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和減少塵毒物質的措施?


【導讀】"防止和減少塵毒物質的措施"是2017年安全工程師考試重點,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2017年安全工程師考試課程,環球網校編輯整理了"防止和減少塵毒物質的措施?",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祝學習愉快!
特別推薦:2017年安全工程師考點《答疑精選》知識匯總
問題:
防止和減少塵毒物質的措施?
答疑:
職業中毒多是由于生產中勞動組織管理不善,(環球網校安全工程師頻道為您整理)缺乏相應的技術措施和衛生預防措施,以及操作者不遵守各項防塵防毒規程制度等原因造成的,所以,做好預防工作應從規章制度的制定、人員的管理、技術措施的完善等多方面入手。
1.加強防塵防毒的規程制度管理
(1)人人重視,搞好宣傳教育工作
領導重視是搞好防塵防毒工作的關鍵。領導干部不僅要抓產品的產量和質量,而且要嚴格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狠抓生產中的防塵防毒,對工人的生命安全、健康狀況負有責任。要使各級領導清楚地認識到,只要產量,不顧工人身體健康的做法是犯罪的行為;只有抓好防塵防毒工作,做到文明生產,工人身體健康才能得到保證,生產也就能得到提高與發展。相反,在塵毒危害嚴重的情況下,搞好生產是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防塵防毒工作不能僅是領導、專業人員的事,還要依靠廣大職工提高防塵防毒意識和技能,因此,必須加強職工的教育培訓,教育職工重視塵毒的危害,做好設備的維修,注意個人防護,杜絕跑、冒、滴、漏,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
(2)嚴格執行安全、工業衛生法規,堅持“三同時”
嚴格執行《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中有關車間空氣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的標準規定,是防止和消滅職業病和職業中毒的有效措施之一。企業要設立塵毒監督機構(包括監測工作),對超過塵毒最高容許濃度標準的車間,限期解決塵毒危害,若仍達不到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則勒令停止生產。
(3)加強科學研究工作,制訂切實可行的規劃
目前我國化學工業的防塵防毒技術水平仍比較落后,(環球網校安全工程師頻道為您整理)許多防塵防毒技術研究工作仍未系統地開展。這就必須加強科學研究,制訂切實可行的規劃,有效提高防塵防毒技術。
2.防塵防毒的技術措施
(1)改革工藝路線
在防塵防毒的各項技術措施中,首先是工藝改革或設備改造。要優先選用在生產過程中不產生塵毒或將塵毒物質消滅在生產過程中的工藝路線。如苯胺生產,選用硝基苯催化加氫法,代替過去采用的鐵粉還原法,從而消滅了有毒鐵泥的危害,既清潔了環境,又改善了勞動條件,保障了操作工人的身體健康。
(2)采用較安全的工藝條件
在生產有毒物質的過程中,采用較安全的工藝條件(溫度、壓力),對預防有毒物質的危害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降低生產系統溫度或降低操作環境的溫度,則會降低有毒物質的蒸發量;若降低系統壓力,則會降低有毒物質的擴散,減少物質的散發量,從而減少塵毒物質的危害。在對有毒物質的貯存、運輸及包裝等過程,均可采用這類措施來防御、減少塵毒對操作工人的危害。
(3)以無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有毒或高毒原料
在化工生產過程中,采用無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有毒或高毒原料,這是解決塵毒危害的好辦法之一。例如在涂料工業中,用鋅白或氧化鈦代替鉛白,以無苯溶劑代替苯作溶劑。
(4)以機械化、自動化操作代替繁重的手工操作
在化工生產中,常以泵、壓縮機、皮帶輸送機等機械代替人工輸送不同狀態的化工原料、半成品或成品;以各種機械攪拌代替人工攪拌;以及機械化包裝代替人工包裝等。這些機械化操作的實現,不僅可以減輕操作者的勞動強度,而且可以避免操作者與塵毒物質的直接接觸,減少塵毒物質對人體的危害。
機械化操作是自動化操作的基礎,生產自動化操作的實現,必將對改善勞動條件和解放勞動力起到積極作用。
