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財務管理》本量利分析


一、本量利分析概述
1.含義量本利分析,也叫本量利分析,簡稱 CVP 分析,在成本性態分析和變動成本計算模式的基礎上,通過研究企業在一定期間內的成本、業務量和利潤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揭示變量之間的內在規律性,為企業預測、決策、規劃和業績考評提供必要的財務信息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
2.量本利分析的假設條件
(1)總成本由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部分組成。按成本習性劃分成本是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前提條件,成本是企業內部可以控制的因素。
(2)銷售收入與業務量呈完全線性關系。銷售收入必須隨業務量的變化而變化,兩者之間應保持完全線性關系。當銷售量在相關范圍內變化時,產品單價不會發生變化。
(3)產銷平衡。當期產品的生產量與業務量相一致,不考慮存貨水平變動對利潤的影響。
(4)產品產銷結構穩定。生產銷售多種產品的企業,其銷售產品的品種結構不變。
二、基本的關系式
基本方程式:營業利潤=單價×銷量-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量-固定成本
這個方程式含有相互聯系的 5 個變量,給定其中 4 個變量值,就能夠求出另一個變量的值。
根據本量利分析的假設條件,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不變,銷售量的變化引起利潤的變化,反之,已知目標利潤規劃銷售量。
目標銷售量 = (目標利潤 + 固定成本)/(單價−單位變動成本)
三、單一產品量本利分析—— 盈虧臨界分析—量本利分析的核心內容
1.含義:保本點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收入支出相等、損益平衡的一種狀態,此時企業利潤為零。即當期銷售收入等于當期成本費用,邊際貢獻等于固定成本,保本作業率為 1 時企業所處的既不盈利也不虧損的狀態。
2.計算公式:
利潤=(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固定成本=0
(1)保本銷售量=固定成本/(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單位邊際貢獻
(2)保本銷售額=固定成本/邊際貢獻率
(3)保本作業率=保本點銷售量(額)/正常經營銷售量(額)×100%
保本作業率表明企業保本的銷售量在正常經營銷售量中所占的比重。可以提供企業在保本狀態下對生產能力的利用程度的要求。
企業經營管理者總是希望企業的保本點越低越好,保本點越低經營越安全,經營風險就越小;降低保本點的途徑是降低固定成本、降低單位變動成本、提高銷售單價。
量本利分析圖:(一圖勝千言)
最新資訊
- 2025年中級會計經濟法時間數字考點匯總,考前必看!2025-09-02
- 2025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考前最后10頁紙,背了就得分!2025-09-01
- 2025年中級會計職稱《財務管理》考前最后10頁紙,考前必背!2025-09-01
- 速領!2025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最后10頁紙2025-09-01
- 2025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沖刺:10頁紙速記核心考點,考前搶分必看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財管考前10頁紙:核心考點速記(搶分倒計時)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經濟法:考前必背10頁紙(沖刺速記搶分)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財務管理計算題開平方技巧你掌握了嗎2025-08-29
- 2025中級會計《經濟法》必背50個高頻考點:附沖刺答題技巧與提分指南2025-08-29
- 2025中級會計機考分錄輸入方法:正確格式+操作步驟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