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第十一章:財務管理的基礎
財務管理概述
一、財務管理的基礎
財務管理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一)財務活動
企業的財務活動包括投資、資金營運、籌資和資金分配等一系列行為。

1.投資活動
投資是指企業根據項目資金需要投出資金的行為。
企業投資可分為廣義的投資和狹義的投資兩種。
廣義的投資包括對外投資(如投資購買其他公司股票、債券,或與其他企業聯營,或投資于外部項目)和內部使用資金(如購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流動資產等)。
狹義的投資僅指對外投資。
2.資金營運活動
為滿足企業日常營業活動的需要而墊支的資金,稱為營運資金。因企業日常經營而引起的財務活動,也稱為資金營運活動。
3.籌資活動
籌資是指企業為了滿足投資和資金營運的需要,籌集所需資金的行為。
企業通過籌資通常可以形成兩種不同性質的資金來源:一是企業權益資金;二是企業債務資金。
4.資金分配活動
企業通過投資和資金的營運活動可以取得相應的收入,并實現資金的增值。企業取得的各種收入在補償成本、繳納稅金后,還應依據有關法律對剩余收益進行分配。
廣義的分配是指企業對各種收入進行分割和分派的過程(分配的起點是收入)。
狹義的分配僅指對凈利潤的分配(分配的起點是凈利潤)。
(二)財務關系
企業資金投放在投資活動、資金運營活動、籌資活動和分配活動中,與企業各方面有著廣泛的財務關系。這些財務關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財務關系,主要是企業的投資者向企業投入資金,企業向其投資者支付投資報酬所形成的經濟關系。
(2)企業與債權人之間的財務關系,主要是指企業向債權人借入資金。并按合同的規定支付利息和歸還本金所形成的經濟關系。
(3)企業與受資者之間的財務關系,主要是指企業以購買股票或直接投資的形式向其他企業投資所形成的經濟關系。
(4)企業與債務人之間的財務關系,主要是指企業將其資金以購買債券、提供借款或商業信用等形式出借給其他單位所形成的經濟關系。
(5)企業與供貨商、企業與客戶之間的財務關系,主要是指企業購買供貨商的商品或接受其服務,以及企業向客戶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過程中形成的經濟關系。
(6)企業與政府之間的財務關系,是指政府作為社會管理者,通過收繳各種稅款的方式與企業形成的經濟關系。
(7)企業與內部各單位之間的財務關系,是指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在生產經營各環節中互相提供產品或勞務所形成的經濟關系。
(8)企業與職工之間的關系,主要是指企業向職工支付勞動報酬過程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關系。
最新資訊
- 中級會計經濟法中關于“1/3”的知識點匯總2025-11-14
- 中級會計經濟法關于“1/2”的知識點匯總2025-11-13
- 2026年中級會計備考已經開始,這份免費資料包你還沒領取?2025-11-13
- 中級會計《經濟法》關于“一致”的知識點匯總2025-11-10
- 2026年中級會計備考還沒開始?這份備考資料包能救命!2025-11-06
- 2026年中級會計備考:中級會計實務哪章最難?如何攻克?2025-10-24
- 2026中級會計《經濟法》各章重要考點與備考指南2025-10-21
- 2026年小白備考中級會計需要準備哪些資料2025-10-19
- 2026中級會計三門備考順序怎么安排?2025-10-16
- 零基礎考生如何高效利用歷年真題集備考中級會計?202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