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會計職稱考試《中級經濟法》考前測試題一


課程推薦:臨考沖關套餐
一、單項選擇題
1、行政法規的制定部門是(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國務院
C、國務院部委
D、國務院直屬機構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核經濟法的淵源。行政法規是由作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的國務院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2、下列規范性文件中,屬于規章的是( )。
A、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深圳經濟特區注冊會計師條例》
B、國務院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D、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規章的制定機關。規章包括由國務院部委及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依據法律、行政法規制定的國務院部門規章,以及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法規制定的地方政府規章,選項D屬于部門規章的范圍。
3、下列各項中,屬于法律事實中的相對事件的是( )。
A、發行公司債券
B、承攬加工勞務
C、發生戰爭
D、發生地震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法律事實的分類。法律事實分為事件和行為,其區分的標志為是否包含經濟法主體的主觀意志,事件是不以經濟法主體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能夠引起經濟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現象,戰爭是屬于相對事件,地震屬于絕對事件,其余各選項均屬行為之列。
4、經濟法律關系是指由經濟法律規范規定和調整而形成的( )關系。
A、特定主體
B、權利義務
C、一般行為
D、社會利益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核經濟法律關系的概念。經濟法律關系歸根到底是一種權利義務關系。
5、下列各項中,不能成為經濟法律關系客體的是( )。
A、修理行為
B、摩托車
C、嘉獎表彰
D、空氣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經濟法律關系客體的范圍。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物(摩托車)、行為(修理行為)、非物質財富(嘉獎表彰)以及權利。而空氣不屬于經濟法律關系客體的原因是,其不能為人們控制和支配,不具有客體物的基本特征。
6、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下列選項中,屬于無效民事行為的是( )。
A、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行為
B、惡意串通損害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為
C、所附條件尚未成就的附條件民事行為
D、因重大誤解而實施的民事行為
答案:B
解析:(1)選項A: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民事行為,才屬于無效民事行為;(2)選項C:所附條件尚未成就,民事行為不生效,但談不上無效;(3)選項D:屬于可撤銷的民事行為。
7、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下列行為中,可以進行代理的是( )。
A、遺囑 B、婚姻登記
C、收養子女 D、簽訂買賣合同
答案:D
解析:依照法律規定或行為性質必須有本人親自進行的行為(如遺囑、婚姻登記、收養子女)不能代理。
8、甲公司業務經理乙長期在丙餐廳簽單招待客戶,餐費由公司按月結清。后乙因故辭職,月底餐廳前去結賬時,甲公司認為,乙當月的幾次用餐都是招待私人朋友,因而拒付乙所簽單的餐費。根據《合同法》的規定,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A、甲公司應當付款
B、甲公司應當付款,乙承擔連帶責任
C、甲公司有權拒絕付款
D、甲公司應當承擔補充責任
答案:A
解析: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以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9、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刑罰種類的是( )。
A、拘役 B、罰款 C、罰金 D、沒收財產
答案:B
解析:罰款是屬于行政處罰,不屬于刑事處罰。
10下列各項中,不符合《仲裁法》規定的有( )。
A、 仲裁實行自愿原則
B、 仲裁一律公開進行
C、仲裁庭由1名或3名仲裁員組成
D、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答案:B
解析:(1)選項B:仲裁一般不公開進行;(2)選項D:仲裁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就同一糾紛不能再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
11、下列爭議中,可以適用《仲裁法》進行仲裁的是( )。
A、某公司與職工王某之間的勞動爭議
B、高某與其妻之間的離婚糾紛
C、甲企業與乙企業買賣合同糾紛
D、李某與村委會因農業承包合同引起的爭議
答案:C
解析:不屬于《仲裁法》調整的爭議包括:(1)與人身有關的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選項B);(2)行政爭議;(3)勞動爭議(選項A);(4)農業承包合同糾紛(選項D)
12、某市政府依趙某申請,作出行政復議決定,撤銷市國土房管局對趙某房屋的錯誤登記,并責令市國土房管局限期重新登記。市國土房管局拒不執行該行政復議決定,此時,趙某有權( )。
A、要求行政復議機關或有關上級行政機關責令市國土房管局限期履行行政復議
B、申請行政復議機關或有關上級行政機關強制執行復議決定
C、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復議決定
D、對市國土房管局的行政不作為再次申請行政復議
答案:A
解析: 本題考核對生效的行政復議決定書不服的處理。根據規定,行政復議決定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被申請人應當履行行政復議,不履行或者無正當理由拖延履行的,行政復議機關或者有關上級行政機關應當責令其限期履行。
13、根據《行政復議法》規定,下列各項中,不屬于行政復議范圍的是( )。
A、對稅務機關作出的稅收保全措施決定不服的
B、對稅務機關作出的稅收強制執行措施決定不服的
C、對財政機關作出的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不服的
D、對稅務機關作出的給予其員工開除的行政處分決定不服的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行政復議的范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但稅務機關作出的給予其員工開除的行政處分決定是內部行為,不屬于行政復議的范圍。
