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講義:會計基本假設


套餐推薦:2015中級會計職稱通關方案|一對一保過班|高效精品班|中級職稱題庫
熱點專題:考后資格審核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時間為9月12日-13日,環球網校為了幫助參加2015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考生打好基礎,提高備考效果,特整理了2015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講義:會計基本假設,希望對廣大考生有所幫助,祝學習愉快
2015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講義:會計基本假設
會計基本假設
是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所處時間、空間環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
會計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
(一)會計主體
會計主體,是指會計工作服務的特定對象,是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為了向財務報告使用者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提供與其決策有用的信息,會計核算和財務報告的編制應當集中于反映特定對象的活動,并將其與其他經濟實體區別開來。在會計主體假設下,企業應當對其本身發生的交易或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反映企業本身所從事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和其他相關活動。明確界定會計主體是開展佘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明確會計主體,才能劃定會計所要處理的各項交易或事項的范圍。在會計工作中,只有那些影響企業本身經濟利益的各項交易或事項才能加以確認、計量和報告。
會計主體不同與法律主體,一般來說,法律主體必然是一個會計主體,但是,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例如母子公司,雖然是不同的法律主體,但是子公司不對外提供報表,由母公司編制合并報表,企業集團作為一個會計主體。
(二)持續經營
持續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企業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削減業務。在持續經營前提下,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企業持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為前提。
(三)會計分期
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會計分期的目的,在于通過會計期間的劃分,將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成連續、相等的期間,據以結算盈虧,按期編報財務報告,從而及時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信息。
在會計分期假設下,企業應當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報告。會計期間通常分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由于會計分期,才產生了當期期與以前期間、以后期間的差別,才使不同類型的會計主體有了記賬的基準,進而孕育出折舊、攤銷等會計處理方法。
(四)貨幣計量
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時以貨幣計量,反映會計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
在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過程中之所以選擇貨幣為基礎進行計?,是由貨幣的本身屬性決定的。貨幣是商品的一般等價物,是衡量一般商品價值的共同尺度,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特點。其他計量單位,如重量、長度等,只能從一個側面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無法在量上進行匯總和比較不便于會計計量和經營管理,只有選擇貨市挺度進行計量,才能充分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所以,《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規定,會計確認、計量湘報告選擇貨幣作為計量單位。
最新資訊
- 2025年中級會計經濟法時間數字考點匯總,考前必看!2025-09-02
- 2025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考前最后10頁紙,背了就得分!2025-09-01
- 2025年中級會計職稱《財務管理》考前最后10頁紙,考前必背!2025-09-01
- 速領!2025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最后10頁紙2025-09-01
- 2025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沖刺:10頁紙速記核心考點,考前搶分必看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財管考前10頁紙:核心考點速記(搶分倒計時)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經濟法:考前必背10頁紙(沖刺速記搶分)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財務管理計算題開平方技巧你掌握了嗎2025-08-29
- 2025中級會計《經濟法》必背50個高頻考點:附沖刺答題技巧與提分指南2025-08-29
- 2025中級會計機考分錄輸入方法:正確格式+操作步驟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