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級會計職稱 > 中級會計職稱模擬試題 > 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沖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沖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更新時間:2012-10-11 11:17:53 來源:|0 瀏覽0收藏0

中級會計職稱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一)單項選擇題

  1.A公司以一項無形資產與B公司的一項交易性金融資產進行資產置換,A公司另向B公司支付補價45萬元。資料如下:①A公司換出:無形資產一專利權,賬面原值為450萬元,累計攤銷67.5萬元,公允價值為405萬元;②B公司換出:交易性金融資產,其中“成本”為427.5萬元,“公允價值變動”為90萬元(貸方余額),公允價值為450萬元。在具有商業實質的情況下,B公司正確的會計處理是( )。(假定不考慮相關稅費)

  A.無形資產入賬價值為337.5萬元;投資收益為112.5萬元

  B.無形資產入賬價值為292.5萬元;投資收益為22.5萬元

  C.無形資產入賬價值為405萬元;投資收益為112.5萬元

  D.無形資產入賬價值為405萬元;投資收益為22.5萬元

  2.甲企業2010年12月1日將一批庫存商品換入一輛汽車,并收到對方支付的補價7萬元。該批庫存商品的賬面價值為80萬元,公允價值為110萬元,計稅價格為100萬元,適用的增值稅率為17%;換入汽車的賬面原值為125萬元,折舊2萬元,公允價值為120萬元(含稅;乙公司為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此項交換具有商業實質。甲企業換入汽車的入賬價值為( )萬元。

  A.110 B.97 C.127 D.102.56

  3.A公司以一臺甲設備換入D公司的一臺乙設備。甲設備的賬面原價為44萬元,已提折舊6萬元,已提減值準備5萬元。甲設備和乙設備的公允價值無法合理確定,假定不考慮相關稅費,D公司另向A公司支付補價2萬元。A公司換入的乙設備的入賬價值為( )萬元。

  A.31 B.29 C.29.4 D.33

  4.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如果同時換入多項資產,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應當按照( )的比例,對換入資產的成本總額進行分配,確定各項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

  A.換入各項資產的公允價值與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總額

  B.換出各項資產的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公允價值總額

  C.換入各項資產的賬面價值與換入資產賬面價值總額

  D.換出各項資產的賬面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總額

  5.A公司用一臺已使用2年的甲設備從B公司換入一臺乙設備,支付換入資產相關費用1萬元,并支付補價款3.51萬元。甲設備的賬面原價為5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率為5%,并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乙設備的賬面原價為30萬元,已提折舊3萬元。兩公司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置換時,甲、乙設備的公允價值分別為25萬元和28萬元(公允價值均不含稅,增值稅率17%)。A公司換入的乙設備的入賬價值為( )萬元。

  A.22 B.23.6 C.29 D.32

  6.A公司以一臺甲設備換入D公司的一臺乙設備。甲設備的賬面原價為22萬元,已提折舊3萬元,已提減值準備3萬元,其公允價值為20萬元(不含稅,增值稅率17%)。D公司另向A公司支付補價2萬元。兩公司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A公司換入乙設備應計入當期收益的金額為( ) 萬元。

  A.4 B.O C.14.4 D.-4

  7.A公司以一臺甲設備換入D公司的一臺乙設備。甲設備的賬面原價為22萬元,已提折舊3萬元,已提減值準備3萬元,甲設備的公允價值無法合理確定,換入的乙設備的公允價值為24萬元。D公司另向A公司收取補價2萬元。兩公司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A公司換入乙設備應計入當期收益的金額為( )萬元。

  A. 4 B. 0 C. 2 D. 6

  8.某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以其生產的產成品換入原材料一批,支付補價4.68萬元。該批產成品賬面成本為26萬元,公允價值和計稅價格均為20萬元,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5萬元;收到的原材料的公允價值和計稅價格均為24萬元。假設產成品和原材料適用增值稅稅率均為17%,交換過程中雙方均按規定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不考慮其他稅費,假定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則該公司換入原材料的入賬價值為(   )萬元

  A.20.32        B.21.92    C.22.60        D.24

  9.某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以其生產的產成品換入原材料一批,支付補價5萬元。該批產成品賬面成本為26萬元,公允價值和計稅價格均為20萬元,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5萬元;收到的原材料的公允價值和計稅價格均為24萬元。假設產成品和原材料適用增值稅稅率均為17%,交換過程中雙方均按規定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不考慮其他稅費,假定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則該公司換入原材料的入賬價值為( )萬元。