14、公民甲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乙于2006年1月1日知道甲的權利受到侵害,但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未對侵權人丙提起訴訟。2006年5月20日,乙因車禍死亡,直到2006年8月1日才由有關機關為甲指定新的代理人丁。已知該項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丁應當在( )之前對丙提起訴訟。
A、2007年2月1日
B、2007年5月20日
C、2007年9月1日
D、2007年3月1日
答案: A
解析:本題考核訴訟時效期間的規定。(1)如果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前發生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至最后6個月時不可抗力仍然繼續存在,則應在最后6個月時中止訴訟時效的進行。因此,訴訟時效期間于7月1日中止;(2)8月1日障礙消除,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訴訟時效期間暫停了1個月,因此訴訟時效期間由原來的2006年1月1日-2007年1月1日向后順延1個月,至2007年2月1日。
15、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一定期限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該一定期限為( )。
A、5日
B、7日
C、10日
D、15日
答案: C
解析:本題考核上訴的期限。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各項中,可以作為經濟法律關系主體的有( )。
A、商務部 B、甲有限責任公司
C、乙京劇團 D、丙書法協會
答案:AB C D
解析: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國家機關A、企業B、事業單位C、社會團體D、個體工商戶以及公民個人。所以本題ABCD均為經濟法律關系主體。
2、經濟法律關系的三個要素是( )。
A、主體 B、內容
C、客體 D、行為
答案:ABC
解析:主體、客體和內容構成經濟法律關系三要素。
3、下列各項中,屬于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的有( )。
A、經濟管理行為
B、自然災害
C、智力成果
D、戰爭
答案:AC
解析:經濟管理行為和智力成果屬于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選項BD屬于“事件”范疇,并不是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
4、經濟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和消滅必須具備的條件包括( )。
A、經濟法律規范 B、經濟法律關系主體
C、經濟法律事實 D、經濟法律關系客體
答案:A BC
解析:經濟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消滅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1)經濟法律規范;(2)經濟法律關系主體;(3)經濟法律事實。
5、關于法律行為的表述,正確的有( )。
A、法律行為既可以是合法行為也可以是非法行為
B、主法律行為無效,從法律行為也當然不能生效。
C、多方的法律行為是兩個以上當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
D、一般而言,書面形式優于口頭形式,特殊書面形式優于一般書面形式
答案:B D
解析:法律行為是一種合法行為,因此A選項的說法是錯誤的;C選項中多方法律行為的當事人有兩個以上,不僅需要各自進行意思表示,而且意思表示還需一致才能成立。
6、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以下對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的表述,正確的是( )。
A、該行為撤銷前,其效力已經發生,未經撤銷,其效力不消滅
B、如果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內行使撤銷權,則該行為視同有效的法律行為,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
C、該行為一經撤銷,其效力自被撤銷之日起無效
D、如果自行為成立時起超過6個月,當事人才請求變更或者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答案:AB
解析:(1)選項C:可撤銷的民事行為一經撤銷,其效力溯及于行為開始時無效;(2)選項D:如果自行為成立之日起超過1年,當事人才請求變更或者撤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該行為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
7、下列行為中,屬于濫用代理權的有( )。
A、甲在代理權終止后,仍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他人訂立合同
B、乙被授權購買50公斤某地產大米,但乙卻購買了80公斤
C、丙同時代理A與B訂立房屋租賃合同
D、丁代理C,將C的一套房屋為自己買下
答案:CD
解析:AB屬于無權代理,CD屬于濫用代理權。其中C選項屬于代理雙方當事人進行同一民事行為;D選項屬于代理他人與自己進行民事活動。
8、下列各項中,屬于民事責任的是( )。
A、排除妨礙
B、罰款
C、賠償損失
D、支付違約金
答案:ACD
解析:B選項罰款屬于行政責任。
9、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于行政處罰種類的是( )。
A、記過 B、罰款
C、行政拘留 D、沒收違法所得
答案:BCD
解析:選項A屬于行政處分。
10、根據《仲裁法》的規定,下列情形中的仲裁協議,屬于無效的有( )。
A、甲、乙兩公司在買賣合同中依法約定有仲裁條款,其后,雙方解除了該買賣合同
B、王某與李某在仲裁協議中約定,將他們之間的繼承糾紛交由某仲裁委員會仲裁
C、鄭某與甲企業在仲裁協議中對仲裁委員會約定不明確,且不能達成補充協議
D、陳某在與高某發生融資租賃合同糾紛后,脅迫高某與其訂立將該合同糾紛提交某仲裁委員會仲裁的協議
答案:BCD
解析:(1)選項A:仲裁協議獨立存在,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者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2)仲裁協議無效的情形包括:①約定的仲裁事項超過法律規定的仲裁范圍(選項B);②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仲裁協議;③一方采取脅迫手段迫使對方訂立的仲裁協議(選項D);④仲裁協議對仲裁事項或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當事人可以補充協議;達不成補充協議的,仲裁協議無效(選項C)。
11、根據《仲裁法》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于仲裁員必須回避的情形有( )。
A、仲裁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B、仲裁員私自會見當事人
C、仲裁員是本案代理人的近親屬
D、仲裁員接受當事人的請客送禮
答案:A BCD
