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全工程師:電氣安全數字速記總結


1、感知電流是指引起感覺的最小電流。就平均值(概率50%)而言,男性約為1.1mA,女性約為0.7mA。
精簡:感知電流,男1.1mA,女0.7mA。
2、室顫電流。指引起心室發生心室纖維性顫動的最小電流。當電流持續時間超過心臟周期時,室顫電流僅為50mA左右;當持續時間短于心臟周期時,室顫電流為數百mA。當電流持續時間小于0.1s時,只有電擊發生在心室易損期,500mA以上乃至數A的電流才能夠引起心室顫動。?
精簡:室顫電流,時間超心臟周期50mA;0.1s時500mA。
3、擺脫電流是指能自主擺脫帶電體的最大電流。就平均值(概率50%)而言,男性約為16mA,女性約為10.5mA。就最小值(可擺脫概率99.5%)而言,男性約為9mA,女性約為6mA。
精簡:擺脫電流,男9mA,女6mA;一半可能擺脫男16mA,女10.5mA。
4、人體阻抗在除去角質層,干燥的情況下,人體電阻約為1000~3000Ω;潮濕的情況下,人體電阻約為500~800Ω。?
精簡:人體阻值干燥時一千到三千歐,潮濕時五百到八百歐。
5、危險溫度中短路有3種情況,過載有4種情況,電熱和照明器具有4個例子。
精簡:危險溫度短路有3種,失去絕緣能力、外殼防護等級不夠、雷擊類過電壓;
過載有4種,設計無裕量、不按設計使用、設備故障、回路諧波;
電熱、照明有4個例子,電爐800℃、電熨斗600℃、白熾燈絲3000℃、燈泡表面170一220℃。
6、電弧形成后的弧柱溫度可高達6000—7000℃,甚至10000℃以上,不僅能引起可燃物燃燒,還能使金屬熔化、飛濺,構成危險的火源。
精簡:電弧溫度六千至一萬度。
7、變壓油的閃點在130~140℃之間。
8、直擊雷的每次放電過程包括先導放電、主放電、余光三個階段。每次雷擊有三四個沖擊至數十個沖擊。一次直擊雷的全部放電時間一般不超過500ms。
精簡:直擊雷3個階段,先導、主、余光放電,總放電時間不超過500ms。
9、雷電流沖擊波波頭陡度可達50kA/s,平均陡度約為30kA/s。雷電流陡度越大,對電氣設備造成的危害也越大。?
精簡:雷電波頭陡度50kA/s,平均陡度30kA/s。
10、射頻指無線電波的頻率或者相應的電磁振蕩頻率,泛指100kHz以上的頻率。
精簡:射頻指100kHz以上的頻率。
11、絕緣材料又稱為電介質,其導電能力很小,但并非絕對不導電。工程上應用的絕緣材料電阻率一般都不低于107 Ω·m。?
精簡:絕緣材料電阻率不低于107 Ω·m。
12、屏護裝置應有足夠的尺寸,與帶電體之間應保持必要的距離。遮欄高度不應低于l.7m,下部邊緣離地不應超過0.1m。柵遮欄的高度戶內不應小于l.2m、戶外不應小于l.5m,欄條間距離不應大于0.2m。對于低壓設備,遮欄與裸導體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0.8m。戶外變配電裝置圍墻的高度一般不應小于2.5m。
精簡:屏護遮攔,高度不低于l.7m、離地小于0.1m;
刪遮攔,戶內高于l.2m、戶外高于l.5m,欄條間距小于0.2m;
低壓設備遮欄與裸導體距離應大于0.8m;
戶外變配電圍墻應高于2.5m。
13、用電設備間距:明裝的車間低壓配電箱底口距地面的高度可取1.2m,暗裝的可取l.4m。明裝電度表板底口距地面的高度可取1.8m。常用開關電器的安裝高度為l.3—l.5m;開關手柄與建筑物之間應保留150mm的距離,以便于操作。
精簡:明裝低壓配電箱,距地面應為1.2m,暗裝的可取l.4m;
明裝電度表板距地面應為1.8m;
電器開關安裝高度為l.3—l.5m,開關手柄留150mm的空隙。
14、室內燈具高度應大于2.5m;受實際條件約束達不到時,可減為2.2m;戶外燈具高度應大于3m;安裝在墻上時可減為2.5m。
精簡:室內燈高度2.2~2.5m,戶外燈安裝在墻上應大于2.5m,否則大于3m。
15、起重機具至線路導線間的最小距離,lkV及1kV以下者不應小于1.5m,10kv者不應小于2m。?
精簡:起重機距lkV以下線路大于1.5m,10kv的大于2m。
16、在380V不接地低壓系統中,一般要求保護接地電阻RE≤4Ω。在10kV配電網中,如果高壓設備與低壓設備共用接地裝置,要求接地電阻不超過10Ω。
精簡:低壓保護接地電阻RE≤4Ω,10kV配電網高低壓共用接地RE≤10Ω。
17、電纜或架空線路引入車間或大型建筑物處,配電線路的最遠端及每1km處,高低壓線路同桿架設時共同敷設的兩端應作重復接地。每一重復接地的接地電阻不得超過10Ω;在低壓工作接地的接地電阻允許不超過10Ω的場合,每一重復接地的接地電阻允許不超過30Ω,但不得少于3處。?