  A.20.32   B.21.92 C.22.60 D.25.32

  10.甲公司以一項專利權交換乙公司的設備,專利權賬面價值為170萬元,公允價值為200萬元。設備的原價為400萬元,已提折舊200萬元,已提減值準備40萬元,公允價值為220萬元(含稅)。甲公司支付了補價20萬元,雙方均保持資產的原始使用狀態。該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不考慮其他稅費。則甲公司換入設備的入賬價值為(  )萬元。

  A.200 B.170 C. 188.03 D. 180

  11.甲公司以一臺固定資產(寫字樓)換入乙公司的一項長期股權投資。換出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為1200萬元,已計提折舊5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為1250萬元(營業稅稅率5%);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為132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為1200萬元;乙公司另外向甲公司支付現金50萬元。假定該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且不考慮營業稅以外的其他相關稅費,甲公司應就此項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確認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收益(損失以負數表示)為( )萬元。

  A.-5  B.-2.8  C.0  D.-62.5

  12.甲、乙公司均為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率17%。甲公司本期以自產A產品交換乙公司的B產品,甲公司的A產品成本300萬元,公允價值和計稅價格均為270萬元,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30萬元。乙公司的B產品成本230萬元,公允價值和計稅價格均為280萬元,消費稅率5%,交換過程中甲公司向乙公司支付補價10萬元。該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且假定不考慮其他稅費。甲公司換入B產品的入賬價值是( )萬元。

  A.278.30 B. 271.70 C.276.80 D.249.81

  13. 甲股份有限公司發生的下列非關聯交易中,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是 ( ) 。

  A. 以公允價值為260萬元的固定資產換入乙公司賬面價值為320萬元的無形資產,并支付補價80萬元

  B. 以賬面價值為280萬元的固定資產換入丙公司公允價值為200萬元的一項專利權 ,并收到補價80萬元

  C. 以公允價值為320萬元的長期股權投資換入丁公司賬面價值為460萬元的短期股票投資,并支付補價140萬元

  D. 以賬面價值為420萬元、準備持有至到期的長期債權投資換入戊公司公允價值為390萬元的一臺設備,并收到補價30萬元

    【考前分析

    現報名輔導套餐可享六折優惠    2011年會計職稱考試真題匯總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教材變化分析

  (二)多項選擇題?

  1.甲公司以庫存商品換入乙公司的材料。換出的庫存商品的賬面余額為120萬元,已提存貨跌價準備20萬元,公允價值110萬元;換入材料的賬面成本為140萬元,已提存貨跌價準備30萬元,公允價值為110萬元。甲公司另支付運費1萬元(假設運費不抵扣增值稅)。假設甲、乙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率17%,該交換具有商業實質。則甲公司下列賬務處理正確的是(  )。

  A. 借:原材料 111(110+1)(公允價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10×17%)18.7

  貸:主營業務收入 11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10×17%)18.7

  銀行存款(運費,無抵扣) 1

  B.借:主營業務成本 100

  存貨跌價準備 20

  貸:庫存商品 120

  C. 借:原材料 101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10×17%)18.7

  存貨跌價準備 20

  貸:庫存商品12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10×17%)18.7

  銀行存款(運費,無抵扣) 1

  D. 借:原材料 140

  貸:庫存商品 120

  營業外收入 20

  2.甲企業以固定資產換入乙企業的庫存商品。已知固定資產的賬面余額為300 000元,已提折舊50 000元,已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50 000元,其公允價值230 000元(含稅,增值稅率17%),庫存商品的賬面成本為180 000元,公允價值200 000元,增值稅稅率17%,計稅價格等于公允價值;假設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甲企業換入的庫存商品作為存貨管理。在交換中甲企業支付給乙企業現金4 000元且不考慮其他稅費。下列不同情況下正確的有(  )。

  A.上述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情況下,甲企業換入庫存商品的入賬價值200000元

  B.上述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沒有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更可靠的情況下,甲企業換入庫存商品的入賬價值170000元

  C.上述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情況下,甲企業換入庫存商品的入賬價值170000元

  D.上述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甲企業應確認營業外收入200000元

  E.上述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 甲企業換入庫存商品的入賬價值170000元

  3.企業發生的交易中,如果涉及支付補價的,判斷該項交易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標準是( )。

