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 > 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模擬試題 > 2013年安全工程師《管理知識》最后沖刺試題(二)

2013年安全工程師《管理知識》最后沖刺試題(二)

更新時間:2013-09-04 14:18:18 來源:|0 瀏覽0收藏0

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2013年安全工程師《管理知識》

  一、單項選擇題(共70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在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發布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實施細則》中,明確了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目錄及其(  )。

  A.作業環境

  B.安全標志標識

  C.相應人員的持證上崗情況

  D.安全生產條件

  2.“安全第一”,就是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在處理保證安全與生產經營活動的關系上,要始終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優先考慮從業人員和其他人員的人身安全,實行(  )的原則。

  A.“預防為主”

  B.“以人為本”

  C.“四不放過”

  D.“安全優先”

  3.下列屬于運用預防原理原則的是(  )。

  A.3E原則

  B.安全第一原則

  C.能級原則

  D.監督原則

  4.負責煤礦安全監察和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的部門為(  )。

  A.國家質檢總局

  B.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C.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

  D.國務院

  5.無論事故損失的大小,都必須做好預防工作,體現了運用預防原理的(  )原則。

  A.因果關系

  B.3E

  C.偶然損失

  D.本質安全化

  6.當人體與某種形式的能量接觸時,能否產生傷害及傷害的嚴重程度如何,主要取決于(  )。

  A.有害因素的本身的性質

  B.危害程度

  C.勞動者個體易感性

  D.作用于人體的能量的大小

  7.我國目前實行的是國家監察、地方監管、企業負責的安全工作體制。在國家與行政管理部門之間,實行的是(  )。

  A.政府監管與企業管理

  B.地方監管和企業管理

  C.斟家監管與地方監管

  D.綜合監管和行業監管

  8.安全文化建設的操作步驟中,(  )是傳播安全文化,促進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

  A.建立機構

  B.制訂規劃

  C.培訓骨干

  D.宣傳教育

  9.有些水上監管機構,行政上歸地方政府領導,業務上歸海事局指導,實行(  )的監管方式。

  A.垂直監管

  B.省以下垂直管理

  C.斟家監察與地方監管相結合

  D.垂直與分級相結合

  10.已經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生產經營單位,在其被掛牌督辦的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結束前,(  )應當對其加強監督檢查。

  A.安全生產管理部門

  B.安全生產技術部門

  C.安全監管監察部門

  D.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11.造成3-9人死亡的生產安全事故屬于(  )。

  A.一般事故

  B.重大事故

  C.較大事故

  D.特別重大事故

  12.為了不影響特大型、大型國有煤礦企業的生產經營資金周轉,當企業風險抵押金累計達到(  )萬元時不再存儲。

  A.300

  B.400

  C.500

  D.600

  13.《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規定,企業未按規定繳存和使用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的,有關部門可以責令限期改正,對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個人經營的投資人處(  )罰款。

  A.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B.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

  C.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

  D.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

  14.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標志管理的監督檢查中,生產經營單位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配發無安全標志的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的,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可以并處(  )的罰款。

  A.5萬元以下

  B.3萬元以下

  C.4萬元以下

  D.2萬元以下

  15.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盾牌中間采用字母“1A”表示(  )。

  A.防護

  B.標識編號

  C.勞動安全

  D.使用等級

  16.常用的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措施中,(  )是一種不得已的措施,卻是保護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

  A.隔離

  B.設置薄弱環節

  C.個體防護

  D.避難與救援

  17.編制安全技術措施計劃時,對影響最大、危險性最大的項目應優先考慮,逐步有計劃地解決,體現了(  )。

  A.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則

  B.自力更生與勤儉節約的原則

  C.領導和群眾相結合的原則

  D.輕重緩急與統籌安排的原則

  18.根據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項目范圍,(  )指保證工業衛生方面所必需的房屋及一切衛生性保障措施。

  A.安全技術措施

  B.衛生技術措施

  C.輔助措施

  D.安全宣傳教育措施

  19.對已經受理的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申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  )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并書面告知申請人。

