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職稱《中級財務管理》:財務杠桿效應
財務杠桿效應
財務杠桿效應:財務杠桿效應是指由于固定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量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變量會以較大幅度變動的現象。也就是指在企業運用負債籌資方式(如銀行借款、發行債券)時所產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大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現象。
1.財務杠桿 T―所得稅稅率;N―股數
由于固定資本成本(利息)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大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現象,稱為財務杠桿。
2.財務杠桿系數
(1)定義公式:DFL為財務杠桿系數、ΔEPS為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額、EPS為基期每股利潤
財務杠桿系數=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2)簡化公式:EBIT/基期息稅前利潤-利息
邊際貢獻率=邊際貢獻/銷售收入=(銷售收入-變動成本)/銷售收入=1-變動成本率
息稅前利潤-利息=利潤總額(稅前利潤)
利潤總額×(1-所得稅稅率)=凈利潤
每股收益=凈利潤/普通股股數
3.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指企業由于籌資原因產生的資本成本負擔而導致的普通股收益波動的風險。引起財務風險的主要原因是資產報酬的不利變化和資本成本的固定負擔。
財務杠桿――由于固定資本成本(利息)的存在而導致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大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現象,稱為財務杠桿。
只要企業融資方式中存在固定性資本成本,就存在財務杠桿效應。如固定利息、固定融資租賃費等的存在,都會產生財務杠桿效應。
(2)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財務風險越大。
【注意】財務杠桿放大了資產報酬變化對普通股收益的影響,財務杠桿系數越高,表明普通股收益的波動程度越大,財務風險也就越大。
3)影響財務杠桿的因素:資本結構中債務資本比重;普通股收益水平;
債務成本比重越高、固定的資本成本支付額越高、息稅前利潤水平越低,財務杠桿效應越大,反之亦然。
財務杠桿系數(DFL)=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息稅前利潤-基期利息)=1/(1-基期利息/基期息稅前利潤),減少基期利息和提高基期息稅前利潤都可以降低財務杠桿系數,而減少基期的負債資金可以減少基期的利息,降低基期的變動成本可以提高基期息稅前利潤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會計職稱頻道及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中級會計經濟法中關于“1/3”的知識點匯總2025-11-14
- 中級會計經濟法關于“1/2”的知識點匯總2025-11-13
- 2026年中級會計備考已經開始,這份免費資料包你還沒領取?2025-11-13
- 中級會計《經濟法》關于“一致”的知識點匯總2025-11-10
- 2026年中級會計備考還沒開始?這份備考資料包能救命!2025-11-06
- 2026年中級會計備考:中級會計實務哪章最難?如何攻克?2025-10-24
- 2026中級會計《經濟法》各章重要考點與備考指南2025-10-21
- 2026年小白備考中級會計需要準備哪些資料2025-10-19
- 2026中級會計三門備考順序怎么安排?2025-10-16
- 零基礎考生如何高效利用歷年真題集備考中級會計?202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