例如乳劑農藥樂果、敵敵畏等藥品包裝,(環球網校安全工程師頻道為您整理)實現自動化流水作業線操作后,既可提高效率,又可減少室內空氣中毒物的含量,從而改善了操作環境。
(5)以生產設備密閉和隔離操作代替敞開式的操作
在化工生產中,敞開式的加料、攪拌、反應、測溫、取樣、出料,以及跑、冒、滴、漏和塵毒物質的敞露存放等現象,均會造成塵毒物質的散發和外逸,毒化操作環境,危害人體。因此,在操作中采取密閉方式,對減少塵毒物質的擴散是十分有效的。
如塵毒物質的密封輸送;固體投料的鎖氣裝置;轉軸的密封填料、機械密封;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等。
在生產中盡管采用了許多防塵毒的有效措施,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設備密閉難度大等情況,就免不了會有毒害物質的擴散,為此,采用隔離操作。
隔離操作就是把操作工人與生產設備隔離開來,其方法是在操作方便的地方,設置一個封閉性較好的小室,可以將全部或個別毒害性嚴重的生產設備設置在室內,室內用排風使之保持負壓狀態,因此,塵毒物質不能外逸。也可以把工人的操作儀表、操作開關以及自動操作設備放在隔離室內,室內用送風辦法,將新鮮空氣送入隔離室內,使其保持正壓,這樣,有毒害物質不能進入。
先進的隔離操作,必須有先進的自動控制設備和先進的指示儀表。因此,隔離操作,遠距離自動控制是勞動保護發展的高級階段,是使勞動者免受塵毒危害的最有效的方式。
(6)采用新的生產技術
在生產過程中不斷采用新的生產技術,可以消除塵毒物質對人體的危害。例如,以電涂漆、靜電噴漆代替手工噴漆,避免苯中毒;以無氰電鍍法,防止氰化物的中毒;以硅整流代替汞整流;以金屬陽極代替水銀電解,都可消除汞對人體的危害。
電子計算機在化學工業中的應用,可以使生產在連續化、自動化的基礎上,實現全過程的程序控制,減少塵毒物質對人體的危害。
(7)治理工業“三廢”
工業“三廢”是指工業生產中排放的廢氣、廢水和廢渣。實踐證明,環境污染之源,就是“三廢”。因此,治理工業“三廢”與搞好勞動保護是密切相關的。它既是環境保護問題,又是防塵毒工作的重要問題,而且也是清潔、文明安全生產的標準條件。所以,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綜合治理好工業的“三廢 ”。
(8)消除“二次塵毒”源
所謂“二次塵毒”源,就是粉塵或有毒物質從生產過程中漏出或在運輸過程中灑散于車間、廠區內,成為再次能飛揚有毒物質的氣體和粉塵的來源。例如農藥粉劑加工車間,粉塵落在地面上,如不及時清掃,行人走過或風稍大一點,粉塵又會飄起來危害職工;汞作業的二次毒源最為突出。杜絕跑、冒、滴、漏是消滅“二次塵毒”源的根本辦法。
(9)通風凈化
通風的任務就是排除或稀釋在生產過程中散發出來的有毒有害物質,使操作工人可以在比較新鮮的空氣中進行勞動和操作,防止和減低塵毒物質對操作人員的毒害。
通風基本上可分為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自然通風是利用廠房內外空氣溫度差,造成熱壓以及風力,通過窗口、孔道,使室外的清潔空氣進入室內,將室內的污濁空氣置換出室外,達到通風換氣、排塵、排毒的目的。這是一種經濟通風的方式,設備簡單、費用低廉,維護管理方便,節省能源。機械通風是利用風機造成的壓力來進行送風和排風,以達到換氣、排塵、排毒的目的。
在實際工作中,單靠通風措施無法徹底排除車間空氣中的塵毒,必須要對排出室外的空氣進行凈化。對含塵空氣的凈化,就是采用除塵器;對含有毒害氣體空氣的凈化,可采用吸收、洗滌、燃燒等方法。這樣,排出的空氣才能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
(10)濕法降塵
濕法除塵是治理粉塵危害的重要手段之一。粉塵粒度大于10μm時,就很容易自然沉降下來,但小于10μm的粉塵,就不容易沉降,較長時間飄浮在空氣中,故稱為“飄塵”。但大多數粉塵很容易被水所濕潤,致使一些飄塵被水或霧聚合在一起。這樣,飄塵將逐漸增重,粒度也逐漸增大,直至能沉降下來,這就是濕法降塵的簡單道理。
化學礦山濕式鑿巖、水幕隔塵、噴霧除塵等措施,也都屬于濕塵降塵。
編輯推薦:
本文內容:《安全工程師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導讀】"防止和減少塵毒物質的措施"是2017年安全工程師考試重點,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2017年安全工程師考試課程,環球網校編輯整理了"防止和減少塵毒物質的措施?",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祝學習愉快!
