸艾球5~7個,灸后起針。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7~10次為一療程。
【主治病證】
骨質增生病、風濕性關節炎、慢性扭挫傷等病證。
【注意事項】
1.應用本法時,一定要囑咐患者保持固定的體位,不可隨意變動,以防艾火脫落灼傷。
2.施灸時,應注意艾團與體表的距離不可太近,以患者感到局部溫暖舒適為度。艾團要捏緊、放牢,避免在燃燒過程中掉下。
【臨床應用】
骨質增生病
取穴:
主穴:阿是穴(壓痛點)。
配穴:一般以病變局部穴位為主。頸部:大椎、陶道;胸部:脊中、筋縮、中樞;腰部:命門、腎俞;膝部:內外膝眼;踝部:解溪、申脈。
治法:主穴必取,依據部位加用配穴。選好相應的穴位后,作常規消毒,將長1.5寸的環狀針刺入適當深度,獲得滿意針感后,將備用的麝艾搓捻成棗核大小,放入針環內點燃,任其緩慢燃燒,當患者感熱度過高時,即用鑷子鉗著針柄,使熱度下降,連續溫灸艾球7個,灸后起針。隔日治療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日。
最新資訊
- 2022年藥學職稱考試高頻考點:鉀代謝障礙2022-02-10
- 2022年藥學職稱考點精講:干擾素藥理作用2022-01-28
- 2022年藥學職稱重要知識點:磺胺類藥物的不良反應2022-01-25
- 2022年藥學職稱考試考點分享:缺血-再灌注損傷2022-01-11
- 2022年藥學職稱備考知識點:四環素類不良反應2022-01-10
- 2021年藥士\藥師\主管藥師備考難?快來領取復習寶典!2020-10-27
- 2020年衛生資格初級藥士/藥師/主管藥師各科目考試大綱匯總2019-12-06
- 2019年主管藥師考試大綱匯總2019-01-21
- 2019年主管藥師考試大綱之專業實踐能力2019-01-21
- 2019年主管藥師考試大綱之相關專業知識2019-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