  A.5

  B.7

  C.15

  D.20

  20.頒發管理有關安全生產事項的許可程序中,申請事項不屬于本機關職權范圍的,應當即時作出(  )的決定。

  A.受理

  B.不予受理

  C.駁回

  D.撤銷

 

  21.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應急救援,以及調查處理,查明事故原因,嚴肅處理有關責任人員,提出防范措施,屬于(  )的監督管理。

  A.事前

  B.事中

  C.事后

  D.預防

  22.生產經營單位除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以外的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由(  )組織實施。

  A.生產經營單位

  B.縣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C.市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D.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

  23.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生產經營單位新上崗的從業人員安全培訓時間不得少于(  )學時。

  A.24

  B.32

  C.48

  D.72

  24.根據安全評價程序,在(  )的基礎上,劃分評價單元。

  A.前期準備

  B.辨識和分析危險、有害因素

  C.定性、定量評價

  D.安全對策措施建議

  25.下列選項中,(  )不可以由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發生概率計算整個評價系統的事故發生概率。

  A.馬爾可夫模型分析

  B.統計圖表分析法

  C.模糊矩陣法

  D.氣體絕熱擴散模型

  26.適用于識別系統的危險、有害因素和分析事故的方法是(  )。

  A.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評價法

  B.危險性分級安全評價法

  C.事故后果安全評價法

  D.歸納推理評價法

  27.可以運用在工程項目的各個階段,可以在詳細的設計方案完成之前運用,也可以在現有裝置危險分析計劃制定之前運用的安全評價方法是(  )。

  A.危險指數方法

  B.預先危險分析方法

  C.安全檢查表方法

  D.故障假設分析方法

  28.可用于在役裝置,作為確定工藝操作危險性的依據是(  )。

  A.安全檢查表方法

  B.危險指數方法

  C.頂先危險分析方法

  D.故障假設分析方法

  29.按照(  ),安全評價方法可分為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評價方法、危險性分級安全評價方法和事故后果安全評價方法。

  A.安全評價的邏輯推理過程

  B.安全評價給出的定量結果的類別不同

  C.安全評價要達到的目的

  D.安全評價結果的量化程度

  30.發生事故的根源是(  )。

  A.設施或系統中儲存或使用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質

  B.危險品的固有性質

  C.設施中實際存在的危險品數量

  D.失控的偶然事件

  31.權重分與狀態分的(  )即為該類物質危險感度的評價值,亦即危險物質事故易發性的評分值。

  A.總和

  B.商值

  C.總差

  D.乘積

  32.預警系統的預警評價指標體系系統主要完成(  )的確定。

  A.指標的選取、預警準則和閾值

  B.具體警情

  C.有關信息

  D.運行數據

  33.建立預警評價指標體系的目的是(  )。

  A.生產出合格的產品(工程)

  B.使信息定量化、條理化和可操作化

  C.確定企業的質量目標,制訂企業規劃和建立健全企業的質量保證體系

  D.對質量管理預警就是針對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質量水平提高過程中的不當、錯誤、失誤現象進行預警

  34.如果一種危險物具有多種事故形態,且它們的事故后果相差大,則按后果最嚴重的事故形態考慮體現了事故嚴重度評價的(  )原則。

  A.概率求和

  B.全面性

  C.最大危險

  D.預見性

  35.I級預警用紅色表示(  )。

  A.處于事故的上升階段

  B.安全狀況特別嚴重

  C.受到事故的嚴重威脅

  D.生產活動處于正常生產狀態

  36.監測活動的主要對象是(  )。

  A.應用科學的監測指標體系實現監測過程的程序化、標準化和數據化

  B.對生產中的薄弱環節和重要環節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監測

  C.生產過程中可能導致事故的安全管理薄弱環節和重要環節

  D.對大量的監測信息進行處理(整理、分類、存儲、傳輸),建立信息檔案,進行歷史的和技術的比較

  37.應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務是(  )。

  A.立即組織營救受害人員,組織撤離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護危害區域內的其他人員

