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答疑:易燃液體的危險特性主要表現?


問題:
易燃液體的危險特性主要表現?
答疑:
1.易燃性 易燃液體的燃燒是通過其揮發的蒸汽與空氣形成可燃混合物,達到一定的濃度后遇火源而實現的,實質上是液體蒸汽與氧化合的化學反應。由于易燃液體的沸點都很低,易燃液體很容易揮發出易燃蒸汽,其著火所需的能量極小,因此,易燃液體都具有高 度的易燃性。
2.蒸汽的爆炸性 由于易燃液體具有揮發性,揮發的蒸汽易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所以易燃液體存在著爆炸的危險性。揮發性越強,爆炸的危險就越大。不同液體的蒸發速度因溫度、沸點、比重、壓力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利用沸點指導開展消防監督檢查:(1)利用沸點檢查易燃液體的儲存、運輸的形式是否合理。沸點低于全年平均氣溫的液體,應儲存在冰窖里,并用專門隔熱容器運輸;沸點低于或接近夏季氣溫的液體,應儲存于有降溫設備的庫房或儲罐,并在4至9月份限以冷藏運輸。(2)利用沸點檢查易燃液體的儲存溫度是否合理。沸點在50℃以下的易燃液體,庫溫一般保持在26℃以下;沸點在51℃以上的易燃液體,庫溫應保持在30℃以下;其它易燃液體,庫溫一般保持在32℃以下,最高不宜超過35℃。(3)利用沸點檢查桶裝易燃液體的儲存場所是否合理。沸點在38℃以下的桶裝易燃液體應存放在建筑物內,并有冷卻降溫設施;沸點在38℃以上的桶裝易燃液體,不宜露天存放,如在露天或敞開式建筑物內存放時,應有冷卻噴淋設施。
利用比重指導開展消防監督檢查:(1)利用比重檢查配置的滅火器充裝的滅火劑是否合理。比水輕的易燃液體一般不能用直流水撲救,最好選擇用惰性不燃氣體、泡沫滅火劑。(2)利用易燃液體蒸汽的比重檢查儲存場所防火措施是否到位。易燃液體的蒸汽,一般都比空氣重,能在地面上漂浮不散,遇著火源易發生火災,所以按蒸汽的比重大小可以檢查通風口布置的合理性,同時還可以配合檢查易燃液體儲存、生產場所地面是否采用了不發火地面。(3)利用易燃液體的比重還可以檢查易燃液體的儲存方式是否合理。如二硫化碳比水重且不溶于水,所以存在水下面。
3.熱膨脹性 易燃液體和其它液體一樣,也有受熱膨脹性。儲存于密閉容器中的易燃液體受熱后,體積膨脹,蒸汽壓力增加,若超過容器的壓力限度,就會造成容器膨脹,以致爆破。因此,利用易燃流體的熱膨脹性,可以對易燃液體的容器進行檢查,檢查容器是否留有不少于5%的空隙,夏天是否儲存在陰涼處或是否采取了降溫措施加以保護。
4.流動性 流動性是液體的共性。流動性的存在增加了易燃液體的火災危險性。利用易燃液體的流動性可以指導槍查防止易燃液體泄漏、流散的防范措施是否到位,如是否備有事故槽(罐),是否構筑了符合要求的防火堤,是否設有水封井等。
5.靜電性 多數易燃液體都是電介質,在灌注、輸送、流動過程中能夠產生靜電,靜電積聚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放電,引起著火或爆炸。易燃液體的靜電特性取決于液體的介電常數和電阻率,與輸送管道的材質和流速有關。利用易燃液體的靜電特性,在實際的消防監督檢查中,可以確定易燃液體的火災危險性,可以檢查是否采取了消除靜電危險的防范措施,如是否采用材質好且光滑的運輸管道,設備、管道是否可靠接地,對流速是否加以了限制等。
6.毒害性 易燃液體大多本身(或蒸汽)具有毒害性。不飽和,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和易蒸發的石油產品比飽和的碳氫化合物、不易揮發的石油產品的毒性大、根據易燃液體的毒害性。可以將防毒、防腐作為消防監督檢查的一項內容,檢查易燃液體的運輸、儲存、使用過程中,是否采取了防止人員灼傷、中毒的安全措施。
以上內容是2019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答疑:易燃液體的危險特性主要表現?,供大家參考學習!為幫助考生及時獲取2019年中級安全工程師考試報名時間,可以點擊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
查看更多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答疑精選可點擊文章下方"點擊免費下載安全工程師試題/考點精華",更多免費內容盡在其中...
最新資訊
- 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各科考試題型、分值是多少?有沒有合格分數線要求?2025-09-23
- 2025年中級安全工程師每天的考試科目及時間安排是怎樣的?2025-09-23
- 中級安全工程師準考證打印入口官網是哪個?準考證打印流程是什么?2025-09-22
- 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的四個科目具體是什么?每個科目主要考查哪些內容?2025-09-22
- 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各科多少分算合格?通常以60分為合格線2025-09-19
- 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具體包含哪幾科?各科屬于公共科目還是專業科目?2025-09-19
- 2025年中級安全工程師考試的具體科目時間安排是怎樣的?2025-09-18
- 2025年中級安全工程師準考證具體什么時候能打印?各地打印時間不一致2025-09-18
- 注安一次過的機會大嗎?歷年真題難度分析給你答案2025-07-15
- 注冊安全工程師過關率專業差異大,哪個專業更容易通過202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