解析:仲裁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必須回避,當事人也有權提出回避申請:(1)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2)與本案有利害關系;(3)與本案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仲裁的;(4)私自會見當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當事人、代理人的請客送禮的。
12、下列關于行政復議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有( )。
A、當事人不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分,不能申請行政復議
B、當事人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該具體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60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
C、申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已經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請行政復議
D、行政復議申請應當采取書面形式
答案:B D
解析:(1)選項B:當事人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2)選項D:行政復議申請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
13、甲公司與乙公司發生買賣合同糾紛,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甲公司在起訴乙公司時,可以選擇的人民法院有( )。
A、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 B、合同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
C、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D、合同簽訂地人民法院
答案:A C
解析:因合同糾紛引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14、上海的甲公司和北京的乙公司于2006年6月1日在天津簽訂一買賣合同。合同約定,甲公司向乙公司提供一批貨物,雙方應于2006年12月1日在大連交貨付款。雙方就合同糾紛管轄權未作約定。其后,甲公司依約交貨,但乙公司拒絕付款。經交涉無效,甲公司準備對乙公司提起訴訟。根據《民事訴訟法》關于地域管轄的規定,下列各地方的人民法院中,對甲公司擬提起的訴訟有管轄權的有( )。
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大連
答案:BD
解析: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北京)或者合同履行地(大連)的人民法院管轄。
15、某企業因與銀行發生票據支付糾紛而提起訴訟,該企業在起訴銀行時可以選擇的人民法院有( )。
A、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B、票據支付地人民法院
C、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D、票據出票地人民法院
答案:B C
解析:因票據糾紛提起的訴訟,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16、第二審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后所作出的下列裁判中,正確的有( )。
A、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查清事實后依法改判
B、原判決適用法律錯誤,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法院重審
C、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法院重審
D、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法院重審
答案:ACD
解析:(1)選項A: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后改判;(2)選項B:原判決適用法律錯誤,依法改判。
17、下列關于訴訟審判程序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在第一審程序的簡易程序中,原告可以口頭起訴
B、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作出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C、當事人對重審案件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
D、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答案:ACD
解析:選項B: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而非作出)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18、當事人對第二審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判決不服,擬選擇的下列做法中,符合法律規定的有( )。
A、執行判決,同時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B、執行判決,同時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C、不執行判決,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上訴
D、不執行判決,并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申訴
答案:AB
解析: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法院或上一級法院申請再審,但是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三、判斷題
1、民族自治地方有關調整經濟關系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也是我國經濟法的淵源之一。( )
答案: 對
解析:本題考核經濟法的淵源。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屬于我國經濟法的淵源之一。
2、專利權既可以作為經濟法律關系的內容,也可以作為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 )
答案: 對
解析:本題考核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的規定。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權利也可能成為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物、行為和非物質財富3大類,其中非物質財富包括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專用技術等創造性腦力勞動成果。