  A.支付的補價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小于25%

  B.支付的補價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小于25%

  C.支付的補價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大于25%

  D.支付的補價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支付的補價之和的比例小于25%

  E.支付的補價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與支付的補價之和的比例小于25%

  4.關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只要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就應當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

  B.若換入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在風險、時間和金額方面與換出資產顯著不同,則該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

  C.若換入資產與換出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不同,且其差額與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相比是重大的,則該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

  D.在確定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是否具有商業實質時,企業應當關注交易各方之間是否存在關聯方關系。關聯方關系的存在可能導致發生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

  5.下列各項中,能夠據以判斷非貨幣資產具有商業實質的有( )。

  A.換入資產與換出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風險、金額相同,時間不同

  B.換入資產與換出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時間、金相同,風險不同

  C.換入資產與換出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風險、時間相同,金額不同

  D.換入資產與換出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不同,且其差額與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公允價值相比具有重要性。

  6.《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準則中對商業實質的判斷條件之一是“換入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相關參數與換出資產顯著不同”,該表述的含義是指( )

  A.風險、時間和金額均相同 B.風險、金額相同,時間不同

  C.時間、金額相同,風險不同 D.風險、時間相同,金額不同

  E.風險、時間和金額均不同

  7.下列各項交易中,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有( )。

  A.以固定資產換入股權投資 B.以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換入無形資產

  C.以銀行本票購買固定資產 D.以長期股權投資換入原材料

    【考前分析

    現報名輔導套餐可享六折優惠    2011年會計職稱考試真題匯總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教材變化分析

  8.在不具有商業實質、不涉及補價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確定換入資產入賬價值應考慮的因素有( )。

  A.換出資產的賬面余額 B.換出資產計提的減值準備

  C.換出資產應支付的相關稅費 D.換出資產賬面價值與其公允價值的差額

  9.下列各項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其會計處理有可能影響企業損益的項目有( )。

  A.該交換具有商業實質,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且支付補價

  B.該交換具有商業實質,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小于賬面價值且支付補價

  C.該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且收到補價

  D.該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小于賬面價值且收到補價

  E.該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小于賬面價值且支付補價

  10.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的情況下,在不涉及補價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確定換入資產入賬價值應考慮的因素有( )。

  A.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  B.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

  C.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  D.為換入資產應支付的相關費用 E.換出資產的相關稅費

  11.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關于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處理正確的有( )

  A.換出資產為存貨的,應當視同銷售處理,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按其公允價值確認商品銷售收入,同時結轉商品銷售成本。

  B.換出資產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和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

  C.換出資產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換入資產公允價值和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或沖減資產減值損失

  D.換出資產為長期股權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換入資產公允價值和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

  E.換出資產為長期股權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換入資產公允價值和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

  12.下列經濟業務中,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有( )。

  A.以公允價值20萬元的小汽車一輛換取生產設備一臺,另支付補價10萬元

  B.以公允價值20萬元的小汽車一輛換取生產設備一臺,另支付補價5萬元

  C.以公允價值50萬元機械設備一臺換取電子設備一臺,另收到補價25萬元

  D. 以公允價值50萬元機械設備一臺換取電子設備一臺,另收到補價15萬元

  E.以公允價值30萬元機械設備一臺和持有的公允價值為20萬元股票,換取電子設備一臺

  13.下列項目中,屬于貨幣性資產的有( )。?

  A.銀行存款 B.長期股權投資? C.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權益工具

  D.應收賬款 E. 交易性金融資產

  14.甲公司用賬面價值為165萬元,公允價值為192萬元的長期股權投資和原價為235萬元,已計提累計折舊100萬元,公允價值128萬元的固定資產一臺與乙公司交換其賬面價值為240萬元,公允價值(計稅價格)300萬元的庫存商品一批,乙公司增值稅率為17%。乙公司收到甲公司支付的現金31萬元,同時為換入資產支付相關費用10萬元。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情況下,下列關于乙公司會計處理表述正確的有( )。

  A.長期股權投資入賬價值198萬元

  B.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132萬元

  C.長期股權投資入賬價值192萬元

  D.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128萬元

  E.確認主營業務收入300萬元

  15.下列表述符合“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條件的有( )。

  A.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存在活躍市場

  B.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不存在活躍市場、但同類或類似資產存在活躍市場

  C.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不存在同類或類似資產的可比市場交易,應當采用估值技術確定其公允價值。該公允價值估計數的變動區間很小,或者在公允價值估計數變動區間內,各種用于確定公允價值估計數的概率能夠合理確定的

  D.能采用估值技術計算

  E.能估計未來現金流量和折現率計算現值

    【考前分析

    現報名輔導套餐可享六折優惠    2011年會計職稱考試真題匯總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教材變化分析

  (三)判斷題?

