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知識點總結:固定資產2


2013年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知識點總結: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這一章應該掌握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掌握固定資產初始計量的核算;掌握固定資產后續支出的核算;掌握固定資產處置的核算;熟悉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三、固定資產的后續計量
(一)固定資產折舊(重點)
折舊范圍
1.空間范圍:除以下情況外,企業應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1)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即超齡使用)。
(2)按照規定單獨估計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注意:不需用的固定資產、因修理停用的固定資產、季節性停用的固定資產等均應計提折舊。但對固定資產進行改良時,固定資產轉入了在建工程,故改良期間不需計提折舊。
2.時間范圍: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不計提折舊。
折舊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年折舊額=(原價-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原價×年折舊率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原價)÷預計使用年限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總工作量
每期折舊額=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該期實際工作量
3.雙倍余額遞減法(特點:前期折舊多,后期折舊少)
原理:前期折舊時,先不考慮凈殘值,按雙倍直線折舊率計提折舊;最后兩年改成直線法。前期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
前期每年的折舊額=(原價-累計折舊額)×前期折舊率
最后兩年改成直線法后,要考慮預計凈殘值
4.年數總和法
原理:折舊基數=原價-凈殘值;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使用年限的數字之和
(二)固定資產后續支出
原理: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金額能可靠計量),資本化;否則,費用化。
(1)資本化的后續支出:(重點掌握)
分三個階段:①賬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②固定資產發生的可資本化的后續支出,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更新改造等工程完工并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再從“在建工程”轉為“固定資產”。③按重新確定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計提折舊。(例題可見教材3-10)
這部分內容用文字表述比較抽象,需要多做些練習來體會,具體例題見講義
(2)費用化的后續支出:
固定資產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后續支出,直接進行費用化處理,計入當期損益。
(3)這里要注意以下幾點:
1.固定資產修理費用如沒有特殊說明,應當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
2.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性能、結構、用途改變,金額較大),應當資本化,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
3.固定資產裝修費用的處理(費用區分大小)。
4.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發生后續支出,承租人確認增加固定資產,其發生的后續支出按自有固定資產進行處理。
5.經營租入固定資產,承租人不確認固定資產,只做備查登記。如果承租人發生的金額較大的后續支出,應通過“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核算(核算方法要注意)。
四、固定資產處置
(1)固定資產終止確認的條件:總的來看就是固定資產不再能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
(2)固定資產處置的會計處理。
不論是出售、報廢或毀損,都要通過“固定資產清理”賬戶核算。借方為固定資產的凈值(清理前的賬面價值)、清理費用和相關稅費,借方表示清理過程中付出的代價;貸方登記兩個內容,一是殘值收入,二是應收賠款(保險公司或責任人),貸方表示清理過程中的收益。貸方的收益減去借方的支出,就是凈收益(或凈損失),最終轉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
最新資訊
- 2025年中級會計經濟法時間數字考點匯總,考前必看!2025-09-02
- 2025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考前最后10頁紙,背了就得分!2025-09-01
- 2025年中級會計職稱《財務管理》考前最后10頁紙,考前必背!2025-09-01
- 速領!2025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最后10頁紙2025-09-01
- 2025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沖刺:10頁紙速記核心考點,考前搶分必看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財管考前10頁紙:核心考點速記(搶分倒計時)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經濟法:考前必背10頁紙(沖刺速記搶分)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財務管理計算題開平方技巧你掌握了嗎2025-08-29
- 2025中級會計《經濟法》必背50個高頻考點:附沖刺答題技巧與提分指南2025-08-29
- 2025中級會計機考分錄輸入方法:正確格式+操作步驟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