  B.迅速控制事態,并對事故造成的危害進行檢測、監測,測定事故的危害區域、危害性質及危害程度

  C.查清事故原因,評估危害程度

  D.及時控制住造成事故的危險源

  38.預警系統信號中,(  )表示處于事故的上升階段,用黃色表示。

  A.I級預警

  B.Ⅱ級預警

  C.Ⅲ級預警

  D.Ⅳ級預警

  39.2006年,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在(  )的基礎上,分別制訂并經國務院審查同意印發了《礦山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危險化學品事故災難應急預案》、《陸上石油天然氣儲運事放災難應急預案》、《陸上石油天然氣開采事故災難應急預案》、《海洋石油天然氣作業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并審查同意印發了《冶金事故災難應急預案》。

  A.《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B.《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

  C.《國家處置鐵路行車事故應急預案》

  D.《國家處置民用航空器飛行事故應急預案》

  40.應急管理工作中一個極其關鍵的過程是(  )。

  A.應急預防

  B.恢復工作

  C.應急準備

  D.應急響應

 

  41.預控對策活動中的組織準備環節,是聯結兩個系統活動的組織手段,兩大系統內各自活動的程序、方式與手段,以及兩個系統聯結的方式與手段,都由組織準備環節所設定的(  )確定。

  A.保障系統

  B.組織體系

  C.法制基礎

  D.組織運行方式

  42.為了保證迅速對事故作出有效的初始響應,并及時控制住事態,應急救援工作應堅持(  )的原則,強調地方的應急準備工作。

  A.分級監管

  B.公眾動員

  C.統一指揮

  D.屬地化為主

  43.下列預案中,(  )可以作為應急救援工作的基礎和“底線”。

  A.專項預案

  B.綜合預案

  C.現場處置預案

  D.應急預案

  44.2006年9月20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頒布了《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 9002--2006),其作用是(  )。

  A.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安全監管體系

  B.明確了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分級分類和預案框架體系

  C.指導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規范性文件

  D.明確了應急預案應包含的內容和編制要求,為應急預案的規范化建設提供了依據

  45.發生于高原低氧環境下的一種疾病是(  )。

  A.減壓病

  B.高原病

  C.中暑

  D.放射病

  46.急性減壓病主要發生在潛水作業后,主要表現為(  )。

  A.熱痙攣

  B.皮膚奇癢

  C.熱衰竭

  D.高原腦水腫

  47.生產性噪聲引起的職業病是(  )。

  A.聽力減退

  B.神經痛

  C.噪聲聾

  D.白內障

  48.不屬于低氣壓環境的是(  )。

  A.高山

  B.高地

  C.高原

  D.高空

  49.重癥中暑出現的癥狀不包括(  )。

  A.皮膚干燥無汗

  B.體溫在40℃以上

  C.昏倒或痙攣

  D.骨骼酸痛

  50.勞動者接觸煤塵濃度超過國家衛生標準的,在崗期間健康檢查周期為(  )。

  A.每1年1次

  B.每2年1次

  C.每3年1次

  D.每4年1次

 

  51.建立安全生產預警機制的原則中,(  )主要體現在監測、識別、判斷、評價和對策等方面。

  A.及時性原則

  B.全面性原則

  C.高效性原則

  D.引導性原則

  52.面對應急救援事故(  )有助于提高快速反應能力。

  A.加強協調組織能力

  B.進行客觀的事故調查

  C.建立統一的指揮中心

  D.合理開展由應急各方參加的應急演習

  53.根據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的基本構成,(  )是應急體系的法制基礎和保障。