  1.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應按公允價值計量換入資產成本,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大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均應計入營業外收入。()

  2.當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同時滿足“交換具有商業實質”和“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均能夠可靠地計量”兩個條件時,應當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

  3.當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不能夠可靠地計量時,若不涉及補價,應當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不確認損益。( )

  4.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只有換入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在風險、時間和金額方面均與換出資產顯著不同時,該交換才具有商業實質。( )

  5.不具有商業實質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應當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不確認損益。( )

  6.應收賬款可能發生壞賬,將來收取的貨幣是不確定的,因此,應收賬款屬于非貨幣性資產。( )

  7.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當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大于換入資產賬面價值時,應確認交易收益。( )

  8.判斷某項交易是否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通常依據交易中是否涉及補價,若涉及補價,則不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

  9.對于具有商業實質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應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與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孰低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 )

  10.涉及多項資產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應當先計算換入資產總的入賬價值,然后再按各單位資產的賬面價值占換入資產賬面價值總和的比重分別確定各單位資產的入賬價值。( )

  11.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收到補價的企業應按一定方法計算應確認收益。( )

  12.在確定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是否具有商業實質時,企業應當關注交易各方之間是否存在關聯方關系。關聯方關系的存在導致發生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 )

  13.貨幣性資產是指持有的現金及將以固定或可確定金額的貨幣收取的資產,包括現金、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以及不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 )

  14.對于具有商業實質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應當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

  15.A公司以一臺設備交換B公司的一項無形資產,該設備賬面原價為30萬元,累計折舊為7.50萬元,公允價值為18萬元;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均為23.25萬元。A公司另行向B公司支付現金5.25萬元,則該交易不能確認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 )

    【考前分析

    現報名輔導套餐可享六折優惠    2011年會計職稱考試真題匯總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教材變化分析

  (四)計算分析題

  1.甲公司決定和乙公司進行非貨幣資產交換,甲、乙公司的增值稅稅率為17%,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銀行存款40萬元。

  (1)甲公司換出:

 ?、俟潭ㄙY產―廠房:原價為150萬元,累計折舊30萬元,公允價值100萬元;

 ?、诠潭ㄙY產―庫房:原價為120萬元,累計折舊60萬元,公允價值50萬元;

 ?、墼牧希嘿~面余額為300萬元,計稅價格350萬元,公允價值350萬元。

  (2)乙公司換出:

  ① 固定資產―辦公樓: 原價150萬元, 累計折舊50萬元;

 ?、?固定資產―廠房1: 原價200萬元, 累計折舊90萬元;

 ?、?固定資產―廠房2: 原價300萬元, 累計折舊80萬元。

  假設以上資產均未計提資產減值準備,該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且假定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

  要求:編制甲公司和乙公司的會計分錄。

  2.甲公司以一臺設備換入乙公司的1輛汽車。換出設備的賬面原值為130萬元,已提折舊50萬元,公允價值70萬元(含稅,增值稅率17%);換入汽車的賬面原值為100萬元,已提折舊15萬元,公允價值為80萬元(含稅,增值稅率17%)。在交換中甲公司補付乙公司貨幣資金10萬元。假設不考慮增值稅以外的其他相關稅費,并假定該交換具有商業實質,公允價值能可靠計量。

  要求:編制甲公司和乙公司的會計分錄。

  3.A企業以單位生產成本為50元的甲產品200件換取B企業的乙產品作為固定資產,甲產品對外不含稅售價為每件60元;乙產品生產成本共計9000元,對外不含稅售價共計10000元,A企業收到B企業支付的補價2340元。B企業對換入甲產品作為原材料管理。假定沒有其他稅費, 該項業務具有商業實質。

  要求:編制A企業與B企業該項業務的會計分錄

  4.2010年5月1日甲公司以一項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為500萬元,計提減值準備60萬元,公允價值400萬元,換入乙公司一項無形資產和一批產品,無形資產賬面價值100萬元、公允價值120萬元,產品賬面價值340萬元、公允價值300萬元(不含稅,增值稅率17%),甲公司支付乙公司補價71萬元,支付產品運雜費0.5萬元。假設交易雙方具有商業價值,公允價值能夠可靠的計量,且不考慮增值稅以外的其他稅費。