3、經濟法主體資格的取得方式包括法定取得和授權取得。( )
答案:對
解析: 本題考核經濟法主體資格的取得方式。經濟法主體資格是通過法定取得和授權取得兩種方式取得。
4、在某些情況下,國家也可以作為主體參加經濟法律關系,如發行國債、征收稅收等。( )
答案:錯
解析:本題考核國家成為經濟法律關系主體的特殊情形。國家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作為主體參加經濟法律關系,如發行國債,但征收稅收是稅務機關以自己的名義代表國家行使征稅權,并不是國家以自己的名義征稅的。
5、知識產權只能作為經濟法律關系的內容,不能成為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 )
答案:錯
解析:本題考核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范圍。智力成果是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而知識產權屬于非物質財富的范圍,也是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
6、甲、乙雙方簽訂一份建造1萬平方米商品房的合同,由此形成的經濟法律關系客體就是乙方承建的該1萬平方米商品房。( )
答案:錯
解析: 本題考核經濟法律關系客體的含義。經濟法律關系客體是指經濟法主體權利和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甲、乙雙方簽訂商品房建造合同而形成的經濟法律關系客體并不是乙方承建的該商品房,而是乙方承建商品房的承建行為。
7、依據是否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經濟法律事實可以分為事件和行為兩大類。( )
答案:錯
解析:本題考核法律事實分類的依據。法律事實分類是以經濟法主體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并不是以人的主觀意志轉移為依據。例如:戰爭雖然也是由人的行為引起的,但與當事人的主觀意志無關。因此,戰爭這種社會現象(又稱相對事件)則屬于事件的范疇。
8、可撤銷民事行為被依法撤銷后,其法律后果與無效民事行為相同。( )
答案:對
解析:本題考核無效民事行為和可撤銷民事行為的區別。如果可撤銷的民事行為被依法撤銷,則具有與無效民事行為相同的法律后果,因此該表述是正確的。
9.、A公司未授權張某代理權。某日,張某以A公司的名義與B公司簽訂了購買150臺電視機的買賣合同,A公司得知后對張某無權代理的行為未作否認表示,該買賣合同應由A公司履行。( )
答案: 對
解析:本題考核無權代理的法律后果。張某無權代理的行為,如果經過被代理人追認或者被代理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無權代理人所為代理行為的法律效果歸屬于被代理人,視為有權代理。
10、停止侵害;排除防礙;賠償損失;修理、重作、更換;恢復名譽都是屬于民事責任的范圍。( )
答案:對
解析:本題考核民事責任的范圍。以上方式均屬于民事責任。
11、甲、乙兩公司在買賣合同中約定了仲裁條款。在該合同履行過程中,雙方發生糾紛后,甲公司向法院提起了訴訟,法院受理了甲公司的訴訟。乙公司在法院首次開庭前向法院提交了仲裁協議。此時,法院應該與仲裁委員會協商案件管轄權后決定是否繼續審理。( )
答案:錯
解析:本題考核仲裁的相關規定。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的,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未聲明有仲裁協議,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開庭前提交仲裁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起訴,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開庭前未對人民法院受理該起訴提出異議的,視為放棄仲裁協議,人民法院應當繼續審理。
12、申請行政復議的方式必須采用書面形式。( )
答案:錯
解析:本題考核申請行政復議的形式。申請行政復議的方式為書面形式和口頭形式。
13、稅務機關扣押乙公司的稅務登記證,乙公司對此不服,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也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天內向上級稅務機關申請行政復議。( )
答案: 對
解析: 本題考核行政復議的基本規定。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許可證、執照、資質證等證書變更、中止、撤銷的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提起訴訟;申請行政復議的,應該在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
14、陳女士于2004年12月26日在商場購物乘電梯時不幸被電梯擠傷,要求該商場予以賠償。法院判決商場應賠償陳女士的損失0.6萬元,并規定必須于2005年6月20日之前賠償到位。商場未執行判決,則陳女士可向法院申請執行,申請執行的期限是2005年6月20日~2006年6月20日.( )
答案:對
解析: 本題考核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具體執行程序。根據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限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計算,雙方或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為1年,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6個月。本題的期限從2005年6月20日開始計算,適用1年的期限,所以截止到2006年6月20日。
15、甲對乙享有一貸款債權,但訴訟時效已屆滿。乙向甲支付了貸款,其后以不知訴訟時效屆滿為由請求甲返還。法律應支持乙的請求。( )
答案:錯
解析:本題考核訴訟時效的相關規定。根據規定,時效屆滿后,當事人自愿履行義務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義務人履行了義務后,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反悔的,法律不予支持。
最新資訊
- 2025中級會計師財務管理模擬卷(共2套)2025-08-25
- 2025年中級會計實務黃金模擬兩套卷 考前沖刺必備2025-08-25
- 2025年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沖刺黃金模擬卷2025-08-25
- 2025年中級會計模擬考試試題及答案2025-08-04
- 2025中級會計實務考試題庫及答案:黃金模擬卷22025-08-02
- 2025中級會計實務模擬題及答案:考前黃金模擬卷12025-08-02
- 考前必做!2025年中級會計財務管理黃金模擬卷22025-08-01
- 免費下載2025中級會計《財務管理》黃金模擬卷12025-08-01
- 考前沖刺就做它!2025中級會計經濟法黃金模擬卷22025-07-31
- 2025年中級會計經濟法黃金模擬卷1 免費在線隨時隨地刷題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