  A.運行機制

  B.組織體系

  C.法律法規體系

  D.支持保障系統

  54.應急程序中的(  )在應急救援中起著非常重要的決策支持作用。

  A.通信

  B.事態監測與評估

  C.警戒與治安

  D.人群疏散與安置

  55.為了普及宦傳應急知識而組織的觀摩性演練是(  )。

  A.示范性演練

  B.單項演練

  C.檢驗性演練

  D.研究型演練

  56.事故調查組的組成應當遵循(  )的原則。

  A.政府統一領導、分級負責

  B.精簡、效能

  C.及時、快捷

  D.精準、功效

  57.應急演練活動的實施階段的主要任務是(  )。

  A.明確演練需求,提出演練的基本構想和初步安排

  B.按照演練總體方案完成各項演練活動,為演練評估總結收集信息

  C.完成演練策劃,編制演練總體方案及其附件

  D.評估總結演練參與單位在應急準備方面的問題和不足

  58.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傷害(或破壞)范圍評價法的是(  )。

  A.氣體絕熱擴散模型

  B.馬爾可夫模型

  C.液體泄露模型

  D.蒸氣云爆炸超壓破壞模型

  59.防范和整改措施是在事故調查分析的基礎上針對事故發生單位在安全生產方面的薄弱環節、漏洞、隱患等提出的,其具有(  )。

  A.引導性

  B.針對性

  C.預見性

  D.靈敏性

  60.統計學中隨機誤差的特點是(  )。

  A.具有累加性

  B.可通過測量得到

  C.隨測量次數的增加而減小

  D.每一個觀察單位沒有確切值

 

  61.常用的抽樣方法中,分層抽樣的優點是(  )。

  A.便于組織、節省經費

  B.易于理解、簡便易行

  C.樣本代表性好,抽樣誤差減少

  D.操作簡單,均數、率及相應的標準誤計算簡單

  62.存通常情況下,發病率的分母泛指(  )。

  A.該時點受檢人口數

  B.同期內新發生例數

  C.觀察期內某病患者數

  D.一般平均人口數

  63.事故常用的統計圖中的(  )能夠直觀地反映不同分類項目所造成的傷亡事故指標大小比較。

  A.趨勢圖

  B.直方圖

  C.餅圖

  D.柱狀圖

  64.各種抽樣方法的抽樣誤差一般是(  )。

  A.單純隨機抽樣≥整群抽樣≥系統抽樣≥分層抽樣

  B.整群抽樣≥系統抽樣≥單純隨機抽樣≥分層抽樣

  C.整群抽樣≥單純隨機抽樣≥系統抽樣≥分層抽樣

  D.分層抽樣≥單純隨機抽樣≥系統抽樣≥整群抽樣

  65.通過隨機抽樣方法從總體中隨機抽取一定數量具代表性的觀察單位組成的樣本進行調查,然后根據樣本信息來推斷總體特征的調查方法是(  )。

  A.普查

  B.典型調查

  C.抽樣調查

  D.直接觀察法

  66.計數資料可采用的分析方法有相對數計算、二項分布和(  )。

  A. 檢驗

  B. 檢驗

  C. 檢驗

  D. 檢驗

  67.用途很廣的一種假設檢驗方法是(  )。

  A.相對數計算

  B.二項分布

  C. 檢驗

  D.卡方檢驗

  68.不瘸于事故統計的基本任務的是(  )。

  A.通過合理地收集與事故有關的資料、數據,找出事故發生的規律和事故發生的原因

  B.對每起事故進行統計調查,弄清事故發生的情況和原因

  C.對一定時間內、一定范圍內事故發生的情況進行測定

  D.根據大量統計資料,借助數理統計手段,對一定時間內、一定范圍內事故發生的情況、趨勢以及事故參數的分布進行分析、歸納和推斷

  69.同一組對象,觀察每一個個體對兩種分類方法的表現,結果構成雙向交叉排列的統計表是(  )。

  A.四格表

  B.列聯表

  C.復合表

  D.簡單表

  70.從一個較大的資料總體中抽取的樣本來推斷結論的方法稱為(  )。

  A.描述統計法

  B.統計圖表法

  C.推理統計法

  D.綜合分析法

 

  二、多項選擇題(共15題,每題2分。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錯選,本題不得分;少選,所選的每個選項得0.5分)