  要求:計算甲公司換入各項資產的入賬價值,并編制會計分錄。

  5.東海公司決定和西南公司進行資產置換,東海公司、西南公司的增值稅稅率為17%,計稅價格等于公允價值。整個交易過程中沒有發生除增值稅以外的其他相關稅費,該交易具有商業實質。有關資料如下:

  (1)東海公司換出:

 ?、俟潭ㄙY產―×車床:原價300萬元,累計折舊30萬元,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20萬元,公允價值220萬元(含稅)。

 ?、趲齑嫔唐法DM商品:賬面余額為180萬元,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0萬元,公允價值150萬(不含稅)元。

  (2)西南公司換出:

 ?、俟潭ㄙY產―×汽車:原價450萬元,累計折舊150萬元,公允價值280萬元(含稅)。

 ?、趲齑嫔唐法DN商品:賬面余額180萬元,計提存貨跌價準備80萬元,公允價值90萬元(不含稅)。

  另外,西南公司支付給東海公司補價10.2萬元。

  要求:編制有關西南公司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會計分錄。

  (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保留兩位小數)

    【考前分析

    現報名輔導套餐可享六折優惠    2011年會計職稱考試真題匯總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教材變化分析

  五、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D

  【解析】該非貨幣性交換的會計處理是:

  借:無形資產 405

  銀行存款 45

  交易性金融資產一公允價值變動 9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一成本 427.5

  投資收益 112.5

  借: 投資收益 9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90

  B公司取得的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405萬元,投資收益=112.5-90=22.5(萬元)

  2.D

  【解析】該項交易具有商業實質。按照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準則的規定,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在發生補價的情況下,收到補價方,應當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收到的補價(或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換出資產為存貨的,應當作為銷售處理,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以其公允價值確認收入,同時結轉相應的成本。

  該企業的會計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      7

  固定資產(120/1.17)102.56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20/1.17*17%)17.44

  貸:主營業務收入            11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7

  借:主營業務成本   80

  貸:庫存商品         80

  3.A

  【解析】換入設備的入賬價值=(44-6-5)-2=31(萬元)。

  4.A

  【解析】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同時換入多項資產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確定各項換入資產的成本應當按照換入各項資產的公允價值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的比例,對換入資產的成本總額進行分配,確定各項換入資產的成本。

  5.C

  【解析】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均能夠可靠計量的,應當以換出資產公允價值作為確定換入資產成本的基礎,A公司換入的乙設備的入賬價值=25+25*17%-28*17%+3.51+1=29萬元。

  6.A

  【解析】在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情況下,不論是否涉及補價,只要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不相同,就一定會涉及損益的確認,因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益通常是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應計入當期收益的金額=20―(22―3―3)=4萬元(收益)。

  7.D

  【解析】應計入當期收益的金額=(24―2)―(22―3―3)=6萬元(收益)

  8.D

  【解析】該項交易具有商業實質。按照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準則的規定,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在發生補價的情況下,支付補價方,應當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加上支付的補價(或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換出資產為存貨的,應當作為銷售處理,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以其公允價值確認收入,同時結轉相應的成本。

  該企業的會計處理為:

  借:原材料      24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4.08

  貸:主營業務收入             2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4

  銀行存款       4.68

  借:主營業務成本   21

  存貨跌價準備 5

  貸:庫存商品         26

  9.D

  【解析】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或雖具有商業實質但換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均不能可靠計量的,以換出資產賬面價值作為成本,無論是否支付補價,均不確認損益;A公司換入的原材料的入賬價值=(26―5)+20×17%+5―24×17%=25.32萬元。

  10.C

  【解析】該項交易具有商業實質。按照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準則的規定,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在發生補價的情況下,支付補價方,應當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加上支付的補價(或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換入設備的入賬價值=220/1.17=188.03萬元。

  11.D

  【解析】《企業會計準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第六條規定,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的或者具有商業實質但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均不能可靠計量,應當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注意:換出資產涉及的營業稅,一般不計入換入資產入賬價值,計入當期損益。

