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職稱《中級財務管理》第一章知識點:財務管理體制


第三節 財務管理體制
財務管理體制是明確企業各財務層級的財務權限、責任和利益的制度,其核心問題是如何配置財務管理權限。
一、企業財務管理體制的一般模式
(一)集權型財務管理體制
含義 |
是指企業對各所屬單位的所有管理決策都進行集中統一,各所屬單位沒有財務決策權,企業總部財務部門不但參與決策和執行決策,在特定情況下還直接參與各所屬單位的執行過程。企業內部的主要管理權限集中于企業總部。 |
特點 |
優點:1、企業內部的各項決策均由企業總部制定和部署,企業內部可充分展現其一體化管理的優勢,利用企業的人才、智力、信息資源,努力降低資金成本和風險損失,使決策的統一化、制度化得到有力的保障;
2、有利于在整個企業內部優化配置資源,有利于實行內部調撥價格,有利于內部采取避稅措施及防范匯率風險等等。
缺點:1、使各所屬單位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喪失活力;
2、面對轉瞬即逝的市場機會可能會因為決策程序相對復雜而失去適應市場的彈性,喪失市場機會;
3、會產生信息傳遞及過程控制成本。 |
條件 |
1、管理高層必須具備高度的素質能力;
2、有一個能及時、準確傳遞信息的網絡系統,并通過信息傳遞過程的嚴格控制保障信息的質量。 |
(二)分權型財務管理體制
含義 |
將財務決策權和管理權完全下放到所屬單位,所屬單位只需將決策結果報請企業總部備案即可。企業內部管理權限分散于各所屬單位,各所屬單位在人、財、物、供、產、銷等方面有決定權。 |
特點 |
優點:1、有利于各所屬單位針對本單位存在的問題及時做出有效決策,因地制宜地搞好各項業務;也有利于分散經營風險;促進所屬單位管理人員及財務人員的成長。
2、可以縮短信息傳遞時間,減小信息傳遞過程中的控制問題,從而使信息傳遞與過程控制等相關成本得以節約,并能提高信息的決策價值與利用效率。
缺點:產生企業管理目標換位問題,各所屬單位大都從本單位利益出發安排財務活動,缺乏全局觀念和整體意識,從而導致資金管理分散、資金成本增大、費用失控、利潤分配無序。 |
(三)集權分權相結合型財務管理體制
含義 |
其實質就是集權下的分權,企業對各所屬單位在所有重大問題的決策與處理上實行高度集權,各所屬單位對日常經營活動具有較大的自主權。具體內容(教材11頁):
(1) 集權的內容:制度制定權、籌資、融資、投資、用資、擔保權、固定資產購置權、財務機構設置權、收益分配權。
(2) 分散的內容:經營自主權、人員管理權、業務定價權、費用開支審批權。 |
特點 |
1、在制度上,制定統一的的內部管理制度,各所屬單位應遵照執行,并根據自身特點加以補充;
2、在管理上,利用企業的各項優勢,對部分權限集中管理;
3、在經營上,充分調動各所屬單位的積極性。各所屬單位在遵守企業統一制度的前提下,可自主制定生產經營的各項決策。需要由企業總部決定的事項,在規定時間內,企業總部應明確答復,否則,各所屬單位有權自行處置。 |
二、集權與分權的選擇(影響集權與分權的因素)
財務決策權的集中與分散沒有固定的模式,同時選擇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財務管理體制的集權與分權,需要考慮企業與各所屬單位之間的資本關系和業務關系的具體特征,以及集權與分權的“成本”和“利益”。
1、業務關系 |
實施縱向一體化戰略的企業,要求各所屬單位保持密切的業務聯系。各所屬單位之間的業務聯系越密切,就越有必要采用相對集中的財務管理體制 。 |
2、資本關系 |
企業與各所屬單位之間的資本關系是企業能否采取相對集中財務管理體制的基本條件。只有當企業掌握了各所屬單位一定比例有表決權的的股份(如50%以上)之后,企業才有可能采取相對集中的財務管理體制。 |
3、集中與分散的“成本”和“利益”的差異 |
(1)集中的成本主要是各所屬單位積極性的損失和財務決策效率的下降,
(2)分散的成本主要是可能發生各所屬單位財務決策目標及財務行為與企業成體財務目標的背離和財務資源利用效率的下降; |
4、環境、規模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
(1)企業財務管理總是在特定環境下進行的,如果企業的財務活動面臨多變的市場環境,各所屬單位距離分散,所處行業不同,就很難實行集權的財務管理體制;
(2)企業規模越大信息源距企業總部傳遞信息所經過的環節就越多,傳遞信息的耗時就越長,就越難以保證信息的質量,也就很難實行集權的財務管理體制;
(3)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越高,就越有助于更多的集中財權。 |
三、企業財務管理體制的設計原則
(一)與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相適應的原則
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企業財務管理體制必須以“產權管理”為核心,以“財務管理”為主線,以“財務制度”為依據,體現現代企業制度特別是現代企業產權制度管理的思想。
(二)明確企業對各所屬單位管理中的決策權、執行權與監督權三者分立原則。
