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內容


(1)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解讀
老師:讓“改革紅利”代替“人口紅利”
關鍵詞: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推動改革
會議要求: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動下一步改革。要落實好已經出臺的改革措施,同時從解決當前突出矛盾出發,及時推出改革新舉措。
(2)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
讓“改革紅利”代替“人口紅利”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已經成為當前中國不得不推進的一個最核心的工作。事實上,目前我們已經有很多的領域的發展沒有可持續性,從十八大報告與此后習總書記在深圳考察時的表述我們均可以發現,進一步改革的信號已經非常清晰,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財稅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以及國有企業改革等方面均有大量的工作要推進,讓改革紅利代替正在消退的人口紅利,是推動今后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
(3)對外經貿大學客座教授趙慶明:
改革不能只是修修補補
改革,已經成為十八大以來的熱點詞匯,如何改革,改革什么,如何改革,已經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改革的地方很多,例如收入分配制度、社會保險制度、財政稅收、教育戶籍等等,但更為重要的是,改革并不能只是對已有條例的修修補補、特事特辦,要從建立根本的制度著手,以確保改革的穩步實施。
關鍵詞: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
會議要求: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結合稅制改革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要適當擴大社會融資總規模,保持貸款適度增加,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切實降低實體經濟發展的融資成本。
(4)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
全球量化環境施加通脹壓力
積極的財政政策與穩健的貨幣政策基本在市場的預期之內。因為在中國目前經濟回升尚不穩固之際,財政政策必須保持積極,為增長提供動力與信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貨幣就開始收緊,顯然還偏早,但如果過于寬松,在全球都在執行量化寬松的大環境下,通脹風險可能重來,因此必須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
(5)對外經貿大學客座教授趙慶明:
積極財政偏向民生
積極的財政政策可能意味著今后財政支出將偏向民生方面,并促進結構性減稅。雖然百姓消費意愿強烈,但當下消費并不算高。如果想要拉動消費,就要加強社會保障系統的建設,讓百姓放心消費。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可能預示著明年社會融資規模的總量不會有大幅度的增加,明年上半年或許將維持今年以來不松不緊的狀態,但下半年考慮到全球通脹的壓力,貨幣政策或將略微收緊。
【合格標準】
最新資訊
- 財政部公布初中高級會計最新持證人數超過1400萬人!拿下中會一定要趁早!2025-07-04
- 會計要被人工智能取代嗎?2025年中級會計備考的生存法則2025-04-30
- 會計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嗎?2025中級會計備考的破局之道2025-04-30
- 會計人工智能課程:2025年中級會計備考的必修課與突圍路徑2025-04-29
- 會計人工智能化浪潮下的2025年中級會計備考突圍指南2025-04-29
- 會計與人工智能專業融合:2025年中級會計備考新方向2025-04-29
- 人工智能會計專業崛起:2025年中級會計備考方向與技術賦能2025-04-28
- 人工智能對會計行業發展的影響:2025年中級會計備考戰略與能力重塑2025-04-28
- 人工智能對會計影響解析:2025年中級會計備考戰略升級2025-04-28
- 人工智能會計應用現狀解析:中級會計備考的機遇與挑戰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