  12.A

  【解析】《企業會計準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第六條規定,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的或者具有商業實質但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均不能可靠計量,企業應按照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成本,第八條規定,支付補價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支付的補價并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不確認損益。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涉及存貨的,換出方要視為銷售計算增值稅銷項稅額以及其他相關稅金;換入方若換入存貨的增值稅能夠抵扣,則要減去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甲公司換入B產品的入賬價值=(300―30)+270×17%+10―280×17%=278.30(萬元)。

  13.A

  【解析】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是指交易雙方通過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等非貨幣性資產進行的交換,有時也涉及少量貨幣性資產(即補價)。認定涉及少量貨幣性資產的交換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通常以補價占整個資產交換金額的比例低于25%作為參考。支付的貨幣性資產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或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支付的貨幣性資產之和)的比例,或者收到的貨幣性資產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或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和收到的貨幣性資產之和)的比例低于25%的,視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適用本準則;高于25%(含25%) 的,視為以貨幣性資產取得非貨幣性資產,適用其他相關準則。A選項:比例=80/(260+80)=23.53%,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考前分析

    現報名輔導套餐可享六折優惠    2011年會計職稱考試真題匯總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教材變化分析

  (二)多項選擇題

  1.AB

  【解析】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可靠計量,應按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計價確認收入,并結轉成本。

  2.AE

  【解析】在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情況下,應以換出資產公允價值為基礎進行計算,甲企業換入庫存商品的入賬價值=230 000+4 000-200 000×17%=200 000元;上述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甲企業應確認營業外收入30000元;在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的情況下,應以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為基礎進行計算,甲企業換入庫存商品的入賬價值=300 000-50 000-50 000+4 000-200 000×17%=170 000元。

  3.AD

  【解析】支付補價的企業,應當按照支付的補價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加上支付的補價之和(或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低于25%確定。

  4.BCD

  【解析】公允價值計量,必須同時符合兩個條件:交換具有商業實質;并且換入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

  5.ABCD

  【解析】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1)換入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在風險、時間和金額方面與換出資產顯著不同。(2)換入資產與換出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不同,且其差額與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相比是重大的。

  6.BCDE

  【解析】換入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在風險、時間和金額方面與換出資產顯著不同。這種情況通常包括下列情形:(1)未來現金流量的風險、金額相同,時間不同;(2)未來現金流量的時間、金額相同,風險不同;(3)未來現金流量的風險、時間相同,金額不同;(3) 未來現金流量的風險不同、金額不同,時間不同。

  7.AD

  【解析】銀行本票和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屬于貨幣性資產,所以,B和C選項屬于貨幣性資產交換。

  8.ABC

  【解析】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或雖具有商業實質但換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均不能可靠計量的,以換出資產賬面價值加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成本,無論是否支付補價,均不確認損益。

  9.AB

  【解析】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時,企業在按照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成本的情況下:(1)支付補價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支付的補價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不確認損益;(2)收到補價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減去收到的補價并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不確認損益。

  10.BCD

  【解析】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①該項交換具有商業實質;②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均能夠可靠計量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確定換入資產成本的基礎,但有確鑿證據表明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更加可靠的除外。所以答案應該選擇BCD。 11.ABE?

  【解析】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分別以下情況處理:1)換出資產為存貨的,應當視同銷售處理,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按其公允價值確認商品銷售收入,同時結轉商品銷售成本。2)換出資產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換入資產公允價值和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3)換出資產為長期股權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換入資產公允價值和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

  12.BE

  【解析】涉及補價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判定標準:收到補價企業,收到的補價÷換出資產公允價值<25%。支付補價企業,支付的補價÷(支付的補價+換出資產公允價值)<25%。

  13.AD

  【解析】一般來說,資產負債表所列示的項目中屬于貨幣性資產的項目有:貨幣資金、持有至到期的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股利、應收利息、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

  14.ABE

  【解析】換入資產入賬價值總額=300+20+10=330(萬元);長期股權投資公允價值所占比例=192/(192+128)=60%;固定資產公允價值所占比例=128/(192+128)=40%;

  換入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330×60%=198(萬元);換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330×40%=132(萬元);庫存商品按公允價值確認主營業務收入,同時結轉主營業務成本。

  15.ABC

  【解析】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1)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存在活躍市場。對于存在活躍市場的存貨、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非貨幣性資產,應當以該資產的市場價格為基礎確定其公允價值。(2)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不存在活躍市場、但同類或類似資產存在活躍市場。對于同類或類似資產存在活躍市場的存貨、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非貨幣性資產,應當以同類或類似資產市場價格為基礎確定其公允價值。(3)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不存在同類或類似資產的可比市場交易,應當采用估值技術確定其公允價值。該公允價值估計數的變動區間很小,或者在公允價值估計數變動區間內,各種用于確定公允價值估計數的概率能夠合理確定的,視為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