(三)明確財務管理的綜合管理與分層管理思想的原則
(四)與企業組織體制相對應的原則
企業組織體制大體上有U型組織、H型組織和M型組織三種形式。
1、 U型組織僅存在于產品簡單、規模較小的企業,實行管理層級的集中控制。
2、H型組織實質上是企業集團的組織形成,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分公司則是獨立的利潤中心。
3、M型組織是目前國際上大的企業管理體制的主流形式。M型結構由三個相互關聯的層次組成。
第一個層次是由董事會和經理班子組成的總部,它是企業的最高決策層。它既不同于U型結構那樣直接從事各所屬單位的日常管理,又不同于H型結構那樣基本上是一個空殼,它的主要職能是戰略規劃和關系協調。
第二個層次是由職能和支持、服務部門組成的。
第三個層次是圍繞企業的主導和核心業務,互相依存又相互獨立的各所屬單位,每個所屬單位又是一個U型結構。
四、集權與分權相結合型財務管理體制的一般內容
集中內容 |
1、集中制度制定權:是指企業總部制定統一的財務管理制度,在全企業范圍內統一施行。各所屬單位只有制度執行權,而無制度制定和解釋權。但各所屬單位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制定實施細則和補充規定。 |
2、集中籌資、融資權:資金籌集應由企業總部統一籌集資金,各所屬單位有償使用。企業內部應嚴禁各所屬單位之間放貸,如需臨時拆借資金,在規定金額之上的,應報企業總部批準。 | |
3、集中投資權:
(1)企業對外投資必須遵守的原則為:效益性、分散風險性、安全性、整體性及合理性。 (2)企業內對外投資應實行限額管理,超過限額的投資其決策權屬企業總部。 | |
4、集中用資、擔保權:集中用資是指企業總部對大額資金撥付要嚴格監督,建立審批手續,并嚴格執行;集中擔保權是指企業內部對外擔保權應歸企業總部管理,未經批準,各所屬單位不得為外企業提供擔保,企業內部各所屬單位相互擔保,應經企業總部同意。 | |
5、集中固定資產購置權:各所屬單位需要購置固定資產必須說明理由,提出申請報企業總部審批,經批準后方可購置。各所屬單位資金不得自行用于資本性支出。 | |
6、集中財務機構設置權:各所屬單位財務機構設置必須報企業總部批準,財務人員由企業總部統一招聘,財務負責人或財務主管人員由企業總部統一委派。 | |
7、集中收益分配權:是指各所屬單位收益的分配,屬于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的,按規定分配,剩余部分由企業總部本著長遠利益與現實利益相結合的原則,確定分留比例。各所屬單位留存的收益原則上可自行分配,但應報企業總部備案。 | |
分散內容 |
1、分散經營自主權: 各所屬單位負責人主持本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組織實施年度經營計劃,決定生產和銷售,研究和考慮市場周圍的環境,了解和注意同行業的經營情況和戰略措施,按所規定時間向企業總部匯報生產管理工作情況。凡是突發的重大事件,要迅速向企業總部匯報。 |
2、分散人員管理權:各所屬單位負責人有權任免下屬管理人員,有權決定員工的聘用與辭退,企業總部原則上不應干預,但其財務主管人員的任免應報經企業總部批準或由企業總部統一委派。一般財務人員必須獲得“上崗證”,才能從事財會工作。 | |
3、分散業務定價權:各所屬單位所經營的業務均不相同,因此業務的定價,應由各所屬單位經營部門自行擬訂,但必須遵守加速資金流轉,保證經營質量,提高經濟效益的原則。 | |
4、分散費用開支審批權:各所屬單位在經營中必然發生各種費用,企業總部沒必要進行集中管理,各所屬單位在遵守財務制度的原則下,由其負責人批準各種合理的用于企業經營管理的費用開支。 |
最新資訊
- 2025年中級會計經濟法時間數字考點匯總,考前必看!2025-09-02
- 2025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考前最后10頁紙,背了就得分!2025-09-01
- 2025年中級會計職稱《財務管理》考前最后10頁紙,考前必背!2025-09-01
- 速領!2025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最后10頁紙2025-09-01
- 2025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沖刺:10頁紙速記核心考點,考前搶分必看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財管考前10頁紙:核心考點速記(搶分倒計時)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經濟法:考前必背10頁紙(沖刺速記搶分)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財務管理計算題開平方技巧你掌握了嗎2025-08-29
- 2025中級會計《經濟法》必背50個高頻考點:附沖刺答題技巧與提分指南2025-08-29
- 2025中級會計機考分錄輸入方法:正確格式+操作步驟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