精簡:高低壓線路同桿架設的重復接地電阻應小于10Ω;
低壓重復接地電阻大于3處時,可小于30Ω。
18、工作接地的接地電阻一般不應超過4Ω,在高土壤電阻率地區允許放寬至不超過10Ω。
精簡:工作接地電阻應小于4Ω,高土壤電阻率地區應小于10Ω。
19、有機械防護的PE線不得小于2.5mm2 ,沒有機械防護的不得小于4mm2 。
20、銅質PEN線截面積不得小于10mm2 ,鋁質的不得小于16mm2 ,如系電纜芯線,則不得小于4mm2 。
21、我國國家標準規定特低電壓額定值(工頻有效值)的等級為:42V、36V、24V、12V和6V。
22、安全電壓額定值的選用根據使用環境、人員和使用方式等因素確定。在特別危險環境中使用的手持電動工具應采用42V特低電壓;有電擊危險環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燈和局部照明燈應采用36V或24V特低電壓;金屬容器內、特別潮濕處等特別危險環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燈應采用12V特低電壓;水下作業等場所應采用6V特低電壓。?
精簡:特別危險環境低壓手持工具為42V;
電擊危險環境低壓為24V或36V;
金屬容器內、特別潮濕處為12V;水下作業為6V。
23、剩余電流動作保護裝置簡稱RCD,主要用于防止人身電擊,防止因接地故障引起的火災和監測一相接地故障。剩余電流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電流動作保護裝置,在其他保護措施失效時,也可作為直接接觸電擊的補充保護,但不能作為基本的保護措施。
精簡:剩余電流動作保護裝置,漏電動作電流不大于30mA的,可作為補充保護,不作為基本保護。
24、我國標準規定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值為:0.006、0.01、0.03、0.05、0.1、0.3、0.5、l、3、5、10、20、30A共13個等級。其中,0.03A及其以下者屬高靈敏度、主要用于防止各種人身觸電事故;0.03A以上至1A者屬中靈敏度,用于防止觸電事故和漏電火災;1A以上者屬低靈敏度,用于防止漏電火災和監視一相接地事故。
精簡: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值有13個等級;
小于0.03A高靈敏度的,用于防止人身觸電事故;
0.03A至1A中靈敏度的,用于防止觸電事故和漏電火災;
1A以上低靈敏度的,用于防止漏電火災和監視一相接地事故。
25、為了防止誤動作,剩余電流動作保護裝置的額定剩余不動作電流不得低于額定剩余動作電流的1/2。
精簡:剩余電流動作保護裝置,不動作電流應大于動作電流的1/2。
26、延時型剩余電流動作保護裝置的延時時間優選值為:0.2、0.4、0.8、1、1.5、2s。
27、爆炸危險物質分如下三類。
I類:礦井甲烷(CH4);
Ⅱ類:爆炸性氣體、蒸氣;
Ⅲ類:爆炸性粉塵、纖維或飛絮。
28、對于Ⅱ類爆炸性氣體,按最大試驗安全間隙(MESG)和最小引燃電流比(MICR)進一步劃分為ⅡA、ⅡB和ⅡC三類。ⅡA、ⅡB和ⅡC各類對應的典型氣體分別是丙烷、乙烯和氫氣。
精簡:Ⅱ類典型爆炸性氣體,分為ⅡA丙烷、ⅡB乙烯和ⅡC氫氣。
29、對于Ⅲ類爆炸性粉塵、纖維或飛絮,進一步劃分為ⅢA、ⅢB和ⅢC三類。?ⅢA:可燃性飛絮。指正常規格大于500μm的固體顆粒包括纖維,可懸浮在空氣中,也可依靠自身質量沉淀下來。飛絮的實例包括人造纖維、棉花(包括棉絨纖維、棉紗頭)、劍麻、黃麻、麻屑、可可纖維、麻絮、廢打包木絲綿。ⅢB:非導電粉塵。指電阻系數大于103 Ω·m的可燃性粉塵。ⅢC:導電粉塵。指電阻系數等于或小于103 Ω·m的可燃性粉塵。?
精簡:Ⅲ類爆炸性粉塵、纖維或飛絮進一步分為;
ⅢA為大于500μm固體顆粒的飛絮;
ⅢB為電阻系數大于103 Ω·m非導電粉塵;
ⅢC為電阻系數不大于103 Ω·m非導電粉塵。
30、ⅢB類粉塵危險性大于ⅢA類,而ⅢC類導電粉塵一旦進入電氣裝置外殼可直接產生電火花形成引燃源,其危險性又大于ⅢB類,是最為危險的粉塵。?