    【考前分析

    現報名輔導套餐可享六折優惠    2011年會計職稱考試真題匯總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教材變化分析

  (三)判斷題

  1.×

  【解析】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同時滿足公允價值計量的兩個條件的,應當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換出資產為存貨的,應當作為銷售處理,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4 號――收入》以其公允價值確認收入,同時結轉相應的成本;換出資產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換出資產為長期股權投資的,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投資損益。

  2.×

  【解析】當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同時滿足“交換具有商業實質”和“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兩個條件時,應當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刪

  3.√

  【解析】在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情況下,不論是否涉及補價,只要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不相同,就一定會涉及損益的確認,因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益通常是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予以實現。

  4.×

  【解析】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1)換入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在風險、時間和金額方面與換出資產顯著不同。(2)換入資產與換出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不同,且其差額與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相比是重大的。

  5.√

  【解析】根據新準則的規定,在以賬面價值計量的情況下,無論是否發生補價的收付,補價都只是作為換入資產入賬價值的調整項目,不影響損益。

  6.×

  【解析】應收賬款作為企業的債權,有相應的發票等原始憑證作為收款的依據,雖然在收回貨款過程中有可能發生壞賬損失,但是,企業可以根據以往與購貨方交往的經驗,估計出發生壞賬的可能性以及壞賬金額,所以應收賬款在將來為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是固定的,或可確定的,屬于貨幣性資產。

  7.×

  【解析】《企業會計準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第六條規定,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的,企業應按照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成本,不確認損益。

  8.×

  【解析】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一般只涉及少量貨幣性資產即補價。認定涉及少量貨幣性資產的交換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通常以補價占整個資產交換金額的比例低于25%作為參考。支付的貨幣性資產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或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支付的貨幣性資產之和)的比例、或者收到的貨幣性資產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或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和收到的非貨幣性資產之和)的比例低于25%的,視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適用本準則;高于25% (含25%)的,視為以貨幣性資產取得非貨幣性資產,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等相關準則。

  9.×

  【解析】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應當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均能夠可靠計量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確定換入資產成本的基礎,但有確鑿證據表明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10.×

  【解析】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同時換入多項資產的,在確定各項換入資產的成本時,應當分別下列情況處理:(1)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應當按照換入各項資產的公允價值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的比例,對換入資產的成本總額進行分配,確定各項換入資產的成本。(2)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或者雖具有商業實質但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應當按照換入各項資產的原賬面價值占換入資產原賬面價值總額的比例,對換入資產的成本總額進行分配,確定各項換入資產的成本。

  11.×

  【解析】《企業會計準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第六條規定,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的,企業應按照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成本,不確認損益。收到補價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減去收到的補價并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不確認損益。

  12.×

  【解析】在確定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是否具有商業實質時,企業應當關注交易各方之間是否存在關聯方關系。關聯方關系的存在可能導致發生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

  13.×

  【解析】貨幣性資產,是指持有的現金及將以固定或可確定金額的貨幣收取的資產,包括現金、應收款項和應收票據以及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

  14.×

  【解析】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應當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15.×

  【解析】補價所占比重= 5.25/(5.25+18)=22.58%<25%,應確定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考前分析

    現報名輔導套餐可享六折優惠    2011年會計職稱考試真題匯總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教材變化分析

  (四)計算分析題

  1.【答案】

  分析:《企業會計準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第六條規定,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的或者具有商業實質但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均不能可靠計量的,應當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不確認損益。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同時換入多項資產的,在確定各項換入資產的成本時,應當按照換入各項資產的原賬面價值占換入資產原賬面價值總額的比例,對換入資產的成本總額進行分配,確定各項換入資產的成本。

  第一:編制甲公司會計分錄:

  判斷是否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補價所占比重=補價/換入資產公允價值=40/500=8%<25%,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1)計算確定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總額

  =(150-30+120-60+300)-40+350×17%=499.50(萬元)

  (2)計算確定換入各項資產的入賬價值

  辦公樓的入賬價值=499.50× [100/(100+110+220)]=116.16 (萬元)