特別推薦:2017年安全工程師考點《答疑精選》知識匯總
3.塵毒防護器具
為了預防各種化學、物理、生物等因素對人體的侵害,長期以來,人們除了從生產工藝本身進行改革,消除生產內在的危險因素外,還積極尋求對勞動者的個人防護,并制造出各式各樣的個人防護器具。
個人防護器具(簡稱防護器具),是指作業人員在生產活動中,為了保證安全與健康,防止外界傷害或職業性毒害而佩戴的各種用具的總稱。它是勞動保護的重要措施之一,是生產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必備的防護手段。對于任何生產活動都必須預先分析可能發生的危險及意外的事故,并充分估計作業人員所需的個人防護。因此,在所有需要對個人進行防護的作業場所,都必須提供并使用必要的防護器具,這既是對職工的生命和健康的愛護,也是安全管理人員的責任。
防護器具實質上是避免或減少有害物質、物體或輻射對人體危害的一種防護性器具。按其防護部位的不同,可分為頭部保護、面部保護、呼吸道保護、耳的保護及手腳的保護器具,此外尚有作業服、安全帶、救生器等防護用品及器材。
不同的防護器材有其不同的防護性能,因此,在選擇使用時,首先要考慮防護的需要,即根據需要預防的危害,準備必須的防護器具;其次是根據需要保護的部位和要求,選擇適用的類型。因而熟悉各種防護器具的型號、功能及其適用范圍,才能正確選型和使用,防護器材也才會真正起到保護勞動者安全健康的作用。
(1)呼吸器官防護器具
呼吸器官防護器具包括防塵口罩、防毒口罩、防塵面罩、防毒面具、氧氣呼吸器和空氣呼吸器等。由于這些護具的構造和性能是不同的,因此,它們的適用范圍和使用方法也就不一樣。每個工礦企業人員,都必須通過認真掌握原理,嚴格訓練,做到正確使用和維護。
(2)頭部及面部保護器具
安全帽。安全帽是保護勞動者在工作時,免受物體打擊致傷的護具。按使用的要求不同,可分為普通型安全帽、礦工安全帽、電工安全帽和駕駛用安全帽等類型。
面罩。面罩是用于防護頭部各器官免遭外來有毒害氣體、液體和粉塵傷害的護具。目前常用的面罩有防酸面罩、有機玻璃面罩和大框送風面罩等。
防酸面罩是接觸酸、堿、油類物質等作業的專用防護用品。防酸面罩有披肩式和連衣式兩種,還可接上壓縮空氣,利于較長時間操作。
有機玻璃面罩能屏蔽和吸收放射性的α射線、低能量β射線,防護酸堿、油類、化學液體、金屬溶液、鐵屑、玻璃碎片等飛濺而來引起面部的損傷和輻射熱引起的灼傷。面罩的頂部采用活絡連接,帽圈可以調節。
大框送風面罩為隔離式面罩,由頭框連披肩、送風嘴、彎玻璃、呼吸閥等組成。其工作原理是壓縮空氣由橡皮管送入面罩,由于面罩內空氣壓力大于外界環境壓力,外部的有毒害氣體便不能進入,而面罩內多余的氣體,則由單向排氣閥排出面罩外,從而起到防護作用。
防護服。防護服又稱工作服,是保護勞動者在生產活動中,免遭各種外力、射線和化學物質的傷害,調節體溫,防止污染,適應人體機能要求的各種作業服裝。(環球網校安全工程師頻道為您整理)因此,對工作服不僅要求能有效地保護身體,以適應環境溫度和作業活動的需要,而且應穿著方便、安全、耐用、衛生及具有良好的外觀。在選擇工作服時,應考慮纖維的耐酸堿性、燃燒特性和帶靜電特性等。
在酸堿崗位的操作人員,應穿著耐酸堿纖維的工作服,它可以阻止酸堿附著于皮膚而引起化學灼傷;在有很強輻射熱及有外露火焰的操作崗位,要穿著抗高溫的防護服,衣料的自燃點必須要高,否則會產生遇熱燃燒的危險。從事微波作業人員,應穿上微波屏蔽大衣,它能對外來微波輻射予以反射,達到防護的目的。
編輯推薦:
本文內容:《安全工程師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中級安全工程師準考證打印入口官網是哪個?準考證打印流程是什么?2025-09-22
- 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的四個科目具體是什么?每個科目主要考查哪些內容?2025-09-22
- 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各科多少分算合格?通常以60分為合格線2025-09-19
- 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具體包含哪幾科?各科屬于公共科目還是專業科目?2025-09-19
- 2025年中級安全工程師考試的具體科目時間安排是怎樣的?2025-09-18
- 2025年中級安全工程師準考證具體什么時候能打印?各地打印時間不一致2025-09-18
- 注安一次過的機會大嗎?歷年真題難度分析給你答案2025-07-15
- 注冊安全工程師過關率專業差異大,哪個專業更容易通過2025-07-15
- 注冊安全工程師有幾級?不同等級證書效力不同2025-07-14
- 安全注冊工程師好考嗎?不同專業考試難度差異如何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