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職稱《中級財務管理》第一章:企業財務管理體制


一、企業財務管理體制的一般模式
模式 |
特點 |
優點 |
缺點 |
集權型 |
1.所有管理決策都進行集中統一,各所屬單位沒有財務決策權; |
1.有利于在整個企業內部優化配置資源; |
1.集權過度會使各所屬單位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喪失活力; |
分權型 |
企業將財務決策權與管理權完全下放到各所屬單位,各所屬單位只需對一些決策結果報請企業總部備案即可。 |
1.利于各所屬單位針對本單位存在的問題及時作出有效決策,因地制宜地搞好各項業務; |
各所屬單位缺乏全局觀念和整體意識,從而可能導致資金管理分散、資金成本增大、費用失控、利潤分配無序。 |
集權和分權相結合型 |
企業對各所屬單位在所有重大問題的決策與處理上實行高度集權,各所屬單位則對日常經營活動具有較大的自主權。 |
優缺點:吸收了集權型和分權型財務管理體制各自的優點,避免了二者各自的缺點,從而具有較大的優越性。 |
二、企業財務管理體制――集權與分權的選擇
1.本質上體現著企業的管理政策,是企業基于環境約束與發展戰略考慮順勢而定的權變性策略。
(1)集權:
對企業的要求:企業高層的高素質能力;企業高效率的信息傳遞網絡。
增加的“成本”:信息傳遞及過程控制的成本;所屬單位的積極性、創造性與應變能力被削弱。
(2) 分權:減少信息傳遞過程中的控制問題,節約成本,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增加的“成本”:企業管理目標換位問題。
2.需要考慮企業與各所屬單位之間的資本關系和業務關系的具體特征,以及集權與分權的“成本”和“利益”。
(1)業務上的聯系
實施縱向一體化戰略的企業,采用相對集中的財務管理體制。
(2)資本關系
只有當企業掌握了各所屬單位一定比例有表決權的股份(如50%以上)――各所屬單位的財務決策才有可能相對“集中”于企業總部。
(3)集中與分散的“成本”和“利益”差異
|
利益 |
成本 |
集權 |
容易協調財務目標; |
各所屬單位積極性損失; |
分權 |
提高財務決策效率; |
財務目標不容易進行協調; |
3.集權和分權應該考慮的因素還包括環境、規模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較高的管理水平,有助于企業更多地集中財權,否則,財權過于集中只會導致決策效率的低下。
相關鏈接:山東省2013年會計職稱考試用書發放通知
最新資訊
- 2025年中級會計經濟法時間數字考點匯總,考前必看!2025-09-02
- 2025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考前最后10頁紙,背了就得分!2025-09-01
- 2025年中級會計職稱《財務管理》考前最后10頁紙,考前必背!2025-09-01
- 速領!2025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最后10頁紙2025-09-01
- 2025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沖刺:10頁紙速記核心考點,考前搶分必看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財管考前10頁紙:核心考點速記(搶分倒計時)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經濟法:考前必背10頁紙(沖刺速記搶分)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財務管理計算題開平方技巧你掌握了嗎2025-08-29
- 2025中級會計《經濟法》必背50個高頻考點:附沖刺答題技巧與提分指南2025-08-29
- 2025中級會計機考分錄輸入方法:正確格式+操作步驟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