  廠房1的入賬價值=499.5×[110/(100+110+220)]=127.78 (萬元)

  廠房2的入賬價值= 499.5×[220/(100+110+220)] =255.56(萬元)

  (4)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理        180

  累計折舊          90

  貸:固定資產―廠房         150

  ―庫房         120

  借:固定資產―辦公樓    116.16

  ―廠房1       127.78

  ―廠房2       255.56

  銀行存款          40

  貸:固定資產清理          180

  原材料             3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9.5(350×17%)

  第二,編制乙公司會計分錄

  判斷是否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補價所占比重=補價/換入資產公允價值=40/500=8%<25%,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1)計算確定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總額

  =(150-50+200-90+300-80)+40-350×17%=410.5(萬元)

  (2)計算確定換入各項資產的入賬價值

  廠房的入賬價值=410.5× [120/(120+60+300)]=102.63 (萬元)

  庫房的入賬價值=410.5×[60/(120+60+300)]=51.31 (萬元)

  原材料的入賬價值=410.5×[300/(120+60+300)]=256.56 (萬元)

  借:固定資產清理     430

  累計折舊            220

  貸:固定資產―辦公樓         150

  ―廠房1          200

  ―廠房2          300

  借:固定資產―廠房         102.63

  ―庫房         51.31

  原材料             256.56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9.5(350×17%)

  貸:固定資產清理           430

  銀行存款             40

  2.【答案】

  (1)甲公司(支付補價方)賬務處理如下:

  ①將固定資產凈值轉入固定資產清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 80

  累計折舊 50

  貸:固定資產――設備 130

 ?、趽Q入資產

  借:固定資產――汽車(80/1.17)68.38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0/1.17×17%)11.62

  營業外支出(70/1.17-80) 20.17

  貸:固定資產清理 8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70/1.17×17%)10.17

  銀行存款(補價) 10

  (2)乙公司(收到補價方)賬務處理如下:

 ?、賹⒐潭ㄙY產凈值轉入固定資產清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 85

  累計折舊 15

  貸:固定資產――汽車 100

 ?、趽Q入資產

  借:固定資產――設備(70/1.17) 59.83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70/1.17×17%)10.17

  銀行存款 10

  營業外支出(80/1.17-85) 16.62

  貸:固定資產清理 8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80/1.17×17%)11.62

    【考前分析

    現報名輔導套餐可享六折優惠    2011年會計職稱考試真題匯總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教材變化分析

  3.【答案】

  (1)A企業:

  借:固定資產――乙設備 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700

  銀行存款 234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2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60×200×17%) 2040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000

  貸: 庫存商品 10000

  (2)B企業:

  借:原材料-甲材料 12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04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700(10000×17%)

  銀行存款 2340

  借:主營業務成本 9000

  貸:庫存商品 9000

  4. 【答案】

  換入無形資產的入賬價值=(400+71-300*17%)×[120/(120+300)] =120(萬元);

  換入產品的入賬價值=(400+71-300*17%)×[300/(120+300)]+0.5=300.5(萬元);

  會計分錄如下:

  借:無形資產 1200000

  庫存商品 3005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00*17%)510000

  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600000

  投資收益 40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5000000

  銀行存款 715000

  5.【答案】

  西南公司賬務處理如下:

  (1)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總額=換出資產公允價值(280/1.17+90)+10.2+銷項稅額(90×17%+280/1.17*17%)-進項稅額(150×17%+220/1.17×17%)=338.04(萬元)

  (2)換入各項資產的入賬價值

  固定資產―車床:338.04×[220/1.17/(220/1.17+150)]=188.04(萬元)

  庫存商品―M商品:338.04×[150/(220/1.17+150)]=150(萬元)

  (3)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理 300

  累計折舊 150

  貸:固定資產―×汽車 450

  借:固定資產―車床 188.04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220/1.17×17%)31.96

  庫存商品―M商品 15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50×17%)25.5

  營業外支出 (280/1.17?300) 60.68

  貸:固定資產清理 3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80/1.17×17%)40.68

  主營業務收入 9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90×17%)15.3

  銀行存款 10.2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0

  存貨跌價準備 80

  貸:庫存商品―N商品 180

    【考前分析

    現報名輔導套餐可享六折優惠    2011年會計職稱考試真題匯總

    2012年中級會計職稱教材變化分析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中級會計職稱資格查詢

中級會計職稱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中級會計職稱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中級會計職稱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