精簡:爆炸危險物質危險性,ⅢC>ⅢB>ⅢA。
31、根據爆炸性氣體混合物出現的頻繁程度和持續時間,對危險場所分區,分為:0區、1區、2區。0區。指正常運行時連續或長時間出現或短時間頻繁出現爆炸性氣體、蒸氣或薄霧的區域。例如:油罐內部液面上部空間。1區。指正常運行時可能出現(預計周期性出現或偶然出現)爆炸性氣體、蒸氣或薄霧的區域。例如:油罐頂上呼吸閥附近。2區。指正常運行時不出現,即使出現也只可能是短時間偶然出現爆炸性氣體、蒸氣或薄霧的區域。例如:油罐外3m內。
精簡:爆炸性氣體危險場所分為三區;
0區是高頻出現爆炸性氣體的場所,如油罐內液面上部空間;
1區是低頻出現爆炸性氣體的場所,如油罐上呼吸閥附近;
2區是偶然出現爆炸性氣體的場所,如油罐外3m內。
32、根據粉塵、纖維或飛絮的可燃性物質與空氣形成的混合物出現的頻率和持續時間及粉塵層厚度進行分類,將爆炸性粉塵環境分為20區、21區和22區。20區是指在正常運行工程中,可燃性粉塵連續出現或經常出現其數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塵與空氣混合物和/或可能形成無法控制和極厚的粉塵層的場所及容器內部。21區是指在正常運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粉塵數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塵與空氣混合物但未劃入20區的場所。該區域包括,與充入或排放粉塵點直接相鄰的場所、出現粉塵層和正常操作情況下可能產生可燃濃度的可燃性粉塵與空氣混合物的場所。22區是指在異常情況下,可燃性粉塵云偶爾出現并且只是短時間存在、或可燃性粉塵偶爾出現堆積或可能存在粉塵層并且產生可燃性粉塵空氣混合物的場所。如果不能保證排除可燃性粉塵堆積或粉塵層時,則應劃為21區。?
精簡:爆炸性粉塵環境分為三區;
20區是高頻、連續、極厚粉塵的容器內部空間;
21區是低頻、能形成混合物相鄰的場所;
22區是異常、偶然出現的場所。
33、火災危險環境按下列規定分為21區、22區和23區。火災危險21區具有閃點高于環境溫度的可燃液體,在數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災危險的環境。火災危險22區具有懸浮狀、堆積狀的可燃粉塵或纖維,雖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數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災危險的環境。火災危險23區具有固體狀可燃物質,在數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災危險的環境。
精簡:火災危險環境分為三區;
21區是存在可燃液體的環境;
22區是存在可燃粉塵、纖維的環境;
23區是存在可燃固體的環境。
34、爆炸性環境用電氣設備與爆炸危險物質的分類相對應,被分為I類、Ⅱ類、Ⅲ類。I類電氣設備。用于煤礦瓦斯氣體環境。I類防爆型式考慮了甲烷和煤粉的點燃及地下用設備的機械增強保護措施。Ⅱ類電氣設備。用于煤礦甲烷以外的爆炸性氣體環境。具體分為ⅡA、ⅡB、ⅡC三類。ⅡB類的設備可適用于ⅡA類設備的使用條件,ⅡC類的設備可用于ⅡA或ⅡB類設備的使用條件。Ⅲ類電氣設備。用于爆炸性粉塵環境。具體分為ⅢA、ⅢB、ⅢC三類。ⅢB類的設備可適用于ⅢA設備的使用條件,ⅢC類的設備可用于ⅢA或ⅢB類設備的使用條件。
精簡:爆炸性環境電氣設備分三類;
I類:用于煤礦瓦斯(甲烷)氣體環境;
Ⅱ類:用于I類以外的氣體環境;
Ⅲ類:用于爆炸性粉塵環境。
35、導線材料選擇。爆炸危險環境危險等級1區的范圍內,配電線路應采用銅芯導線或電纜。在有劇烈振動處應選用多股銅芯軟線或多股銅芯電纜。煤礦井下不得采用鋁芯電力電纜。爆炸危險環境危險等級2區的范圍內,電力線路應采用截面積4mm2 及以上的鋁芯導線或電纜,照明線路可采用截面積2.5mm2 及以上的鋁芯導線或電纜。
精簡:導線材料選擇分兩種情況;
爆炸性I類環境用銅芯導線或電纜,劇烈振動處用軟線或多股的;
爆炸性Ⅱ類環境用4mm2鋁芯導線或電纜,照明線可用2.5mm2的。
最新資訊
- 注冊安全工程師怎么學?分階段備考計劃出爐2025-07-11
- 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科目排序及備考優先級建議2025-07-10
- 注安先考哪兩科?科目搭配攻略來了2025-07-07
- 注冊安全工程師一年過四門難嗎?各科目難度分析與應對技巧2025-07-04
- 注冊安全工程師自學指南:各科學習建議2025-06-27
- 注安考試如何備考?2025年高效復習計劃與科目攻略2025-06-26
- 中級注安師需要備考多久?3-6個月高效備考周期全解析2025-06-19
- 注冊安全工程師復習順序如何優化?四科要在幾年內考完2025-06-16
- 注冊安全工程師需要備考多久?不同基礎考生的備考時長建議2025-06-13
- 深度解讀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攻略,從科目特點到備考規劃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