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資料(4)


4.融資租入固定資產$lesson$
租賃分為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在融資租賃下,應把租入固定資產視同自有固定資產處理:
(1)租入資產時,視同自有資產入賬
根據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必須將融資租入資產視同自有資產入賬。在租賃期開始日,承租人應當將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者,加上在租賃談判和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可歸屬于租賃項目的手續費、律師費、差旅費、印花稅等初始直接費用,作為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將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長期應付款的入賬價值,其差額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
【例7】2008年12月25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租賃協議,從2009年1月1日起甲公司從乙公司租入一臺全新的生產設備,設備的可使用年限為3年,設備的原賬面價值400萬元,公允價值為400萬元。雙方協商,租期3年,每年在年末支付租金150萬元。到期時,預計設備的公允價值為20萬元,甲企業擔保的資產余值為0萬元。到期時,設備歸還出租方。本租賃合同屬于不可撤銷合同。已知出租人租賃內含利率為8.33%,作為計算現值的折現率。
2009年1月1日租入設備時:
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150/(1+8.33%)+150/(1+8.33%)2+150/(1+8.33%)3]=138.47+127.82+117.99=384.28(萬元)
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為400萬元,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為384.28萬元,根據孰低原則,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為384.28萬元;在2009年1月1日賬務處理如下: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384.28
未確認融資費用 65.72
貸: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450
(2)初始直接費用
承租人在租賃談判和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可歸屬于租賃項目的手續費、律師費、差旅費、印花稅等初始直接費用,應當計入租入資產價值。
假設為租入該設備發生手續費、律師費等初始直接費用共10.72萬元,全部用銀行存款支付。會計處理如下: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10.72
貸:銀行存款 10.72
即固定資產原價為395萬元(384.28+10.72)。
(3)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
未確認融資費用應當在租賃期內各個期間進行分攤。承租人應當采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確認當期的融資費用(利息費用),即利息費用=長期應付款攤余成本×實際利率×期限。
承租人采用實際利率法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時,應當根據租賃期開始日租入資產入賬價值的不同情況,對未確認融資費用采用不同的分攤率(實際利率):
①以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為折現率將最低租賃付款額折現、且以該現值作為租入資產入賬價值的,應當將租賃內含利率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率。
②以合同規定利率為折現率將最低租賃付款額折現、且以該現值作為租入資產入賬價值的,應當將合同規定利率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率。
③以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為折現率將最低租賃付款額折現、且以該現值作為租入資產入賬價值的,應當將銀行同期貸款利率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率。
④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為入賬價值的,應當重新計算分攤率。該分攤率是使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與租賃資產公允價值相等的折現率。
這樣處理的原因,是因為不同的折現率決定了不同的未確認融資費用,一個折現率總會有一個特定的未確認融資費用與之相對應;如果要攤銷特定的未確認融資費用,只能用形成它的這個特定的折現率才能分攤完。
接例7,對于甲公司而言,2009年1月1日相當于占用了乙公司資金384.28萬元,應在每年年末將本年應當負擔的利息確認為財務費用:
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表(實際利率法),即利息費用計算表
日期 |
租金 |
確認的融資費用 |
應付本金減少額 |
應付本金余額 |
③ |
② |
③=期初⑤×8.33% |
④=②-③ |
期末⑤=期初⑤-④ |
(1)2009.1.1 |
|
|
|
384.28 |
(2)2009.12.31 |
150(本+息) |
32.01 |
117.99 |
266.29 |
(3)2010.12.31 |
150(本+息) |
22.18 |
127.82 |
138.47 |
(4)2011.12.31 |
150(本+息) |
11.53 |
138.47 |
0 |
合計 |
450 |
65.72 |
384.28 |
|
2009年末攤銷未確認融資費用
借:財務費用 32.01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32.01
2010年末攤銷未確認融資費用
借:財務費用 22.18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22.18
2011年末攤銷未確認融資費用
借:財務費用 11.53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11.53
(4)每年末支付租金:
[接例7],在2009年12月31日支付租金時:
借:長期應付款 150
貸:銀行存款 150
2010年末和2011年末會計處理同上。
(5)計提折舊
融資租賃的固定資產,應當采取與自有固定資產一樣的折舊政策。但有一定的特殊性:
①折舊期間的確定:能夠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時取得租賃資產所有權的,應當在租賃資產使用壽命內計提折舊;無法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時能夠取得租賃資產所有權的,應當在租賃期與租賃資產使用壽命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計提折舊。
[接例7],本例中融資租賃的設備以3年為折舊年限,但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故折舊期從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共35個月。
②折舊總額的確定:如果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提供了擔保,則應提的折舊總額為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減去擔保余值加上預計清理費用;如果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未對租賃資產余值提供擔保,則應提的折舊總額為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減去預計殘值加上預計清理費用。
[接例7],假設該設備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凈殘值為零,則3年期間融資租賃設備應提折舊總額=395―0=395 (萬元);2009年年末應提折舊額=395/35×11=124.14萬元,賬務處理如下:
借:制造費用 124.14
貸:累計折舊 124.14
2010年末和2011年末會計處理同上,折舊額分別為135.43萬元(395/35×12)。
(6)到期時
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通常對租賃資產有三種選擇權:返還、留購和優惠續租。本例選擇的是返還。[接例7],2011年12月31日到期歸還:
借:累計折舊 395
貸:固定資產 395
【例8】 甲企業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N設備,該設備的公允價值為100萬元,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為93萬元。甲企業在租賃談判和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手續費,律師費等合計為2萬元。甲企業該項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為( )萬元。(2007年試題)
A. 93 B. 95 C. 100 D. 102
【答案】B
【解析】該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93+2=95(萬元)。
【例9】一項租賃合同是否認定為融資租賃合同,應視出租人是否將與租賃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實質上轉移給承租人而定。( )(2009年試題)
【答案】√
【解析】融資租賃,是指實質上轉移了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的租賃。其所有權最終可能轉移,也可能不轉移。
最新資訊
- 2025年中級會計經濟法時間數字考點匯總,考前必看!2025-09-02
- 2025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考前最后10頁紙,背了就得分!2025-09-01
- 2025年中級會計職稱《財務管理》考前最后10頁紙,考前必背!2025-09-01
- 速領!2025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最后10頁紙2025-09-01
- 2025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沖刺:10頁紙速記核心考點,考前搶分必看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財管考前10頁紙:核心考點速記(搶分倒計時)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經濟法:考前必背10頁紙(沖刺速記搶分)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財務管理計算題開平方技巧你掌握了嗎2025-08-29
- 2025中級會計《經濟法》必背50個高頻考點:附沖刺答題技巧與提分指南2025-08-29
- 2025中級會計機考分錄輸入方法:正確格式+操作步驟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