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及母題:貨幣均衡水平的決定
貨幣均衡水平的決定
【知識點】
貨幣在運動過程中通過其內在機制的自我調節
貨幣在運動過程中通過其內在機制的自我調節能夠自發保持供給與需求的均衡關系,而貨幣供應量正是按貨幣需求向流通領域供給貨幣的結果,是貨幣供求關系的產物。因此,流通領域的貨幣數量取決于貨幣的均衡水平。貨幣在運動過程中的自我調節機制能夠使其保持均衡狀態的特性,決定了單純追求貨幣自身的供求均衡,在貨幣流通的決策和管理方面是不具有實際意義的。
研究貨幣均衡問題
研究貨幣均衡問題固然首先要涉及貨幣的自身均衡問題,但更重要的是研究貨幣的均衡水平及由此而決定的流通領域中的貨幣數量與宏觀經濟其他變量的綜合平衡問題。
1.貨幣數量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經濟總體均衡,總的要求是達到或保持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的平衡關系。社會總供給是以商品價格總額形態表現,表現為一定時期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社會總需求是以貨幣形態出現,表現為通過貨幣的多次周轉而實現的社會購買力(MV)。因此:保持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均衡關系,要求處理好貨幣數量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
2.貨幣數量與物價上漲的關系
物價自然上漲(剔除通貨膨脹影響的物價上漲)的因素:
(1)勞動生產率提高在技術或勞動密集型程度不同的部門并不一致,從而造成產品價格“剪刀差” 現象,調整時,一般是通過調高價格低于價值的那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價格,以使價格體系趨于合理化,結果必然是價格總水平上漲。
(2)隨著產品的更新換代,技術性能不斷提高,也無形中使同類產品的價格自然上升,結果也是導致物價總水平的不斷上漲。
【單選題】
關于貨幣均衡水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流通中的貨幣數量取決于貨幣的均衡水平
B.流通中的貨幣必須借助外力才可能保持供求均衡水平
C.如果考慮物價自然上升的影響,流通中貨幣數量的增長應等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
D.如果考慮物價自然上升的影響,流通中貨幣數量的增長應低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
【答案】A
【解析】貨幣在運動過程中通過其內在機制的自我調節,能夠自發保持供給與需求的均衡關系, 而貨幣供應量正是按貨幣需求向流通領域供給貨幣的結果,是貨幣供求關系的產物,因此流通領域的貨幣數量取決于貨幣的均衡水平。若考慮物價自然上升的因素,流通領域中貨幣數量的增長應略高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
為避免考生因備考忘記考試節點而無法參加考試,環球網校提供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屆時會通知您2020中級經濟師準考證打印時間、考試時間等節點,請及時預約!
以上內容是2020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及母題:貨幣均衡水平的決定,小編為大家上傳了更多2020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考點、母題及歷年真題,點擊“免費下載”按鈕后即可領取!
最新資訊
- 環球網校官方直播間!雙11證越多掙越多,中級經濟師課程5折搶先學2025-11-10
- 【免費領取】考前撈分必備!中級經濟師歷年真題/沖刺卷2025-10-23
- 免費領取!2025年中級經濟師撈分考前緊急沖刺課2025-10-23
- 多拿20分!2025年中級經濟師案例專項沖刺資料【免費領取】2025-10-21
- 倒計時12天!25年中級經濟師臨考大動作!一定要重視2025-10-20
- 臨門一腳!2025年中級經濟師沖刺逆襲模擬卷(附高頻錯題解析)免費領2025-10-18
- 2025年中級經濟師備考沒時間?AI隨身學幫你輕松提分!2025-10-17
- 沖刺神器!2025年中級經濟師AI備考家教來了2025-10-16
- 再提20分!2025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臨考背誦資料合集2025-10-15
- 環球網校發布!2025年10月13日-10月20日中級經濟師課程更新進度2025-10-14