  71.“以人為本、安全發展”重點包含的含義指(  )。

  A.“以人為本”必須要以人的生命為本

  B.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解決安全生產問題

  C.經濟社會發展必須以安全為基礎、前提和保障

  D.要發展生產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發揮勞動者的作用

  E.生產的發展取決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發展,而生產力的發展是決定性的因素

  72.安全生產管理包括(  )等方面。

  A.行政管理

  B.風險管理

  C.監督檢查

  D.工藝技術管理

  E.法制管理

  73.常用的危險指數評價法包括(  )。

  A.設備(設施或工藝)故障率評價法

  B.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險源評價法

  C.道化學公司火災、爆炸危險指數評價法

  D.蒙德火災爆炸毒性指數評價法

  E.人員失誤率評價法

  74.安全生產的外部環境預警系統,包括(  )。

  A.技術工藝、裝備等物的因素變化預警

  B.自然環境變化的預警

  C.政策法規變化的預警

  D.設備管理預警

  E.質量管理預警

  75.事故后果安全評價方法可以直接給出定量的事故后果,給出的事故后果包括(  )等。

  A.系統事故發生的概率

  B.事故的傷害(或破壞)范圍

  C.事故的損失或定量的系統危險性

  D.系統事故發生的速率

  E.事故的發生范圍

  76.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應遵循(  )建設原則。

  A.一專多能,平戰結合

  B.統籌規劃,合理布局

  C.統一領導,分級管理

  D.著眼實戰、講求實效

  E.條塊結合,屬地為主

  77.故障假設分析方法比較簡單,其主要內容包括(  )。

  A.提出的問題

  B.分析的準備

  C.回答可能的后果

  D.元素故障的類型分析

  E.消除危險性的安全措施

  78.一般說來,單元的危險性級別愈高,要求的受控級別也應愈高。作為單元危險性控制程度的分級依據標準為(  )。

  A.A級 ≤0.001

  B.B級0.001< ≤0.01

  C.C級0.01< ≤0.1

  D.D級 >0.1

  E.E級 >0.2

  79.按照安全系統工程和人機工程原理建立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體系,一般把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分為(  )。

  A.技術標準

  B.人員管理

  C.工作標準

  D.環境管理

  E.管理標準

  80.預測系統的功能是進行必要的未來預測,主要包括(  )。

  A.對現有信息的趨勢預測

  B.對相關因素的相互影響進行預測

  C.對征兆信息的可能結果進行預測

  D.對偶發事件的發生地點進行預測

  E.對偶發事件的發生概率進行預測

 

  81.現場指揮系統的組織結構包括(  )。

  A.行動部

  B.策劃部

  C.事故指揮官

  D.資金/行政部

  E.保障部

  82.應急演練按其目的與作用,可以分為(  )。

  A.綜合性演練

  B.單一性演練

  C.檢驗性演練

  D.研究性演練

  E.示范性演練

  83.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建設的原則,包括(  )。

  A.系統性原則

  B.規范化和標準化原則

  C.主要負責人負責的原則

  D.監督原則

  E.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

  84.傷亡事故的間接經濟損失的統計范圍,包括(  )。

  A.現場搶救費用

  B.停產、減產損失價值

  C.資源損失價值

  D.工作損失價值

  E.處理環境污染的費用

  85.在抽樣方法中,關于單純隨機抽樣的表述正確的有(  )。

  A.操作簡單,均數、率及相應的標準誤計算簡單

  B.總體較大時,難以一一編號

  C.是將調查總體全部觀察單位編號,再用抽簽法或隨機數字表隨機抽取部分觀察單位組成樣本

  D.易于理解、簡便易行

  E.總體有周期或增減趨勢時,易產生偏性

  查看更多:安全工程師課程  安全師課程輔導報名  在職碩士課程

  編輯推薦:

  2013年安全工程師vip套餐搶先報名,不過免費重學

  2013年安全工程師精品vip套餐 終身免費重學

  2013年安全工程師考試報名時間匯總

  安全工程師考試備考經驗心得

  2013年安全工程師考試報考指南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查詢

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